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粱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正负极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电泳比较 被引量:20
1
作者 彭永康 祁忠占 +1 位作者 张丰德 刘桂琴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67-73,共7页
对高粱雄性不育系、保持系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叶片中的正、负极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叶片中正极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两者基本相同,说明正极向过氧化物酶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是稳定的。负极区域中,在叶片发育过程中有2... 对高粱雄性不育系、保持系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叶片中的正、负极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叶片中正极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两者基本相同,说明正极向过氧化物酶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是稳定的。负极区域中,在叶片发育过程中有2条酶带消失,证明在这个区域中遗传信息出现顺序表达现象。花粉粒发育过程中,不育系的正极向过氧化物酶带始终多于保持系。作者认为,不育细胞质基因可影响编码过氧化物酶的核基因的表达,引起雄性不育。不育细胞质基因可能也同时具有调节基因的功能,表现为具有解除阻遏的作用,使不育系花粉粒发育过程中部分过氧化物酶基因得以表达;而保持系不具有这种解除阻遏的细胞质不育基因,使部分基因仍处于阻遏状态,造成保持系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少于不育系的现象。不育细胞质基因的这种调控作用,同样有可能影响核基因遗传功能的正常发挥,引起核质之间的不协调而导致雄性不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雄性不育 过氧化物酶 电泳
下载PDF
东乡野生稻细胞质源雄性不育系“东B11A”的选育 被引量:34
2
作者 肖晓春 王云基 +3 位作者 肖诗锦 熊翔宇 周军湖 周铖勇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8-11,共4页
以东乡野生稻为母本与栽培稻品种“红优”、“HA7931 7-7”杂交 ,在其杂交后代中分离出雄性不育株 ,再与栽培稻品种“B1 1”杂交 ,并连续选不育株与“B1 1”回交 ,育成东乡野生稻质源新不育系“东B1 1A”。该不育系属早籼类型 ,在宜春 4... 以东乡野生稻为母本与栽培稻品种“红优”、“HA7931 7-7”杂交 ,在其杂交后代中分离出雄性不育株 ,再与栽培稻品种“B1 1”杂交 ,并连续选不育株与“B1 1”回交 ,育成东乡野生稻质源新不育系“东B1 1A”。该不育系属早籼类型 ,在宜春 4~ 6月播种 ,播种至始穗历期 63~ 78d,主茎叶片数 1 2~ 1 3叶 ;株型较散 ,茎秆粗壮 ,穗大粒多 ,田间抗性较强 ;不育株率、不育度均达 1 0 0 % ;不育花粉中以典败为主 ;柱头发达 ,外露率达 81 .1 % ,异交结实率一般 5 0 %以上 ;配合力强 ,所配组合“东B1 1A/D1 8”、“东B1 1A/R40 2”和“东B1 1A/C1 42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乡野生稻 选育 细胞质源雄性不育 “东B11a 特征特性 测交配组
下载PDF
高粱 A_2雄性不育系的鉴定——Ⅱ.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富德 张世蘋 杨立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42-251,共10页
1983—1985年间对3份高粱 A_2不育系,及其与20份测验种组配的测交种,进行了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A_2TAM428和 A_2T_x3197穗粒重、穗粒数、穗长的 GCA 效应显著低于 A_1T_x622的;A_2T_x624各主要农艺性状的 GCA 效应通常... 1983—1985年间对3份高粱 A_2不育系,及其与20份测验种组配的测交种,进行了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A_2TAM428和 A_2T_x3197穗粒重、穗粒数、穗长的 GCA 效应显著低于 A_1T_x622的;A_2T_x624各主要农艺性状的 GCA 效应通常与 A_1T_x622的相近。A_2TAM 428×晋粮5,A_2T_x3197×忻粮7穗粒重的 SCA 效应较高,但实际值低,故其亲本不育系不宜在生产中使用。A_2T_x3197穗长的 GCA 效应稳定地不同于 A_1T_x3197的,其它不育系及性状的 GCA 或 SCA 效应也有类似表现,但不稳定。这表明 A_2细胞质能引起个别基因型和性状的配合力发生变化,其程度还受核基因和环境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A2雄性不育 配合力
下载PDF
高粱新胞质雄性不育遗传机理及三系配套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侯荷亭 侯丽娟 +2 位作者 仪治本 侯旭东 袁爱萍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19,共4页
研究了A1至A7胞质不育与 10 0 0余种品种资源的育性反应 ,从而建立了A1至A77种胞质不育恢保体系的创新体系。研究了A1,A2 ,A3,A5,A6胞质不育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机制 ,找到了A1,A2 ,A5,A6胞质不育的育性恢复基因的差异和有许多共同恢复... 研究了A1至A7胞质不育与 10 0 0余种品种资源的育性反应 ,从而建立了A1至A77种胞质不育恢保体系的创新体系。研究了A1,A2 ,A3,A5,A6胞质不育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机制 ,找到了A1,A2 ,A5,A6胞质不育的育性恢复基因的差异和有许多共同恢复系和保持系的原因。研究了A3胞质不育杂交种F2 分离比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创新体 遗传机制 胞质雄性不育 育性恢复基因
下载PDF
高粱A1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分析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平 丛玲 +4 位作者 王春语 朱振兴 A Ashok Kumar 张丽霞 陆晓春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47,共6页
线粒体基因组易位是导致作物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性状产生的重要遗传机制。比较高粱A1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寻找易位区为克隆高粱A1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奠定基础。以高粱A1型细胞... 线粒体基因组易位是导致作物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性状产生的重要遗传机制。比较高粱A1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寻找易位区为克隆高粱A1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奠定基础。以高粱A1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Tx623A和其保持系Tx623B为试验材料,采用二代Illumina Hiseq结合三代PacBio测序技术,对2个样品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组装,比较和分析不育系和保持系基因组结构和基因差异。高粱Tx623A和Tx623B线粒体基因组大小分别为449 727 bp和452 772 bp,预测编码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s)分别为147和145个,且两基因组特有基因分别为8个和6个。两线粒体基因组共线性比较分析,发现存在一个57 kb的基因组片段易位的结构变异(Structural variation,SV)区域,该易位区可能与A1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有关。Tx623A和Tx623B线粒体基因组中易位区为高粱A1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克隆提供了基因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不育 保持 线粒体基因组 细胞质雄性不育
下载PDF
抗丝黑穗病、抗败育高粱A_2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_2Sx3197的选育 被引量:4
6
作者 程庆军 张福耀 +4 位作者 李团银 柳青山 杜志宏 平俊爱 侯爱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8-75,共8页
A1Tx3197曾经是我国广泛应用的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高粱丝黑穗病病菌生理小种分化,该不育系以及用其配制的杂交种逐渐失去了对高粱丝黑穗病菌的抗性。同时该不育系小花败育日渐严重,制种产量极低,甚至造成绝收。... A1Tx3197曾经是我国广泛应用的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高粱丝黑穗病病菌生理小种分化,该不育系以及用其配制的杂交种逐渐失去了对高粱丝黑穗病菌的抗性。同时该不育系小花败育日渐严重,制种产量极低,甚至造成绝收。为了改良A1Tx3197的抗病性及抗败育性,本研究利用A2保持系在A1位点含有A1育性恢复基因MS1MS1和在A1细胞质背景下表现恢复的特点,以不育系A1Tx3197为轮回亲本,以含有抗丝黑穗病、抗败育基因的BV4为供体,通过杂交和多代回交,得到含有双抗基因的A2类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保持系BSx3197(MS1ms1ms2ms2),在该材料自交的同时,用其对A2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进行细胞核代换,经过多代回交和自交,最终育成了抗丝黑穗病、抗败育的A2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2Sx3197和保持系BSx3197(MS1MS1ms2ms2)。结果表明,新选育的不育系A2Sx3197在A1和A5细胞质背景下表现恢复,在A2、A3、A4、A6和9E细胞质背景下表现不育,丝黑穗平均发病率为0~0.8%,败育率为0~8.4%,抗丝黑穗病性、抗败育性明显优于被改良不育系,接近或达到抗源供体BV4水平;而在抽穗期、株高、穗长、穗宽、千粒重、穗粒重、粒色、壳色、穗形、穗型等主要性状方面与A1Tx3197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细胞质雄性不育 转育 抗丝黑穗病 抗败育
下载PDF
中国高粱胞质雄性不育系“吉农105”育性遗传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贾恩吉 何文安 +1 位作者 邓邵华 陈兴平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5-27,共3页
以中国高粱胞质雄性不育系“吉农 10 5”为研究试材 ,用 9个常用高粱恢复系与之杂交 ,并对其杂种后代F1、F2 及BC1的育性分离比例进行了统计调查。结果表明 :供试杂种在F1代全部表现育性恢复 ,在F2 代发生了育性分离 ,其比例为可育∶不... 以中国高粱胞质雄性不育系“吉农 10 5”为研究试材 ,用 9个常用高粱恢复系与之杂交 ,并对其杂种后代F1、F2 及BC1的育性分离比例进行了统计调查。结果表明 :供试杂种在F1代全部表现育性恢复 ,在F2 代发生了育性分离 ,其比例为可育∶不育 =3∶1,同时在BC1代也发生了育性分离 ,其比例为可育∶不育 =1∶1。根据孟德尔的遗传分离规律 ,可以推断控制“吉农 10 5”的细胞核内的雄性不育基因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中国胞质 育性遗传 雄性不育 吉农105
下载PDF
高粱非买罗细胞质A_2,A_3,A_4,A_5,A_6,9E雄性不育系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张福耀 牛天堂 +4 位作者 韦耀明 孟存刚 阎喜梅 平俊爱 王立新 《山西农业科学》 1996年第3期3-6,共4页
高粱7个不同胞质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统间育性反应各不相同,其败育程度A1最为彻底,其余依次为A5,A6,A2,9E,A4。A3胞质不育性表现最强,其次为9E,A4,不育程度按照A1→A6→A5→A2→A4→9E→A3的... 高粱7个不同胞质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统间育性反应各不相同,其败育程度A1最为彻底,其余依次为A5,A6,A2,9E,A4。A3胞质不育性表现最强,其次为9E,A4,不育程度按照A1→A6→A5→A2→A4→9E→A3的顺序逐步增高,育性恢复也按同样顺序愈来愈困难。研究认为,除目前利用的A1,A2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外,A5,A6,A33个胞质可用于高粱育种和生产。中国高粱恢复系(A2恢复系)对A5,A6仍有较强的恢复力,可直接用于A5,A6系统杂交种选育,印度种质可用于A5不育系、保持系选育,中国高粱资源可用于A3不育系、保持系选育。A1,A2,A5,A6,A3胞质的利用,可最大限度地解除核质互作限制,极大地丰富杂交种选配范围及其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非买罗细胞质 雄性不育
下载PDF
吉林省杂交高粱雄性不育系的种质基础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晓辉 高士杰 +2 位作者 李伟 李继红 李淑杰 《杂粮作物》 CAS 2003年第6期326-327,共2页
吉林省高粱生产中应用的细胞质有A1和A2两种类型。不育系的细胞核由中国高粱核体系到倾向南非高粱核体系,发展到印度高粱核体系。讨论了不育系改良方式。
关键词 高粱 种质基础 不育改良 雄性不育细胞质 雄性不育细胞核基因
下载PDF
高粱A_2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在我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金梅 张福耀 +3 位作者 赵威军 程庆军 常玉卉 张晓娟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17,共4页
综述了A2细胞质在中国近年来的研究情况,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高粱A2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是美国高粱育种家Schertz于1976年研究发现,1979年引入中国,并于1987年育成第1个A2型杂交种。
关键词 高粱 A2细胞质雄性不育 败育过程 育性遗传 恢复基因定位 DNA甲基化 核质互作
下载PDF
高粱雄性不育系柱头生活力、小花败育与细胞质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丽芳 张福耀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9-82,共4页
研究了A1、A2、A3、A4、A5、A6、9E高粱雄性不育系柱头生活力、小花败育与细胞质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细胞质对高粱雄性不育系柱头生活力不存在特殊的胞质效应,A4、A5、A6、9E型细胞质对柱头生活力的影响与目前生产上应用的A1、A2、A3型... 研究了A1、A2、A3、A4、A5、A6、9E高粱雄性不育系柱头生活力、小花败育与细胞质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细胞质对高粱雄性不育系柱头生活力不存在特殊的胞质效应,A4、A5、A6、9E型细胞质对柱头生活力的影响与目前生产上应用的A1、A2、A3型细胞质无明显差异,可在高粱杂种优势利用中应用。不同细胞质与高粱雄性不育系小花败育存在特殊的胞质效应,A3、A4、9E细胞质有极强的抗败育性能,在生产中应用可大幅度提高高粱制种产量和稳产性能,在高粱育种和生产中有重大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雄性不育 柱头生活力 小花败育 细胞质效应
下载PDF
高粱非迈罗型A_2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_2V4小孢子败育过程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小红 仪治本 +3 位作者 赵威军 崔贵梅 孙毅 崔丽霞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12,共4页
高粱非迈罗型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系A2V4,具有来源于IS12662C不育细胞质和Chicklett细胞核背景,以A2V4组配的杂交种已用于生产。以A2V4/B2V4为材料,对A2CMS的花药发育及小孢子败育过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在A2V4雄性不育系... 高粱非迈罗型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系A2V4,具有来源于IS12662C不育细胞质和Chicklett细胞核背景,以A2V4组配的杂交种已用于生产。以A2V4/B2V4为材料,对A2CMS的花药发育及小孢子败育过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在A2V4雄性不育系的花药发育过程中有大量异常现象。药室的绒毡层细胞不形成或提前解体;药室内的花粉母细胞不发育或小孢子液泡化;绒毡层细胞发育异常,出现巨型化而挤满整个药室;绒毡层细胞虽发育正常,但花粉母细胞发育异常,在造孢细胞时期即开始出现变形现象,随后发生粘连退化;绝大部分花粉母细胞不能完成正常的减数分裂过程形成四分体,导致小孢子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A2V4细胞质雄性不育 绒毡层 小孢子
下载PDF
高粱A_3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研究与利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威军 张福耀 +2 位作者 程庆军 李金梅 常玉卉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2-64,共3页
高粱A3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可用于A1、A2保持系选育的测验种,是饲草高粱等以营养体为栽培目标的优良细胞质类型。就高粱A3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利用研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粱 A3型细胞质 雄性不育
下载PDF
A_3型高粱雄性不育细胞质在选育优良不育系中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悦 曹嘉颖 +1 位作者 高彦东 丛秀艳 《辽宁农业科学》 1998年第6期13-16,共4页
在高粱不育系选育中,首先是选育优良保持系。保持系的选育通常为保×保,采用系谱法,根据后代表现型进行选择。有的采取先杂交稳定再回交不育化,有的则采取边杂交稳定边回交不育化。两种方法均需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在高粱不育系选育中,首先是选育优良保持系。保持系的选育通常为保×保,采用系谱法,根据后代表现型进行选择。有的采取先杂交稳定再回交不育化,有的则采取边杂交稳定边回交不育化。两种方法均需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并且在回交不育化的时候,对将育成不育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雄性不育细胞质 选育 不育
下载PDF
水稻新型三系雄性不育系黔丰11A的选育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
15
作者 石帮志 陈文强 孙灿慧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6期8-10,共3页
通过对新选三系雄性不育系黔丰 A的各个性状分析 ,结果显示 :该不育系的花粉败育率为99.9%左右 ,株高 6 0 cm左右 ,分蘖力强 ,千粒重 2 8g左右 ;柱头外露率为 85 .1% ,高于各对照不育系。其组配的杂交 F1的结实率 (% )和单株产量都分别... 通过对新选三系雄性不育系黔丰 A的各个性状分析 ,结果显示 :该不育系的花粉败育率为99.9%左右 ,株高 6 0 cm左右 ,分蘖力强 ,千粒重 2 8g左右 ;柱头外露率为 85 .1% ,高于各对照不育系。其组配的杂交 F1的结实率 (% )和单株产量都分别比对照种汕优 6 3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育 应用 水稻 雄性不育 杂交育种 黔丰11a品种 特征特性
下载PDF
高粱雄性不育系小花败育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紫阳 马英慧 +1 位作者 李光华 王江红 《杂粮作物》 CAS 2010年第6期391-392,共2页
高粱雄性不育系小花败育是高粱不育系繁殖和杂交制种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影响小花败育的因素很多,除遗传原因外,外界环境因素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光照不足,则败育严重;温度越低,败育越重;种植密度、土壤肥力等等也都对败育有影响,但都是间... 高粱雄性不育系小花败育是高粱不育系繁殖和杂交制种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影响小花败育的因素很多,除遗传原因外,外界环境因素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光照不足,则败育严重;温度越低,败育越重;种植密度、土壤肥力等等也都对败育有影响,但都是间接作用的。不同血缘的不育系,败育程度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雄性不育 败育
下载PDF
我国北方早熟区高粱雄性不育系存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士杰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8-29,共2页
我国北方早熟高粱区自引入3197A不育系后,高粱育种工作者,根据早熟区的生态特点利用迈罗型不育细胞质培育出许多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高的亲本材料。但是其中大部分材料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点与不足。现将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以便引起育种... 我国北方早熟高粱区自引入3197A不育系后,高粱育种工作者,根据早熟区的生态特点利用迈罗型不育细胞质培育出许多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高的亲本材料。但是其中大部分材料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点与不足。现将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以便引起育种者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雄性不育 早熟区 吉林
下载PDF
高粱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SX-1A的培育与饲草高粱晋草1号的选育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福耀 平俊爱 +3 位作者 程庆军 杜志宏 吕鑫 常玉卉 《中国畜禽种业》 2005年第11期39-41,共3页
利用A3细胞质抗败育和中国高粱根茎长及亨加利高粱株高杂种优势强的特点,育成了抗败育、长根茎、抗旱耐深播A3SX-1A。用该系与苏丹草杂交育成饲草高粱晋草1号,山西省区试结果表明:晋草1号在两年13个点次中全部增产,二次刈割平均亩产鲜草... 利用A3细胞质抗败育和中国高粱根茎长及亨加利高粱株高杂种优势强的特点,育成了抗败育、长根茎、抗旱耐深播A3SX-1A。用该系与苏丹草杂交育成饲草高粱晋草1号,山西省区试结果表明:晋草1号在两年13个点次中全部增产,二次刈割平均亩产鲜草10052.8kg,比对照种增产10.8%,该草生长势强,根系发达,分蘖性好,抗紫斑病、抗旱、抗倒伏、刈割后植株再生力强、生长速度快,是农田刈割草地的优良品种。晋草1号植株含粗蛋白15.29%(以干基计),粗脂肪2.96%,无氮抽出物32.29%。成熟期茎杆含糖200(BX)左右,是青刈、青贮饲养牛、羊、鱼的优质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质雄性不育 苏丹草 高粱杂交草 杂种优势 细胞质源 中国高粱 饲草 植株再生 败育 选育
下载PDF
高粱A_1A_2雄性不育系柱头生命力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景雪 《山西农业科学》 1990年第7期1-2,共2页
高粱雄性不育系柱头生命力是一个可遗传的性状。各不育系在开花后6天内都有较高的授粉结实率;8—10天授粉结实率明显下降;10—11天以后授粉结实率迅速下降,柱头生命力迅速丧失,为授粉极限时间;13天以后,授粉结实率几乎为零。授粉时间及... 高粱雄性不育系柱头生命力是一个可遗传的性状。各不育系在开花后6天内都有较高的授粉结实率;8—10天授粉结实率明显下降;10—11天以后授粉结实率迅速下降,柱头生命力迅速丧失,为授粉极限时间;13天以后,授粉结实率几乎为零。授粉时间及空气湿度等对授粉结实率都有一定的影响.A_2细胞质不育系与A_1细胞质不育系相比,有较强的柱头生命力。在着重综合优良性状的同时,筛选柱头生命力较强的不育系,将成为不育系选育的一个新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雄性不育 柱头 生命力
下载PDF
高粱雄性不育系败育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丽芳 张福耀 《杂粮作物》 2009年第1期11-13,共3页
高粱的雄性不育有多种类型,发生的原因复杂。对高粱雄性不育机理的探索一直是高粱杂种优势研究的重要领域。近年来采用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高粱雄性不育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从绒毡层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分析、减数分裂以及ATP... 高粱的雄性不育有多种类型,发生的原因复杂。对高粱雄性不育机理的探索一直是高粱杂种优势研究的重要领域。近年来采用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高粱雄性不育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从绒毡层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分析、减数分裂以及ATP酶的分布特征、不同的细胞生物学研究角度探索了雄性不育花药的败育过程。这些研究进展不仅对探明高粱雄性不育机理、恢复机制等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促进高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从细胞学水平介绍有关高粱花药败育过程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雄性不育:败育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