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5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4年美国奶牛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分析
1
作者 蒋文明 刘朔 +1 位作者 彭程 刘华雷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6期1-7,共7页
2024年3月以来,美国报告了多例奶牛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本文对本次疫情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疫情流行情况和分布规律,提出了风险防范建议。现有数据表明,引发奶牛感染的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属于2.3.4... 2024年3月以来,美国报告了多例奶牛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本文对本次疫情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疫情流行情况和分布规律,提出了风险防范建议。现有数据表明,引发奶牛感染的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属于2.3.4.4b分支,与美国同期在家禽和野禽中流行的毒株高度同源。初步分析表明,感染奶牛的病毒可能来源于野生候鸟。疫情发生后,美国采取了限制移动、调运检测等综合防控措施。本次疫情可能对美国奶牛产业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但从目前来看对我国影响较小。建议持续进行国外疫情监视,国内加强野禽风险监测,强化家禽强制免疫,积极宣传引导,做好应急储备等,降低本次疫情对我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 致病禽流感 奶牛
下载PDF
2020-2022年我国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特点分析
2
作者 冯丝雨 宋亚婷 +6 位作者 黄小武 张俊生 宋苏美 赵璐翔 曹文雁 林宏文 焦培荣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9-224,共6页
2020年以来,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包括H5N1、H5N6、H5N8亚型)疫情在我国持续发生,威胁着禽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人类公共卫生安全。本文总结了2020年1月~2022年7月我国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在禽类中的流行情况,分析了其流行特点,并提... 2020年以来,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包括H5N1、H5N6、H5N8亚型)疫情在我国持续发生,威胁着禽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人类公共卫生安全。本文总结了2020年1月~2022年7月我国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在禽类中的流行情况,分析了其流行特点,并提出了其防控措施,以期为禽流感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亚型致病禽流感 流行情况 流行特点 防控措施
下载PDF
2020—2022年全球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简况及分析
3
作者 王慧强 张跃 +3 位作者 程敏姮 殷雨晴 郑雪莹 李志军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4-40,共7页
为了解近年全球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疫情具体情况,本文通过对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发布的“一周国际动物疫情动态”和“疫情发布”中的HPAI疫情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对2020—2022年全球H5亚型HPAI疫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空间、时... 为了解近年全球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疫情具体情况,本文通过对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发布的“一周国际动物疫情动态”和“疫情发布”中的HPAI疫情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对2020—2022年全球H5亚型HPAI疫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空间、时间和群间分布,以及给养禽业造成的危害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结果显示,2020年全球H5亚型HPAI疫情以H5N8亚型为主;自2021年5月份,呈现H5N1亚型疫情逐渐增多、H5N8亚型疫情逐渐减少的趋势,至11月份,形成以H5N1亚型疫情为主、H5N8亚型疫情零星发生的局面。H5N1亚型HPAI疫情逐渐演变为全球大流行,在欧洲形成“重灾区”,非洲和亚洲疫情也较为严重。2022年存在2次明显的H5亚型HPAI跨洲际传播,分别是2月份从欧洲传播到北美洲和10月份从北美洲传播到南美洲,经分析认为这2次跨洲际传播与候鸟迁徙有密切联系。结果表明,本轮H5N1亚型HPAI疫情全球大流行持续时间长、传播范围广,给世界养禽业造成巨大危害和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 h5亚型致病禽流感 疫情分析
下载PDF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核蛋白NP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与鉴定 被引量:5
4
作者 彭海燕 迟莹 +1 位作者 李燕 卞倩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6-9,共4页
目的构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核蛋白(NP)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鉴定其编码重组蛋白NP。方法采用RT-PCR法扩增NP基因,T-A克隆到pMD18-T载体中构建pMD18-T-NP质粒。经PCR、双酶切鉴定后,双酶切阳性质粒与pXJ40-H... 目的构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核蛋白(NP)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鉴定其编码重组蛋白NP。方法采用RT-PCR法扩增NP基因,T-A克隆到pMD18-T载体中构建pMD18-T-NP质粒。经PCR、双酶切鉴定后,双酶切阳性质粒与pXJ40-HA载体,电泳后胶回收,连接目的片段,构建pXJ40-HA-NP质粒,经PCR、双酶切、测序分析鉴定为阳性的质粒即为NP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293T细胞后,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鉴定重组NP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NP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出分子量为56kD的重组蛋白。结论成功构建的NP蛋白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研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的诊断、治疗方法和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亚型 核蛋白 克隆 真核表达
下载PDF
2013—2020年中国家禽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数据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石芳 孙向东 宇传华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2-158,共7页
为评价我国家禽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的免疫效果和分布,整理分析2013—2020年《兽医公报》公布的家禽H5亚型HPAI监测数据。结果显示:时间上,2013-2020年家禽H5亚型HPAI血清免疫合格率呈上升趋势,ARIMA模型预测2021年家禽血清免疫... 为评价我国家禽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的免疫效果和分布,整理分析2013—2020年《兽医公报》公布的家禽H5亚型HPAI监测数据。结果显示:时间上,2013-2020年家禽H5亚型HPAI血清免疫合格率呈上升趋势,ARIMA模型预测2021年家禽血清免疫合格率将上升至94.89%(95CI,94.06%~95.73%)。家禽H5亚型HPAI病原阳性率在2014年和2019年出现2个高峰,12月和3月的病原阳性率最高。空间上,病原学监测阳性疫区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种间上,血清免疫合格率鸡最高,鸭其次,鹅最低;病原阳性率鸭最高,鹅次之,鸡最低(P<0.05)。研究结果提示,我国家禽免疫效果逐年增强,但要及时更新与流行毒株匹配的疫苗,完善水禽的免疫接种,重点加强我国南方地区冬春交替季节禽流感的监测工作和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亚型致病禽流感 家禽 监测 兽医公报
下载PDF
鸽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试验
6
作者 贺祥 徐久鹏 +5 位作者 袁嘉欣 卢佳慧 范雨欣 常伽翌 李龙飞 徐彤 《北方牧业》 2024年第12期15-15,共1页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属于A型流感病毒,目前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不仅可以感染家禽,而且可以感染猪、猫等哺乳动物,甚至出现人类感染现象。因此,H9N2亚型流感病毒不仅影响畜禽的健康养殖,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公共卫生学意义。近年来鸽群感染流...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属于A型流感病毒,目前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不仅可以感染家禽,而且可以感染猪、猫等哺乳动物,甚至出现人类感染现象。因此,H9N2亚型流感病毒不仅影响畜禽的健康养殖,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公共卫生学意义。近年来鸽群感染流感病毒时有报道,这其中包括H5N1、H7N9以及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虽然H9N2亚型禽流感毒株的致病性相对于H5和H7亚型较低,但是该亚型病毒在我国家禽中存在较为普遍,且目前从鸽子已分离到重组的H9N2毒株,该毒株不仅引起鸽子感染而且具有优先与人类呼吸道表面受体结合的能力,因此加强流感病毒在鸽群中流行情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A型流感病毒 感染现象 公共卫生学 致病试验 h7亚型 h5n1 健康养殖
下载PDF
HA和NA匹配度对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假病毒影响的研究
7
作者 李涵冰 李树东 +4 位作者 常小艳 杨学莲 侯喜林 王桂芹 余丽芸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65-671,共7页
为研究不同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 HPAIV)的HA和NA匹配度对流感假病毒组装和功能的影响,本研究将5株H5 HPAIV的HA和NA基因节段分别克隆于pCMV/R载体,构建3个HA和5个NA重组质粒,两两随机组合后将HA、NA质粒与pCMV/RΔ8.9质粒、p HR... 为研究不同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 HPAIV)的HA和NA匹配度对流感假病毒组装和功能的影响,本研究将5株H5 HPAIV的HA和NA基因节段分别克隆于pCMV/R载体,构建3个HA和5个NA重组质粒,两两随机组合后将HA、NA质粒与pCMV/RΔ8.9质粒、p HR-CMV-Luc质粒构成4质粒系统,利用磷酸钙法将4个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检测各细胞培养上清液血凝效价,结果显示:有3个上清液无血凝效价,其余12个上清液的血凝效价在100 HAU/m L~400 HAU/m L,表明获得12株具有血凝效价的流感假病毒。超速离心后获得浓缩假病毒,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假病毒HA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各假病毒均在75 ku、50 ku和25 ku有特异性条带。利用各假病毒分别感染MDCK.1细胞60 h后裂解细胞,采用荧光素酶试验检测假病毒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RLA),结果显示各假病毒RLA在5.0×10~1~4.5×10~5不等。上述结果首次表明不同H5 HPAIV的HA和NA相互匹配会对假病毒的血凝效价和相对荧光酶活性(RLA)造成影响。本研究为后续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制备及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亚型致病禽流感病毒 假病毒 hA nA
下载PDF
2004年亚洲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特点及启示 被引量:15
8
作者 曹伟胜 辛朝安 +2 位作者 梁昭平 罗开健 廖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01-804,753,共5页
关键词 h5n1亚型致病禽流感 流行特点 流行病学 亚洲国家 韩国 越南 日本
下载PDF
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goose/Guangdong/1/96株反向基因操作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泽君 焦培荣 +1 位作者 于康震 陈化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86-1690,共5页
A/goose/Guangdong/1/96(GSGD/1/96)是中国分离的第1株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它不仅是97香港感染并致人死亡的H5N1亚型流感病毒HA基因供体株,而且是中国目前已报到的H5亚型流感病毒分离株的共同祖先。本研究建立了该病毒的8质粒反向基因... A/goose/Guangdong/1/96(GSGD/1/96)是中国分离的第1株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它不仅是97香港感染并致人死亡的H5N1亚型流感病毒HA基因供体株,而且是中国目前已报到的H5亚型流感病毒分离株的共同祖先。本研究建立了该病毒的8质粒反向基因操作系统,并通过细胞转染成功拯救了该病毒(R-GSGD/1/96)。R-GSGD/1/96在对SPF鸡和Balb/c小鼠的致病性方面保持了与亲本野毒(W-GSGD/1/96)一致的生物学特性,即对鸡都是高致病性毒株,R-GSGD/1/96与W-GSGD/1/96的静脉致病指数分别为2.01和2.10;救获病毒与野生病毒一样,尽管106EID50经鼻腔感染小鼠后1~2d内能从肺脏检测到低滴度的病毒,但不能在小鼠体内成功复制。GSGD/1/96反向基因操作系统的成功建立为进一步开展中国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遗传衍化及结构与其功能关系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5n1 反向基因操作 致病禽流感 h5n1亚型 hA基因 操作系统 病毒A 反向 Balb/c小鼠
下载PDF
高致病性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特点 被引量:25
10
作者 陆普选 周伯平 +3 位作者 朱文科 陈心春 叶如馨 郑广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2-535,共4页
目的探讨高致病性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胸部X线与CT影像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深圳接诊的首例由卫生部确诊,并经过抢救治疗痊愈的高致病性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相关临床及影像学资料... 目的探讨高致病性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胸部X线与CT影像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深圳接诊的首例由卫生部确诊,并经过抢救治疗痊愈的高致病性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相关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胸部影像学特点是:①磨玻璃样影、大小片状影及肺实变影是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较早出现的影像表现;②病灶侵犯肺组织广泛,表现为多叶多段的两肺广泛受累;③病灶蔓延变化迅速;④肺实质、肺间质及胸膜受累可同时存在;⑤病灶吸收慢、迁延时间长,恢复期有肺纤维化的影像表现。结论影像学检查与诊断仍然是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分析的重要手段。动态观察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变化及影像学表现特点,监测ARDS和肺部继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指导临床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病毒 致病 h5n1人禽流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2012年宁夏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回顾性调查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华雷 王晓亮 +8 位作者 Ricardo J Soares Magalh?es 李知新 周小燕 王静静 赵云玲 郑东霞 David Castellan 黄保续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4年第9期57-61,共5页
[目的 ]2012年4月,宁夏当地报告蛋鸡发生疑似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疫情。为解本次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导致疫情发生的风险因素,在疫情发生后我们与当地兽医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了回顾性暴发调查。[方法 ]以发生疫情的固原市... [目的 ]2012年4月,宁夏当地报告蛋鸡发生疑似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疫情。为解本次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导致疫情发生的风险因素,在疫情发生后我们与当地兽医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了回顾性暴发调查。[方法 ]以发生疫情的固原市头营镇所有的87个蛋鸡养殖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抽样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发病场采集病鸡的病料样品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或病毒分离来检测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采用多元回顾分析对疫情发生的风险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半方差图分析来证实发病场的聚集性分布。[结果 ]调查表明:H5N1疫情在头营镇分布广泛,其中有45户养殖场H5N1病毒RT-PCR呈阳性,其中4个养殖场病毒分离呈阳性。多变量模型分析表明:对废弃物不进行无害化处理(调整后的比值比OR为2.7,95%置信区间=1.20-8.30)和在疫情发生前一个月内有外来人员来访(调整后的比值比=5.5,95%置信区间=1.97-15.64)等两个因素可能与本次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有关。[结论 ]因此,频繁的人员流动和没有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可增加感染发生的风险。为预防H5N1亚型HPAI感染的发生,应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包括限制外来人员来访和强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禽流感 h5n1 暴发调查
下载PDF
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亚型禽流感一例救治经过及体会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炜 黄文瑞 +4 位作者 梁建生 黄荣彬 徐永曦 刘曦 林章树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h5n1亚型 真菌感染 致病 禽流感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机相关肺炎 双侧自发气胸 救治
下载PDF
一株野鸟源H5N8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遗传演化分析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13
作者 白晓利 李明慧 +4 位作者 田井满 宋兴栋 刘丽娜 李雁冰 陈化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5-451,共7页
2021年本实验室从发病野鸟组织样品中分离到一株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命名为A/black-headed gull/Tibet/1-2/2021(H5N8),简称为BH Gull/TB/1-2/2021(H5N8)。为进一步了解该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其基因组测序并经遗传演化分析,... 2021年本实验室从发病野鸟组织样品中分离到一株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命名为A/black-headed gull/Tibet/1-2/2021(H5N8),简称为BH Gull/TB/1-2/2021(H5N8)。为进一步了解该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其基因组测序并经遗传演化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HA蛋白的裂解位点为PLREKRRKR↓GLF,符合高致病性AIV(HPAIV)的分子特征。在遗传进化上HA基因属于2.3.4.4b分支,外部基因与部分内部基因(PB1、PA、NP、NS)均与2020年~2021年分离到的H5N8亚型AIV相应基因的同源性最高,且处于同一分支;PB2基因与一株H9N2亚型AIV PB2基因同源性最高,为99.25%;M基因与近两年流行的2.3.4.4b分支H5N1亚型AIV同源性最高,且处于同一分支,推测该病毒为一株重组病毒。抗原性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与2.3.4.4分支H5-Re8、2.3.4.4b分支H5-Re14疫苗株抗原性相近。不同哺乳动物细胞系生长曲线结果显示,该病毒可在哺乳动物细胞系中有效复制,但其在A549中的复制效率高于其在MDCK及293T细胞中的复制效率。BALB/c小鼠感染实验结果显示,该病毒不经提前适应即可在小鼠的多脏器中有效复制,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MLD50)为0.98log10EID50,对小鼠呈高致病性。本研究结果对H5亚型HPAI的综合防控和公共安全预警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8 致病禽流感 遗传演化分析 抗原分析 哺乳动物致病
下载PDF
一个迫近的危险的信号——大批候鸟死于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
14
作者 校海霞 高福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2-322,329,共2页
关键词 致病禽流感 h5n1亚型 候鸟 信号 亚洲国家 哺乳动物 爆发 感染
下载PDF
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鉴定与鸡致病性研究
15
作者 范航 路卫星 邵国宾 《北方牧业》 2023年第15期13-13,共1页
禽流感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多种家禽及野生禽类发病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称为“真性鸡瘟”或“亚洲鸡瘟”,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只能通过检出抗体和分离病毒才能确诊感染疾病。在本研究中,从患有禽流感病史的鸡中,分... 禽流感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多种家禽及野生禽类发病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称为“真性鸡瘟”或“亚洲鸡瘟”,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只能通过检出抗体和分离病毒才能确诊感染疾病。在本研究中,从患有禽流感病史的鸡中,分离出了一株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导致鸡胚半数感染量以及致死量居高不下,因此研究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和鉴定,以及其对鸡的致病性,这对于我国禽类养殖中能有效防控禽流感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 分离 鉴定 致病
下载PDF
2.3.2.1分支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演化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16
作者 XING XIN SHI JIAN-ZHONG CUI PENG-FEI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94-1094,共1页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引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造成了全世界范围内家禽生产的巨大经济损失。其中,2.3.2.1分支H5亚型AIV已经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野鸟及家禽中被分离到,是重要的病毒进化分支之一。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通过野鸟携带的该...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引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造成了全世界范围内家禽生产的巨大经济损失。其中,2.3.2.1分支H5亚型AIV已经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野鸟及家禽中被分离到,是重要的病毒进化分支之一。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通过野鸟携带的该分支病毒在我国传播,我国内地家禽中也存在2.3.2.1分支的病毒。所以开展该分支病毒的进化监测研究,对我国H5亚型AI的综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禽流感 h5n1亚型 家禽生产 h5亚型 流行病学调查 遗传演化 AIV 野鸟
下载PDF
一株鹅源H5N2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春国 刘明 +5 位作者 张云 刘大飞 潘蔚绮 孙恩成 杜金玲 李洪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71,共7页
分离到一株鹅源H5N2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SPF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为2.99,但鸭子对该病毒不敏感.病毒感染小鼠后不致病,但能够在肺内有效复制,表明其具有感染哺乳动物的潜在风险.血凝素(hemagglutinin,HA)蛋白裂解位点上插入有多个连... 分离到一株鹅源H5N2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SPF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为2.99,但鸭子对该病毒不敏感.病毒感染小鼠后不致病,但能够在肺内有效复制,表明其具有感染哺乳动物的潜在风险.血凝素(hemagglutinin,HA)蛋白裂解位点上插入有多个连续的碱性氨基酸(-RRRKKR-),从分子上证实这是一株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核酸序列比较分析表明,分离的流感病毒HA基因与A/chicken/Hubei/489/2004(H5N1)同源率达到99.4%,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与A/chicken/Jilin/53/01(H9N2)同源率达到99.8%;氨基酸水平上,HA与2004年分离到的A/chicken/Hubei/489/2004(H5N1)、A/swan/Guangxi/307/2004(H5N1)、A/wildduck/Guangdong/314/2004(H5N1)和A/chicken/Henan/210/2004(H5N1)同源率均为99.3%,NA与A/chicken/Jilin/53/01(H9N2)同源率为99.6%.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该流感病毒分离株可能是由H5N1和H9N2两个亚型病毒重排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5n2亚型 致病 序列分析
下载PDF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对小鼠致病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温景芸 张扣兴 +10 位作者 廖明 罗开健 任涛 辛朝安 黄韧 刘忠华 缪开源 金剑萍 刘香梅 郑巧花 张谱华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5-7,F0003,共4页
目的用一株鹅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观察其对小鼠的致病性及在小鼠间的传染性。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组、攻毒组、同居组,攻毒组乙醚麻醉后滴鼻感染AIV,观察各组食欲、反应、呼吸及有无皱毛、弓背、死亡等,测量体温及体重;检测相... 目的用一株鹅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观察其对小鼠的致病性及在小鼠间的传染性。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组、攻毒组、同居组,攻毒组乙醚麻醉后滴鼻感染AIV,观察各组食欲、反应、呼吸及有无皱毛、弓背、死亡等,测量体温及体重;检测相应抗体水平、小鼠排毒情况及小鼠各器官带毒情况,并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攻毒组出现食欲反应下降,呼吸急促,皱毛,死亡;体重、体温下降。同居组未出现感染。攻毒组攻毒后12 h至第9天可从肺组织分离出病毒,第10天始出现相应抗体;感染小鼠的肺、心肌、肝、脾、肾和脑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结论 AIV对小鼠具有致病性,AIV能跨越种系障碍直接感染哺乳动物, 但在小鼠间无传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 动物 致病 小鼠
下载PDF
从近期发表的论文分析我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态势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玉 李金平 +1 位作者 黄保续 陈继明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0年第3期74-74,共1页
自2006年以来,有关我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研究报道较少。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一些科研单位陆续报道这种病毒在我国的流行情况和基因特征。我们先对相关论文逐一介绍,然后综合其中信息,分析我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态势。
关键词 致病禽流感 h5n1亚型 流行态势 论文分析 基因特征 流行情况 科研单位 病毒
下载PDF
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勇 何益新 +6 位作者 李群 吴家兵 韩从明 李贤相 赵武 熊传龙 王平 《疾病监测》 CAS 2006年第3期117-119,122,共4页
目的通过对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的调查分析,为制定人禽流感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血清学检查和 RT-PCR、 Real-time PCR 法进行分析和诊断。结果发现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 目的通过对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的调查分析,为制定人禽流感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血清学检查和 RT-PCR、 Real-time PCR 法进行分析和诊断。结果发现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经救治无效因呼吸衰竭死亡。患者有明确的病、死禽接触史。采用隔离治疗、个人防护、医学观察、消毒等措施,疫情得到控制,未出现二代病例。结论需加强禽流感疫情监测,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预防疫情再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感染致病禽流感病毒(h5n1) 流行病学调查 综合防控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