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西缘花土沟超高温变质地体中的镁铝麻粒岩岩石成因及其与熔体行为的关系
1
作者 滕霞 张建新 +2 位作者 毛小红 武亚威 郭祺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18,共18页
镁铝麻粒岩泛指一类全岩化学成分富镁、铝的麻粒岩相变质岩,是研究超高温变质作用的峰期变质条件和变质演化历史的重要对象,但目前对它的原岩属性和岩石成因的认识仍十分有限。本文以柴达木地块西缘的花土沟超高温变质地体为例,在野外... 镁铝麻粒岩泛指一类全岩化学成分富镁、铝的麻粒岩相变质岩,是研究超高温变质作用的峰期变质条件和变质演化历史的重要对象,但目前对它的原岩属性和岩石成因的认识仍十分有限。本文以柴达木地块西缘的花土沟超高温变质地体为例,在野外调查基础上,对镁铝麻粒岩和泥质片麻岩进行了岩相学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发现镁铝麻粒岩与含浅色体的泥质片麻岩的SiO_(2)、TiO_(2)、P_(2)O_(5)含量相似,TFe_(2)O_(3)、Al_(2)O_(3)、MnO、CaO、Na_(2)O含量虽有差异但变化范围存在交集。此外,两类岩石具有相似的微量和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结合两者的矿物组合也存在相似性,提出花土沟镁铝麻粒岩的原岩可能是与泥质片麻岩类似的泥质沉积岩。从低角闪岩相变泥质岩到含浅色体的泥质片麻岩,再到镁铝麻粒岩,其全岩化学成分向着贫铝、钙、钾、钠,富铁、镁的趋势变化。其中,高XMg值(0.51~0.69)是镁铝麻粒岩与其他泥质片麻岩(XMg=0.34~0.43)的最大差别。通过对变泥质岩的相平衡模拟和理论计算,发现部分熔融和熔体丢失能解释大部分的变化趋势,但基本不影响全岩XMg值;只有在进变质升温过程中丢失含石榴子石的熔体才能造成变泥质岩的镁铝麻粒岩化。此外,富石榴子石的泥质残留体相比附近的含浅色体泥质片麻岩,贫硅、钠、钾,富集铝、铁、镁、锰、钙,重稀土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后者,上述地球化学特征对应石榴子石熔体的加入而后长英质熔体的丢失,支持野外观察到的熔体携带石榴子石迁移的现象。最后,对镁铝麻粒岩只呈透镜体产出的原因做出了推测,即熔体很难带着石榴子石完成长距离迁移,只有被长英质正片麻岩包围的泥质沉积物,其进变质加热阶段形成的熔体才能携带石榴子石完全迁出原岩,促成变泥质岩透镜体的镁铝麻粒岩化,目前仍需更多的相关研究来验证这一推测。在世界其他高温-超高温变质岩区,石榴子石熔体的迁出和泥质岩的镁铝麻粒岩化可能也不同程度有所保留和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西缘 高温-超高温变质作用 镁铝麻粒岩 岩石成因 含石榴子石熔体
下载PDF
基性岩高温-超高温变质作用与TTG质岩成因 被引量:37
2
作者 魏春景 关晓 董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81-1404,共24页
变质基性岩在高温-超高温下部分熔融可以形成TTG(英云闪长质-奥长花岗质-花岗闪长质)质熔体,有关熔融反应机理、熔体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太古宙TTG质岩石成因问题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本文基于对相关实验岩石学研究的总结,结合基性岩高温-... 变质基性岩在高温-超高温下部分熔融可以形成TTG(英云闪长质-奥长花岗质-花岗闪长质)质熔体,有关熔融反应机理、熔体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太古宙TTG质岩石成因问题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本文基于对相关实验岩石学研究的总结,结合基性岩高温-超高温相平衡的模拟计算,分析了变质基性岩(斜长角闪岩)深熔变质反应过程、P-T条件及其与TTG质岩石成因的联系。变质基性岩高温-超高温深熔作用主要受角闪石脱水熔融反应控制。在1.0GPa以下的无石榴石域,角闪石分解反应主要为:角闪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斜长石+熔体(R1),该反应为多变滑动反应,以斜方辉石出现(800℃)和角闪石消失(1000~1100℃)为标志,其滑动温度范围超过200~300℃。实验岩石学确定的斜长角闪岩开始熔融或缺流体固相线大致相当于斜方辉石出现温度。实际上角闪石脱水熔融反应是从饱和水固相线开始的,反应为:角闪石+石英=单斜辉石+斜长石+熔体(R1a),开始有黑云母参与熔融反应,但该反应对熔体贡献有限。在1.0GPa以上的石榴石域,不同实验所确定的石榴角闪岩缺流体固相线温度主要介于800~900℃之间,固相线表现为正斜率、负斜率、或者为与压力无关的直线等不同结果。相平衡模拟计算表明在石榴石稳定域角闪石脱水熔融反应为较陡的负斜率,分为两部分:当有斜长石存在时,反应为角闪石+斜长石+石英=石榴石+单斜辉石+熔体(R2),低温部分有白云母、绿帘石参与反应。该反应从饱和水固相线(约630℃)开始,到角闪石消失(超过1000℃),滑动温度范围可超过400℃,跨越石榴角闪岩亚相与角闪高压麻粒岩亚相范围;在斜长石消失后角闪石脱水熔融反应为角闪石+石英=石榴石+单斜辉石+熔体(R2a),低温部分有绿帘石、白云母参与熔融反应,该反应从饱和水固相线(约650℃)开始,到角闪石消失(超过900℃),滑动温度范围可超过200~300℃。角闪石脱水熔融反应形成的无水残余物形成麻粒岩和榴辉岩,无水麻粒岩的峰期温度会超过1000℃,由于降温过程中的退变质演化,如超固相线下滞留熔体与残余物之间发生的深熔反应的逆反应,以及在亚固相线下离子交换反应,导致大多数麻粒岩只记录缺流体固相线组合与退变质温度。基性岩部分熔融的熔体成分取决于全岩成分、P-T条件及熔融程度。当熔融程度很低时(如小于5%)可形成富钾花岗质熔体,随着熔融程度增加,熔体成分可转变为奥长花岗质(如5%~20%)和英云闪长质(如大于20%),部分熔融的熔体成分受全岩成分影响很大,只有相对富钾的基性岩才能形成花岗闪长质到石英二长质熔体。太古宙TTG质岩石表现出富Sr、低Y、Yb、Nb、Ta、Ti以及稀土分馏程度高等地球化学特征,要求部分熔融压力较高,残余物中有石榴石(及金红石)存在。争论的焦点是部分熔融究竟发生在石榴角闪岩亚相(及角闪高压麻粒岩亚相),还是发生在榴辉岩相。对此,不同实验给出的不同结论应该与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不同有关。考虑到TTG质岩石的可能源岩如太古宙科马提岩和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的多样性,TTG质岩石本身地球化学特征上的差异也许不能完全指示熔融发生的P-T条件。综合实验岩石学和相平衡模拟结果,本文确定TTG质岩石是由基性岩在角闪石和石榴石共同稳定域由角闪石脱水熔融反应R2和R2a在角闪高压麻粒岩亚相和角闪榴辉岩亚相形成的,P-T条件为1.0~2.5GPa和800~1000/1100℃。角闪高压麻粒岩亚相相对应的地热梯度为15~25℃/km,角闪榴辉岩亚相对应的地热梯度为10~15℃/km。TTG质岩石形成的构造环境不能简单对应发生在显生宙的洋壳热俯冲带、碰撞造山带和洋底高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岩 高温-超高温变质作用 相平衡 TTG质岩石
下载PDF
铸造镍基高温合金K35的高温氧化行为 被引量:36
3
作者 李云 尚海波 +2 位作者 郭建亭 袁超 杨洪才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49-754,共6页
测定了铸造镍基高温合金K35在850—1000℃温度范围内的氧化动力学曲线;并计算出其氧化激活能Q_(p1)=274 kJ/mol,Q_(p2)=315 kJ/mol,其氧化动力学曲线都符合抛物线规律,900℃以下,K35合金属于完全抗氧化级;900—1000℃为抗氧化级,X射线... 测定了铸造镍基高温合金K35在850—1000℃温度范围内的氧化动力学曲线;并计算出其氧化激活能Q_(p1)=274 kJ/mol,Q_(p2)=315 kJ/mol,其氧化动力学曲线都符合抛物线规律,900℃以下,K35合金属于完全抗氧化级;900—1000℃为抗氧化级,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表明,K35合金的氧化膜分为3个区域:外层是性质疏松的Ti及Cr氧化物混合层,并含有少量尖晶石NiCr_2O_4与NiAl_2O_4;中间层是性质致密的Cr_2O_3氧化层;内层(过渡层)是Al_2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镍基高温合金 高温氧化 氧化动力学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高温高湿环境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谢培增 周赤龙 +6 位作者 朱红胜 何强华 王松青 李扬 肖现 谢星 刘君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高温高湿环境下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探讨亚低温治疗的平稳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高温高湿环境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亚低温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亚低温组入院后或术后立即行亚低温治疗,酌情运用冬眠合剂...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高温高湿环境下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探讨亚低温治疗的平稳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高温高湿环境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亚低温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亚低温组入院后或术后立即行亚低温治疗,酌情运用冬眠合剂、肌松剂和呼吸机,肛温控制在33℃~35℃,持续24h^5天。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两组均观察颅内压(1CP)、生命体征、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I/V波幅比值等的变化。结果亚低温组经亚低温治疗后,ICP下降明显;23例血压下降,24例心率减慢,复温后以上指标均恢复正常;亚低温治疗后24h及复温后、双侧BAEPI/V比值与对照组同时间相比差异显著(P<0.05)。亚低温组死亡39例,死亡率39%;对照组死亡52例,死亡率5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高温高湿环境后重型颅脑伤能降低脑外伤后增高的ICP,从而使死亡率及致残率明显下降,亚低温治疗中合理使用辅助药物,可以保障亚低温治疗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温环境 颅脑损伤 亚低温 治疗
下载PDF
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与花岗岩成因-Ⅰ:变质泥质岩/杂砂岩高温-超高温变质相平衡 被引量:33
5
作者 魏春景 朱文萍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11-1624,共14页
麻粒岩相岩石作为洞察下地壳的窗口一直备受重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麻粒岩研究的一个重要进展是利用变质相平衡的定量研究方法模拟岩石中所发生的深熔变质反应、熔体成分变化、及熔体丢失对变质矿物组合的影响等。本文利用KASH、NK... 麻粒岩相岩石作为洞察下地壳的窗口一直备受重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麻粒岩研究的一个重要进展是利用变质相平衡的定量研究方法模拟岩石中所发生的深熔变质反应、熔体成分变化、及熔体丢失对变质矿物组合的影响等。本文利用KASH、NKASH和KFMASH等简单体系的相平衡关系,做出P-T投影图、组分共生图解和基于固定全岩成分的P-T视剖面图解,并结合有关实验岩石学结果,讨论了高温和超高温条件下变质泥质岩和杂砂岩中的变质熔融反应、矿物组合、全岩成分与P-T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多数变质泥质岩和杂砂岩中饱和流体固相线熔融反应可利用NKASH体系中有水流体参与的熔融反应模拟,在没有外来流体注入时,这些反应可形成&lt;3mol%熔体。在不同体系中白云母脱水熔融反应型式及其P-T条件不同,如在NKASH和KFMASH体系中模拟计算的白云母脱水熔融反应与相应的实验结果相似,分别控制了白云母分解熔融的温度下限和上限;白云母的分解温度会随着其中Fe、Mg和Ti含量的增加而升高,也随着共生斜长石中钙长石组分增加而升高,泥质岩中白云母脱水熔融可以形成-10mol%熔体。在KFMASH体系中黑云母脱水熔融反应表现为4条单变反应,其理论计算的温度比实验模拟的结果低一些。在NCKFMASH体系或实际岩石中黑云母脱水熔融反应为滑动反应,如NCKFMASH体系中黑云母从其开始熔融到最后消失在泥质岩中可跨越-100℃,在杂砂岩中可跨越30-50℃。黑云母的稳定温度随着镁值升高而升高,其稳定上限受钛影响更大,黑云母脱水熔融可以形成超过30mol%-40mol%熔体。KFMASH体系中的相平衡模拟表明以出现斜方辉石+夕线石和假蓝宝石为特征的超高温组合易于出现于富镁泥质岩中,而对正常成分泥质岩在达到1000℃的超高温条件下,主要出现石榴石+夕线石(即夕线榴),该组合在更高温度反应形成假蓝宝石+尖晶石。利用饱和水固相线反应和白云母与黑云母分解反应可以更好地限定不同的变质相。如中压和低压条件下低角闪岩相和高角闪岩相的界限可利用NKASH体系中有水流体和白云母参与的熔融反应和亚固相线条件下的白云母分解反应限定;实验确定的泥质岩中黑云母开始熔融与消失的反应可分别用于限定高角闪岩相与(正常)麻粒岩相的界限,以及(正常)麻粒岩相和超高温麻粒岩相的界限。因此,从矿物组合角度,正常麻粒岩相可限定在黑云母开始熔融到完全消失的温度范围,超高温麻粒岩相可限定在黑云母消失(有石英存在)之后的温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粒岩 高温-超高温变质作用 变质相平衡 泥质岩与杂砂岩
下载PDF
Cr21节约型双相不锈钢的高温塑性 被引量:2
6
作者 方轶琉 刘振宇 王国栋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29-1432,共4页
通过高温拉伸和高温压缩试验研究了两种Cr21节约型双相不锈钢在950~1150℃温度范围内的高温塑性,结果表明两种材料的高温塑性差异很大.通过温度、应变速率、相比例和显微组织4个方面的分析发现,适当增加稳定铁素体相元素和升高变形温... 通过高温拉伸和高温压缩试验研究了两种Cr21节约型双相不锈钢在950~1150℃温度范围内的高温塑性,结果表明两种材料的高温塑性差异很大.通过温度、应变速率、相比例和显微组织4个方面的分析发现,适当增加稳定铁素体相元素和升高变形温度有利于提高Cr21节约型双相不锈钢的高温塑性.在较低温度较高应变速率热变形时,裂纹容易在被拉长的奥氏体和铁素体相界处形核并沿着相界在铁素体内进行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约型双相不锈钢 高温压缩和高温拉伸试验 高温塑性 裂纹
下载PDF
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与花岗岩成因-Ⅱ:变质泥质岩高温-超高温变质相平衡与S型花岗岩成因的定量模拟 被引量:53
7
作者 魏春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25-1643,共19页
高温-超高温变质岩石的矿物组合及组构特点取决于不同的进变熔融反应,不同程度的熔体丢失以及不同程度的退变反应三种过程的综合效应。利用相平衡定量研究方法可以很好地模拟进变熔融反应的类型、P-T条件、熔体含量及其丢失行为、以及... 高温-超高温变质岩石的矿物组合及组构特点取决于不同的进变熔融反应,不同程度的熔体丢失以及不同程度的退变反应三种过程的综合效应。利用相平衡定量研究方法可以很好地模拟进变熔融反应的类型、P-T条件、熔体含量及其丢失行为、以及熔融过程中熔体与残余物的化学成分变化等,这对探讨高温-超高温变质作用过程以及花岗岩的成因非常重要。对平均泥质岩(APR)进行相平衡模拟表明变质泥质岩在等压(0.8GPa)升温熔融过程中可发生5种熔融反应:饱和流体固相线、白云母脱水熔融、黑云母熔融、钾长石-石榴石熔融和铝铁镁矿物熔融,后两种熔融反应主要发生在超高温条件下。减压过程中发生怎样的熔融反应受减压温度控制:在麻粒岩相(如850℃)减压可发生钾长石熔融、黑云母熔融和钾长石-石榴石熔融反应;在高角闪岩相(如750℃)减压主要发生白云母脱水熔融和钾长石熔融;在超高温麻粒岩相(如950-1000℃)减压主要发生钾长石-石榴石熔融和铝铁镁矿物熔融。熔体成分受熔融反应和P-T条件控制,如在高角闪岩相发生的饱和流体固相线和白云母脱水熔融可形成弱过铝的奥长花岗质和二长花岗质熔体;在麻粒岩相发生的黑云母熔融和钾长石熔融形成的熔体具有强过铝的二长花岗岩成分;在中压超高温发生的钾长石-石榴石熔融和铝铁镁矿物熔融形成强过铝的二长(钾长)花岗岩质熔体,可形成石榴石花岗岩;在低压超高温下发生的铝铁镁矿物熔融可形成堇青石花岗岩。除了极端超高温下的铝铁镁矿物熔融外,其它熔融反应都会使残余物的成分更贫硅,贫Na_2O和K_2O,富FeO和MgO,但Al_2O_3和Mg#基本不变。高温-超高温下发生深熔的岩石只记录降温过程形成的固相线组合,但固相线的类型与温度条件取决于熔体的丢失行为。在不丢失熔体或者获得熔体的岩石中,岩石最后只记录流体饱和固相线组合;发生熔体部分丢失的岩石会记录缺流体固相线组合,并且熔体丢失越多,缺流体固相线的温度越高;发生全部流体丢失的岩石可记录岩石所达到的最高温度。因此,在一个麻粒岩相区,甚至一个野外露头上不同部位的岩石记录不同的P-T条件。熔体丢失是导致使麻粒岩相组合在升温过程中发生超高温变质,在降温过程中得以部分保存的重要条件。发生部分熔融的高级变质岩中随着温度升高,熔体含量增加,会发生锆石分解,只有在降温过程中发生锆石结晶,因此,麻粒岩中新生锆石只记录降温过程到固相线及以后的年龄,一般不会记录麻粒岩相峰期时代。对泥质高压麻粒岩来说,如果经历ITD型变质演化,会发生递进减压熔融,变质反应易于达到平衡,但如果减压速度快并使岩石直接抬升到地壳浅部,会出现一些ITD型结构标志,如残留金红石、蓝晶石,或在石榴石周围出现堇青石的反应冠状体等,此时锆石记录的退变质年龄会与峰期变质年龄相差不大(如10-30Myr);但如果泥质高压麻粒岩减压至中、深地壳,受其中有滞留熔体影响易于发育IBC型结构特征,表现为麻粒岩组合被(中压)角闪岩相组合叠加,在泥质岩中出现黑云母+夕线石构成的暗色条带,或者出现退变白云母和含白云母的浅色体。在中、深地壳经历IBC过程的麻粒岩锆石记录的退变质年龄会与峰期年龄相差很大(如-100Myr)。高级变质岩中由于出现熔体使水流体活度降低,麻粒岩作为排除部分熔体的残余物,其水活度更低。从这一角度来说,水活度低是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结果,而不是条件。某些麻粒岩区之所以出现多期麻粒岩相变质叠加受流体行为控制。在亚固相线下流体饱和岩石变质熔融作用从饱和水固相线开始,然后依次发生含水矿物的脱水熔融和无水矿物熔融,这一过程中流体是内部缓冲的,在麻粒岩相温度峰期形成一组平衡矿物组合,难以保留峰期之前的信息。而流体不饱和岩石(如已形成的麻粒岩或岩浆侵入体)变质作用受外部注入流体控制,与构造变形密切相关。如果发生两期麻粒岩相变质叠加变质,在强应变域会形成晚期麻粒岩组合;在弱应变域,会出现两期麻粒岩组合,其中晚期矿物表现为反应冠状体或细粒交生体;而在一些应变非常弱的区域,可能只保留早期矿物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粒岩 高温-超高温变质作用 相平衡 S-型花岗岩
下载PDF
分散红S-5BL高温高压卷染色点病疵的成因与防止 被引量:1
8
作者 吴金石 周凉仙 《丝绸技术》 1997年第2期31-33,共3页
分析了分散红S-5BL在涤编织物高温高压卷染中产生色点病疵的诸多因素,提出了加强和优化工艺操作、择优优用商品染化料等防止措施。
关键词 分散染料 卷染 高温高温卷染 色点病疵 涤纶织物
下载PDF
海洋超高温高压井钻井液设计与测试方法及国外钻井液新技术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晓栋 朱红卫 高永会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7-52,共6页
介绍了国外高温高压井的最新定义和分级,以及全球海上高温高压井的分布。阐述了海洋高温高压井钻井液性能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密度、高温热稳定时间、抗高温能力、高温高压滤失量、抗污染能力、低温流变性能和水合物抑制能力等,提出高温... 介绍了国外高温高压井的最新定义和分级,以及全球海上高温高压井的分布。阐述了海洋高温高压井钻井液性能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密度、高温热稳定时间、抗高温能力、高温高压滤失量、抗污染能力、低温流变性能和水合物抑制能力等,提出高温热稳定时间、抗高温能力、高温高压滤失量应为高温高压井钻井液3个关键性能设计及评价指标,建立利用极高温高压流变仪Chandler 7600模拟高温高压井钻井液静态高温热稳定时间和动态循环抗高温能力的评价方法。详细介绍了国外抗232℃超高温无铬环境友好型水基钻井液、抗220℃超高温高密度甲酸铯钻井液、抗180℃高温无黏土储层钻井液、抗260℃超高温油基钻井液、抗315℃极高温氟基逆乳化钻井液。上述技术对中国超高温乃至极高温钻井液技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钻井 高温高压 高温高温钻井液 氟基逆乳化钻井液
下载PDF
高温-超高温变质作用成因研究——来自华北克拉通西部孔兹岩带和南非Kaapvaal克拉通西南部Namaqua活动带与Bushveld变质杂岩体的启示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旭平 王晗 孔凡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5-311,共17页
超高温变质作用是在变质地质学领域,继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高峰之后的又一重要前缘课题,对于认识地壳构造-热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华北克拉通西部孔兹岩带和南非Kaapvaal克拉通西南部Namaqua活动带与Bushveld变质杂岩体的高温-... 超高温变质作用是在变质地质学领域,继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高峰之后的又一重要前缘课题,对于认识地壳构造-热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华北克拉通西部孔兹岩带和南非Kaapvaal克拉通西南部Namaqua活动带与Bushveld变质杂岩体的高温-超高温麻粒岩的化学成分、矿物组合、变质演化特征,及其相应的变质事件与构造属性。我国的超高温变质作用带,包括华北克拉通西部的孔兹岩带——从内蒙西段的大青山到东段的集宁-凉城地区的超高温变质岩,皆为Al-Mg质和Al饱和体系的超高温变质岩石,常见假蓝宝石+石英、尖晶石+石英的典型超高温变质组合,以及含假蓝宝石±尖晶石、但缺少石英的非典型超高温变质组合。南非Namaqua活动带与Bushveld变质杂岩体分别发现有独特的Fe-Al饱和的铁尖晶石+石英+大隅石、刚玉+高温石英等超高温矿物组合,罕见的高温硼硅酸盐和硅硼铝镁石等超高温矿物组合;以及Ca-Mg质饱和的钙镁橄榄石+镁硅钙石镁黄长石+镁橄榄石等超高温矿物组合的麻粒岩。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矿物和岩石在高温-超高温条件下的特殊行为方式,不同构造环境和岩石化学成分下的变质反应及其热动力学过程。由此提出超高温变质作用成因研究中的科学问题:包括不同类型和地质属性的高温-超高温麻粒岩的成因特征;麻粒岩的形成条件演化过程和构造背景;高温-超高温变质过程中部分熔融和重新水化过程中流体的作用以及岩体形变过程中的部分熔融;变质反应以及变质作用P-T-t轨迹、元素地球化学和熔体作用行为;岩石保留的可能的变质事件和年代学记录,定量评价高温-超高温过程中变质演化的时间跨度和演化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高温麻粒岩 华北克拉通西部孔兹岩带 南非Kaapvaal克拉通高温-超高温麻粒岩 科学问题
下载PDF
高温与超高温服役工况试验装置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利强 张为 +1 位作者 马双伟 王慧 《新技术新工艺》 2018年第12期5-7,共3页
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发展,在高温与超高温服役工况下探究金属与非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具有重大意义。针对高温与超高温服役工况试验装置,从其分类、保温材料、加热方式、气氛环境和主要参数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未来高温与超高温环境试... 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发展,在高温与超高温服役工况下探究金属与非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具有重大意义。针对高温与超高温服役工况试验装置,从其分类、保温材料、加热方式、气氛环境和主要参数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未来高温与超高温环境试验装置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与超高温 服役工况 试验装置
下载PDF
超高温(含高温)嗜酸古细菌浸出商业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在海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6-229,261,共5页
2008年,用中等高温和高温组合菌种完成了浸出含硫化物的铜镍废泥的商业应用;2010年,用超高温(含高温)嗜酸古细菌完成了浸出高硫砷含铼铜烟灰的商业应用;2011年,完成了浸出铜钴铁合金的商业应用;2012年,完成了浸出低品位难浸赤铜矿的商... 2008年,用中等高温和高温组合菌种完成了浸出含硫化物的铜镍废泥的商业应用;2010年,用超高温(含高温)嗜酸古细菌完成了浸出高硫砷含铼铜烟灰的商业应用;2011年,完成了浸出铜钴铁合金的商业应用;2012年,完成了浸出低品位难浸赤铜矿的商业应用以及东川低品位纯黄铜矿精矿的工业浸出试验。商业应用结果表明,用超高温(含高温)古细菌组合浸出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优势:浸出速度快,一般4~24h;浸出率高,一般可达92%~99%;自动保持较高浸出温度,一般55~89℃,最高生产记录96℃;动力消耗/产值比较低,一般为0.1%~5%;几乎不受高固液质量体积比、强酸、地域或气候(季节)、有毒离子或高盐度影响;没有中间产物,其浸出机制可能是以生物电化学方式进行的直接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含高温)嗜酸古细菌 浸出 机制 应用
下载PDF
美国3M公司开发出专用于聚碳酸酯(PC)的耐高温阻燃剂
13
《塑料助剂》 2009年第3期53-53,共1页
国际上大石化厂商特别是BAYER和GE公司的阻燃聚碳酸酯(PC)原料向来以质优价高著称,现在国内阻燃PC的用户有了更经济的选择。
关键词 高温阻燃剂耐高温阻燃剂 聚碳酸酯 开发 美国3M公司
下载PDF
高温电去离子模块通水隔板材料选型的研究
14
作者 吴神刚 吕大为 《大众标准化》 2022年第17期46-48,共3页
为研发国产自主化高温电去离子模块(高温EDI),文章采用热渗析的方法,通过对工程塑料A,在60 ℃连续浸泡7天后,测试其渗析出有机物含量(TOC)。用工程塑料A加工成型的通水隔板,组装成高温EDI空壳样机,并测试空壳样机在35 ℃、45 ℃、55 ℃... 为研发国产自主化高温电去离子模块(高温EDI),文章采用热渗析的方法,通过对工程塑料A,在60 ℃连续浸泡7天后,测试其渗析出有机物含量(TOC)。用工程塑料A加工成型的通水隔板,组装成高温EDI空壳样机,并测试空壳样机在35 ℃、45 ℃、55 ℃、60 ℃下,渗析出的有机物含量及出口水质的电阻率的变化。最后采用高温离子交换膜片组装成高温EDI,在进水温度55 ℃条件下进行模拟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塑料A粒料及空壳样机渗析出的有机物含量符合要求。因此,工程塑料A可以用于高温EDI通水隔板的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电去离子模块(高温EDI) 渗析 有机物含量(TOC) 通水隔板
下载PDF
超深特深油气井固井关键技术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靳建洲 魏风奇 +3 位作者 艾正青 马勇 张华 于永金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2,共9页
深层超深层是油气增储上产重要接替领域,正向9000 m及以上特深层迈进。针对超深特深井上部大尺寸井眼固井面临的大尺寸套管安全下入及大排量施工等技术难题,下部深层井段固井面临的高温、高压、窄安全密度窗口、窄环空间隙等技术难题,... 深层超深层是油气增储上产重要接替领域,正向9000 m及以上特深层迈进。针对超深特深井上部大尺寸井眼固井面临的大尺寸套管安全下入及大排量施工等技术难题,下部深层井段固井面临的高温、高压、窄安全密度窗口、窄环空间隙等技术难题,经过持续技术攻关与实践,超深特深井固井技术取得显著进步,尤其在大尺寸大吨位套管安全下入技术、大排量固井施工技术、窄安全密度窗口精细控压固井工艺技术、抗高温固井水泥浆与前置液技术、高温高压固井配套工具、提高固井密封质量配套技术等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该套固井技术在四川、塔里木、准噶尔、渤海湾、柴达木等盆地的超深、特深井固井中进行了应用,在亚洲最深直井PS6井、亚洲最深水平井GL3C井、国内首口“八开八完”HX1井、中国石油近年最高温度井JT1井等应用效果显著。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目标日趋复杂,超深特深井固井仍面临诸多新的挑战,需持续加强超深特深井固井基础理论、超高温固井关键材料及工作液体系、高温高压固井工具及配套固井工艺等研究,为超深特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特深井 高温高温 固井液 固井工具 固井工艺 固井技术
下载PDF
东南极米洛半岛尖晶石-堇青石麻粒岩变质作用与年代学研究
16
作者 刘昕淑 王伟 +4 位作者 保红 龚庭楠 湛礼卿 刘晓春 赵越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7-505,共19页
东南极普里兹构造带被认为受到格林维尔期及泛非期两期构造热事件的影响,分别与罗迪尼亚和冈瓦纳超大陆的演化密切相关,但对两期构造热事件的性质还存在争议。为了进一步完善该构造带的演化历史,从矿物学、岩石学、相平衡模拟、锆石年... 东南极普里兹构造带被认为受到格林维尔期及泛非期两期构造热事件的影响,分别与罗迪尼亚和冈瓦纳超大陆的演化密切相关,但对两期构造热事件的性质还存在争议。为了进一步完善该构造带的演化历史,从矿物学、岩石学、相平衡模拟、锆石年代学等角度对普里兹构造带米洛半岛尖晶石-堇青石麻粒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主期矿物组合为尖晶石+堇青石+黑云母+矽线石+少量石榴子石+钾长石+钛铁矿,温压条件为870~910℃、0.64~0.69 GPa,晚期退变至810~820℃、0.49~0.53 GPa,并暗示了更高的峰期变质条件(T>910℃,P>0.69 GPa)。CL图像显示锆石具有明显的核-幔-边结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分析显示核部年龄主要集中在613±7 Ma到877±9 Ma,最大值916±11 Ma,比典型的格林维尔期年龄年轻。锆石边部加权平均年龄为526±8 Ma,其Th/U比值范围较大(0.06~1.23),多数Th/U比值较高(>0.1),应代表峰后冷却结晶阶段。尖晶石-堇青石麻粒岩记录了中低压/高温—超高温的变质条件,结合区域已有资料,可能具有顺时针轨迹,其变质演化历史可能反映了碰撞造山之后的伸展阶段,推测与冈瓦纳超大陆的聚合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极 尖晶石-堇青石麻粒岩 P-T轨迹 高温—超高温变质 相平衡模拟
下载PDF
油气井随钻测量技术发展思考与展望 被引量:4
17
作者 苏义脑 窦修荣 +1 位作者 高文凯 刘珂 《石油科学通报》 CAS 2023年第5期535-554,共20页
随钻测量和随钻测井技术在陆上和海洋油气井中已广泛应用,特别是应用于地质导向和旋转导向作业,支撑了“安全、高效、高产”钻井。通过梳理Schlumberger、Baker Hughes、Halliburton三大公司的随钻测量技术发展史,分析与研究当前的技术... 随钻测量和随钻测井技术在陆上和海洋油气井中已广泛应用,特别是应用于地质导向和旋转导向作业,支撑了“安全、高效、高产”钻井。通过梳理Schlumberger、Baker Hughes、Halliburton三大公司的随钻测量技术发展史,分析与研究当前的技术与产品,将MWD/LWD技术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1930s-1970s的起源与初级技术阶段,1980s-1990s的技术蓬勃发展阶段,2000s-现在的技术纵深融合发展阶段,目前已基本具备了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条件。与此同时,国内MWD/LWD技术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历经近40年的发展,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文章指出当前MWD/LWD仪器自身固有4个基本问题:测量(工程参数和地质参数等)、供电(井下大功率供电)、传输(高速实时上传)和温度(抗井下高温超高温极高温)等,明确无论现在的仪器测量功能多么完备、工具尺寸多么齐全,未来都需不断完善和发展。但是,面对油田现场日益增加的生产需求,若上述基本问题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突破不了、解决不了,则会演变成瓶颈难题,最终阻止MWD/LWD仪器的进步。基于对MWD/LWD技术发展和现状认识基础上,结合多年从事井下控制工程理论与技术研究的经历,重点针对“传输”和“温度”两个基本问题所面临的高速传输和抗高温技术难题,经思考,提出几点解决思路和方法,并进行了简要阐述,希望能够对从事随钻测量技术自主研发的科研人员有所启发。结论是:(1)创新与发展的一个基本道理:需求推动创新,创新引领发展,不满足就是需求。(2)紧紧围绕技术固有的基本问题,以需求为导向,仍有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机会。(3)技术的交叉与融合,必将催生出新的井下仪器与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量 随钻测井 高速传输 高温高温 主动降温 全井筒温控 深地钻探
下载PDF
油井水泥悬浮剂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武磊 赵宝辉 +3 位作者 侯薇 石凌龙 董子越 邹双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36-742,共7页
油井水泥浆沉降稳定性是水泥浆施工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勘探开发逐步朝着深井、超深井方向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井深接近万米,井底的温度将达到240℃以上,对油井水泥浆的稳定性提出了的更高的要求。传统悬浮剂往往在提高悬浮稳定性的... 油井水泥浆沉降稳定性是水泥浆施工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勘探开发逐步朝着深井、超深井方向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井深接近万米,井底的温度将达到240℃以上,对油井水泥浆的稳定性提出了的更高的要求。传统悬浮剂往往在提高悬浮稳定性的基础上,对水泥浆流变性造成不利影响,不利于复杂井况固井施工。针对油井水泥悬浮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调研,系统阐述了悬浮剂主要种类及其作用机理,重点对当前悬浮剂研究的优化情况进行分析,包括无机和有机高分子材料优选复配和共聚单体优选或接枝共聚等技术,为今后油井水泥悬浮剂研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水泥 悬浮剂 高温及超高温 研究现状 综述
下载PDF
湿热环境下烫伤兔早期低氧血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彩霞 李亚洁 +2 位作者 王影 肖文星 罗炳德 《护理研究》 2003年第10A期1117-1119,共3页
目的 :观察湿热环境下烫伤兔早期血气及肺组织病理学变化 ,探讨低氧血症发生的时间 ,分析形成原因与机制 ,为呼吸功能的监护及支持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 2 4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常温无烫组、常温烫伤组、高温无烫组和高温烫伤组。... 目的 :观察湿热环境下烫伤兔早期血气及肺组织病理学变化 ,探讨低氧血症发生的时间 ,分析形成原因与机制 ,为呼吸功能的监护及支持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 2 4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常温无烫组、常温烫伤组、高温无烫组和高温烫伤组。烫伤组动物背部及臀部浸入 90℃热水中 3 0s制成3 0 %Ⅲ度烧伤模型 (Ⅲ度 3 0 %TBSA) ,高温条件为干球温度3 8℃± 1℃ ,相对湿度 65 %±5 % ;常温条件为干球温度 2 4℃± 1℃ ,相对湿度 5 5 %±5 %。分别于伤前及伤后不同时间监测动脉血气的变化 ,12 0min处死动物取肺组织做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 :高温烫伤组伤后 80minPaO2 下降 ,SaO2 12 0min下降 ,PaCO2 逐渐下降 ,PA -aO2 逐渐升高 ,肺组织光镜检查可见肺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血管充血等肺损伤病变 ;常温烫伤组与高温无烫组至实验结束PaO2 、SaO2无明显改变 ,但出现PaCO2 下降及PA -aO2 的升高 ,并出现相似的肺组织病理学变化 ,但程度较轻。结论 :湿热环境下烧伤兔受高温及烧伤两种有害因素作用较早引起低氧血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温环境 血气分析 低氧血症
下载PDF
Isothermal oxidation behavior of single crystal superalloy DD6 被引量:9
20
作者 史振学 李嘉荣 刘世忠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3期534-538,共5页
The isothermal oxidation behavior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single crystal superalloy DD6 was studied at 1050 ℃ and 1100 ℃ in ambient atmosphere.Morphology of oxides was examined by SEM and their composition was anal... The isothermal oxidation behavior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single crystal superalloy DD6 was studied at 1050 ℃ and 1100 ℃ in ambient atmosphere.Morphology of oxides was examined by SEM and their composition was analyzed by XRD and ED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DD6 alloy obeys subparabolic rate law during oxidation of 100 h at 1050 ℃ and 1100 ℃.The oxide scale exposed at 1050 ℃ is made up of an outer NiO layer with a small amount of Al2O3 and an inner Al2O3 layer.The oxide scale exposed at 1100 ℃ is made up of an outer Al2O3 layer with a small amount of NiO,an intermediate layer,mainly composed of Cr2O3 and TaO2,and an inner Al2O3 layer.The γ'-free layer was formed under the oxide scale at two tempera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 crystal superalloy DD6 alloy 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