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浓度药物静脉滴注在临床的应用
1
作者 赵晓琴 《河北医学》 CAS 2002年第4期380-380,共1页
关键词 高浓度药物 静脉滴注 临床应用 注意事项 护理
下载PDF
精密过滤器联合透明贴在输注高浓度药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凤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22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讨精密过滤器联合透明贴在输注高浓度药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204例输注高浓度药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与观察组10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观察组使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 目的:探讨精密过滤器联合透明贴在输注高浓度药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204例输注高浓度药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与观察组10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观察组使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联合康惠尔透明贴,观察两组输液部位疼痛发生情况及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输液部位疼痛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精密过滤器联合康惠尔透明贴能有效降低高浓度药物输注所致疼痛及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过滤器 透明贴 高浓度药物
下载PDF
金黄散联合蜂蜜治疗药物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孙雪梅 《基层医学论坛》 2014年第4期540-540,共1页
药物性静脉炎是由于输液过程中输入刺激性药物或高浓度药物而产生的炎症反应,是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穿刺部位红、肿、痛或血管呈条索状,一般发生在四肢浅静脉。我科使用我院自制的金黄散加蜂蜜予以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 药物性静脉炎是由于输液过程中输入刺激性药物或高浓度药物而产生的炎症反应,是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穿刺部位红、肿、痛或血管呈条索状,一般发生在四肢浅静脉。我科使用我院自制的金黄散加蜂蜜予以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12月我科住院患者发生药物性静脉炎47例,年龄44岁~74岁,平均年龄65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对照组23例,男13例,女10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静脉炎 治疗组 金黄散 疗效观察 蜂蜜 平均年龄 住院患者 高浓度药物
下载PDF
高浓度抗体药物制剂的亚可见颗粒检测方法优化和操作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丁毅 张雅婷 +3 位作者 郭欢欢 熊菲 纪仁智 邱波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62-766,共5页
抗体药物制剂中聚集体和颗粒的产生是生物医药研发过程的重要质量问题,颗粒包含可见颗粒及亚可见颗粒(sub-visible particle,SbvP),两者的形成息息相关,是注射剂质量控制的重要检测项。近年来,高浓度抗体药物制剂的临床应用呈现增加的趋... 抗体药物制剂中聚集体和颗粒的产生是生物医药研发过程的重要质量问题,颗粒包含可见颗粒及亚可见颗粒(sub-visible particle,SbvP),两者的形成息息相关,是注射剂质量控制的重要检测项。近年来,高浓度抗体药物制剂的临床应用呈现增加的趋势,制剂中的高浓度抗体降低了单剂量包装容器中药液的灌装量,因此无法满足常规SbvP检测方法中样品的检测体积,故现有检测方法在检测小容量的单剂量包装样品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高浓度抗体会影响药物制剂的黏度、折光系数等理化性质,同样对现有的检测方法提出了挑战。本文通过归纳分析《美国药典》及近期的文献资料,对高浓度抗体药物制剂中的SbvP的检测方法、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等进行综述,为高浓度抗体药物制剂的SbvP检测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抗体药物 光阻法 亚可见颗粒 微流成像法 方法优化
原文传递
康惠尔透明贴在脑外科输液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金颖 桂金敏 +2 位作者 薛建新 朱秀英 王庆珍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5年第6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外科输液 康惠尔 高浓度药物 理中 透明 静脉输液外渗 20%甘露醇 外周静脉输入 血管活性药物 去甲肾上腺素 血管内膜损伤 化疗药物外渗 脑外科患者 平滑肌痉挛 输液过程 意识不清 损伤血管 不同程度 输液渗漏 皮肤肿胀
下载PDF
ICU中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临床应用863例 被引量:7
6
作者 梁文胜 张志博 +1 位作者 牛涧峰 刘伟恒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8年第2期110-111,113,共3页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危重患者的救治工作强度大,良好的静脉通路对危重患者的生命支持非常重要。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以下简称“锁穿”)建立静脉通路具有广泛的临床实用价值:监测血流动力学,注射抢...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危重患者的救治工作强度大,良好的静脉通路对危重患者的生命支持非常重要。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以下简称“锁穿”)建立静脉通路具有广泛的临床实用价值:监测血流动力学,注射抢救药物,输注高渗静脉营养、血管活性药物和高浓度药物,静脉采血,心脏临时起搏,血液净化治疗等,且易于固定,方便医疗及护理操作,减少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穿刺术 临床应用 ICU 中心静脉置管术 高浓度药物 重症监护病房 血管活性药物 心脏临时起搏
下载PDF
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正华 刘爱芹 《基层医学论坛》 2010年第27期852-852,共1页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大多数药物为化学及生物碱制剂,加上反复多次穿刺,造成机械性刺激以及高浓度药物对局部静脉的刺激,导致用药静脉和邻近组织发红、肿胀、疼痛、血管变硬甚至机化、阻塞及组织坏死即发生化疗...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大多数药物为化学及生物碱制剂,加上反复多次穿刺,造成机械性刺激以及高浓度药物对局部静脉的刺激,导致用药静脉和邻近组织发红、肿胀、疼痛、血管变硬甚至机化、阻塞及组织坏死即发生化疗性静脉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性静脉炎 高浓度药物 预防 生物碱制剂 机械性刺激 恶性肿瘤 静脉化疗 邻近组织
下载PDF
1例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8
作者 程红霞 罗彦 《临床医药实践》 2013年第12期943-945,共3页
化疗是临床抗肿瘤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由于化疗药物多为生物碱制剂,加之反复穿刺造成机械刺激以及高浓度药物的局部刺激,常常引发静脉炎[1],出现给药静脉和邻近组织发红、肿胀、疼痛、血管硬化甚至坏死等.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化疗... 化疗是临床抗肿瘤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由于化疗药物多为生物碱制剂,加之反复穿刺造成机械刺激以及高浓度药物的局部刺激,常常引发静脉炎[1],出现给药静脉和邻近组织发红、肿胀、疼痛、血管硬化甚至坏死等.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而且一旦出现严重后果,势必会成为纠纷的隐患.近年来临床护理人员采用各种中、西药外治方法进行积极预防及治疗,使得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有所下降.2012年6月,我科应用马皮泡治疗1例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后静脉炎患者,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性静脉炎 临床护理人员 治疗方法 化疗后静脉炎 多发性骨髓瘤 生物碱制剂 高浓度药物 化疗药物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后昏迷病人深静脉置管的护理
9
作者 田香哲 王新华 张元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7年第6期135-135,共1页
关键词 深静脉置管 颅脑损伤后 昏迷病人 护理工作 高浓度药物 延误治疗 药物性静脉炎 机械刺激
下载PDF
PICC插管在ICU中的应用体会
10
作者 荣莉 《现代医药卫生》 2006年第3期439-440,共2页
关键词 PICC插管 ICU 血管活性药物 全胃肠外营养治疗 高浓度药物 经外周静脉穿刺 局部组织坏死 中心静脉置管 临床应用 病人病情
下载PDF
湿润烧伤膏治疗静脉留置针并发静脉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孟桂萍 孟桂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4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湿润烧伤膏 静脉炎 临床应用 并发 治疗 反复使用 高浓度药物 静脉穿刺 置管时间
下载PDF
金黄膏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姚丽安 《齐鲁护理杂志》 2010年第7期39-41,共3页
目前,反复、多次、大剂量化疗药物静脉冲击已成为临床抗肿瘤的常规治疗方法。由于化疗药物为化学及生物碱制剂,加之反复多次穿刺造成的机械刺激以及高浓度药物对局部刺激可导致给药静脉及邻近组织发红、肿胀、疼痛、血管硬化等[1]。尽... 目前,反复、多次、大剂量化疗药物静脉冲击已成为临床抗肿瘤的常规治疗方法。由于化疗药物为化学及生物碱制剂,加之反复多次穿刺造成的机械刺激以及高浓度药物对局部刺激可导致给药静脉及邻近组织发红、肿胀、疼痛、血管硬化等[1]。尽管化疗药物输注操作技术明显提高,在减少或防止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方面起一定作用,但由于反复不断地静脉给药,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是不可避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性静脉炎 化疗药物外渗 金黄膏 护理 防治 静脉给药 生物碱制剂 高浓度药物
下载PDF
平喘气雾剂应用的注意事项
13
作者 谢敏 《临床肺科杂志》 2007年第9期910-910,共1页
关键词 平喘效果 注意事 气雾剂 气道高反应性 支气管哮喘 气道变应性炎症 雾化吸入剂 高浓度药物
下载PDF
Pharmacokinetics of Scutellarin in Dogs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素华 蒋学华 +2 位作者 兰轲 杨俊毅 周静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2003年第3期127-130,共4页
Aim To establish an RP-HPL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cutellarin in plasma and study its pharmacokinetics in dogs. Methods Scutellarin was given to dogs by intravenous injection and determined by RP-HPLC, the m... Aim To establish an RP-HPL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cutellarin in plasma and study its pharmacokinetics in dogs. Methods Scutellarin was given to dogs by intravenous injection and determined by RP-HPLC, the mean plasma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was plotted and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were calculated by program 3p87. Resu;ts The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of scutellarin could be fitted to three-compartment model with T1/2 pi, T1/2 α and T1/2 β being 1.05 ± 0.80 min, 6.99 + 2.76 min and 51.61 + 28.78 min, respectively, Vc being 880.1 + 508.3 mL, CL being 189.6 + 53.8 mL@ min- 1, and AUC0-90 and AUC0-∞ being 574.43 + 133.95 μg@ min@ mL - 1 and 599.34 ± 132.00μg@ min@mL- 1,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fact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scutellarin in plasma declined rapidly after the medication suggested that the T1/2 of scutellarin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drug administration and preparation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UTELLARIN PHARMACOKINETICS RP-HPLC
下载PDF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及护理
15
作者 刘卓 《基层医学论坛》 2012年第12期1627-1628,共2页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国外上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我国医院应用也越来越普及。由于PICC是惟一授权可以由护士操作的中心静脉置管术,加上留置时间长,维护简单...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国外上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我国医院应用也越来越普及。由于PICC是惟一授权可以由护士操作的中心静脉置管术,加上留置时间长,维护简单等特点,非常适合化疗药物、刺激性药物、高浓度药物以及肠外营养液的输注,现在临床上普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中心静脉置管术 护理 刺激性药物 肠外营养液 高浓度药物 护士操作 PICC
下载PDF
2011—2014年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罗瑞香 朱静 王海滨 《感染.炎症.修复》 2016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了解近年来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临床分离菌株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分离的828株屎肠球菌和370株粪肠球菌临床分布特征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屎肠球菌主要来自于尿液、... 目的:了解近年来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临床分离菌株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分离的828株屎肠球菌和370株粪肠球菌临床分布特征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屎肠球菌主要来自于尿液、痰液及分泌物,粪肠球菌主要来自于尿液、分泌物及痰液;屎肠球菌主要分离于烧伤科、老年医学科、ICU,粪肠球菌主要分离于烧伤科、骨科、肾内科;屎肠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呋喃妥因、高浓度庆大霉素和高浓度链霉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低于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远高于粪肠球菌。结论: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的易感部位、科室分布以及耐药性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屎肠球菌总体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屎肠球菌 粪肠球菌 耐药率 高浓度氨基糖苷类药物肠球菌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下载PDF
Lack of Gender Effect on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Oxytetracycline in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After Intramuscular Administration
17
作者 SUN Ming LI Jian +3 位作者 CHANG Zhiqiang GUO Wenting ZHAO Fazhen LI Jitao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5年第2期335-339,共5页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an economically important shrimp species, currently suffers from epizootic diseases due to high density stocking and bacterial infections. Oxytetracycline (OTC) has been widely used to trea...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an economically important shrimp species, currently suffers from epizootic diseases due to high density stocking and bacterial infections. Oxytetracycline (OTC) has been widely used to treat various systemic bacterial infec- tions in shrimp farming.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effect of gender on pharmacokinetics of OTC in F. chinensis was investigated. The OTC concentrations in hemolymph of shrimp after single intramuscular administration (75 mg OTC per kg body weight) were ana- lyz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best described with a two-compartment open model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 short elimination half-life, low clearance, and a relatively large 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The pharmacokinetic equations were Ct= 58.54e-0.38t+ 11.67e-0.04t for females; and Ct= 27.94e-0.28t+ 14.87e-0.04t for males. The distribution and elimination half-lives of OTC were 1.82 and 19.58 h, respectively, in females and 2.50 and 16.11 h, respectively, in males at 22 ℃. The areas under the drug concentration curve were 480 mg L-1 h-1 in females and 430 mg L-1 h-1 in males. The total body clearance of the drug was 157.11 mL kg-1 h-l in females and 172.47mLkg-1 h-1 in males. The apparent volume distribution was 4.44 in females and 4.01 Lkg-1 in male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between female and male shrimps, indicating that there is no need to consider the gender effect in clinical use of OTC in F. chinensis farm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OXYTETRACYCLINE PHARMACOKINETICS GENDER
下载PDF
颈外静脉留置在化疗中的应用
18
作者 褚春飞 《中华临床医学卫生杂志》 2006年第4期61-61,共1页
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但由于大多数化疗药物为化学及生物碱制剂,反复、多次、大剂量静脉冲击化疗造成的机械刺激以及高浓度药物对局部的强烈刺激可导致给药静脉及邻近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其表现为:(... 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但由于大多数化疗药物为化学及生物碱制剂,反复、多次、大剂量静脉冲击化疗造成的机械刺激以及高浓度药物对局部的强烈刺激可导致给药静脉及邻近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其表现为:(1)管壁弹性下降;(2)静脉萎缩变化、管壁变薄、脆性增加;(3)皮肤沿静脉出现树叉形黑色斑;(4)长时间输液后,肢体水肿影响静脉循环,且显示不良”。虽然常规保护静脉方法对减轻静脉损伤起到一定作用,但效果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 化疗药物 颈外 给药途径 静脉损伤 高浓度药物 恶性肿瘤 静脉注射 不同程度 邻近组织
原文传递
化疗患者如何防治静脉炎
19
作者 刘梅媛 吴永勤 华东 《抗癌之窗》 2012年第11期27-28,共2页
化疗即化学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由于化疗药物属细胞毒类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影响正常细胞和组织的新陈代谢,产生直接毒性作用;又因反复多次穿刺造成的机械损伤以及高浓度药物对局部刺激,可导致给... 化疗即化学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由于化疗药物属细胞毒类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影响正常细胞和组织的新陈代谢,产生直接毒性作用;又因反复多次穿刺造成的机械损伤以及高浓度药物对局部刺激,可导致给药静脉和临近组织发红、水肿、疼痛、血管硬化、色素沉着,产生静脉炎症。一旦发生静脉炎,给病人带来痛苦的同时又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如何防治化疗患者的静脉炎,减轻患者痛苦,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受到关注的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患者 静脉炎 防治 化学药物治疗 细胞毒类药物 杀伤肿瘤细胞 直接毒性作用 高浓度药物
原文传递
Development of a simple and rapid method to measure the free fraction of lamotrigine in plasma using HPLC:applications for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被引量:1
20
作者 Huanxin Wang Yaxin Sun +3 位作者 Shansen Xu Tong Lu Yanan Chen Limei Zhao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832-839,共8页
Lamotrigine (LTG) is a widely used antiepileptic drug (AED) for the treatment of new-onset, as well as refractory epilepsy. Due to the narrow treatment window and large individual variability in the pharmacokinetics a... Lamotrigine (LTG) is a widely used antiepileptic drug (AED) for the treatment of new-onset, as well as refractory epilepsy. Due to the narrow treatment window and large individual variability in the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LTG,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 is necessary in clinical practice to guide dose adjustment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drug combinations can also affect protein binding rate, which further affects the unbound concentration of LTG. The unbound fraction is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adverse reactions and therapeutic efficacy than total concentration. Therefore, it may be more meaningful to determine the unbound LTG concentration in plasma than the total concentration.Unbound LTG in plasma was extracted by ultrafiltration.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was used to measure unbound LTG concentration. This method was validated by studies of its selectivity, linearity, lower limit of quantification (LLOQ), accuracy, precision, recovery, and stability.The method was validated over a linear range of 0.2 to 10.0 μg·mL–1, and its LLOQ was 0.2 μg·mL–1. The method’s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RSDs) for intra-day and inter-day precision were less than 15%, and its accuracy (RE) was ±4.69%. The recoveries of unbound LTG at thre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satisfied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analysis of biological samples, and no significant degradation of LTG was observed under different storage conditions.A simple HPLC method showed good performance when used to measure unbound LTG concentration. This method might be us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boundLTG concentrations and its effectiveness according to T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OTRIGINE Unbound concentration ULTRAFILTRATION HPLC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