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6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效率的实证研究——基于SBM-Malmquist指数模型
1
作者 余国江 方艳 《铜陵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6-20,50,共6页
基于2017—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SBM—Malmquist指数模型对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效率进行静态与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效率整体处于中上水平,区域效率存在差异,表现为“中部>东... 基于2017—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SBM—Malmquist指数模型对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效率进行静态与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效率整体处于中上水平,区域效率存在差异,表现为“中部>东部>西部”特征;从全国视角出发,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是由技术进步决定的;从区域视角出发,东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中部地区受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共同影响,表现为“东部>西部>中部”特征。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优化区域布局结构、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改善投入产出结构三个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效率 SBM模型 MALMQUIST指数 区域
下载PDF
数字经济助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2
作者 蔡文伯 周子晴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3,共10页
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具体看对高等教育要素、能力和功能等... 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具体看对高等教育要素、能力和功能等三个维度的影响依次减弱;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有积极影响,对中西部地区无显著影响;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影响;数字经济对本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正向影响,但对邻近地区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为此,应强化数字化战略布局,促进高等教育与数字经济产业深度合作;通过打造合作示范区、制定地区发展规划、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开发数字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等方式发挥东部地区优势,增强数字经济发达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数字经济 质量发展 门槛模型 空间计量模型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翟洪江 蔡云飞 陈平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33,共7页
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推进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基于新发展理念,运用熵权法和TOPSIS法测度了中国2020年31个省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各省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距,江苏、北京和上海... 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推进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基于新发展理念,运用熵权法和TOPSIS法测度了中国2020年31个省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各省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距,江苏、北京和上海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省份。第二,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地区非均衡特征,表现为从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态势;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内部,各省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第三,东部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为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东北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为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中部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为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西部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和开放发展。最后根据测度结果提出实现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量发展 熵权-TOPSIS法
下载PDF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三个反思”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枭鹰 郭新伟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6,共9页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回答三个根本性问题:什么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高在何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又不拘泥于高等教育规律的发展;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根本上高在...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回答三个根本性问题:什么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高在何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又不拘泥于高等教育规律的发展;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根本上高在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而激发学生发展的内生动力又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根本;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向大学课程教学讨质量,要借培养模式改革提质量,要靠管理机制改革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量发展 反思
下载PDF
新时代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化路径探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敏凯 时晓建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0,80,共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改革发展的新目标,也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方向。要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高等教育法治化建设,着重厘清政府、高校、社会三大主体的权责和相互权责关系,实现高教...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改革发展的新目标,也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方向。要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高等教育法治化建设,着重厘清政府、高校、社会三大主体的权责和相互权责关系,实现高教治理主体的多元形态、系统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有效合理的协同治理结构,落实依法治教方针。推进高等教育法治化进程,需要正视面临的新问题,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最大程度激发高校自主办学的主动性与创新性,为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理想环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法治化 新时代 质量发展
下载PDF
智能技术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挑战及对策 被引量:3
6
作者 程春 张伏力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4-57,共4页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话语与时代背景,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引领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包括结果控制与过程控制的实现路径、公平与质量相结合的目标追求。同时,智能技术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话语与时代背景,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引领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包括结果控制与过程控制的实现路径、公平与质量相结合的目标追求。同时,智能技术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需要从需求导向、人机关系、普惠发展、动态监测等角度出发,发挥智能技术的优势,促进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技术 高等教育 质量发展 内涵 挑战 对策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与路径建构 被引量:1
7
作者 祁占勇 穆航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55-65,共11页
数字化赋能西部高等教育是指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驱动西部高等教育创新与增长的过程。当前,数字化赋能已成为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化赋能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主要通过数字思维、数字治理与数字技术共同搭建内在逻... 数字化赋能西部高等教育是指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驱动西部高等教育创新与增长的过程。当前,数字化赋能已成为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化赋能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主要通过数字思维、数字治理与数字技术共同搭建内在逻辑结构从而革新内生发展观念、形塑共生发展格局、优化智慧教育形态。当然,数字化赋能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融入新发展理念中,成为引领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遵循,站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高度,以创新驱动西部高等教育数字化制度体系、协调优化西部高等教育数字化整体布局、绿色引领西部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目标、开放统筹西部高等教育数字化治理要素、共享调整西部高等教育数字化资源供给等方式赋能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西部高等教育 质量发展 发展理念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基于新文科视角 被引量:2
8
作者 何瑛 郝晓露 《商业会计》 2024年第4期4-8,共5页
数字化转型是一场依托于技术变革带来的发展范式转变,其影响呈现出多领域、多层次的特征,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民族进步的基石,对于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推进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深度交融是当前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新文... 数字化转型是一场依托于技术变革带来的发展范式转变,其影响呈现出多领域、多层次的特征,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民族进步的基石,对于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推进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深度交融是当前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新文科建设的重要议题。在新的历史议题下,面对内外部环境转变,数字技术通过源动力、驱动力、牵引力、助推力的“四力协同”与结构赋能、资源赋能、心理赋能的“三重融合”发挥技术引领作用,助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更需明确实践路径,应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促进理念创新、夯实数字底座、推进人才强基、强化过程管控、探索多元协同等多措并举,探寻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与数字技术的协同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高等教育 质量发展 新文科 作用机制 实践路径
下载PDF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旅游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路径探索 被引量:1
9
作者 邓小艳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28-131,共4页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旅游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地方高校提出了适时创新人才培养和科研服务的更高要求。旅游高等教育必须精准回应地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渴求,深耕产教融合,积极优化校内校外旅游人才培养体系;...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旅游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地方高校提出了适时创新人才培养和科研服务的更高要求。旅游高等教育必须精准回应地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渴求,深耕产教融合,积极优化校内校外旅游人才培养体系;共谋产研合作,积极构筑立体化智库支撑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质量发展 旅游高等教育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下载PDF
高等教育扩张、产业结构优化与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10
作者 孙娜 管华宇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78-83,共6页
本文以1999年高校扩招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高等教育扩张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等教育扩张能够显著提高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机制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是高等教育扩... 本文以1999年高校扩招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高等教育扩张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等教育扩张能够显著提高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机制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是高等教育扩张影响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制,二者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同时,地区劳动力质量与创新水平也由于高等教育扩张而得到提升;异质性研究发现,高等教育扩张在城市群内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等教育扩张还能够降低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扩张 产业结构 质量发展 创新水平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视阈下河北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探析
11
作者 张巧月 李兴国 潘振华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2期7-15,共9页
河北省正处于从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的过渡转型期,立足国家“双一流”建设形势和河北省高等教育现状,从重点支持头雁大学建设、在特色发展中寻求突破、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三个方面为河北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破局之策,从“两保障... 河北省正处于从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的过渡转型期,立足国家“双一流”建设形势和河北省高等教育现状,从重点支持头雁大学建设、在特色发展中寻求突破、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三个方面为河北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破局之策,从“两保障、两提升”方面给出解题之法。“两保障”中经费保障包括充足的经费总量和提升筹资水平,人才保障立足于选拔卓越的大学校长、引进高层次的科研领军人才和打造高水平的科研团队;“两提升”中内涵建设包括回归学术、回归教学、回归特色三个方面,大学声誉建设包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四个方面。多措并举,精准发力,为河北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助力河北省教育强省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量发展 内涵式发展 “双一流” 河北
下载PDF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三维视界及实践进路
12
作者 张继平 徐心如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33,共12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从代内公平、经济伦理和人的全面发展三个维度审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原则、以每个人都走向富裕为目标、以所有人都实现富裕为核心的发展。高等教育...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从代内公平、经济伦理和人的全面发展三个维度审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原则、以每个人都走向富裕为目标、以所有人都实现富裕为核心的发展。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包括以增强社会认同构筑共同富裕的心理基础,以提高国家实力破解共同富裕的实践难题,以突出人民中心地位释放共同富裕的政策效能。高等教育虽然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因代内教育帮扶乏力、有效供给不足和人的单向度发展,依然面临贫困家庭难脱贫、相对贫困蔓延和财富增长缓慢的困境,进而制约了共同富裕水平的提升。为加快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需要建立代内教育帮扶机制,创新高等教育供给体系,打造本土特色育人模式,以增强人民创造财富的能力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 代内公平 经济伦理 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PDF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校课程考核的“放水”现象及其治理
13
作者 张晓报 柴亚玲 《高等理科教育》 2024年第2期91-99,共9页
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占有基础性地位。要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要落实到课程的层面。然而当前高校课程考核却存在一定的“放水”现象,主要表现为考核标准亟待提高、考核内容提前泄露、考核结果失... 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占有基础性地位。要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要落实到课程的层面。然而当前高校课程考核却存在一定的“放水”现象,主要表现为考核标准亟待提高、考核内容提前泄露、考核结果失真三个方面。究其原因,主要为传统文化与思维的消极影响、高校和教师主体责任与原则的缺位、高就业率追求的负面效应以及安全和稳定要求下的让步。为从根本上治理高校课程考核的“放水”现象,需提升质量意识并凝聚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共识,培育坚持学术逻辑与容忍学术失败的学术文化,强化高校与教师保障课程教学质量的主体责任,优化影响课程考核客观性的外在评价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量发展 课程考核 “放水”现象 治理
下载PDF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机理与实践探索——以韩山师范学院为例
14
作者 冯健文 袁德辉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9-75,共7页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优先发展战略。在高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工作中,应确立以教学为中心理念,牢牢把握立德树人工作目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遵循教育评价改革方向,这四个方面互为依托、有机联系、...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优先发展战略。在高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工作中,应确立以教学为中心理念,牢牢把握立德树人工作目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遵循教育评价改革方向,这四个方面互为依托、有机联系、密不可分。通过韩山师范学院办学实践,以系统思维方法强化顶层设计的理念,重点从思想政治体系、教学管理体系、教学工作体系、教师队伍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等着力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为有效保障高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量发展 系统思维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党建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15
作者 田伟 《区域治理》 2024年第31期0079-0081,共3页
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高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在此过程中高校党建工作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加强高校党建工作,能够为高校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因此需要将高校党建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联系起来,促进高校党建与高等教育高质量... 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高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在此过程中高校党建工作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加强高校党建工作,能够为高校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因此需要将高校党建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联系起来,促进高校党建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融合,提高高校党建工作与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校党建 高等教育 质量发展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困境及路径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典 王莉 商立媛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42,共9页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方兴未艾。人工智能赋能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主要表现在促进高等教育供给侧变革、促进教学形态变革、促进教育生态变革和促进高校在地国际化四个方面。人工智能赋能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方兴未艾。人工智能赋能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主要表现在促进高等教育供给侧变革、促进教学形态变革、促进教育生态变革和促进高校在地国际化四个方面。人工智能赋能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资源配置失衡带来的智能鸿沟、技术迭代带来的数字素养提升问题与约束机制滞后等带来的伦理失范和法律风险等困境,可以从统筹推进人工智能战略布局、加强高校师生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培训、规范人工智能在高校治理中的应用三个方面破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等教育 质量发展 数字素养 数字化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基于TOE框架的组态路径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敏 姜强 赵蔚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61,共8页
教育数字化是开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赛道的重要突破口,如何驱动数字化转型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以18所高校作为案例样本,基于TOE框架,从组态视角分析了数字化转型驱动因素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研... 教育数字化是开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赛道的重要突破口,如何驱动数字化转型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以18所高校作为案例样本,基于TOE框架,从组态视角分析了数字化转型驱动因素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1)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有五条数字化转型路径,路径中均出现数字化网络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数字化战略目标与规划、人员数字化能力、数字化平台与工具等要素,对驱动数字化转型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将五条转型路径中核心要素相同的路径合并归纳后,得到技术导向驱动型、政策导向驱动型和人本导向驱动型三类路径,可分别通过强化技术支撑、夯实数字规划、创新教学生态等方面驱动数字化转型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背后多重因素间复杂动态本质的理性认识,并为驱动数字化转型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高等教育 质量发展 TOE框架 组态路径
下载PDF
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与人力资源分布的区域均衡
18
作者 王婧妍 赵群 冒荣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0,共10页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有力地促进了城镇化,城镇化的聚集效应也伴随着人力资源分布上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扩大的马太效应,这可从全国人口普查中有关区域人口大学文化程度人数比例的差异上得到印证。正在推进的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有力地促进了城镇化,城镇化的聚集效应也伴随着人力资源分布上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扩大的马太效应,这可从全国人口普查中有关区域人口大学文化程度人数比例的差异上得到印证。正在推进的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在发挥聚集效应的同时消减那种马太效应,促进人力资源分布的区域均衡;因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应注重更好地为县域培养和输送人才。为此,需要县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县域基层工作。由于中国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规模已临近增长的极限,县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更多地只能基于存量的结构调整,这种调整的张力在教育内部来自未尽的部分高校拓展学校建筑空间和校园用地的惯性以及中职学校升格的惯性。而要建立能让高校毕业生更多更好在县域工作的长效机制,就需要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新的社会生态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量发展 新型城镇化 区域均衡 社会生态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6
19
作者 谢雨宸 王鉴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9,共14页
我国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事关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式现代化从方法论和认识论创新的高度启示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从自身发展的小格局式的“追赶思维”向服务经济社会的大格局的“不可替代思维”转变,... 我国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事关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式现代化从方法论和认识论创新的高度启示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从自身发展的小格局式的“追赶思维”向服务经济社会的大格局的“不可替代思维”转变,走一条以差异化发展、特殊化发展和特色化发展为特征的现代化道路。长期以来,由于受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高等教育布局的影响,东中西部高校在一流学科建设、国家级平台搭建和高层次人才引育方面的“长板”要素之间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进一步拉大。西部高校原本的“长板”要素处于明显弱势地位,“长板”变成了相对意义的“短板”。面对西部高等教育在学科建设与转型发展、科技创新平台供给结构、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育秩序等方面的多重问题,破解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困境,亟待通过补齐短板树立发展信心,一体化构建推动西部高等教育整体崛起的“一体两翼”。深入推进新一轮西部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以分类发展支持学科建设,以特色发展提升学科质量,以集群发展提升服务能力,加强学科建设的顶层谋划、交叉融合、结构优化和社会职能,重构学科创新集群发展的新生态体系;通过顶层设计与底层联结形成具有系统化和整体性的“点、群、域”合纵连横的科技创新平台,构筑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石,形成“合纵连横”的战略平台新格局;注重“外引”和“内培”人才相结合,激发西部高等学校吸引人才的“聚集力”,激活西部高校人才驱动创新的“能动力”,为构建西部高等教育新发展格局提供人才支撑,造就一流自立自强人才方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高等教育强国 西部高等教育 质量发展 学科建设
下载PDF
我国西部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逻辑及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清煜 王书琴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73,共14页
政策是主导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因素,高质量政策是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与保障。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可将西部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历程分为以规模扩张与“外部输血”为特征的政策探索期(2001—2013年)、以质量提升与... 政策是主导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因素,高质量政策是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与保障。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可将西部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历程分为以规模扩张与“外部输血”为特征的政策探索期(2001—2013年)、以质量提升与“输造结合”为特征的政策发展期(2013—2020年)、以内生发展与优化赋能为特征的政策完善期(2020年至今)3个阶段。其中,政策变迁背后的深层结构是区域经济不协调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不断推进的经济结构、行政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的政治结构,以及“西部”身份标签不断固化的文化观念结构;阻滞变迁的锁定效应包括政府主体政策选择的锁定与高校主体发展方式的锁定;推动变迁的动力是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服务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和提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高质量强调政策演进需要从问题解决与价值取向的维度对现有政策进行完善、升级或重构。立足新时代新阶段新要求,要以高质量政策推动西部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超越单向赋能,探索循环发展;扭转悲观预期,强化特色发展;突破锁定效应,促进内生发展;激活长效动力,实现协同可持续发展。要在政策系统中重新认识和处理好高等教育全局与西部、西部内部、东西之间以及教育内外部4对重要关系,统筹兼顾当前和长远发展需求,办好人民满意的西部高等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高等教育 质量发展 政策变迁 历史制度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