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FD自动优化设计框架及其在高超声速二维进气道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世珍 唐硕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390-3392,3397,共4页
针对需要借助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计算进行气动外形优化的问题,利用PYTHON脚本实现了一种集实验设计、参数化建模、CFD计算与优化算法于一体的自动优化框架,各模块的运行及其模块间数据的传输和交换完全由脚本控制,自动... 针对需要借助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计算进行气动外形优化的问题,利用PYTHON脚本实现了一种集实验设计、参数化建模、CFD计算与优化算法于一体的自动优化框架,各模块的运行及其模块间数据的传输和交换完全由脚本控制,自动运行直至整个优化过程终止。将该方法用于对某高超声速二维进气道进行优化,其中将马赫数参数作为设计变量之一,显著改善了进气道在粘性环境下的流场结构,提高了进气道的气动性能指标,使其在粘性条件下达到了最初的无粘设计要求。同时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THON 计算流体动力学 数值优化 高超声速二维进气道 总压恢复系数
下载PDF
非均匀来流对新型高超弯曲激波二维进气道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林 张堃元 +2 位作者 王磊 南向军 李永洲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8-345,共8页
针对一种采用新型压升规律的曲面压缩面所设计的高超弯曲激波二维进气道,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6种不同长度平板发展而来的非均匀流对其性能参数的影响,并和两种常规二维进气道吞非均匀来流的能力进行了比较,着重对比了设计Ma数下三种... 针对一种采用新型压升规律的曲面压缩面所设计的高超弯曲激波二维进气道,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6种不同长度平板发展而来的非均匀流对其性能参数的影响,并和两种常规二维进气道吞非均匀来流的能力进行了比较,着重对比了设计Ma数下三种不同压缩形式进气道喉道截面的流场畸变程度。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新型压升规律的高超弯曲激波二维进气道性能受来流气流不均匀性的影响较小,且喉道截面的流场畸变指数小,对非均匀来流具有一定的校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 高超声速进气道 非均匀来流 弯曲激波 数值仿真
下载PDF
基于壁面马赫数梯度的高超声速弯曲激波二维进气道数值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林 张堃元 +1 位作者 王磊 刘媛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52-758,共7页
研究了一种壁面马赫数(Ma)呈线性分布规律的曲面压缩面,以此设计了高超声速弯曲激波二维进气道,并与同等条件下常规三楔压缩二维进气道进行了比较.数值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给定的壁面Ma线性分布规律和压缩面增压比,通过有旋特征线理论来... 研究了一种壁面马赫数(Ma)呈线性分布规律的曲面压缩面,以此设计了高超声速弯曲激波二维进气道,并与同等条件下常规三楔压缩二维进气道进行了比较.数值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给定的壁面Ma线性分布规律和压缩面增压比,通过有旋特征线理论来设计压缩面的方法是可行的;与常规三楔压缩相比,此方法能改善压缩面附面层的稳定性,能有效缩短外压缩段的长度,并且其性能参数对来流Ma变化影响不敏感,特别是非设计状态下性能优势尤为突出.在接力点Ma下其流量系数达到0.783,比常规三楔压缩二维进气道提高13.2%,同时喉道截面总压恢复系数也提高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 高超声速进气道 Ma线性分布规律 弯曲激波 数值仿真
原文传递
高超弯曲激波二维进气道初步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林 张堃元 +2 位作者 王磊 南向军 向有志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556-2562,共7页
研究了一种压升规律的曲面压缩面,设计了高超弯曲激波二维进气道,并用数值模拟手段对该进气道和同等条件下的常规高超二维三楔进气道、楔+等熵进气道的性能进行了比较.数值模拟表明:通过给定合理压缩面压升规律来设计压缩面并改善压缩... 研究了一种压升规律的曲面压缩面,设计了高超弯曲激波二维进气道,并用数值模拟手段对该进气道和同等条件下的常规高超二维三楔进气道、楔+等熵进气道的性能进行了比较.数值模拟表明:通过给定合理压缩面压升规律来设计压缩面并改善压缩面附面层稳定性是可行的,弯曲激波二维进气道的长度比同等条件下的常规二维三楔、楔+等熵进气道分别缩短12%和10%,并且对来流Ma变化不敏感,综合性能优势明显、应用前景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 高超声速进气道 压升规律 弯曲激波 数值仿真
原文传递
压力分布可控的高超声速进气道/前体一体化乘波设计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怡庆 韩伟强 +1 位作者 尤延铖 潘成剑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711-2720,共10页
在二维弯曲激波高超声速进气道基础上,发展了一种压力可控的进气道/前体一体化乘波设计方法。通过事先指定前体/进气道壁面压力分布,结合二维特征线反设计方法,可以逆向设计出流向、横向压力分布规律都可控的进气道/前体外压缩段型面。... 在二维弯曲激波高超声速进气道基础上,发展了一种压力可控的进气道/前体一体化乘波设计方法。通过事先指定前体/进气道壁面压力分布,结合二维特征线反设计方法,可以逆向设计出流向、横向压力分布规律都可控的进气道/前体外压缩段型面。采用该方法,设计了一种二维进气道/前体一体化方案,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设计状态下,与不带侧板二维进气道相比,此类一体化方案中的进气道设计状态流量系数提高27%,出口压比提高48.5%,总压恢复系数提高10%;与楔导乘波理论设计的一体化方案相比,压力可控的一体化方案具有相似的外形尺寸和乘波特性,但进气道流量系数则较楔导乘波方案提高了5%,进气道出口压比提高6.4%,总压恢复系数提高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进气道/前体一体化 压力分布 乘波理论 高超声速进气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