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早期干预高龄高血压壳核脑出血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姜华 郭子泉 +1 位作者 王文斌 刘传立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14-19,51,共7页
目的:评估电针早期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康复的疗效并分析电针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针药结合组,每组各32例患者;针药结合组于卒中后72 h内增加电针治疗,其余治疗方法两组相同;电针治疗1次/d,共治疗28 d,主要腧... 目的:评估电针早期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康复的疗效并分析电针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针药结合组,每组各32例患者;针药结合组于卒中后72 h内增加电针治疗,其余治疗方法两组相同;电针治疗1次/d,共治疗28 d,主要腧穴为百会、风池、曲池、合谷、足三里和太冲穴等;评价疗效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脑水肿指数(BEI),同时检测血中炎性细胞因子如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结果:(1)两组患者的治疗均有效,GC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OS评分提示,不利结局者比率针药组为21.9%,低于西药组的40.6%(P<0.05),而有利结局者率针药组为78.1%,高于西药组的59.4%(P<0.05);BEI显示针药组较西药组有差异(P<0.05);(2)血CRP及IL-6含量针药组较西药组下降更明显(P<0.05);针药组血Hcy水平较低,但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高龄高血压性壳核脑出血患者进行电针早期治疗,可改善病情,加速脑水肿吸收,有利于患者康复;电针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炎性细胞因子如CRP及IL-6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壳核脑出血 电针 细胞因子 高龄老人
下载PDF
小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壳核脑出血 被引量:1
2
作者 潘贤 莫锦卫 韦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0期88-89,共2页
目的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在探讨高血压性壳核脑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全身麻醉下取颞部小骨瓣(4~5cm×4~5cm)开颅,经侧裂沟或颞上回入路,在直视下清除高血压性壳核脑出血84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0±0.5)h,手术失血量50~... 目的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在探讨高血压性壳核脑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全身麻醉下取颞部小骨瓣(4~5cm×4~5cm)开颅,经侧裂沟或颞上回入路,在直视下清除高血压性壳核脑出血84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0±0.5)h,手术失血量50~100mL,本组84例患者本,血肿全部清除(95%以上清除)10例,次全清除(90%以上清除)32例,大部分清除(70%以上清除)42例。术后72h术区继发性脑水肿灶:〈原血肿灶体积50%的占30例,〈原血肿灶体积100%40例,〉原血肿灶100%14例。本组82例(2例失访)术后随访3个月,并以GOS分级进行评定:Ⅰ级(死亡)1例,Ⅱ(植物生存)3例,Ⅲ(重残,需他人照顾)12,Ⅳ(中残,生活能自理)42例,Ⅴ级(良好,能工作学习)24例。结论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壳核脑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且疗效满意的手术方式,尤其在没有显微条件的基层医院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瓣开颅 高血压性壳核脑出血 微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