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2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护理应用下的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研究
1
作者 吴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52-056,共5页
对比研究心血管护理应用下,高血压病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前后的血压控制、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以评估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是80名高血压病病人。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模式,研究组则再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 对比研究心血管护理应用下,高血压病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前后的血压控制、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以评估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是80名高血压病病人。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模式,研究组则再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再观察组对照组病人护理之前的血压、健康行为形成率、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定期血压监测、戒烟戒酒、每周运动锻炼3次、每日果蔬摄入充足、高脂饮食低于3次和规律作息生活等健康行为形成率上,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估中,研究组患者在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此外,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7.50%)也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心血管护理应用下,高血压病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血压得到更好控制,更积极地形成健康行为,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对护理满意度也更高。此项研究再次验证了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管理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护理 高血压病患者 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健康行为
下载PDF
整体化护理策略对慢性肾衰竭伴高血压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庞颜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60-0163,共4页
探讨整体化护理策略对慢性肾衰竭伴高血压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纳入50例慢性肾衰竭伴高血压病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整体化护理策略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肾功能、... 探讨整体化护理策略对慢性肾衰竭伴高血压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纳入50例慢性肾衰竭伴高血压病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整体化护理策略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肾功能、血压水平、生存质量、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 整体化护理策略用于慢性肾衰竭伴高血压病临床护理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化护理策略 慢性肾衰竭伴高血压病患者 肾功能 影响
下载PDF
心脏超声诊断高血压病患者左心衰竭的效果和准确性评价
3
作者 陆玲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75-0178,共4页
心脏超声诊断的实施,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心衰竭的准确性、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2022.01~2023.10,将我院诊治的高血压病左心衰竭患者纳入观察组,共75例,同期健康人群7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依据心功能指标再分为以下组,I级组、II级组、... 心脏超声诊断的实施,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心衰竭的准确性、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2022.01~2023.10,将我院诊治的高血压病左心衰竭患者纳入观察组,共75例,同期健康人群7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依据心功能指标再分为以下组,I级组、II级组、III级组、IV级组,心脏超声诊断结果、血压进行比对。结果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P<0.05);对照组血压水平更低(P<0.05);观察组分级心功能指标比较(P<0.05)。结论 心脏超声诊断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准确率较高,对左心衰竭的心功能指标有效检查,可判断疾病走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患者 心脏超声诊断 心功能指标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
4
作者 王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13-0116,共4页
通过对生活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探索改善高血压患者病情的有效方式。方法 研究选取84名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结果 ... 通过对生活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探索改善高血压患者病情的有效方式。方法 研究选取84名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研究组在减重、饮食合理、戒烟、戒酒、体育锻炼和按时服药等方面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统计学差异均有显著性;在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病残率和死亡率方面,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显著性差异;在收缩压和舒张压方面,研究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病残和死亡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患者 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
下载PDF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伴高血压病患者的作用
5
作者 吕茂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219-222,共4页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死伴有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比较: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医治疗。研究比...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死伴有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比较: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医治疗。研究比较了两组患者的血压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神经功能状态、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血压指标、神经功能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两组之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值大于0.05。结论 西医结合中医治疗脑梗死伴高血压病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脑梗死伴高血压病患者 作用
下载PDF
音乐疗法对高血压病患者心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李宏 陈务贤 +4 位作者 韦正莉 阮芳 郑梅 邓华娟 黄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音乐疗法 治疗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患者 非药物治疗 观察组 耐药性 对照组 毒副反应 放松性音乐 音乐治疗
下载PDF
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太极拳运动处方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陈叶坪 姚化平 +3 位作者 陶跃龙 蒋光海 陈元武 胡虞志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446-447,共2页
以100名中老年临界性高血压、Ⅰ、Ⅱ期高血压病患者为对象,设计太极拳运动处方进行锻炼,拟对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经太极拳系统练习后的生理机能、身心状态进行科学的、系统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20周练习后,太极拳运动实... 以100名中老年临界性高血压、Ⅰ、Ⅱ期高血压病患者为对象,设计太极拳运动处方进行锻炼,拟对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经太极拳系统练习后的生理机能、身心状态进行科学的、系统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20周练习后,太极拳运动实验组感觉轻松自如、精力充沛、自觉症状改善,血压呈下降和稳定状态;Ⅰ、Ⅱ期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用量减少或停止(偶尔用),表明太极拳运动具有效的降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 太极拳 运动处方 生理机能 身心状态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翠英 李莉 +3 位作者 刘艳华 史改玲 侯娜 查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610-2610,共1页
老年急性胆囊炎发病急骤、病情重笃,合并症多,如不能及时治疗.容易发生胆囊穿孔。我科2006年2月至2009年2月手术治疗60岁以上急性胆囊炎患者125例,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其临床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 护理 老年急性胆囊炎 手术治疗 胆囊穿孔 合并症
下载PDF
高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与左心室肥厚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振东 路方红 +4 位作者 赵颖馨 金世宽 闫志晖 刘军 孙尚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6-216,共1页
关键词 80岁以上老年 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病患者 左心室肥厚 高龄老人 超声心动图检查 左心室重量 独立危险因素 常见并发症 心律失常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心态及心理护理后依从性改变的分析 被引量:31
10
作者 刘庆伟 姚海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心理护理 依从性 患者心态 高血压病患者 2002年 2000年 心理状态
下载PDF
血脂康对高血压病患者高脂餐后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志高 辛奠霞 +1 位作者 刘浩 熊亮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2-214,共3页
关键词 凝血纤溶功能 高血压病患者 血脂康 餐后 高TG血症 凝血纤溶活性 高甘油三酯 高脂
下载PDF
卡托普利与缓释硝苯地平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运动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唐敏 王光富 +1 位作者 程开诚 苏海 《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75-478,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降压治疗后,运动血压反应是否恢复正常及观察卡托普利与缓释硝苯地平治疗有无差异。方法以正常成人22例作为对照,44例EH患者随机分为卡托普利和硝苯地平治疗两组。卡托普利始用12.5mg,2次/d,缓释硝苯地平始用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降压治疗后,运动血压反应是否恢复正常及观察卡托普利与缓释硝苯地平治疗有无差异。方法以正常成人22例作为对照,44例EH患者随机分为卡托普利和硝苯地平治疗两组。卡托普利始用12.5mg,2次/d,缓释硝苯地平始用10mg,2次/d,治疗2周,血压未降至正常者,逐渐加至25mg,2次/d或20mg,2次/d;观察3个月。于观察期结束前1周,测定运动前、运动终止后即刻、5、10、15min坐位血压,并计算SBP恢复至运动前水平的时间(血压恢复时间)。结果正常组运动后SBP和DBP升高幅度分别为(12.6±3.3)mmHg和(-0·1±2.6)mmHg,血压恢复时间为(5.9±2.0)min;高血压治疗两组虽然安静血压得到满意控制,但上述参数仍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硝苯地平组比较,卡托普利组运动终止即刻SBP/DBP升幅明显更低[(14.9±3.2/8.7±3.3比18.9±7.7/11.6±4.5)mmHg,P均<0·05];血压恢复时间更短[(9.8±4.6比13.3±5.3)min,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即使血压得到有效控制,运动血压增幅和血压恢复时间仍明显大于正常血压者;与缓释硝苯地平比较,卡托普利治疗运动血压增幅更小、血压恢复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托普利 硝苯地平 血压 运动 缓释硝苯地平 高血压病患者 运动血压 治疗后 恢复时间 原发性高血压
下载PDF
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黄健 贺晓恒 李发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686-2686,共1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高血压患者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同时呈现出低龄化趋势。高血压为临床常见病,多数患者可出现心、脑及代谢性疾病。研究显示,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锻炼,戒烟限酒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高血压患者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同时呈现出低龄化趋势。高血压为临床常见病,多数患者可出现心、脑及代谢性疾病。研究显示,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锻炼,戒烟限酒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同时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降低患者因高血压而引发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目前动态血压监测已经广泛的应用于高血压的临床诊断中,是高血压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标准。本文通过对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高血压治疗的180例患者进行分组比较,现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患者 动态血压参数 生活方式干预 治疗性 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患者 动态血压监测 临床诊断
下载PDF
少林易筋经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干预效应 被引量:18
14
作者 洪浩 王艺霖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4-79,共6页
目的:探讨少林易筋经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中医证候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效应。方法:选择高血压前期及1级原发性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6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12周实验后实验组及对照组血压变化呈显著性差... 目的:探讨少林易筋经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中医证候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效应。方法:选择高血压前期及1级原发性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6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12周实验后实验组及对照组血压变化呈显著性差异;实验过程中,受试组较对照组血压变化明显。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得分无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差异显著;通过尼莫地平法得出实验组疗效指数为-64.87%,对照组为-31.94%,实验组疗效指数接近显效。经过12周少林易筋经干预,实验组实验后在WHOQOL-BREF各领域较实验前均有明显改善。结论:12周少林易筋经干预对高血压前期及1级原发性高血压具有明显的降压效果,可改善习练者生存质量、健康状况、社会关系等内容,对受试者高血压中医证候具有明显改善,是治疗初期高血压患者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林易筋经 高血压病患者 中医证候 生活质量 干预效应 生存质量 健康状况 社会关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的相关原因与对策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吴宪红 姚晓伟 吴贵福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5,共1页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的相关因素,并采取相应对策。方法选取在2003年5月~2003年10月来我院老年心内科门诊和住院的已明确诊断高血压的老年高血压病人300例。年龄76.2±5.2岁,其中男性233例(77.7%),女性67例(22.3%)...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的相关因素,并采取相应对策。方法选取在2003年5月~2003年10月来我院老年心内科门诊和住院的已明确诊断高血压的老年高血压病人300例。年龄76.2±5.2岁,其中男性233例(77.7%),女性67例(22.3%),病程16.0±4.2年。有合并症及并发症187例,包括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脑血管病、肾功能不全、慢性肺部疾患和慢性胃病。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知识结构、经济承受能力、对疾病认知程度、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情况、遵医嘱服药情况(是否规律服药、是否持续服药、是否服药前查药名和剂量、门诊随诊、依从性、药品知识)。在病人就诊时当面填写。资料汇总后,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999)制定的控制血压标准,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若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血压应控制在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0mmHg。本组病例中收缩压控制达标176例,占总数58.7%;舒张压控制达标237例,占总数79.0%。控制不良的相关原因有:(1)50例患者有不规律服药情况,55例患者不持续服药,自觉不舒服和需要他人提醒方服药;17例服药前不查对药名和剂量,有服错药情况;42例患者不进行门诊随诊,仅当出现症状时方就诊;36例患者依从性差,尤其在病程短、病情轻的患者中明显;64例患者对药品知识了解甚少,盲目服药,盲目停药。(2)51例患者知识水平较低,对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了解甚少,故血压控制不良。(3)19例患者由于经济原因,不能坚持服药。(4)13例患者合并糖尿病、脑血管病,肾功能不全等多脏器疾患,降压困难,已服用多种药物,血压控制率仍低。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良,尤其是收缩压。其原因主要与患者对服用降压药的认知、对疾病的知晓、以及患者的知识层次和经济状况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 血压控制 相关因素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舌下络脉的对照观察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发渭 刘毅 王治宽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55-457,共3页
观察高血压病患者舌下络脉的变化。对 92例高血压病患者舌下络脉进行观察 ,并与 86例正常者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发现 ,高血压病患者舌下络脉变化明显增加 ,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或高血压的病程增长 ,舌下络脉增粗、延长、迂曲、扩张、侧枝多... 观察高血压病患者舌下络脉的变化。对 92例高血压病患者舌下络脉进行观察 ,并与 86例正常者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发现 ,高血压病患者舌下络脉变化明显增加 ,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或高血压的病程增长 ,舌下络脉增粗、延长、迂曲、扩张、侧枝多以及色泽深紫等变化程度益甚。结果提示 ,观察舌下络脉的变化 ,对高血压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及判断病情转归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高血压病患者舌下络脉的变化 观察分析 高血压病 舌下络脉 血瘀辨证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生命质量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钱云 沈洪兵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4-626,共3页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质量研究 高血压病患者 生命 健康评价指标 社会功能状态 医学模式 LIFE 干预措施 研究文献
下载PDF
活血通脉胶囊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柯绍发 陈秋月 +1 位作者 金笑平 周元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41-1142,共2页
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易导致脑动脉硬化及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稳定可有效地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笔者采用活血通脉胶囊治疗伴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高血压病患者,观察活血通脉胶囊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易导致脑动脉硬化及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稳定可有效地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笔者采用活血通脉胶囊治疗伴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高血压病患者,观察活血通脉胶囊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现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患者 活血通脉胶囊 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硬化斑块 缺血性脑卒中 脑动脉硬化 不稳定斑块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血脂、血糖与血压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瞿新 邱方城 +1 位作者 严礼华 刘久波 《微循环学杂志》 2006年第3期43-44,共2页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敏感性较差,胰岛素、血糖和血脂水平较高。胰岛素抵抗和血脂异常对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影响。我们对482例高血压病患者血脂、血糖和血压等进行测定,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敏感性较差,胰岛素、血糖和血脂水平较高。胰岛素抵抗和血脂异常对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影响。我们对482例高血压病患者血脂、血糖和血压等进行测定,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患者 血脂水平 血糖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胰岛素敏感性 胰岛素抵抗 病理生理 血脂异常 并发症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病患者餐后甘油三酯代谢异常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林金秀 彭峰 柴大军 《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9-213,共5页
目的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对高血压病患者餐后甘油三酯代谢异常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高血压病(Ⅰ级)患者并经标准脂肪负荷试验确定为餐后高甘油三酯症,采用高分辨率血管外彩超检测脂餐后4h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 目的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对高血压病患者餐后甘油三酯代谢异常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高血压病(Ⅰ级)患者并经标准脂肪负荷试验确定为餐后高甘油三酯症,采用高分辨率血管外彩超检测脂餐后4h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F),随后受试者随机分为立普妥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服用双克25mgqd,而立普妥组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加服立普妥20mgqn。治疗4周后重复标准脂肪负荷试验和脂餐后4h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脂肪餐后EDF均较空腹明显下降(立普妥治疗组:13.89%±3.28%比9.88%±3.53%,P<0.05;常规治疗组:14.37%±3.51%比10.11%±3.62%,P<0.05),但两组间TGAUC,TGPR无显著性差别。治疗4周后两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立普妥组餐后TGAUC,TGPR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GAUC:(18.84±6.81比10.12±5.38)mmol/L,P<0.05;TGPR:(3.96±1.78比2.16±1.06)mmol/L,P<0.05],其餐前和餐后EDF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空腹:13.89%±3.28%比17.96%±3.87%,P<0.05,脂餐后4h:9.88%±3.53%比16.67%±3.35%,P<0.05),且空腹EDF和餐后EDF无显著差异。常规治疗组餐后TGAUC、TGPR、空腹EDF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餐后EDF虽有所改善,但仍较空腹受损(14.86%±2.75%比11.42%±2.65%,P<0.05)。相关分析显示餐后EDF下降值、SBP、DBP与餐后TGAUC,TGPR呈正相关(TGAUC:相关系数r分别为0.35,0.32,0.25,P<0.05;TGPR:相关系数r分别为0.34,0.31,0.21,P<0.05)。结论立普妥降脂治疗能显著改善高血压病患者餐后甘油三酯代谢及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功能 高血压病患者 阿托伐他汀钙 餐后甘油三酯代谢异常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标准脂肪负荷试验 mol/L 0.05 高甘油三酯症 血流介导 相关系数 立普妥 EDF 治疗组 治疗前 彩超检测 高分辨率 常规药物 脂肪餐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