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红外辐射材料研究与应用进展
1
作者 李扬扬 马文 +3 位作者 李敏 李浙锋 张相龙 白玉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1,共15页
高红外辐射材料在节能、热防护和散热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开展高红外辐射材料研究成为当前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高红外辐射材料的性能特点,介绍了其在节能、热防护和散热应用的理论和高红外辐射性能的实现及研究现状。目前,高红外辐... 高红外辐射材料在节能、热防护和散热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开展高红外辐射材料研究成为当前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高红外辐射材料的性能特点,介绍了其在节能、热防护和散热应用的理论和高红外辐射性能的实现及研究现状。目前,高红外辐射材料在性能、耐久性、经济性和适用性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有必要在理论基础、制备工艺、稳定性、制备成本、多功能性与辐射性的统筹协调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红外辐射 节能 热防护 散热 日间被动辐射冷却
下载PDF
高红外辐射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峰 钱学强 +5 位作者 李小伟 韦国静 韩召 叶建克 陈义祥 李江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3-148,155,共7页
简要概述了红外陶瓷材料的辐射机理,探讨了提高红外陶瓷材料辐射率的途径,综述了高红外辐射陶瓷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高红外辐射陶瓷材料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陶瓷材料 高红外辐射 研究进展 应用
下载PDF
高红外辐射陶瓷材料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分析
3
作者 江波 《科技与创新》 2016年第14期38-39,共2页
陶瓷材料有很好的红外辐射性能,它属于环保型绿色材料,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国内外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红外陶瓷在医疗保健、抗菌和航天工程方面的应用情况,并为高红外辐射材料的未来... 陶瓷材料有很好的红外辐射性能,它属于环保型绿色材料,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国内外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红外陶瓷在医疗保健、抗菌和航天工程方面的应用情况,并为高红外辐射材料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合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红外辐射 陶瓷材料 医疗保健 航天工程
下载PDF
高红外辐射技术在涂装线设备上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存堂 刘霞 +1 位作者 王冲冲 杨启帆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7年第3期59-61,64,共4页
采用高红外辐射加热技术,不仅能实现工件快速升温、缩短流平时间、提高产量、提升产品质量,而且可有效利用厂房空间,工艺流程更加合理,有效地降低设备投资成本。该技术已应用于实际生产,并收到了良好应用效果。
关键词 高红外辐射技术 风循环 烘干炉
下载PDF
高红外辐射元件及控制技术
5
作者 葛世名 李工一 《家用电器科技》 2000年第10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发热元件 高红外辐射元件 控制技术
下载PDF
高红外辐射陶瓷材料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分析
6
作者 邹庆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7年第12期124-,共1页
现阶段的陶瓷材料具有优良的红外线辐射功能,同时还符合当前绿色环保的主题,在未来有较好的发展趋势.该文章主要对高红陶瓷的使用状况进行介绍,并探究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高红外辐射 陶瓷材料 应用趋势
下载PDF
远红外高辐射率不锈钢搪瓷的研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宁青菊 殷海荣 《中国搪瓷》 2001年第2期16-20,共5页
利用普通瓷釉和高辐射率涂料的复合,经过产品的理化性能及节能效果的测试,着重分析讨论密着性和节能效果,研制出具有良好的密着性和节能效果的远红外高辐射率不锈钢搪瓷。
关键词 红外辐射 不锈钢搪瓷 节能 搪瓷釉 辐射率涂料
下载PDF
利用地基红外高光谱发射率数据进行云参数反演(2):云滴有效半径和云水路径反演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磊 孙学金 高太长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895-3906,共12页
云滴有效半径和云水路径等微物理参数是了解云的形成过程、辐射效应以及云、气溶胶和降水相互作用等问题的重要数据。利用地基红外高光谱辐射数据开展了云微物理参数反演方法研究。针对光谱数据的特点,进行了基于云层发射率光谱和辐射... 云滴有效半径和云水路径等微物理参数是了解云的形成过程、辐射效应以及云、气溶胶和降水相互作用等问题的重要数据。利用地基红外高光谱辐射数据开展了云微物理参数反演方法研究。针对光谱数据的特点,进行了基于云层发射率光谱和辐射光谱的敏感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云微物理参数与云发射率光谱差值和斜率等特征参数有关的查找表关系。具体特征参数包括:热红外波段862.1和934.9cm^(-1)的云层发射率之差、中红外波段1 900.1和2 170.1cm^(-1)的云层发射率之差、热红外波段900~1 000cm^(-1)区间的发射率光谱斜率和辐射值光谱斜率、1 100~1 200cm^(-1)区间的发射率光谱斜率和辐射值光谱斜率等。研究了臭氧波段云层透过率的计算方法及对查找关系的约束性,选择了1 050~1 060cm^(-1)区间的云层透过率平均值作为约束特征参数。实现了基于逐步搜索法的多重查找反演云滴有效半径和光学厚度,并可通过经验关系计算云水路径。研究表明,该算法得到的水云的云滴有效半径与ARM计划中的MICROBASE产品基本相当,冰云的云滴有效半径相对偏小,两者的云水路径反演结果差异较大。该反演算法较适合于光学厚度小于6的薄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滴有效半径 云水路径 红外光谱辐射 云发射率
下载PDF
利用地基红外高光谱发射率数据进行云参数反演(1):云相态判别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磊 孙学金 高太长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885-3894,共10页
云相态是气候模式中的重要参数,也是遥感反演过程中进行云滴有效半径、云水含量等微物理参数反演的重要前提。在研究了云层有效发射率光谱对云相态敏感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云层有效发射率光谱的云相态表达特征,包括800~900cm^(-1)区... 云相态是气候模式中的重要参数,也是遥感反演过程中进行云滴有效半径、云水含量等微物理参数反演的重要前提。在研究了云层有效发射率光谱对云相态敏感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云层有效发射率光谱的云相态表达特征,包括800~900cm^(-1)区域的有效发射率斜率、900~1 000cm^(-1)区域的有效发射率斜率、上述两个区域的有效发射率斜率之差、862.1与989.8cm^(-1)的有效发射率之比、862.1与989.8cm^(-1)的有效发射率之差、1 900.1与2 029.3cm^(-1)的有效发射率之比、远红外窗区有效发射率平均值与900cm^(-1)有效发射率之比等7个特征。建立了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云相态判别的方法,开展了模拟数据验证试验,并利用遗传算法优化了支持向量机的径向基核函数参数和惩罚因子。将该方法用于处理ARM计划中SGP站点的AERI仪器获得的数据,得到的云相态判别结果与Shupe提出的多仪器综合判别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利用红外波段不同窗区的有效发射率光谱特征可以实现发射率低于0.95的云层的相态判别,建立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云相态判别方法与Shupe方法的总体判别结果较为一致,但有约30%的云层由于发射率较大而标记为不透明云。基于红外高光谱发射率数据的云相态判别技术充分考虑了光谱斜率、比值和差值等信息,是较为稳定有效的薄云相态判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相态 红外光谱辐射 云发射率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二代浮法新型节能技术在玻璃熔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卓 王贵祥 查海胜 《建材世界》 2022年第5期68-71,共4页
在熔窑结构设计、玻璃生产品种(普白)、日熔化量(800 t/d)和生产工艺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将位于同一生产车间的两条浮法玻璃生产线:A线和B线进行了二代浮法新型节能技术对比应用。其中,A线采用“梯度复合保温节能技术”,B线采用“梯度... 在熔窑结构设计、玻璃生产品种(普白)、日熔化量(800 t/d)和生产工艺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将位于同一生产车间的两条浮法玻璃生产线:A线和B线进行了二代浮法新型节能技术对比应用。其中,A线采用“梯度复合保温节能技术”,B线采用“梯度复合保温节能技术+红外高辐射节能涂料”。结果表明:与上一窑期传统保温技术相比,应用“二代新型保温节能技术”,产生了4.45%的节能率;而应用“二代新型保温节能技术+红外高辐射节能涂料”,产生了9.85%的节能率。同时,B线成品率(95%)和优等品率(93%)均高于A线(成品率94%、优等品率92%)。因此,在应用梯度复合保温的基础上,再使用红外高辐射节能涂料,不仅能有效降低玻璃生产能耗,同时对玻璃产品质量具有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熔窑 梯度复合保温 红外辐射 节能
下载PDF
Response of Plant Growth and Biomass Accumulation to Short-term Experimental Warming in a Highland Barley System of the Tibet 被引量:5
11
作者 FU Gang SUN Wei +1 位作者 LI Shaowei ZHONG Zhiming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8年第2期203-208,共6页
Highland barley is an important staple food in the Tibet,and the Tibetan Plateau is experiencing obvious climatic warming.However,few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warming effects on highland barley growth and biomass all... Highland barley is an important staple food in the Tibet,and the Tibetan Plateau is experiencing obvious climatic warming.However,few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warming effects on highland barley growth and biomass allocation under conditions of controlled experimental warming.This limits our ability to predict how highland barley will change as the climate changes in the future.An experiment of field warming at two magnitudes was performed in a highland barley system of the Tibet beginning in late May,2014.Infrared heaters were used to increase soil temperature.At the end of the warming experiment(September 14,2014),plant growth parameters(plant height,basal diameter,shoot length and leaf number),biomass accumulation parameters(total biomass,root biomass,stem biomass,leaf biomass and spike biomass),and carbon and nitrogen concentration parameters(carbon concentration,nitrogen concentration,the ratio of carbon to nitrogen concentration in root,stem,leaf and spike)were sampled.The low-and high-level experimental warming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soil perimental warming did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The low-and high-level experimental warming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plant growth parameters,biomass accumulation parameters,and carbon and nitrogen concentration parameters.There were also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plant growth parameters,biomass accumulation parameters,and carbon and nitrogen concentration parameters between the low-and high-level experimental warming.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response of highland barley growth,total and component biomass accumulation,and carbon and nitrogen concentration to warming did not linearly change with warming magnitude in the Tib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t growth infrared radiator Tibetan Plateau warming magnitud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