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颧牙槽嵴区高位种植钉与高位头帽口外弓联合横腭杆矫治骨性Ⅱ类高角突型错[牙合]畸形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余赛男 李文慧 杨攀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颧牙槽嵴区高位种植钉与高位头帽口外弓联合横腭杆矫治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的外观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患者86例,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颧牙槽嵴区高位种植钉与高位头帽口外弓联合横腭杆矫治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的外观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患者86例,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患者采取颧牙槽嵴区高位种植钉+横腭杆直丝弓矫治术,对照组患者予以高位头帽口外弓+横腭杆直丝弓矫治术。观察治疗前后骨组织指标[上下齿槽座角(ANB)、上齿槽座角(SNA)、下齿槽座角(SNB)、牙合平面与SN平面夹角(OP-SN)、下颌角颏顶点连线与SN平面夹角(GoGn-SN)、眼耳平面与下颌平面夹角(FMA)]、软组织指标[上唇突度(ULP)、下唇突度(LLP)、上唇到E线距离(ULEP)、下唇到E线距离(LLEP)、侧貌线与眼耳平面夹角(Z角)]、牙齿相关指标[上中切牙长轴与SN平面夹角(U1-SN)、上中切牙切缘至NA连线距离(U1-NA)、翼上颌裂后缘至上颌磨牙远中邻面垂直距离(Ptm-U6)、Apg线至上中切牙切缘距离(Apg-U1)]、前面高(N-Me)等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平均矫治时间、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不良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美容效果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NB、OP-SN、FMA均较治疗前变小,观察组OP-SN、FMA小于对照组(P<0.05),ULP、LLP、ULEP、LLEP、U1-SN、U1-NA、Ptm-U6、Apg-U1、N-Me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Z角与治疗前相比变大,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矫治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美容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高位头帽口外弓联合横腭杆矫治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比较,颧牙槽嵴区高位种植钉矫治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建立更为良好的咬合关系,面部外观更符合美学标准,且能缩短矫治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和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嵴区高位种植钉 高位头帽口外弓 横腭杆 骨性Ⅱ类高角前突[]畸形 美容效果
下载PDF
颧牙种植钉和口外弓联合横腭杆治疗高角骨性Ⅱ类前突型错[牙合]畸形效果比较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辛策 宋镇 +1 位作者 纪彩娜 丁博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颧牙种植钉与口外弓联合横腭杆治疗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的垂直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笔者科室收治的64例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患者,依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2例。... 目的:探讨颧牙种植钉与口外弓联合横腭杆治疗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的垂直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笔者科室收治的64例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患者,依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2例。研究组采用颧牙种植钉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口外弓联合横腭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矫正后面部垂直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颧牙种植钉治疗高角骨性Ⅱ类前突型错[牙合]畸形效果显著,治疗后患者侧面改善显著,矫治畸形垂直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钉 口外弓 横腭杆 高角骨性Ⅱ类前突[]畸形 垂直效果
下载PDF
高角型错合畸形患者CR-CO不调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吴斯媛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利用AD2颌架和MCD记录研究高角型错合畸形患者CR-CO不调的程度。方法利用AD2合架对100例高角型错合畸形患者分别在CO/CR位进行MCD记录,研究该类患者CR-CO不调的情况。结果CO-CR完全一致仅占3.1%,髁突双侧水平向和垂直向偏移在正常... 目的利用AD2颌架和MCD记录研究高角型错合畸形患者CR-CO不调的程度。方法利用AD2合架对100例高角型错合畸形患者分别在CO/CR位进行MCD记录,研究该类患者CR-CO不调的情况。结果CO-CR完全一致仅占3.1%,髁突双侧水平向和垂直向偏移在正常标准内仅占22.1%,左右两侧水平向及垂直向偏移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水平向t=2.34,p=0.01;垂直向t=2.01,p=0.02),男女之间双侧髁突水平向、垂直向及横向偏移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左侧水平向t=0.542,p=0.271;右侧水平向t=0.708,p=0.354;左侧垂直向t=0.867,p=0.433;右侧垂直向t=0.632,p=0.316;横向t=0.806,p=0.403)。结论高角型错合畸形患者CR-CO不调比例高,在临床治疗中应观察髁突是否处于CR位上以利矫治效果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角型错牙合畸形 RW 正中关系位 正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