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替代模型的高超声速前体/进气道一体化优化 被引量:11
1
作者 吴先宇 刘睿 +1 位作者 罗世彬 王振国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96-802,共7页
采用基于替代模型的渐进优化策略对二维高超声速前体/进气道进行一体化设计优化,采用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法选择样本点,采用二维粘性CFD方法计算进气道流场来建立样本数据库,综合运用了多项式响应面、Kriging模型、BP神经网络和径向基神... 采用基于替代模型的渐进优化策略对二维高超声速前体/进气道进行一体化设计优化,采用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法选择样本点,采用二维粘性CFD方法计算进气道流场来建立样本数据库,综合运用了多项式响应面、Kriging模型、BP神经网络和径向基神经网络等替代模型.相对于基准构型,前体/进气道的优化构型在设计态时提高了流量捕获与来流压缩能力,提高了总压恢复性能,同时减小了阻力系数,综合性能提高了5.3%;在非设计态时优化构型的综合性能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高超声速飞行器 /进气道 化优化 替代模型 数值计算
下载PDF
修型对高超声速前体/进气道性能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刘济民 沈伋 +1 位作者 常斌 尹大伟 《航空计算技术》 2018年第3期41-44,49,共5页
采用圆弧形曲面对常规二元高超声速前体/进气道上壁面肩点处进行局部修型。对修型后的前体/进气道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了不同半径和不同长度的弧形过渡曲面对前体/进气道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弧形过渡可以提高设计点下前体/进... 采用圆弧形曲面对常规二元高超声速前体/进气道上壁面肩点处进行局部修型。对修型后的前体/进气道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了不同半径和不同长度的弧形过渡曲面对前体/进气道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弧形过渡可以提高设计点下前体/进气道的压缩效率,但流量系数却略有下降。在非设计马赫数状态下,修型前后前体/进气道的性能差异与设计点基本相当;在小的正迎角以及负迎角状态下,修型后前体/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高于原模型,总体性能明显优于原模型。分析表明弧形曲面过渡可以部分提高前体/进气道的设计点和非设计点性能。研究结果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总体设计和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轨迹优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超燃冲压发动机 /进气道 曲面压缩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高超声速二维混压式前体/进气道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黎明 宋文艳 贺伟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9-465,共7页
以飞行Ma数Ma=6,H=25km为设计点,分别采用等激波角和等激波强度设计方法,并考虑变比热、激波与附面层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分别对唇口平直和唇口带有斜楔的超燃冲压发动机二维混压式前体/进气道进行了初步设计,分析并比较了几种方案进气道... 以飞行Ma数Ma=6,H=25km为设计点,分别采用等激波角和等激波强度设计方法,并考虑变比热、激波与附面层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分别对唇口平直和唇口带有斜楔的超燃冲压发动机二维混压式前体/进气道进行了初步设计,分析并比较了几种方案进气道的设计点和非设计点性能及二维流场。研究表明,在低飞行Ma数下,唇口带有斜楔的前体/进气道起动性能和总压恢复优于唇口平直的,在高飞行Ma数下,唇口平直的前体/进气道冲压比高、外罩阻力小,而唇口带有斜楔的前体/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高,外罩阻力相对较大。另外,分别采用等激波角和等激波强度方法设计的前体/进气道性能相近。本文提出的方法对于二维混压式高超声速前体/进气道方案的初步筛选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高超声速前体/进气道 起动性能 变比热 超燃冲压发动机
下载PDF
高超声速二维前体/进气道一体化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钟兢军 严红明 《节能技术》 CAS 2006年第4期303-307,共5页
本文以二维高超声速进气道的最大总压恢复系数为主要设计指标,同时兼顾进气道的升力和阻力。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给出了二维高超声速飞行器前体、进气道唇口以及进气道内部的优化设计方法,并同时与等激波强度三楔角压缩的前体设计以... 本文以二维高超声速进气道的最大总压恢复系数为主要设计指标,同时兼顾进气道的升力和阻力。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给出了二维高超声速飞行器前体、进气道唇口以及进气道内部的优化设计方法,并同时与等激波强度三楔角压缩的前体设计以及平直唇口设计相比较,说明其优越性。最后计算结果表明:高马赫条件下,单楔角加等熵压缩的前体性能优于等激波强度三楔角压缩的前体性能;进气道唇口采用长楔角性能优于直底板唇口;隔离段与水平方向夹一个小角度是很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高超声速前体/进气道 优化设计 数值计算
下载PDF
高超声速三维内收缩式进气道/乘波前体一体化设计研究评述 被引量:33
5
作者 尤延铖 梁德旺 +1 位作者 郭荣伟 黄国平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3-525,共13页
论述了国内外在高超声速三维内收缩式进气道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动态,重点阐述了三维变截面内乘波式进气道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常规矩形进口进气道与乘波体外形一体化相关研究,并对三维内收缩式进气道与前体的一体化问题提出了关注。最后... 论述了国内外在高超声速三维内收缩式进气道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动态,重点阐述了三维变截面内乘波式进气道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常规矩形进口进气道与乘波体外形一体化相关研究,并对三维内收缩式进气道与前体的一体化问题提出了关注。最后,对高超声速进气道与前体一体化设计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三维内收缩式进气道与乘波前体的"双乘波"一体化设计可能为高超声速研究带来新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进气道 内收缩式 内乘波 乘波 双乘波
下载PDF
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前体/进气道概念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济民 侯志强 +1 位作者 宋贵宝 吕志彪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1-325,共5页
基于高超声速巡航导弹总体设计要求,采用等激波强度方法设计了前体/进气道基准构型,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基准构型进行了性能分析。在试验设计和CFD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前体/进气道优化设计模型,运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前体/进气道... 基于高超声速巡航导弹总体设计要求,采用等激波强度方法设计了前体/进气道基准构型,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基准构型进行了性能分析。在试验设计和CFD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前体/进气道优化设计模型,运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前体/进气道进行了优化设计,对优化后的前体/进气道进行了性能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前体/进气道设计方法正确有效,基准构型能够满足设计的要求;通过多目标优化设计,可以找到设计变量之间的有效组合,能够进一步提高前体/进气道的综合性能。研究结果对导弹用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总体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巡航导弹 超燃冲压发动机 进气道 优化设计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前体边界层状态对高超声速进气道流动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蔡巧言 谭慧俊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99-705,共7页
采用CFD方法研究了前体边界层状态对轴对称高超声速进气道的波系结构、激波/边界层干扰特性以及流量捕获能力、总压恢复系数等的影响,获得了不同马赫数下进气道性能参数随一级锥边界层强制转捩位置的变化规律,并对采用二维粗糙体作为强... 采用CFD方法研究了前体边界层状态对轴对称高超声速进气道的波系结构、激波/边界层干扰特性以及流量捕获能力、总压恢复系数等的影响,获得了不同马赫数下进气道性能参数随一级锥边界层强制转捩位置的变化规律,并对采用二维粗糙体作为强制转捩措施给流场所带来的干扰进行了分析,研究中还对比了具体进气道设计方案间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高超声速进气道 边界层状态 强制转捩 二维粗糙
下载PDF
基于离散等收缩比的前体/进气道流向双乘波一体化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邬婉楠 肖雅彬 +2 位作者 王立尧 岳连捷 杨理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44-2856,共13页
前体/进气道一体化设计是高超声速飞行的关键技术,一体化设计的核心是前体与进气道在基准流场上的气动融合.针对腹部进气布局中前体压缩后的非均匀流影响进气道性能的问题,文章基于局部收缩比处处一致的思想,提出了离散等收缩比设计方法... 前体/进气道一体化设计是高超声速飞行的关键技术,一体化设计的核心是前体与进气道在基准流场上的气动融合.针对腹部进气布局中前体压缩后的非均匀流影响进气道性能的问题,文章基于局部收缩比处处一致的思想,提出了离散等收缩比设计方法,实现了乘波前体/内转式进气道流向气动融合与遵循气动规律的变截面流道设计.将进气道的三维流场分解成一簇具有相同收缩比的三维流管,视每根流管侧壁为轴对称流场;以锥导乘波前体压缩后的非均匀流作为来流条件,以总压恢复为目标对每根流管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匹配激波反射位置将流管重新组合起来,流管的对应边界组成内转式变截面进气道.该设计方法适配任何已知的非均匀来流,可灵活控制唇口位置,且适用于任意形状之间的变截面转换.数值研究表明,依托该方法设计的一体化构型性能符合预期,出口流场均匀,具有优越的抗反压能力,且非设计点流场波系结构良好.离散等收缩比设计方法为腹部进气布局中前体/进气道一体化气动融合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前体/进气道 离散等收缩比 流管划分 双乘波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前体/进气道参数重要性测度
9
作者 田宪科 唐硕 田宪长 《航空计算技术》 2014年第3期76-80,共5页
针对机体推进高度一体化的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前体/进气道相关参数对其性能指标的独立和交互作用问题,基于回归模型和二阶混合中心矩理论,以总压恢复系数为性能指标,提出了参数重要性测度新方法。设计了二维混压楔形前体/进气道变几... 针对机体推进高度一体化的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前体/进气道相关参数对其性能指标的独立和交互作用问题,基于回归模型和二阶混合中心矩理论,以总压恢复系数为性能指标,提出了参数重要性测度新方法。设计了二维混压楔形前体/进气道变几何构型方案并给出重要性测度模型,定量和定性地对参数重要性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前体/进气道相关参数间具有强的非线性作用,交互作用非常显著,独立作用可以忽略不计,且重要性测度模型易于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 二阶混合中心矩 进气道 重要性测度 回归模型
下载PDF
乘波概念应用于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机体/进气道一体化设计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15
10
作者 丁峰 柳军 +3 位作者 沈赤兵 刘珍 陈韶华 黄伟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26,共11页
乘波体构型应用于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设计主要有两大优势:一是可以高效地捕获预压缩后的气流;二是通过优化,可以实现飞行器的高升阻比性能设计。基于这两个优势,乘波概念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机体/进气道气动一体化设计可分为两大类:... 乘波体构型应用于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设计主要有两大优势:一是可以高效地捕获预压缩后的气流;二是通过优化,可以实现飞行器的高升阻比性能设计。基于这两个优势,乘波概念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机体/进气道气动一体化设计可分为两大类:乘波前体/进气道一体化设计和乘波机体/进气道一体化设计,前者主要利用乘波体高效捕获预压缩气流的特性,而后者则同时利用乘波设计的两个优势。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将乘波概念应用于机体/进气道一体化设计的两大类方法,对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类,归纳总结出"通过设计基准流场进行流向设计、应用吻切理论或几何拼接方法进行展向设计"的总体设计思路,分析了今后的研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乘波 /进气道 气动设计
下载PDF
基于类咽式进气道的高超声速飞行器一体化设计 被引量:9
11
作者 向先宏 王成鹏 程克明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26,共8页
针对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高空巡航飞行时净推力和升力不足的难题,探索了一种基于类咽式进气道的高超声速飞行器一体化设计方法。该方法耦合了具有高升阻比特性的乘波机体和气流压缩性能优异的三维内收缩进气道,获得了一种气动性能较优... 针对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高空巡航飞行时净推力和升力不足的难题,探索了一种基于类咽式进气道的高超声速飞行器一体化设计方法。该方法耦合了具有高升阻比特性的乘波机体和气流压缩性能优异的三维内收缩进气道,获得了一种气动性能较优的高超声速飞行器一体化构型。在设计过程中,对一种咽式进气道的几何外形和激波系结构进行了适当改变,得到了能与楔形乘波前体进行一体化设计的类咽式进气道构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对进气道参数进行了优化;以所得到的进气道和乘波体为基础对飞行器整体构型进行了飞行器内外流一体化设计。无黏计算所得流场与理论设计吻合良好,有黏计算结果表明该飞行器在马赫数7时最大升阻比达到3.4,具有良好的气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 乘波 内收缩进气道 化设计
下载PDF
飞行器前体-进气道热变形效应对进气性能影响的流/热/固耦合数值模拟
12
作者 李思逸 刘磊 +3 位作者 杨肖峰 王梓伊 杜雁霞 桂业伟 《气体物理》 2023年第4期18-26,共9页
进气性能是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进气道设计的重要指标。在长时间气动热载荷作用下,飞行器前体和进气道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热变形现象,改变进气道内部气流组织和流场结构,影响进气性能甚至危及飞行安全。基于自主研发的热环境/热响应耦... 进气性能是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进气道设计的重要指标。在长时间气动热载荷作用下,飞行器前体和进气道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热变形现象,改变进气道内部气流组织和流场结构,影响进气性能甚至危及飞行安全。基于自主研发的热环境/热响应耦合计算分析平台,开展了飞行器典型前体-进气道结构的流/热/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了前体压缩面和唇口构型的热变形效应对进气道波系结构和进气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长时间巡航状态下,考虑热变形影响时,进气道唇口会偏离设计状态,波系随局部变形而发生位移和振荡,导致进气道入口流量系数上升,总压恢复系数下降,升压比上升。热变形导致进气性能相关影响需在吸气式飞行器设计中予以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道 流/热/固耦合 高超声速 热变形 进气性能
下载PDF
乘波体与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一体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俊琦 赵海刚 任智勇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17,23,共6页
基于二元混压式高超声速进气道和密切锥乘波体,设计了一腹部并列进气的高超声速乘波前体/进气道一体化前体模型,并数值模拟研究了该模型在不同飞行马赫数和攻角下的气动特性。计算结果表明:设计的一体化前体模型很好地结合了二元高超声... 基于二元混压式高超声速进气道和密切锥乘波体,设计了一腹部并列进气的高超声速乘波前体/进气道一体化前体模型,并数值模拟研究了该模型在不同飞行马赫数和攻角下的气动特性。计算结果表明:设计的一体化前体模型很好地结合了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和乘波体流场结构特点,乘波前体结构可为进气道提供均匀的进口流场,且进气道性能基本保持不变;一体化前体模型在低于设计点马赫数和正攻角飞行状态下仍具有良好的飞行性能,但在负攻角飞行姿态时,随着攻角角度的增大一体化前体模型的升阻特性和进气特性均快速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超燃冲压发动机 二元混压式进气道 乘波 化设计 总压恢复系数 升阻比
下载PDF
飞行器乘波前体/Bump型面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14
作者 邱家林 黄俊 +3 位作者 舒鹏 王庆凤 刘志勤 乔文友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6-699,共14页
飞行器前体和Bump型面是乘波体思想在飞行器部件设计中的两大经典案例,可有效提升飞行器总体气动性能,已经成为飞行器总体设计的核心技术。为寻求乘波前体和Bump型面的最优设计以提升飞行器设计效率,提出了一种可应用于乘波前体和Bump... 飞行器前体和Bump型面是乘波体思想在飞行器部件设计中的两大经典案例,可有效提升飞行器总体气动性能,已经成为飞行器总体设计的核心技术。为寻求乘波前体和Bump型面的最优设计以提升飞行器设计效率,提出了一种可应用于乘波前体和Bump型面的优化设计方法。采用密切锥理论和圆锥绕流流场生成初始的乘波前体和Bump型面,并通过面元法快速预估气动性能;结合BP神经网络建立的代理模型和遗传算法NSGA-II对乘波前体和Bump型面快速优化;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乘波前体和Bump型面的流动机理。优化后的乘波前体升阻比提升了25.6%,体积提升41.4%。Bump型面阻力系数减少10.9%,横向压力梯度增加12.1%。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优化方法能够有效应用于乘波前体和Bump气动型面的设计优化,对飞行器整体气动性能的优化具有指导意义,在工程应用中具有重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波 Bump型面 NSGA-II 高超声速 优化研究
下载PDF
密切内锥乘波前体进气道一体化设计和性能分析 被引量:29
15
作者 贺旭照 周正 倪鸿礼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0-515,共6页
采用特征线方法设计了具有直线初始激波、内收缩段消除激波反射、出口参数均匀可控的基准内锥流场。基于密切内锥(Osculating Inward turning Cone,OIC)乘波体设计方法,发展了密切内锥乘波前体进气道(Os-culating Inward turning Cone W... 采用特征线方法设计了具有直线初始激波、内收缩段消除激波反射、出口参数均匀可控的基准内锥流场。基于密切内锥(Osculating Inward turning Cone,OIC)乘波体设计方法,发展了密切内锥乘波前体进气道(Os-culating Inward turning Cone Waverider Inlet,OICWI)一体化设计技术。基于基准内锥流场和前体进气道一体化设计技术,设计了密切内锥乘波前体进气道。采用数值方法对设计的密切内锥乘波前体进气道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无粘流场结构和基准内锥流场吻合,无粘模拟结果和理论设计结果吻合。粘性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一体化进气道具有较高的流量捕获率及总压恢复特性,进气道出口流场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速进气道 乘波 化设计 密切内锥 流线追踪
下载PDF
超燃冲压发动机前体/进气道和隔离段气动设计 被引量:10
16
作者 宋文艳 黎明 +1 位作者 刘伟雄 蔡元虎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6-99,共4页
采用等激波角设计方法并考虑温度、激波与附面层干扰等的影响 ,对超音速燃烧冲压发动机的二维混压式高超音速前体 /进气道和隔离段的设计进行了探索 ,给出了前体 /进气道和隔离段的几何结构和尺寸。运用二维 CFD数值计算手段 ,对所设计... 采用等激波角设计方法并考虑温度、激波与附面层干扰等的影响 ,对超音速燃烧冲压发动机的二维混压式高超音速前体 /进气道和隔离段的设计进行了探索 ,给出了前体 /进气道和隔离段的几何结构和尺寸。运用二维 CFD数值计算手段 ,对所设计进气道结构进行了修正 ,并计算了设计状态和非设计状态性能和流场。研究表明 ,文中所设计的进气道结构简单、附加阻力较小、总压恢复系数较高 ,所给出的设计方法对于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高超音速/进气道 隔离段 气动设计 飞行器
下载PDF
高超侧压进气道前/后掠的数值分析和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桦 贾地 +1 位作者 范晓樯 李晓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5-67,91,共4页
侧板构型和唇口位置是影响侧压式进气道性能的关键参数。选取了5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状态点对前/后掠进气道模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重点比较了当侧板前/后掠时进气道的流量系数、压升、出口气流均匀度等性能。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侧板前掠... 侧板构型和唇口位置是影响侧压式进气道性能的关键参数。选取了5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状态点对前/后掠进气道模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重点比较了当侧板前/后掠时进气道的流量系数、压升、出口气流均匀度等性能。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侧板前掠时进气道的流量系数、压升大于侧板后掠结果,且进气道出口流场更均匀。当马赫数较低时,前/后掠进气道性能差别比较明显:同为50%溢流窗,来流马赫数4时,侧板前掠的进气道流量系数比侧板后掠的情形高出7.7%;而当来流马赫数为8.09时,侧板前掠的进气道流量系数仅高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进气道 侧压^+ /后掠^+ 数值仿真
下载PDF
不同攻角条件下高超声速飞行器前体气动热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树平 陈景昊 +3 位作者 张文锋 严毅 彭志永 王雅彬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5-59,共5页
本文建立了高超声速飞行器前体的三级折转结构外形。针对球锥体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有限元离散,并采用pointwise方法划分了网格;基于CFD/CTD耦合方法,计算了在不同攻角下球锥体的表面温度以及锥体母线上的最大温度和最小温度,显著提高... 本文建立了高超声速飞行器前体的三级折转结构外形。针对球锥体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有限元离散,并采用pointwise方法划分了网格;基于CFD/CTD耦合方法,计算了在不同攻角下球锥体的表面温度以及锥体母线上的最大温度和最小温度,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气动热 攻角 CFD/CTD
下载PDF
类乘波前体/进气道一体化设计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焦子涵 王雪英 +3 位作者 范宇 邓帆 梁轶 齐征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152-156,共5页
设计了一种以超燃冲压发动机为动力的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针对推进/气动一体化设计的问题,提出了类乘波前体/进气道,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评估了前体/进气道的典型性能,对类乘波前体/进气道在设计状态和非设计状态的流场结构进行了分析... 设计了一种以超燃冲压发动机为动力的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针对推进/气动一体化设计的问题,提出了类乘波前体/进气道,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评估了前体/进气道的典型性能,对类乘波前体/进气道在设计状态和非设计状态的流场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类乘波前体/进气道在避免完全乘波前体/进气道带来的结构和热防护问题的同时,也有利于进气道的流量特性和总压恢复性能的提高,且能够体现乘波体的优势,为飞行器提供更大的升阻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 /进气道 推进/气动一 超燃冲压发动机
下载PDF
导弹腹部进气道前弹体干扰特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东来 陈凤明 +1 位作者 蔡飞超 杨茂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7-251,共5页
为评价腹部进气中等超声速战术导弹中导弹前弹体干扰对进气道总体性能的影响,结合设计实例,基于F luent软件,运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开展了进气道与导弹前弹身组合体内外流场的一体化数值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单独进气道,因导弹头... 为评价腹部进气中等超声速战术导弹中导弹前弹体干扰对进气道总体性能的影响,结合设计实例,基于F luent软件,运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开展了进气道与导弹前弹身组合体内外流场的一体化数值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单独进气道,因导弹头部弓形激波造成的总压损失及前弹体附面层干扰两方面作用,腹部进气道的实际捕获流量和总压水平总体下降,平均下降幅度在设计点单一随攻角变化时分别达3.5%和3%,在低速飞行段单一随飞行速度变化时分别达3%和4%。此外,也证实导弹前弹体的屏蔽和预压缩作用可适度改善腹部进气道攻角特性,采用附面层隔道可弱化前弹体附面层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进气道 声速进气道 干扰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