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数据异常趋势智能预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太明 邓祖兵 《微型电脑应用》 2022年第7期58-62,共5页
为了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合理制定经济政策,开展了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中的数据异常趋势智能预测研究。遵循全面性、相关性、周期性等准则,从高质量供给、需求、发展效率、对外开放等方面采集地区经济数据;通过数据集成、标准化与归一化等... 为了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合理制定经济政策,开展了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中的数据异常趋势智能预测研究。遵循全面性、相关性、周期性等准则,从高质量供给、需求、发展效率、对外开放等方面采集地区经济数据;通过数据集成、标准化与归一化等操作完成数据预处理,确保数据具有一致性特征,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向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实现异常数据特征提取;引入信息熵概念,确定样本集合,通过递归方式对所有数据分类,构建决策树;建立时间序列矩阵,计算候选数据对的信息熵与信息增益量,结合时间规整距离实现正常与异常趋势的预测。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预测的趋势与实际发展趋势吻合度较高,且减少了预测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区域 经济数据 异常趋势 智能预测 决策树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杰 王薇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9,共10页
基于数字经济突破空间距离约束的集约优势,使用2012-2021年30个省(市、区)1的面板数据,通过区域协同的空间分层逻辑,实证探究数字经济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论表明:(1)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显著的直接... 基于数字经济突破空间距离约束的集约优势,使用2012-2021年30个省(市、区)1的面板数据,通过区域协同的空间分层逻辑,实证探究数字经济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论表明:(1)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显著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2)数字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能源于数字经济驱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技术化“三位一体”共生互促。(3)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溢出效应在东部和西部表现明显,中部则不显著。为此,本文从区域协同促进区域共享发展视角提出相应对策,即:补齐数字经济区域发展短板,放大数字经济空间溢出效应优势,推进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经济质量发展 区域质量协同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
下载PDF
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视角
3
作者 贺灿飞 盛涵天 李志斌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46,F0002,共8页
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区域重大战略为载体、以区域产业发展为支撑的内涵特征,是我国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关键抓手。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体现新时代特征与新发展理念内涵的生产力,在实践层面给... 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区域重大战略为载体、以区域产业发展为支撑的内涵特征,是我国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关键抓手。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体现新时代特征与新发展理念内涵的生产力,在实践层面给区域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视角,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底层逻辑主要包括产业主体培育、产业体系建设以及产业结构升级三方面。我国应进一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区域产业复合化治理,推动路径突破与路径依赖双向发展,从产业主体、产业支撑体系、产业结构等维度赋能新质生产力培育形成,进而更好地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区域质量发展 发展理念 演化经济地理学
下载PDF
气候政策协同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研究
4
作者 张雪梅 李维静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4年第1期1-14,共14页
基于政策协同视角,本文以2007—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以探究气候政策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 基于政策协同视角,本文以2007—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以探究气候政策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气候政策协同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影响;当气候政策协同水平高于7.9时,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开始凸显;气候政策协同水平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出“U”型影响,而对东部地区作用不显著;后巴黎时代气候政策协同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愈发显著。因此,要加强气候政策顶层设计,实现自上而下纵向协同;要利用政治优势和体制基础,加强政策主体横向协同;要建立跨区域、跨部门协调机制,实现信息资源充分流动,实现应对气候变化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政策 政策协同 区域经济质量发展 “U”型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5
作者 牟玲玲 辛露露 朱景滟 《终身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71-82,共12页
研究基于2014—202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模型、σ收敛性检验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两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水平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没有达到均衡状态。从耦合协... 研究基于2014—202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模型、σ收敛性检验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两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水平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没有达到均衡状态。从耦合协调度来看,河北已进入有序发展阶段,而京津两地的相互作用程度在减弱。从σ收敛性分析与关联要素分析来看,河北不存在阶段性的σ收敛,国家投入的教育经费是影响耦合协调差异的关键因素。未来应尽快建立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进一步对高等职业教育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努力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推动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职业教育 区域经济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发展理念 技术技能型人才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同演化研究
6
作者 罗婷 张永庆 +1 位作者 龚银银 郑苏江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71,共13页
借鉴协同学理论,分析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复合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探究复合系统耦合协同动态演化过程。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09—2021年复合系统耦合协调水平,采用Moran’s I指数对其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运... 借鉴协同学理论,分析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复合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探究复合系统耦合协同动态演化过程。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09—2021年复合系统耦合协调水平,采用Moran’s I指数对其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运用哈肯模型确定了复合系统演化过程中的序参量,并进一步探究复合系统之间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1)2009—2021年高技术产业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异显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均优于大西北综合经济区;(2)2009—2021年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处于良性耦合低度协调状态,呈现显著的空间正向自相关特征,但各综合经济区耦合协调程度不一;(3)高技术产业是复合系统协同演化的快参量,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起主导作用的序参量,两者之间存在双向协同增长效应;(4)高技术产业可以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和和产业集聚机制,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产业 区域经济质量发展 协同演化 复合系统 哈肯模型
下载PDF
电力推动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
7
作者 罗皓 吴刚 +1 位作者 马天男 马瑞光 《中国西部》 2024年第1期39-45,共7页
电力作为最基础、最不可或缺的资源要素,在推动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文章从“微观一中观一域观”的逻辑出发,构建了电力推动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逻辑机制:电力自组织高质量协调发展机制、“电力一产业”协调高... 电力作为最基础、最不可或缺的资源要素,在推动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文章从“微观一中观一域观”的逻辑出发,构建了电力推动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逻辑机制:电力自组织高质量协调发展机制、“电力一产业”协调高质量发展机制和“电力一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四川省电力发展实际,从调优电力能源开发供应结构、优化电力跨季节调节配置、增强电力适配区际需求变化能力、强化电力助推产业集群打造、拓展电力信息化数据化应用、建立系统性配套化体制机制六个方面提出电力推动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 区域协调质量发展 逻辑机制 实现路径
下载PDF
营商环境生态如何影响区域高质量发展——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的QCA
8
作者 汪捷丽 徐雅琴 《国际商务财会》 2024年第8期3-9,21,共8页
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强弱的重要体现,如何优化营商环境生态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是区域经济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文章以湖北省12个地级市为真实研究案例,从组态视角出发,利用QCA分析方法探讨营商环境生态对区域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强弱的重要体现,如何优化营商环境生态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是区域经济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文章以湖北省12个地级市为真实研究案例,从组态视角出发,利用QCA分析方法探讨营商环境生态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多元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单一营商环境要素并不构成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市场化营商环境在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上发挥着普适作用。三种营商环境生态能够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分别包括市场拉动+贸易驱动型、效率拉动+法治驱动型、市场与效率双元驱动型,不同营商环境生态代表不同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多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生态 区域质量发展 QCA方法 法治政府
下载PDF
数字经济、空间溢出与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基于动态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
9
作者 张纯记 《当代经济》 2024年第8期50-58,共9页
采用201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对于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首先,数字经济对于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作用是一个长期持续增强的过程。其次,数字经济对于区域绿色高... 采用201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对于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首先,数字经济对于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作用是一个长期持续增强的过程。其次,数字经济对于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再次,数字经济对于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最为显著。最后,人力资本和城镇化率的提升是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最为重要的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区域绿色质量发展 动态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溢出
下载PDF
数字金融对长三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
10
作者 吴楠楠 刘桁亦 徐心怡 《决策咨询》 2024年第1期15-24,共10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与全面渗透,金融的服务模式由此发生转变,数字金融作为数字化技术和金融产品相互融合的一种新型金融形态,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文章选取2011~2020年长三角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北京大学数字... 随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与全面渗透,金融的服务模式由此发生转变,数字金融作为数字化技术和金融产品相互融合的一种新型金融形态,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文章选取2011~2020年长三角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空间杜宾模型、中介模型探究了数字金融对长三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数字金融的发展对本地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对邻近城市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影响机制方面,数字金融可以通过支持技术创新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长三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期促进总效应要大于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区域经济质量发展 空间杜宾模型 中介效应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科研强度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中介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的分析
11
作者 张煜嘉 邵言波 《统计与管理》 2024年第8期23-32,共10页
本文以2012—2021年我国31省份直辖市自治区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研究新质生产力、科研强度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三者的关系。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新质生产力和科研强度都能显著地促进区域... 本文以2012—2021年我国31省份直辖市自治区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研究新质生产力、科研强度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三者的关系。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新质生产力和科研强度都能显著地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二,科研强度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不仅能直接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还能间接通过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来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三,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新质生产力和科研强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间接效应均大于直接效应,对邻近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促进作用;第四,通过异质性分析得到了新质生产力的溢出效应在东部和西部区域更为显著,并且新质生产力在西部地区具有更强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而中部地区并不显著。故各地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应该因地制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研强度 中介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 区域经济质量发展
下载PDF
数字化水平、技术创新效率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12
作者 郝金磊 朱英英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4-91,共8页
收集2015-2020年中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30个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探索数字化水平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同时分析技术创新效率的中介作用和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数字化水平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 收集2015-2020年中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30个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探索数字化水平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同时分析技术创新效率的中介作用和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数字化水平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存在“数字化水平提高→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即数字化水平的提高先作用于技术创新效率,进而间接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化水平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升幅度会受当地人力资本吸收能力的影响,人力资本吸收能力在此过程中发挥着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区域经济质量发展 技术创新效率 人力资本吸收能力
下载PDF
民用航空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门槛回归模型检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蕾 钟质文 吴欣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66-176,共11页
民用航空产业集聚是构建高端供求市场、高度产业协作、高度交通便利而实现区域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2009—2020年省级数据,探究民用航空产业的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和竞争效应3种集聚模式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用航空产业集聚是构建高端供求市场、高度产业协作、高度交通便利而实现区域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2009—2020年省级数据,探究民用航空产业的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和竞争效应3种集聚模式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进一步检验集聚效应的阶段性作用。结果表明,随着集聚水平的上升,民用航空产业的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呈先抑制、后驱动的影响,竞争效应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用航空 产业集聚 专业化集聚 多样化集聚 竞争效应 区域经济质量发展 门槛回归模型
下载PDF
数字经济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鲁钊阳 邓琳钰 +1 位作者 黄箫竹 廖杉杉 《中国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5-184,共10页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各省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弄清数字经济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机理基础上,使用2011—2020年数据,实证数字经济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样本期间数字经济发挥了促进整体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做大蛋糕”效...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各省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弄清数字经济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机理基础上,使用2011—2020年数据,实证数字经济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样本期间数字经济发挥了促进整体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做大蛋糕”效应,但在区域间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分好蛋糕”效应方面作用乏力;数字经济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存在异质性,其作用机制在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提高地区研发创新水平。研究结论为利用数字经济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质量发展 区域质量发展 地区差异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能否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56
15
作者 王军 刘小凤 朱杰 《中国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6-214,共9页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数字经济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是事关我国产业、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重点领域。剖析数字经济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即消费扩容效应,并在对数字经济内涵...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数字经济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是事关我国产业、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重点领域。剖析数字经济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即消费扩容效应,并在对数字经济内涵重新界定的基础上,测算2013—2020年省级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实证结果表明:样本期内,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升,但是区域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数字经济能显著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且二者关系呈倒“U”型,因此,在发展数字经济的过程中要根据时空特征趋利避害、扩张有度;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中西部更突出,同时在五大经济带间也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看,消费需求和消费供给扩张是数字经济影响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为深化数字经济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发展水平测算 居民消费扩容 区域经济质量发展
下载PDF
面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适应性转型与路径优化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金晓斌 应苏辰 《中国土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1,共11页
研究目的:系统探究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适应性转型框架、作用途径、模式类型及优化路径,为助力新时期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决策借鉴。研究方法:归纳演绎法和理论解析法。研究结果:(1)全域整治是国土空间治理体系... 研究目的:系统探究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适应性转型框架、作用途径、模式类型及优化路径,为助力新时期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决策借鉴。研究方法:归纳演绎法和理论解析法。研究结果:(1)全域整治是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工具之一,围绕资金运作、整治模式、生态保护、设施保障、居所更新等方面亟待探索适应性转型;(2)全域整治可依据要素整治、格局优化、功能强化、价值显化、机制保障等途径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3)从地理区位、产业资源和规划导向维度解析差异化全域整治模式,提炼出传统农业型、都市农业型、高效农业型等13种模式类型;(4)从管控端、引导端、利用端和保障端,分别总结强化底线约束和构建整治体系、下沉发展权利和制定开发计划、探索差异路径和配套用地准则、保障要素配置和创新整治机制等全域整治优化路径。研究结论:全域整治仍应加强理论机制、效益评价和类型体系等研究,以更好服务于区域高质量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区域质量发展 适应性转型 路径优化
下载PDF
科技创新对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2009—2018年30省份发展水平数据测度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志刚 智颖 韩延玲 《中国高校科技》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21,共8页
科技创新不仅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文章从“新发展理念”五个方面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依据两阶段创新价值论将科技创新能力分解为科技研发能力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并以此为基础研究... 科技创新不仅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文章从“新发展理念”五个方面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依据两阶段创新价值论将科技创新能力分解为科技研发能力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并以此为基础研究科技创新对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影响。主要通过SYS-GMM估计得到以下结论:一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较低且呈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梯度差异;二是科技研发能力可以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可以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四是科技创新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最后针对以上结论,对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科技研发 科技成果转化 区域经济质量发展
下载PDF
人工智能对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理论机理与实证分析--以工业机器人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志刚 田丰 韩延玲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2-192,共11页
分析人工智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理论机理,并采用2009—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以工业机器人应用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对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可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 分析人工智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理论机理,并采用2009—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以工业机器人应用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对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可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在不同区域中,人工智能对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大,东北、东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较小;在人工智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传导效应中,资本形成累积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传导效果明显,人力资本提升效应传导效果不明显。为了实现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鼓励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区域经济质量发展 理论机理 工业机器人 中国
下载PDF
新发展阶段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实践路径与政策转型 被引量:17
19
作者 任保平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1-90,193,共11页
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超传统性的分化状态、显著的扩散效应以及结构优化和创新实力成为发展新引擎等新特征,面临区域经... 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超传统性的分化状态、显著的扩散效应以及结构优化和创新实力成为发展新引擎等新特征,面临区域经济平衡约束、动力制约及结构性制约三个方面的制约条件。新发展阶段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从发展路径及政策转型两方面推进,在发展路径方面,应培育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点、构建新增长极、创新发展战略、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在政策转型方面,应从数量型区域经济政策调控转向质量效益型区域经济政策调控,从区域经济增长极政策调控转向区域协调发展调控,从区域转移调控转向区域内生创新调控,从区域需求管理调控转向区域绿色供求动态平衡调控,从非均衡区域经济政策转向区域均衡经济政策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阶段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质量发展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区域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8
20
作者 贺灿飞 李志斌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2-119,共8页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在区域层面上的体现,区域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支撑,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抓手。从内涵来看,区域高质量发展是特定区域建成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产业体系并在演化过程中实现高质量演...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在区域层面上的体现,区域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支撑,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抓手。从内涵来看,区域高质量发展是特定区域建成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产业体系并在演化过程中实现高质量演替的发展。中国区域产业演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在区域尺度产业层面的生动体现。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我国区域产业演化遵循中国产业演化关联法则。这既符合各国区域产业路径依赖式和路径突破式演化的一般性规律,更符合基于我国国情的以着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加快构建和适应新发展格局为目标的中国式规律。为应对目前我国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我们应进一步强化区域产业治理,更好地发挥区域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区域质量发展 区域产业演化 演化经济地理学 区域产业治理 路径突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