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8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耐盐植物乳杆菌的选育及其对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伟
杨俊文
+5 位作者
余冰艳
林琛
谢梦雪
罗晓明
周尚庭
蒋雪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94,共9页
为得到发酵性能优良且适用于高盐稀态酱油酿造的耐盐乳酸菌,以发酵泡菜中筛选的耐盐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04为出发菌株进行紫外诱变,高锰酸钾-溴化钾-MRS(de Man,Rogosa and Sharpe)平板初筛及MRS液体发酵复筛获得2株...
为得到发酵性能优良且适用于高盐稀态酱油酿造的耐盐乳酸菌,以发酵泡菜中筛选的耐盐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04为出发菌株进行紫外诱变,高锰酸钾-溴化钾-MRS(de Man,Rogosa and Sharpe)平板初筛及MRS液体发酵复筛获得2株产乳酸较强的突变株L04-1和L04-2,其在160 g/L NaCl的MRS液体培养基中发酵乳酸积累量分别可达3.69和3.49 g/L,比L04高16.03%和9.75%。在高盐稀态发酵第45天添加L04-1及L04-2进行为期120 d的发酵,乳酸菌总数和细菌总数的测定结果表明,耐盐植物乳杆菌的加入可增加酱醪中乳酸菌的数量并能抑制其他细菌生长;通过对酱油发酵过程中乳酸、还原糖、总酸及氨态氮的分析发现,2株突变株均可促进乳酸、总酸及氨态氮的积累,其中添加L04-1发酵酱油乳酸含量最高,为4.31 g/L。采用气质联用分析添加L04-1、L04-2发酵酱油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发现其酯类物质含量分别比L04高36.60%和16.46%;醇类物质分别比L04高23.24%和10.58%,且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可促进酱油的前香及主体香的形成。感官评分显示,2株突变株发酵的酱油香气和滋味的评分均优于添加L04的发酵酱油和对照组。诱变选育的2株耐盐植物乳杆菌在酱油发酵中具有积累乳酸、促进酯类、醇类物质生成的特征,有利于形成酱油适口的酸感,丰富酱油的滋味和香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植物乳杆菌
选育
高盐稀
态
发酵
酱油
乳酸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盐稀醪酱油发酵原油中微生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
15
2
作者
谢小保
欧阳友生
+2 位作者
曾海燕
王春华
陈仪本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4-507,共4页
对传统的高盐稀醪酱油发酵过程中的正常原油和异常原油中的微生物区系进行了分析,并对主要的细菌和酵母菌进行了菌种鉴定。同时,初步探讨了温度对原油中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正常原油和异常原油中细菌总数、芽孢菌数、肠道...
对传统的高盐稀醪酱油发酵过程中的正常原油和异常原油中的微生物区系进行了分析,并对主要的细菌和酵母菌进行了菌种鉴定。同时,初步探讨了温度对原油中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正常原油和异常原油中细菌总数、芽孢菌数、肠道杆菌、乳酸菌数和厌氧菌数没有明显差异,而酵母菌数和耐盐菌数有明显的差异。正常原油中优势酵母为球拟酵母属(Torulopsis)和酵母属(Saccharomyces),分别占酵母总数的55.9%和35.3%。异常原油中优势酵母为毕赤酵母属(Pichia)、假丝酵母属(candida)和酵母属(Saccharomyces),分别占酵母总数的62.8%、17.9%和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稀
醪
发酵
微生物区系
鉴定
酱油原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韩国高盐稀态发酵酱油速酿工艺的探讨
被引量:
9
3
作者
何胜华
马莺
李海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6-48,共3页
对韩国高盐稀态发酵酱油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探讨,在制曲过程中采用韩国菌种和制曲工艺。同时在发酵后期添加鲁氏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 yces rouxii)和白色球拟酵母(Torulopsiscandida)并且采用降温后熟发酵工艺,制得的产品滋味鲜美,酱...
对韩国高盐稀态发酵酱油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探讨,在制曲过程中采用韩国菌种和制曲工艺。同时在发酵后期添加鲁氏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 yces rouxii)和白色球拟酵母(Torulopsiscandida)并且采用降温后熟发酵工艺,制得的产品滋味鲜美,酱香、醇香、酯香浓郁,氨基酸态氮生成率达到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稀
态
发酵
酱油
酵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盐稀态发酵酱油酱醅中耐盐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
4
4
作者
张庆
唐永洪
+4 位作者
林凯
肖程方
曾林
李京
向文良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15,共5页
对高盐稀态发酵酱油酱醅中的乳酸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从中筛选得到5株耐盐乳酸菌。经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实验及16 S rRNA 序列分析鉴定表明:菌株 RB1,RB2和 RB5为嗜盐四联球菌(Tetragenococcus halophilus),菌株RB2和RB3为盐水四...
对高盐稀态发酵酱油酱醅中的乳酸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从中筛选得到5株耐盐乳酸菌。经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实验及16 S rRNA 序列分析鉴定表明:菌株 RB1,RB2和 RB5为嗜盐四联球菌(Tetragenococcus halophilus),菌株RB2和RB3为盐水四联球菌(Tetragenococcus muriaticus)。对筛选得到乳酸菌的温度耐受性、盐耐受性及产酸性能研究,结果表明5株乳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均为35-37℃,能耐受18% NaCl浓度,菌株RB5产酸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稀
态
发酵
酱醅
耐盐乳酸菌
分离鉴定
耐受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工艺
被引量:
14
5
作者
孔治辉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4,共5页
对高盐稀发酵工艺各工序简要介绍。重点讨论低温制曲 ,酱醪发酵过程中各微生物生命活动对酱油品质和风味的影响。
关键词
高盐稀发酵
低温制曲
酱醪
发酵
酱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盐稀态发酵酱油速酿工艺技术探讨
被引量:
13
6
作者
刘会勇
解欣炜
+1 位作者
王瑞果
丰纪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21,共3页
该文介绍了高盐稀态发酵法生产酱油的速酿工艺,包括原料、工艺流程、操作要点等,采用4种方案进行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得到的产品在风味上无明显差别,氨基酸态氮生成率60%以上,全氮利用率78%以上。综合发酵周期、酱醪理化指标及感官指标...
该文介绍了高盐稀态发酵法生产酱油的速酿工艺,包括原料、工艺流程、操作要点等,采用4种方案进行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得到的产品在风味上无明显差别,氨基酸态氮生成率60%以上,全氮利用率78%以上。综合发酵周期、酱醪理化指标及感官指标等综合评价,20d速酿,降温后熟发酵工艺生产的酱油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稀
态
发酵
酱油
速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曲霉菌混合制曲高盐稀态发酵过程挥发性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
2
7
作者
张翀
雷艳平
+2 位作者
王丹妮
胡宗忠
田玉庭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51-58,共8页
为研究添加红曲复合制曲酿造酱油高盐稀态发酵过程中风味物质变化,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对稀醪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确定稀醪的固相微萃取最佳条件为:75μm CAR/PDMS萃取头,添加2.5 g氯化钠、萃...
为研究添加红曲复合制曲酿造酱油高盐稀态发酵过程中风味物质变化,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对稀醪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确定稀醪的固相微萃取最佳条件为:75μm CAR/PDMS萃取头,添加2.5 g氯化钠、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30 min。在该条件下,对不同酱油的挥发性物质种类数量及其占比进行分析,发现红曲酱油相比于其他酱油具有更高的酯类物质占比和丰度,并对稀醪发酵10、30、50、70、80、120、160 d样品检测得到醇类(14种)、酸类(7种)、酮类(9种)、酯类(15种)、酚类(6种)、醛类(3种)、吡嗪类(3种)、吡咯类(1种)、烯类(1种)、呋喃类(2种)和其他(4种),共65种物质。对比发现,红曲酱油挥发性物质中酯类的含量与种类最为丰富,是构成红曲酱油风味的的主要物质。经热图分析发现,稀醪发酵0~120 d是醛酮类、吡嗪、吡咯类物质含量的生成时期;醇类物质是在整个发酵期间均有某种物质显著增加,稀醪发酵80~180 d是酚类、酸类、酯类的显著增加时期;其中酯类香气物质的增加说明了红曲酵母的添加显著加强了酱油的酯类风味,改善了酱油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稀
态
发酵
萃取条件优化
红曲霉
挥发性物质
酿造酱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盐稀态发酵与低盐固态发酵酱油中次生菌群分析
被引量:
9
8
作者
刘婷婷
蒋雪薇
+2 位作者
周尚庭
赵龙
刘永乐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17,共5页
对高盐稀态工艺与低盐固态工艺发酵生产酱油过程中不同发酵时间及不同位置的酱醅(醪)的次生菌群进行分析研究,得到两种工艺中微生物类群及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初步探讨其与酱油的风味、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盐稀态工艺的总...
对高盐稀态工艺与低盐固态工艺发酵生产酱油过程中不同发酵时间及不同位置的酱醅(醪)的次生菌群进行分析研究,得到两种工艺中微生物类群及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初步探讨其与酱油的风味、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盐稀态工艺的总菌数要多于低盐固态工艺,其中前者的酵母菌数量为1.76×109个/g·酱醪,占总菌数的99%,约为后者的18900倍;且前者毛油各项品质均优于后者。说明酱油的风味、品质与酱油发酵过程中菌群的数量有较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高盐稀
态
发酵
低盐固态
发酵
次生菌群
菌相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酿造酱油”高盐稀态发酵工艺综述
被引量:
24
9
作者
鲁肇元
魏克强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8-31,42,共5页
文章详细介绍了以大豆和面粉为主要原料,利用高盐稀态发酵工艺酿造酱油的工艺。
关键词
酱油
工艺
高盐稀
态
发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盐稀态发酵法制作扇贝裙边海鲜酱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
4
10
作者
秦雨
张彩凤
+2 位作者
辛梦茹
孙利芹
孙永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2-126,共5页
为了实现海产生物资源的多级利用,增加低值海产品加工副产物的附加值,该试验探索了以扇贝加工副产物扇贝裙边为主要原料的海鲜酱油的发酵制备工艺。在确定扇贝裙边取代豆粕的最佳添加比例为50%,米曲霉As3.042和黑曲霉As3.350的制曲配料...
为了实现海产生物资源的多级利用,增加低值海产品加工副产物的附加值,该试验探索了以扇贝加工副产物扇贝裙边为主要原料的海鲜酱油的发酵制备工艺。在确定扇贝裙边取代豆粕的最佳添加比例为50%,米曲霉As3.042和黑曲霉As3.350的制曲配料为豆粕∶扇贝裙边∶粗麦粉∶水=25∶25∶33∶38(g∶g),培养时间分别为75 h和69 h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高盐稀态发酵工艺的工艺条件,确定了最佳的发酵时间为160 d,最佳的米曲与黑曲复配比例为1∶2,发酵温度前30 d为15℃,后150 d为30℃,其总氮和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分别为1.6 g/100 mL、0.79 g/100 mL,均高于国标要求,且含有普通一级酱油所没有的牛磺酸、氨基多糖等功能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贝裙边
高盐稀
态
发酵
海鲜酱油
工艺优化
品质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高盐稀态发酵法酿造酱油的生产技术
被引量:
7
11
作者
王立群
《山东食品科技》
2003年第9期4-5,共2页
本文通过比较高盐稀态发酵法和低盐固态发酵法酿造酱油工艺条件的差异,论述了高盐稀态发酵法的特点以及酿造高盐稀态酱油的关键技术和生产工艺。
关键词
高盐稀
态
发酵
法
酱油
酿造
生产工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酸性蛋白酶对高盐稀态酱油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
5
12
作者
余洁瑜
林礼钊
+1 位作者
李维新
何嘉慧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85-190,共6页
以高盐稀态发酵酱油为研究对象,以未添加酸性蛋白酶的样品为对照组(K),在酱油发酵初期(0 d)添加酸性蛋白酶(1‰)的样品为实验组(S),通过分析发酵过程(1~62 d)中酸性和中性蛋白酶活力、pH、总酸含量、氨基酸态氨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
以高盐稀态发酵酱油为研究对象,以未添加酸性蛋白酶的样品为对照组(K),在酱油发酵初期(0 d)添加酸性蛋白酶(1‰)的样品为实验组(S),通过分析发酵过程(1~62 d)中酸性和中性蛋白酶活力、pH、总酸含量、氨基酸态氨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及生酱油的呈味氨基酸含量,考察添加外源酸性蛋白酶对酱油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S组的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活力分别为K组的2.9倍和2.1倍。发酵结束时,与K组相比,S组酱油的pH下降至4.50、总酸、氨基酸态氮含量分别增加36.71%、16.49%;游离氨基酸总含量降低13.64%,生酱油呈鲜味的谷氨酸含量由11.52 g/L降至1.26 g/L。表明酸性蛋白酶虽然能够提高原料利用率,但对酱油滋味也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酸性蛋白酶
高盐稀
态
发酵
理化指标
游离氨基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盐稀态酱油酿造过程中乳酸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
5
13
作者
李荔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5-90,100,共7页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高盐稀态酱油酿造过程中的乳酸发酵工艺。在对各发酵条件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选择酱醪温度、乳酸菌添加量、酱醪pH值三因素三水平进行中心组合实验,建立乳酸乙酯含量...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高盐稀态酱油酿造过程中的乳酸发酵工艺。在对各发酵条件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选择酱醪温度、乳酸菌添加量、酱醪pH值三因素三水平进行中心组合实验,建立乳酸乙酯含量的二次回归方程,确定高盐稀态酱油酿造工艺中乳酸发酵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乳酸菌添加量4.6×106 cfu/mL、酱醪品温27.2℃、酱醪pH 5.6。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发酵所得原油的乳酸乙酯含量达到9.58mg/L,提高18.3%;而且酱油的整体香气浓郁度(特别是酯香)提升明显,口感醇厚、爽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稀
态
发酵
工艺
酿造酱油
乳酸
发酵
响应面分析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发酵工艺制备的牡丹籽酱油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
3
14
作者
张明君
李迎秋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3-47,共5页
该研究以牡丹籽粕为主要蛋白原料,分别采用高盐稀态发酵工艺和低盐固态发酵工艺制备两种牡丹籽酱油,并测定两种酱油的基本理化指标。结果表明,高盐稀态和低盐固态牡丹籽酱油的总氮(1.4845,1.4542 g/dL)、氨基酸态氮(0.7724,0.7319 g/dL...
该研究以牡丹籽粕为主要蛋白原料,分别采用高盐稀态发酵工艺和低盐固态发酵工艺制备两种牡丹籽酱油,并测定两种酱油的基本理化指标。结果表明,高盐稀态和低盐固态牡丹籽酱油的总氮(1.4845,1.4542 g/dL)、氨基酸态氮(0.7724,0.7319 g/dL)、可溶性无盐固形物(20.96,18.52 g/dL)含量均达到国家一级酱油标准,还原糖(3.4439,3.1473 g/dL)和总可滴定酸(1.2679,1.3385 g/dL)含量与黄豆酱油相近,且红色与黄色指数比黄豆酱油更高。该研究证实了以牡丹籽作为主要蛋白原料酿造高质量酱油的可行性,为牡丹籽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新型牡丹籽酱油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品质
牡丹籽粕
低盐固态
发酵
高盐稀
态
发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盐稀态发酵酿造酱油的特点与生产工艺
被引量:
1
15
作者
王立群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2002年第10期53-55,共3页
分析了传统酱油生产工艺中存在的不足 ,对比了“低盐固态发酵工艺”和“高盐稀态发酵工艺”生产酱油的特点 。
关键词
酱油
高盐稀
态
发酵
生产工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盐稀态酱油梯度盐分发酵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
3
16
作者
董修涛
刘玉汝
+2 位作者
陈仕伟
杨康
刘建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24期111-112,共2页
该文研究了一种先低盐发酵,后补加精盐进行高盐发酵的酱油酿造工艺,使得发酵周期缩短,产能提升,并且利用该方法酿造的酱油酯香味突出,口感鲜美,且各个方面都与传统的高盐稀态发酵酱油没有差别。
关键词
酱油酿造
补盐
高盐稀
态
发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式高盐稀态酱油发酵过程中添加风味菌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
4
17
作者
陈仕伟
梁亮
王红涛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第3期129-130,共2页
该文介绍了添加风味菌工艺在广式高盐稀态酱油发酵中的具体操作流程,阐述了应用该工艺的优势之处。
关键词
高盐稀
态酱油
发酵
酵母菌
乳酸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工艺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
2
18
作者
王丽杰
《福建轻纺》
2012年第10期39-42,共4页
对高盐稀发酵工艺各工序简要介绍。重点讨论酱醪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微生物生命活动对酱油品质和风味的影响。
关键词
高盐稀
态
发酵
酱醪
发酵
工艺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盐稀态发酵法酿造脱脂大豆酱油的工艺开发
被引量:
2
19
作者
扈圆舒
易九龙
+2 位作者
梁亮
滑欢欢
曹猛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2期116-117,共2页
该文通过研究高盐稀态发酵法酿造脱脂大豆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通过该工艺所产的脱脂大豆天然油风味良好,蛋白质利用率达80%左右,可维持较高的原料利用率,节约生产成本,实现全天然油品质的统一。
关键词
高盐稀
态
发酵
法
脱脂大豆:工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盐稀态发酵工艺在酱油中的运用
20
作者
纪冒同
《中国食品》
2000年第23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酱油
高盐稀
态
发酵
工艺
产品质量
卫生质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耐盐植物乳杆菌的选育及其对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伟
杨俊文
余冰艳
林琛
谢梦雪
罗晓明
周尚庭
蒋雪薇
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湖南省调味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加加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94,共9页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1 JJ30700)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1A0197)
+1 种基金
长沙市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kh200595,kq2004072)
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实践创新与创业能力提升计划项目(SJCX202187)。
文摘
为得到发酵性能优良且适用于高盐稀态酱油酿造的耐盐乳酸菌,以发酵泡菜中筛选的耐盐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04为出发菌株进行紫外诱变,高锰酸钾-溴化钾-MRS(de Man,Rogosa and Sharpe)平板初筛及MRS液体发酵复筛获得2株产乳酸较强的突变株L04-1和L04-2,其在160 g/L NaCl的MRS液体培养基中发酵乳酸积累量分别可达3.69和3.49 g/L,比L04高16.03%和9.75%。在高盐稀态发酵第45天添加L04-1及L04-2进行为期120 d的发酵,乳酸菌总数和细菌总数的测定结果表明,耐盐植物乳杆菌的加入可增加酱醪中乳酸菌的数量并能抑制其他细菌生长;通过对酱油发酵过程中乳酸、还原糖、总酸及氨态氮的分析发现,2株突变株均可促进乳酸、总酸及氨态氮的积累,其中添加L04-1发酵酱油乳酸含量最高,为4.31 g/L。采用气质联用分析添加L04-1、L04-2发酵酱油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发现其酯类物质含量分别比L04高36.60%和16.46%;醇类物质分别比L04高23.24%和10.58%,且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可促进酱油的前香及主体香的形成。感官评分显示,2株突变株发酵的酱油香气和滋味的评分均优于添加L04的发酵酱油和对照组。诱变选育的2株耐盐植物乳杆菌在酱油发酵中具有积累乳酸、促进酯类、醇类物质生成的特征,有利于形成酱油适口的酸感,丰富酱油的滋味和香气。
关键词
耐盐植物乳杆菌
选育
高盐稀
态
发酵
酱油
乳酸
挥发性风味物质
Keywords
salt-tolerant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breeding
high-salt liquid-state fermented soy sauce
lactic acid
volatile flavour compounds
分类号
TS264.21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盐稀醪酱油发酵原油中微生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
15
2
作者
谢小保
欧阳友生
曾海燕
王春华
陈仪本
机构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4-507,共4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No.2003C32109)
(No.2005B20401019)
文摘
对传统的高盐稀醪酱油发酵过程中的正常原油和异常原油中的微生物区系进行了分析,并对主要的细菌和酵母菌进行了菌种鉴定。同时,初步探讨了温度对原油中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正常原油和异常原油中细菌总数、芽孢菌数、肠道杆菌、乳酸菌数和厌氧菌数没有明显差异,而酵母菌数和耐盐菌数有明显的差异。正常原油中优势酵母为球拟酵母属(Torulopsis)和酵母属(Saccharomyces),分别占酵母总数的55.9%和35.3%。异常原油中优势酵母为毕赤酵母属(Pichia)、假丝酵母属(candida)和酵母属(Saccharomyces),分别占酵母总数的62.8%、17.9%和9.0%。
关键词
高盐稀
醪
发酵
微生物区系
鉴定
酱油原油
Keywords
High-salt-level watery state fermentation, Microbial flora, Identification, Soybean sauce liquor
分类号
TS264.21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韩国高盐稀态发酵酱油速酿工艺的探讨
被引量:
9
3
作者
何胜华
马莺
李海梅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遗传研究院
出处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6-48,共3页
文摘
对韩国高盐稀态发酵酱油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探讨,在制曲过程中采用韩国菌种和制曲工艺。同时在发酵后期添加鲁氏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 yces rouxii)和白色球拟酵母(Torulopsiscandida)并且采用降温后熟发酵工艺,制得的产品滋味鲜美,酱香、醇香、酯香浓郁,氨基酸态氮生成率达到62%。
关键词
高盐稀
态
发酵
酱油
酵母
Keywords
high-salt liquid-state fermentation
soy sauce
yeast
分类号
TS264.2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盐稀态发酵酱油酱醅中耐盐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
4
4
作者
张庆
唐永洪
林凯
肖程方
曾林
李京
向文良
机构
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西华大学古法发酵(酿造)生物技术研究所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15,共5页
基金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310623009)
四川省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Szjj2013-048)
文摘
对高盐稀态发酵酱油酱醅中的乳酸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从中筛选得到5株耐盐乳酸菌。经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实验及16 S rRNA 序列分析鉴定表明:菌株 RB1,RB2和 RB5为嗜盐四联球菌(Tetragenococcus halophilus),菌株RB2和RB3为盐水四联球菌(Tetragenococcus muriaticus)。对筛选得到乳酸菌的温度耐受性、盐耐受性及产酸性能研究,结果表明5株乳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均为35-37℃,能耐受18% NaCl浓度,菌株RB5产酸能力最强。
关键词
高盐稀
态
发酵
酱醅
耐盐乳酸菌
分离鉴定
耐受性
Keywords
high-salt liquid state fermentation
soy sauce mash
salt-tolerant lactic acid bacteria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tolerance
分类号
TS264.21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工艺
被引量:
14
5
作者
孔治辉
机构
洛阳花果山天然食品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4,共5页
文摘
对高盐稀发酵工艺各工序简要介绍。重点讨论低温制曲 ,酱醪发酵过程中各微生物生命活动对酱油品质和风味的影响。
关键词
高盐稀发酵
低温制曲
酱醪
发酵
酱油
Keywords
high salt liquid fermentation
low temperature koji making
sauce fermentation
分类号
TS264.21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盐稀态发酵酱油速酿工艺技术探讨
被引量:
13
6
作者
刘会勇
解欣炜
王瑞果
丰纪刚
机构
石家庄市珍极酿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21,共3页
文摘
该文介绍了高盐稀态发酵法生产酱油的速酿工艺,包括原料、工艺流程、操作要点等,采用4种方案进行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得到的产品在风味上无明显差别,氨基酸态氮生成率60%以上,全氮利用率78%以上。综合发酵周期、酱醪理化指标及感官指标等综合评价,20d速酿,降温后熟发酵工艺生产的酱油较为理想。
关键词
高盐稀
态
发酵
酱油
速酿
Keywords
liquid-state fermentation with high-salt
soy sauce
instant brewing
分类号
TS264.2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曲霉菌混合制曲高盐稀态发酵过程挥发性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
2
7
作者
张翀
雷艳平
王丹妮
胡宗忠
田玉庭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福建省潘氏食品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51-58,共8页
基金
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2018N5003)
福建省高校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闽教科[2020]12号)。
文摘
为研究添加红曲复合制曲酿造酱油高盐稀态发酵过程中风味物质变化,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对稀醪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确定稀醪的固相微萃取最佳条件为:75μm CAR/PDMS萃取头,添加2.5 g氯化钠、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30 min。在该条件下,对不同酱油的挥发性物质种类数量及其占比进行分析,发现红曲酱油相比于其他酱油具有更高的酯类物质占比和丰度,并对稀醪发酵10、30、50、70、80、120、160 d样品检测得到醇类(14种)、酸类(7种)、酮类(9种)、酯类(15种)、酚类(6种)、醛类(3种)、吡嗪类(3种)、吡咯类(1种)、烯类(1种)、呋喃类(2种)和其他(4种),共65种物质。对比发现,红曲酱油挥发性物质中酯类的含量与种类最为丰富,是构成红曲酱油风味的的主要物质。经热图分析发现,稀醪发酵0~120 d是醛酮类、吡嗪、吡咯类物质含量的生成时期;醇类物质是在整个发酵期间均有某种物质显著增加,稀醪发酵80~180 d是酚类、酸类、酯类的显著增加时期;其中酯类香气物质的增加说明了红曲酵母的添加显著加强了酱油的酯类风味,改善了酱油风味。
关键词
高盐稀
态
发酵
萃取条件优化
红曲霉
挥发性物质
酿造酱油
Keywords
high-salt dilute fermentation
optimized extraction conditions
monascus
volatile substances
fermented soy sauce
分类号
TS264.2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盐稀态发酵与低盐固态发酵酱油中次生菌群分析
被引量:
9
8
作者
刘婷婷
蒋雪薇
周尚庭
赵龙
刘永乐
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长沙加加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17,共5页
文摘
对高盐稀态工艺与低盐固态工艺发酵生产酱油过程中不同发酵时间及不同位置的酱醅(醪)的次生菌群进行分析研究,得到两种工艺中微生物类群及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初步探讨其与酱油的风味、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盐稀态工艺的总菌数要多于低盐固态工艺,其中前者的酵母菌数量为1.76×109个/g·酱醪,占总菌数的99%,约为后者的18900倍;且前者毛油各项品质均优于后者。说明酱油的风味、品质与酱油发酵过程中菌群的数量有较大关系。
关键词
酱油
高盐稀
态
发酵
低盐固态
发酵
次生菌群
菌相分析
Keywords
soy sauce
high-salt-level watery state
low-salt-level solid state
secondary microorganism
microorganism constitutes
分类号
TS264.21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酿造酱油”高盐稀态发酵工艺综述
被引量:
24
9
作者
鲁肇元
魏克强
机构
石家庄珍极酿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8-31,42,共5页
文摘
文章详细介绍了以大豆和面粉为主要原料,利用高盐稀态发酵工艺酿造酱油的工艺。
关键词
酱油
工艺
高盐稀
态
发酵
Keywords
soy sauce
technology
high salt liquid state fermentation
分类号
TS264.2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盐稀态发酵法制作扇贝裙边海鲜酱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
4
10
作者
秦雨
张彩凤
辛梦茹
孙利芹
孙永军
机构
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好当家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2-126,共5页
基金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SDAIT-26-03)
山东省2018年度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鲁财农指〔2018〕26号)
烟台市校地融合发展项目(2020)。
文摘
为了实现海产生物资源的多级利用,增加低值海产品加工副产物的附加值,该试验探索了以扇贝加工副产物扇贝裙边为主要原料的海鲜酱油的发酵制备工艺。在确定扇贝裙边取代豆粕的最佳添加比例为50%,米曲霉As3.042和黑曲霉As3.350的制曲配料为豆粕∶扇贝裙边∶粗麦粉∶水=25∶25∶33∶38(g∶g),培养时间分别为75 h和69 h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高盐稀态发酵工艺的工艺条件,确定了最佳的发酵时间为160 d,最佳的米曲与黑曲复配比例为1∶2,发酵温度前30 d为15℃,后150 d为30℃,其总氮和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分别为1.6 g/100 mL、0.79 g/100 mL,均高于国标要求,且含有普通一级酱油所没有的牛磺酸、氨基多糖等功能性成分。
关键词
扇贝裙边
高盐稀
态
发酵
海鲜酱油
工艺优化
品质分析
Keywords
scallop skirt
high-salt dilute fermentation
seafood soy sauce
process optimization
quality analysis
分类号
Q815 [生物学—生物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高盐稀态发酵法酿造酱油的生产技术
被引量:
7
11
作者
王立群
机构
安徽省轻工业设计院
出处
《山东食品科技》
2003年第9期4-5,共2页
文摘
本文通过比较高盐稀态发酵法和低盐固态发酵法酿造酱油工艺条件的差异,论述了高盐稀态发酵法的特点以及酿造高盐稀态酱油的关键技术和生产工艺。
关键词
高盐稀
态
发酵
法
酱油
酿造
生产工艺
分类号
TS264.21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酸性蛋白酶对高盐稀态酱油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
5
12
作者
余洁瑜
林礼钊
李维新
何嘉慧
机构
鹤山市东古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85-190,共6页
基金
鹤山市东古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的一般试验、改进项目(2021年)。
文摘
以高盐稀态发酵酱油为研究对象,以未添加酸性蛋白酶的样品为对照组(K),在酱油发酵初期(0 d)添加酸性蛋白酶(1‰)的样品为实验组(S),通过分析发酵过程(1~62 d)中酸性和中性蛋白酶活力、pH、总酸含量、氨基酸态氨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及生酱油的呈味氨基酸含量,考察添加外源酸性蛋白酶对酱油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S组的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活力分别为K组的2.9倍和2.1倍。发酵结束时,与K组相比,S组酱油的pH下降至4.50、总酸、氨基酸态氮含量分别增加36.71%、16.49%;游离氨基酸总含量降低13.64%,生酱油呈鲜味的谷氨酸含量由11.52 g/L降至1.26 g/L。表明酸性蛋白酶虽然能够提高原料利用率,但对酱油滋味也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
酱油
酸性蛋白酶
高盐稀
态
发酵
理化指标
游离氨基酸
Keywords
soy sauce
acidic protease
high-salt dilute-state fermentation
physicochemical indexes
free amino acid
分类号
TS201.4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盐稀态酱油酿造过程中乳酸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
5
13
作者
李荔
机构
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5-90,100,共7页
基金
佛山市院市合作项目(创新载体建设)(2013HT100044)
文摘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高盐稀态酱油酿造过程中的乳酸发酵工艺。在对各发酵条件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选择酱醪温度、乳酸菌添加量、酱醪pH值三因素三水平进行中心组合实验,建立乳酸乙酯含量的二次回归方程,确定高盐稀态酱油酿造工艺中乳酸发酵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乳酸菌添加量4.6×106 cfu/mL、酱醪品温27.2℃、酱醪pH 5.6。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发酵所得原油的乳酸乙酯含量达到9.58mg/L,提高18.3%;而且酱油的整体香气浓郁度(特别是酯香)提升明显,口感醇厚、爽口。
关键词
高盐稀
态
发酵
工艺
酿造酱油
乳酸
发酵
响应面分析法
Keywords
high-salt liquid-state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brewed soy sauce
lactic fermentati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分类号
TS264.21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发酵工艺制备的牡丹籽酱油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
3
14
作者
张明君
李迎秋
机构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3-47,共5页
基金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鲁渝科技协作)(2021LYXZ018)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2020CXGC010604)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科教产融合试点工程重大创新专项(2022JBZ01-08)。
文摘
该研究以牡丹籽粕为主要蛋白原料,分别采用高盐稀态发酵工艺和低盐固态发酵工艺制备两种牡丹籽酱油,并测定两种酱油的基本理化指标。结果表明,高盐稀态和低盐固态牡丹籽酱油的总氮(1.4845,1.4542 g/dL)、氨基酸态氮(0.7724,0.7319 g/dL)、可溶性无盐固形物(20.96,18.52 g/dL)含量均达到国家一级酱油标准,还原糖(3.4439,3.1473 g/dL)和总可滴定酸(1.2679,1.3385 g/dL)含量与黄豆酱油相近,且红色与黄色指数比黄豆酱油更高。该研究证实了以牡丹籽作为主要蛋白原料酿造高质量酱油的可行性,为牡丹籽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新型牡丹籽酱油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酱油品质
牡丹籽粕
低盐固态
发酵
高盐稀
态
发酵
Keywords
soy sauce quality
peony seed meal
low-salt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high-salt dilute-state fermentation
分类号
TS201.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盐稀态发酵酿造酱油的特点与生产工艺
被引量:
1
15
作者
王立群
机构
安徽省轻工业设计院
出处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2002年第10期53-55,共3页
文摘
分析了传统酱油生产工艺中存在的不足 ,对比了“低盐固态发酵工艺”和“高盐稀态发酵工艺”生产酱油的特点 。
关键词
酱油
高盐稀
态
发酵
生产工艺
分类号
TS264.2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盐稀态酱油梯度盐分发酵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
3
16
作者
董修涛
刘玉汝
陈仕伟
杨康
刘建军
机构
广东厨邦食品有限公司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24期111-112,共2页
文摘
该文研究了一种先低盐发酵,后补加精盐进行高盐发酵的酱油酿造工艺,使得发酵周期缩短,产能提升,并且利用该方法酿造的酱油酯香味突出,口感鲜美,且各个方面都与传统的高盐稀态发酵酱油没有差别。
关键词
酱油酿造
补盐
高盐稀
态
发酵
Keywords
Soy sauce fermentation
Add salt
High salt liquid fermentation
分类号
TS264.21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式高盐稀态酱油发酵过程中添加风味菌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
4
17
作者
陈仕伟
梁亮
王红涛
机构
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第3期129-130,共2页
文摘
该文介绍了添加风味菌工艺在广式高盐稀态酱油发酵中的具体操作流程,阐述了应用该工艺的优势之处。
关键词
高盐稀
态酱油
发酵
酵母菌
乳酸菌
Keywords
High-sah and diluted-state soy sauce fermentation
Yeast
Lactobacillus
分类号
TS264.2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工艺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
2
18
作者
王丽杰
机构
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出处
《福建轻纺》
2012年第10期39-42,共4页
文摘
对高盐稀发酵工艺各工序简要介绍。重点讨论酱醪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微生物生命活动对酱油品质和风味的影响。
关键词
高盐稀
态
发酵
酱醪
发酵
工艺技术
分类号
TS264.21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盐稀态发酵法酿造脱脂大豆酱油的工艺开发
被引量:
2
19
作者
扈圆舒
易九龙
梁亮
滑欢欢
曹猛
机构
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2期116-117,共2页
文摘
该文通过研究高盐稀态发酵法酿造脱脂大豆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通过该工艺所产的脱脂大豆天然油风味良好,蛋白质利用率达80%左右,可维持较高的原料利用率,节约生产成本,实现全天然油品质的统一。
关键词
高盐稀
态
发酵
法
脱脂大豆:工艺
分类号
TS264.2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盐稀态发酵工艺在酱油中的运用
20
作者
纪冒同
机构
北京燕京航星调味品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食品》
2000年第23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酱油
高盐稀
态
发酵
工艺
产品质量
卫生质量
分类号
TS264.21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耐盐植物乳杆菌的选育及其对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品质的影响
张伟
杨俊文
余冰艳
林琛
谢梦雪
罗晓明
周尚庭
蒋雪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盐稀醪酱油发酵原油中微生物区系研究
谢小保
欧阳友生
曾海燕
王春华
陈仪本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韩国高盐稀态发酵酱油速酿工艺的探讨
何胜华
马莺
李海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5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高盐稀态发酵酱油酱醅中耐盐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张庆
唐永洪
林凯
肖程方
曾林
李京
向文良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工艺
孔治辉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2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高盐稀态发酵酱油速酿工艺技术探讨
刘会勇
解欣炜
王瑞果
丰纪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4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红曲霉菌混合制曲高盐稀态发酵过程挥发性物质的变化
张翀
雷艳平
王丹妮
胡宗忠
田玉庭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高盐稀态发酵与低盐固态发酵酱油中次生菌群分析
刘婷婷
蒋雪薇
周尚庭
赵龙
刘永乐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酿造酱油”高盐稀态发酵工艺综述
鲁肇元
魏克强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6
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高盐稀态发酵法制作扇贝裙边海鲜酱油的工艺研究
秦雨
张彩凤
辛梦茹
孙利芹
孙永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浅谈高盐稀态发酵法酿造酱油的生产技术
王立群
《山东食品科技》
2003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酸性蛋白酶对高盐稀态酱油发酵的影响
余洁瑜
林礼钊
李维新
何嘉慧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高盐稀态酱油酿造过程中乳酸发酵条件的研究
李荔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两种发酵工艺制备的牡丹籽酱油理化特性研究
张明君
李迎秋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高盐稀态发酵酿造酱油的特点与生产工艺
王立群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200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高盐稀态酱油梯度盐分发酵工艺技术研究
董修涛
刘玉汝
陈仕伟
杨康
刘建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广式高盐稀态酱油发酵过程中添加风味菌工艺的研究
陈仕伟
梁亮
王红涛
《安徽农学通报》
2014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工艺技术的研究
王丽杰
《福建轻纺》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高盐稀态发酵法酿造脱脂大豆酱油的工艺开发
扈圆舒
易九龙
梁亮
滑欢欢
曹猛
《安徽农学通报》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高盐稀态发酵工艺在酱油中的运用
纪冒同
《中国食品》
200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