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炉铁水碳溶解度与片状石墨析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丁跃华 唐启荣 +2 位作者 杨晓源 王玉仁 杨武态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4年第5期33-37,共5页
对昆钢高炉铁水不同条件下碳溶解度和片状石墨析出的研究表明,温度与铁水碳溶解度变化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生铁含硅量的增加,碳溶解度随之降低.铁水碳过饱和是片状石墨析出的必要条件,降温速度决定着片状石墨析出量和尺寸大小.昆钢高炉... 对昆钢高炉铁水不同条件下碳溶解度和片状石墨析出的研究表明,温度与铁水碳溶解度变化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生铁含硅量的增加,碳溶解度随之降低.铁水碳过饱和是片状石墨析出的必要条件,降温速度决定着片状石墨析出量和尺寸大小.昆钢高炉铁水在出铁时含碳量达饱和,运输过程中平均温降为1.5℃/min,产生大量片状石墨粉尘是必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 石墨粉 溶解度 析出 过饱和 含碳量 降低 高炉铁水 出铁 含硅量
下载PDF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高炉铁水含硅预报 被引量:12
2
作者 肖伸平 吴敏 刘代飞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6-110,共5页
采用结合小波包分析的特征提取及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等特性的小波神经网络系统,实现高炉铁水中Si含量的预报和控制。原始操作信息采用灰关联分析预选,网络结构设计采用剪除法确定隐含层节点,采取自适应和加动量项调整学习速率等措施... 采用结合小波包分析的特征提取及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等特性的小波神经网络系统,实现高炉铁水中Si含量的预报和控制。原始操作信息采用灰关联分析预选,网络结构设计采用剪除法确定隐含层节点,采取自适应和加动量项调整学习速率等措施。结果表明,系统具有更高的学习精度和更快的收敛速度,当允许误差为±0.02时,命中率达到87.5%,并且减少了系统参数特征量,优化了系统辨识和模型建立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铁水 小波神经网络 预报 含硅 神经网络系统 网络结构设计 非线性映射 小波包分析 灰关联分析 隐含层节点 特征提取 学习速率 允许误差 收敛速度 系统参数 系统辨识 自适应 命中率 特征量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高炉铁水硅含量多类别分类 被引量:3
3
作者 渐令 龚淑华 王义康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2-285,共4页
支持向量机是基于统计学习理论发展而来的一种机器学习算法,本文介绍了非线性软间隔分类机、最小二乘分类机和加权最小二乘分类机的算法.以山东莱钢1号高炉在线采集数据作为应用案例,使用C-均值算法对[Si]做聚类分析将其分成5类,改进M-... 支持向量机是基于统计学习理论发展而来的一种机器学习算法,本文介绍了非线性软间隔分类机、最小二乘分类机和加权最小二乘分类机的算法.以山东莱钢1号高炉在线采集数据作为应用案例,使用C-均值算法对[Si]做聚类分析将其分成5类,改进M-ary分类方法实现对铁水硅质量分数[Si]的多类别分类,并对各分类机的性能作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分类器 高炉铁水硅含量 聚类 交叉验证
下载PDF
高炉铁水温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潘冬 蒋朝辉 +1 位作者 许川 桂卫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0-296,共17页
高炉铁水温度是分析铁水质量、判断炉温状态及评估高炉能耗水平的重要指标,铁水温度检测是钢铁行业的强制性需求。本文根据测温仪表的工作原理,将现有铁水测温技术进行分类分析,结合高炉出铁场环境特点和铁水特点,从测温原理、测温位置... 高炉铁水温度是分析铁水质量、判断炉温状态及评估高炉能耗水平的重要指标,铁水温度检测是钢铁行业的强制性需求。本文根据测温仪表的工作原理,将现有铁水测温技术进行分类分析,结合高炉出铁场环境特点和铁水特点,从测温原理、测温位置、技术特点等方面论述了现有测温技术的优缺点。为实现高炉铁水温度的实时在线准确检测,重点介绍了红外视觉测温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潜力。在总结现有铁水测温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红外视觉测温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研究人员提供铁水测温技术方面的一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铁水 温度检测 红外视觉 环境认知 温度补偿
下载PDF
基于Lyapunov指数的高炉铁水[Si]预报 被引量:1
5
作者 郜传厚 刘祥官 周志敏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4-270,共7页
通过对国内两座中型高炉冶炼过程的[S i]时间序列的混沌分析,计算出相应的Lyapunov指数谱.由最大Lyapunov指数为正,定量的说明了两座高炉冶炼过程具有混沌性,并估计了两座高炉冶炼过程[S i]可预测的时间尺度.同时根据最大Lyapunov指数,... 通过对国内两座中型高炉冶炼过程的[S i]时间序列的混沌分析,计算出相应的Lyapunov指数谱.由最大Lyapunov指数为正,定量的说明了两座高炉冶炼过程具有混沌性,并估计了两座高炉冶炼过程[S i]可预测的时间尺度.同时根据最大Lyapunov指数,建立了高炉冶炼过程[S i]预报模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APUNOV指数 高炉冶炼过程 混沌 高炉铁水[Si]预报
下载PDF
高炉铁水保温技术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孙永方 刘德军 《鞍钢技术》 CAS 2000年第8期1-6,共6页
高炉铁水在出铁、运送、待兑等过程中 ,温降一般可达 90~ 110℃ ,严重影响转炉多吃废钢 ,浪费能源。分析了铁水温降的几方面原因 ,并对此提出铁水保温的几项技术措施。
关键词 高炉铁水 保温 铁水 铁水温降
下载PDF
高炉铁水滴落过程的渗碳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长荣 邓守强 施月循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4期46-50,共5页
对熔融铁水滴落过程的渗碳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高炉铁水渗碳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过去那种认为高炉生铁含碳量已经达到饱和并与铁水渗碳过程无关的看法是不正确的。高炉铁水渗碳的主要阶段在滴落带,炉缸内的渗碳过程不... 对熔融铁水滴落过程的渗碳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高炉铁水渗碳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过去那种认为高炉生铁含碳量已经达到饱和并与铁水渗碳过程无关的看法是不正确的。高炉铁水渗碳的主要阶段在滴落带,炉缸内的渗碳过程不会掩盖滴落带的渗碳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铁水 渗碳 滴落带 饱和
下载PDF
高炉铁水快速定硅方法的研究
8
作者 万雅竞 范火平 +6 位作者 吴惠来 高萍 杨赤 张子铠 杜洪阳 张洪智 向君中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0-14,共5页
本文利用热电法对铁水快速定硅技术进行了深入地研究。通过大量的试验,归纳出了经验规律,运用数学的方法加以演绎。利用实验室高频感应炉和现场高炉的铁水实测数据建立了测硅数学模型,得出了铁水中硅含量与其影响因素的函数关系。同时,... 本文利用热电法对铁水快速定硅技术进行了深入地研究。通过大量的试验,归纳出了经验规律,运用数学的方法加以演绎。利用实验室高频感应炉和现场高炉的铁水实测数据建立了测硅数学模型,得出了铁水中硅含量与其影响因素的函数关系。同时,开发了新型测硅传感器和适合现场应用的快速测硅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铁水 硅含量 高频感应炉 快速 装置 开发 现场应用
下载PDF
某炼铁高炉铁水运输线3起中毒事故原因分析
9
作者 罗进 凌森 +1 位作者 梁学邈 张世绵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1-251,共1页
关键词 某炼铁高炉铁水运输线 中毒事故 劳动卫生学 神经精神
下载PDF
降低高炉铁水硫含量的措施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俞晓林 《浙江冶金》 2005年第3期20-21,共2页
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铁水硫含量的因素,通过计算高炉硫负荷,分析造渣制度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降低杭钢高炉硫含量的措施。
关键词 高炉 硫负荷 MGO 高炉铁水 硫含量 造渣制度
下载PDF
包钢中磷高炉铁水直铸钢锭模前期试验研究
11
作者 沈定钊 杜子清 贾伯根 《包钢科技》 1997年第4期52-59,共8页
本文通过学校实验室试验和包钢现场试验,采取喷吹和微量稀土等合金化措施对包钢中磷(含P0.30%~0.45%)高炉铁水的力学性能和热物理性能进行了系统试验研究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对中磷铁水的直接应用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 中磷高炉铁水 钢锭模铸造 合金比
下载PDF
高炉铁水连续测温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纪五 薛秀琴 王为仁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1987年第4期433-436,共4页
一、引言目前国内高炉铁水测温有两种方法:一是插入式热电偶测温,该种方法精度高但消耗大,不能实现连续测温;二是红外辐射式测温,它解决了消耗问题,但由于出铁水时烟气、粉尘、水蒸汽的弥漫,使远距离观察能见度降低,从而影响了测量准确... 一、引言目前国内高炉铁水测温有两种方法:一是插入式热电偶测温,该种方法精度高但消耗大,不能实现连续测温;二是红外辐射式测温,它解决了消耗问题,但由于出铁水时烟气、粉尘、水蒸汽的弥漫,使远距离观察能见度降低,从而影响了测量准确度。本文着重介绍TWC——高炉铁水连续测温的设计原理及现场效果。TWC——高炉铁水连续测温装置整机方框图,如图1所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铁水 测温技术 热电偶测温 测温装置 方法精度 测量准确度 现场效果 辐射式 插入式 表面距离
下载PDF
高炉铁水含硅量预测的计算机在线实现
13
作者 孙桂利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7-22,共6页
本文给出了铁水含硅量预测模型的三种在线辨识的方法 ,讨论了数据库的建立和多种预测模型的计算机在线实现 .
关键词 高炉铁水 含硅量预测 预测模型 RFM 含量控制 炼铁过程 计算机在线辨识
下载PDF
火花直读光谱法分析高炉铁水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刘建 李军伟 +2 位作者 张永丰 何泉 潘英胜 《鞍钢技术》 CAS 2023年第2期47-50,共4页
分析了火花直读光谱法分析高炉铁水中碳含量偏高的原因,通过与ICP-AES法、红外碳硫法以及荧光光谱法分析结果的比对,得出火花直读光谱仪分析高炉铁水试样前应做白口化处理,未完全白口化试样可以在设置合理的预燃时间的前提下,通过多次... 分析了火花直读光谱法分析高炉铁水中碳含量偏高的原因,通过与ICP-AES法、红外碳硫法以及荧光光谱法分析结果的比对,得出火花直读光谱仪分析高炉铁水试样前应做白口化处理,未完全白口化试样可以在设置合理的预燃时间的前提下,通过多次激发同一点的方式获得较为可信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花直读光谱法 高炉铁水 白口化 石墨
下载PDF
高炉铁水保温输送 被引量:8
15
作者 关宗山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12-16,共5页
鞍钢对炼钢用高炉铁水在运输过程中的温降,进行了跟踪测定,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铁水保温的多项技术措施的研究,结果表明,铁水罐绝热,铁水表面加蛭石保温,缩短运输时间,可减少铁水温降50~60℃,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高炉铁水 铁水保温 铁水温降 铁水 炼钢 鞍钢 绝热 水表 蛭石 输送
下载PDF
高炉铁水加微量稀土生产大钢锭模
16
作者 赵新 韩万友 +3 位作者 袁福延 王久彬 李超 刘福平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2-34,共3页
宽厚比大于2的大扁钢锭模易因早期开裂而报废,模耗较高。采用喷吹法用稀土对高炉铁水进行处理,生产宽厚比为2.27的Jc10.66t钢锭模(模重12.47吨),寿命提高20.62%,模耗下降到17.89kg/t钢。介绍了... 宽厚比大于2的大扁钢锭模易因早期开裂而报废,模耗较高。采用喷吹法用稀土对高炉铁水进行处理,生产宽厚比为2.27的Jc10.66t钢锭模(模重12.47吨),寿命提高20.62%,模耗下降到17.89kg/t钢。介绍了合理的生产工艺,探讨了稀土元素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铁水 钢锭模 喷吹法 稀土
下载PDF
用高炉铁水直接浇注球铁轧辊的初步试验
17
作者 石庆生 谢志超 +2 位作者 徐家庆 黄绍隆 马庆良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5-28,共4页
本文总结了直接利用高炉铁水浇注球墨铸铁轧辊的初步试验工作,通过分析模拟试验及实体浇注结果,指出,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向铁水中兑入Cr—Fe合金液,并控制铁水的Cr/Si比,可利用高炉铁水直接生产球墨铸铁轧辊。
关键词 轧辊 球铁 高炉铁水 浇注
下载PDF
高炉铁水温度成份对水淬粒化工艺的影响
18
作者 贾大庸 刘春生 张建良 《山西冶金》 CAS 1994年第1期28-31,共4页
1.前言 “脱碳粒铁”作为一种新型优质电炉炼钢原料,已在冶金行业中初露头角。“铁水粒化、固态脱碳、电炉炼钢”新技术,由于国内年产10万吨脱碳粒铁生产线的建成和投产,并在几家大钢铁企业的超高功率电炉上试用,证明这一新技术的成功... 1.前言 “脱碳粒铁”作为一种新型优质电炉炼钢原料,已在冶金行业中初露头角。“铁水粒化、固态脱碳、电炉炼钢”新技术,由于国内年产10万吨脱碳粒铁生产线的建成和投产,并在几家大钢铁企业的超高功率电炉上试用,证明这一新技术的成功和这一新型炉料代替普通废钢的诸多的优越性。此外,粒铁生产工艺与常规铸铁工艺相比还具有占地面积小,设备简单、投资少、重熔时间短,便于运输和机械化加料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铁水 铁水粒化 电炉炼钢 面张力 超高功率电炉 粒铁 铁水温度 脱碳 粘滞力 新技术
下载PDF
冶炼硅钢用高炉铁水中Ti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洪波 《电工材料》 CAS 2016年第4期13-15,共3页
对于硅钢而言,Ti是其中的有害元素,且主要来自于高炉铁水。为了获得较低Ti含量的高炉铁水,对高炉生产条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高炉铁水温度和化学成分Si、S对Ti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为了有效降低高炉铁水Ti含量,必须严格控制高炉铁水化... 对于硅钢而言,Ti是其中的有害元素,且主要来自于高炉铁水。为了获得较低Ti含量的高炉铁水,对高炉生产条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高炉铁水温度和化学成分Si、S对Ti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为了有效降低高炉铁水Ti含量,必须严格控制高炉铁水化学成分Si、S和温度,以减少有害元素Ti在高炉铁水渣中的还原率;为了有效获得0.04%及以下的Ti含量,合理的操作条件是将高炉铁水温度控制在1400℃左右,并尽可能地将Si、S含量分别控制在0.40%和0.03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钢 高炉铁水 化学成分 温度 TI含量
下载PDF
小型高炉铁水型内球化处理的研究
20
作者 郑宗训 李淑娥 董寅生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25-27,共3页
应用型内球化法对小型高炉铁水进行处理,使石墨由片状变成球状,力学性能由σ_b=115~130N/mm^2,σ=1.0~1.5%,提高到σ_b=461~504N/mm^2,σ=3~6%.用此工艺生产的锭模,其使用寿命比冲天炉铁水浇注的灰铸铁锭模提高2.
关键词 高炉铁水 型内球化处理 铁锭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