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注社会问题——湖南师范大学文科博士生公共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构想
1
作者 谭献民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11年第3期111-113,共3页
普通高校文科博士生公共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湖南师范大学这门课程改革的尝试已有两届,在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等方面各有其"两个转变"的构想.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高校文科博士生公共政治理论课 “两个转变”
下载PDF
关于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18
2
作者 霍福广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7-48,共2页
“公共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经不断改革、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从基本思路、改革措施、存在问题等方面对“公共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 政治理论 实践教学 高校 改革措施 基本思路 创新 公共 成效 存在问题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在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被引量:10
3
作者 钟家全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281-282,共2页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议题 高校公共政治理论 教学方法 教学中
下载PDF
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育游戏的需求调查和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蓓蕾 林钦 张屹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0年第9期63-65,共3页
传统的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对教育多元化的要求,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游戏化学习、快乐学习等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以"EDR视域下的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育游戏软件的研发与应用"项目为基础,对华中师... 传统的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对教育多元化的要求,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游戏化学习、快乐学习等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以"EDR视域下的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育游戏软件的研发与应用"项目为基础,对华中师范大学2008、2009级的学生进行了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育游戏需求的调查,旨在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为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育游戏的设计与研发提供重要的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公共政治理论 信息技术教育 教育游戏
下载PDF
网络时代与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建宁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21-24,共4页
网络的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载体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当代大学生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使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学生出现一些新特点。如何针对这些新问题和新特点,及时有效地对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 网络的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载体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当代大学生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使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学生出现一些新特点。如何针对这些新问题和新特点,及时有效地对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运用网络这一现代化手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优化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更好地发挥网络为教学育人服务的作用,是当前教学面临的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公共政治理论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论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全”和“专”
6
作者 张建设 《煤炭高等教育》 1995年第1期93-95,共3页
关键词 政治理论教师 马克思主义理论 资本主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马克思主义原理 社会主义本质 高校公共政治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社会形态 公共政治理论
下载PDF
关于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考试考核科学量化的思考
7
作者 熊正德 《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1期57-59,共3页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重专业课,轻公共政治理论课的现象,对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考试考核进行科学量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考试考核进行科学量化应遵循的三条原则。
关键词 高校 公共政治理论 考试 考核 科学量化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公共人角色互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瑞萍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94-101,共8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生存模式更强调教师角色的公共人身份,要求教师在具体叙事、行动情境及活动场域中超越主体与主体、主体与客体的对立,遵循公共生活的准则,体现公共人的实践特征,建构包括国家、社会和个人在内的一体化的话语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生存模式更强调教师角色的公共人身份,要求教师在具体叙事、行动情境及活动场域中超越主体与主体、主体与客体的对立,遵循公共生活的准则,体现公共人的实践特征,建构包括国家、社会和个人在内的一体化的话语意识和实践意识。如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种公共产品,那就必须让这个公共产品在合作中对每个人产生无偏狭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公共行动意义的阐释是基于公共目的的意向性行动而展开的意义认知,无论他们的公共活动带有怎样的情境反思和问题意识,都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特定社会历史背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色离不开经常的必要的管理,如果不按照公共人的角色定位,就会出现“失态”“失语”“失声”,损害思想政治理论课角色的形象和声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 社会互构论 公共 角色建设
下载PDF
试论将公共安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9
作者 谭培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1年第5期252-252,254,共2页
相比知识、技能教育,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相对缺失,这造成大学生应对各种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相对不足。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承担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将其各方面的内容融入五门思政... 相比知识、技能教育,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相对缺失,这造成大学生应对各种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相对不足。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承担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将其各方面的内容融入五门思政课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在教学方法方式上,可尝试课堂讲授、学术讲座、慕课和模拟演习等多种方法方式相结合;在参与主体方面,可将学校主导、教师把控、学生主体相结合,形成“公共安全教育共同体”。高校思政课还可以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公共安全教育考核考评机制,从而有效地将其融入思政课中并使之长期化、制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教育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
下载PDF
寓教于乐 以趣激学——浅谈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的趣味性
10
作者 孙运明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45-47,共3页
对于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人们往往重视其理论性和思想性,忽视其趣味性,致使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严肃有余,生动不足,影响了教学效果。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国古代一直提倡"乐学原则&qu... 对于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人们往往重视其理论性和思想性,忽视其趣味性,致使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严肃有余,生动不足,影响了教学效果。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国古代一直提倡"乐学原则",主张"寓知于乐,以趣激学"。怎样才能使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寓知于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公共政治理论 设疑 兴趣 科学性 个性心理特征 教学大纲
下载PDF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定位的探讨 被引量:12
11
作者 余双好 《思想理论教育》 2007年第11期33-38,共6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一种德育课程,与智育、体育、美育等课程具有不同的建设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一种理论课程,与实践或活动课程具有不同的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公共必修课程,并且是一种国家课程,与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具有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一种德育课程,与智育、体育、美育等课程具有不同的建设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一种理论课程,与实践或活动课程具有不同的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公共必修课程,并且是一种国家课程,与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具有不同的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课程定位要求按照课程规律进行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程定位 德育 理论 公共必修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传播的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荣华 汤薇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3年第5期52-57,共6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种意识信念的知识集合。从知识认知的向度看,其内含三个基础性的角色:公共知识层面、私人知识层面和高等教育层面。同时,这种角色定位还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稳定性和教育参与者的认知合理性等因素。长期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种意识信念的知识集合。从知识认知的向度看,其内含三个基础性的角色:公共知识层面、私人知识层面和高等教育层面。同时,这种角色定位还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稳定性和教育参与者的认知合理性等因素。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一直将方法路径的多样化纳入课程建设的关键内容,以致无法充分显示高等教育的知识意义及阻止价值信仰分化与虚无的可能。在此情况下,厘定知识传播的本位价值才能合成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理念与知识责任的伦理统一,实现课程教学的育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知识传播 公共知识 私人知识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大改革比较研究
13
作者 高珊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10年第3期104-106,共3页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大改革历史回顾 (一)"85"方案的提出与实施 这次改革以"85"方案的提出与实施为界标,初步形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即高校公共理论课"两课")为主要内容的基本框架,属于高校...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大改革历史回顾 (一)"85"方案的提出与实施 这次改革以"85"方案的提出与实施为界标,初步形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即高校公共理论课"两课")为主要内容的基本框架,属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恢复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 改革开放 高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 公共理论 思想品德 历史
下载PDF
公共政治课学习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的几种偏差
14
作者 张锴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7-59,共3页
在公共政治课的教学中 ,很多学生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认识上的偏差。本文旨在分析几种常见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上的偏差 ,并在理论上加以剖析 。
关键词 公共政治教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认识偏差 普通高校 邓小平理论
下载PDF
徐大同先生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双荣誉称号
15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4年第4期67-67,共1页
在第30个教师节之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表彰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我国著名政治学家、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大同先生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双荣誉称号。全国共有10... 在第30个教师节之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表彰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我国著名政治学家、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大同先生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双荣誉称号。全国共有10位同志获得双荣誉称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理论 教师节 誉称 大同 高校 博士生导师 社会保障 人力资源
下载PDF
用毛泽东邓小平教育思想指导高校政治理论课改革
16
作者 蔡永生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61-63,共3页
关键词 高校政治理论 邓小平教育思想 教育内容 社会主义教育 学校教育 毛泽东教育思想 思想教育功能 公共政治理论 马列主义理论 德智体全面发展
下载PDF
张传开、李宗楼主编的《大学政治理论课词典》出版
17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90-90,共1页
政教系青年教师张传开、李宗楼主编的《大学政治理论词典》,最近由南京大学出版,该词典收大学公共政治理论课各科词目2230条,共84万7千字.参加该书编写的有8所高校的24位教师.此外,张传开、李宗楼、王洪秀、钱继芳、周志俊、范福民、周... 政教系青年教师张传开、李宗楼主编的《大学政治理论词典》,最近由南京大学出版,该词典收大学公共政治理论课各科词目2230条,共84万7千字.参加该书编写的有8所高校的24位教师.此外,张传开、李宗楼、王洪秀、钱继芳、周志俊、范福民、周爱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典 公共政治理论 大学出版 青年教师 主编 政教 高校 词目 南京 百科知识
下载PDF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部简介
18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6年第6期F0003-F0004,共2页
关键词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 公共政治理论 简介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部 江西省 高校德育基地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改革
19
作者 左志富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5期I0002-I0002,共1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载体,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质量,是高校所有专业必须设置的公共必修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我国...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载体,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质量,是高校所有专业必须设置的公共必修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我国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实践的基石,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是引领大学生意识形态,培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课程。社会呈现多元文化格局,对大学生思想及价值观念形成较大冲击。网络媒体平台兴起,学生获取信息途径增加,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权威性和话语权提出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 公共必修 立德树人 思政 大学生思想 人生观和价值观 多元文化格局
下载PDF
我国高校非文科专业人文社科教学改革的构想 被引量:1
20
作者 祝青山 梁立明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6-68,共3页
世纪之交,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日益综合化,人文社科文化和科技文化也日趋渗透和融合。因此,人们普遍认为21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科技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综合文化素质。由于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把青年学生培养成精神充实... 世纪之交,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日益综合化,人文社科文化和科技文化也日趋渗透和融合。因此,人们普遍认为21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科技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综合文化素质。由于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把青年学生培养成精神充实、道德完善、学识渊博、智能高超的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科专业 教学改革 人文社科 我国高校 文化素质教育 人文社会科学 案例分析法 专业 文理渗透 政治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