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亲水/水下疏油高硅布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
1
作者 林楠煜 高峰 +3 位作者 曲江英 涂晶晶 钟伟军 臧云浩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9-459,共11页
以机械强度高、柔性好和耐热耐酸的高硅布(HSC)为基底,通过一步接枝法和自聚合法对其浸润性给予改性。采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作为“双面胶”接枝在其表面:一面利用静电作用沉积纳米SiO_(2)提供表面粗糙度,另一面聚合具有强亲... 以机械强度高、柔性好和耐热耐酸的高硅布(HSC)为基底,通过一步接枝法和自聚合法对其浸润性给予改性。采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作为“双面胶”接枝在其表面:一面利用静电作用沉积纳米SiO_(2)提供表面粗糙度,另一面聚合具有强亲水性的聚多巴胺(PDA),获得了超亲水/水下疏油高硅布(APTES/SiO_(2)/PDA@HSC)。研究了不同尺寸(50、300和500 nm)的SiO_(2)对油水分离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SiO_(2)尺寸增加,分离效率逐渐降低,其中APTES/50 nm SiO_(2)/PDA@HSC的油水分离性能最好。它的水接触角为0(°),表现出明显的水下疏油性能,对汽油-水混合物分离效率为98%,滤液含油量低至37 mg/L,油水混合物通量为7184 L/(m^(2)·h),10次循环分离效率仍能达到97.4%,对花生油和泵油也有明显的油水分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硅布 超亲水/水下疏油 3-氨丙基三乙氧基 聚多巴胺 油水分离
下载PDF
HGB改性酚醛/高硅氧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9
2
作者 张麟 李瑞珍 +2 位作者 杨学军 马飞 李文昭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3-37,共5页
采用高强中空玻璃微珠(HGB)改性酚醛树脂(PF),制备了PF/高硅氧布/HGB复合材料层压板,研究了HGB含量对复合材料烧蚀性能、密度、隔热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金相电子显微镜观察了HGB的分布。结果表明,HGB均匀分散在纤维束... 采用高强中空玻璃微珠(HGB)改性酚醛树脂(PF),制备了PF/高硅氧布/HGB复合材料层压板,研究了HGB含量对复合材料烧蚀性能、密度、隔热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金相电子显微镜观察了HGB的分布。结果表明,HGB均匀分散在纤维束与纤维束之间的树脂胶液中;适量的HGB可提高复合材料炭化层强度,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烧蚀能力;当HGB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材料氧-乙炔线烧蚀率和质量烧蚀率最低,分别为0.091 mm/s和0.066 9 g/s,比未添加HGB的降低了35.9%和20.1%;复合材料的密度随HGB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综合比热容、热扩散系数和导热系数的分析,当HGB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材料的综合隔热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玻璃微珠 酚醛树脂 复合材料 烧蚀性能
下载PDF
高硅氧玻璃纤维布增强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姜卫陵 赵云峰 罗平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4-36,54,共4页
对高硅氧玻璃纤维布增强聚四氟乙烯 (PTFE)复合材料的含胶量、成型压力、烧结温度及环境湿度等多种因素对其介电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高硅氧玻璃纤维布增强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在上述因素影响下 ,其介电常数在... 对高硅氧玻璃纤维布增强聚四氟乙烯 (PTFE)复合材料的含胶量、成型压力、烧结温度及环境湿度等多种因素对其介电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高硅氧玻璃纤维布增强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在上述因素影响下 ,其介电常数在 2 .90~ 3.30的范围内变化 ,其中环境湿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玻璃 PTFE 复合材料 介电性能
下载PDF
PF/高硅氧布/HGB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麟 刘峰 +1 位作者 杨长红 贺西玲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3-27,共5页
采用高强中空玻璃微珠(HGB)改性钡酚醛树脂(PF)/高硅氧布复合材料,采用预浸料模压工艺制备了PF/高硅氧布/HGB复合材料层压板。研究了HGB含量对PF反应活性以及对PF/高硅氧布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线膨胀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HGB的加入使体... 采用高强中空玻璃微珠(HGB)改性钡酚醛树脂(PF)/高硅氧布复合材料,采用预浸料模压工艺制备了PF/高硅氧布/HGB复合材料层压板。研究了HGB含量对PF反应活性以及对PF/高硅氧布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线膨胀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HGB的加入使体系活性降低;随着HGB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先提高再降低,当HGB质量分数为5%时,PF/高硅氧布/HGB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拉伸强度为81.6 MPa,压缩强度为110.5 MPa,弯曲强度为141 MPa,剪切强度为16.6 MPa,比PF/高硅氧布体系分别提高了12.86%,16.07%,21.50%和7.80%;加入适量的HGB可提高体系的尺寸稳定性。复合材料断口形貌电镜分析表明,加入HGB会阻挡断裂裂纹继续扩展,使裂纹方向发生偏移,从而使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空心玻璃微珠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下载PDF
SIL高硅氧布
5
作者 陈阳 《玻璃纤维》 CAS 2001年第5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SIL 氧纤维织物 非耐 陶瓷纤维
下载PDF
特种舱室高温防护施工方案及工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春 朱敬燕 张海元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6年第12期25-27,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特种舱室需高温防护的原因及防护目的,分析了该舱室内两种高温防护方案的可行性,并重点介绍了高硅氧玻璃纤维布作为防护材料的施工及工艺的研究。
关键词 特种舱室 温防护方案 氧玻璃纤维 施工及工艺
下载PDF
玻纤网布连续涂覆设备的研发与制造
7
作者 包同丰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 2014年第5期7-8,共2页
文章对原涂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高硅氧玻纤网布涂覆特点及使用要求,对前设备进行了设计改造,改造后的涂覆设备达到使用要求,并使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有很大的提升。
关键词 氧玻纤网 涂覆设备 设计 应用
下载PDF
高硅氧玻纤布负载光触媒处理造纸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付正祥 孙智 +2 位作者 段琼 岳文喜 伍安国 《纸和造纸》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6-68,共3页
以高硅氧玻璃纤维布为载体,采用溶胶法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通过自制的光催化反应器处理造纸中段废水,研究了不同制造条件、不同处理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还研究了该催化产品的重复利用性能。
关键词 氧玻纤 负载型纳米二氧化钛 光催化 造纸中段废水 COD去除率
原文传递
铁质金属杂质对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防热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高守臻 魏化震 +3 位作者 李大勇 袁君 罗长宏 王晓立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6-59,共4页
采用氧-乙炔烧蚀试验方法研究了掺杂铸钢砂杂质的酚醛树脂/高硅氧布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并利用X射线对烧蚀前的试样进行了无损检测。结果表明,X射线透射可以明显地显示铸钢砂的透射影像。复合材料的烧蚀率随着杂质粒径的减小而增加,随... 采用氧-乙炔烧蚀试验方法研究了掺杂铸钢砂杂质的酚醛树脂/高硅氧布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并利用X射线对烧蚀前的试样进行了无损检测。结果表明,X射线透射可以明显地显示铸钢砂的透射影像。复合材料的烧蚀率随着杂质粒径的减小而增加,随着杂质含量的减少而减小;掺有杂质的试样烧蚀后出现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铸钢砂 烧蚀率 X射线 无损检测
下载PDF
两种复合材料层间脱粘问题的研究
10
作者 王君 吕慧 王光辉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2-36,共5页
高硅氧玻璃纤维布 /酚醛树脂缠绕成型复合材料和碳纤维 /酚醛树脂模压成型复合材料复合时 ,两者层间常出现严重脱粘。本文通过实验分析发现 ,导致两种复合材料层间脱粘的主要原因为高硅氧玻璃布 /酚醛树脂缠绕层固化成型时的残余应力及... 高硅氧玻璃纤维布 /酚醛树脂缠绕成型复合材料和碳纤维 /酚醛树脂模压成型复合材料复合时 ,两者层间常出现严重脱粘。本文通过实验分析发现 ,导致两种复合材料层间脱粘的主要原因为高硅氧玻璃布 /酚醛树脂缠绕层固化成型时的残余应力及中间层的影响。通过降低固化温度 ,减慢升温速率 ,减少富树脂层厚度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层间脱粘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玻璃纤维/酚醛树脂 碳纤维/酚醛树脂 残余应力 复合材料 粘接 层间脱粘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酚醛预浸布中的应用
11
作者 姜波 黄玉东 +1 位作者 李伟 刘丽 《化学与粘合》 CAS 2007年第1期8-9,19,共3页
为了对预浸布进行快速检测,采用近红外漫反射的方法对高硅氧/酚醛预浸布,碳/酚醛预浸布中的树脂含量、可溶树脂含量和挥发份含量进行在线监测,三项指标同时显示。通过偏最小二乘方法分别建立标准模型,用模型的评价指标评价,分析未知样... 为了对预浸布进行快速检测,采用近红外漫反射的方法对高硅氧/酚醛预浸布,碳/酚醛预浸布中的树脂含量、可溶树脂含量和挥发份含量进行在线监测,三项指标同时显示。通过偏最小二乘方法分别建立标准模型,用模型的评价指标评价,分析未知样品。用近红外方法在1m in之内同时分析出结果,没有破坏性。用近红外的测定结果和标准方法的测定结果相比,两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近红外光谱的方法可以应用在酚醛预浸料生产线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氧/酚醛预浸 碳/酚醛预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