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高超声速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的进展及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红霞 梁春华 孙明霞 《航空发动机》 2017年第4期96-102,共7页
旨在为未来空天动力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制提供参考与借鉴。综述了美国高超声速涡轮基组合循环(TBCC)发动机的进展,重点对与涡轮发动机有关的预研计划进行详细描述,如国家空天飞机(NASP)计划、高速推进评估(Hi SPA)计划、猎鹰组合循环发动... 旨在为未来空天动力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制提供参考与借鉴。综述了美国高超声速涡轮基组合循环(TBCC)发动机的进展,重点对与涡轮发动机有关的预研计划进行详细描述,如国家空天飞机(NASP)计划、高速推进评估(Hi SPA)计划、猎鹰组合循环发动机试验(Fa CET)计划等。总结与归纳了TBCC发动机的研究发展的特点:TBCC发动机一直是高超声速飞行器研究的关键技术;目前涡轮发动机的首选是现有涡轮发动机改进,未来可能选择正在预研的高速涡轮发动机或自适应发动机;冲压发动机和模态转换技术已经取得明显进展,但还需长期深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推进系统 涡轮组合发动机 组合冲压发动机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涡轮基组合动力技术发展分析
2
作者 王玉男 韩佳 +3 位作者 徐雪 刘太秋 刘旭阳 郭帅帆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35,共7页
在高超声速推进系统中,涡轮基组合动力装置凭借宽广的飞行范围和良好的比冲性能,成为临近空间飞行器的主要候选动力装置。历经几十年发展,其在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诸多突破,目前正向着工程研制方向迈进。通过对国外TBCC动力技术的发展路... 在高超声速推进系统中,涡轮基组合动力装置凭借宽广的飞行范围和良好的比冲性能,成为临近空间飞行器的主要候选动力装置。历经几十年发展,其在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诸多突破,目前正向着工程研制方向迈进。通过对国外TBCC动力技术的发展路径、技术特点、研制经验进行系统分析,认为TBCC动力技术研究主要围绕高速涡轮发动机、冲压发动机以及组合循环发动机的技术验证开展。用于TBCC动力的涡轮发动机首选是现有发动机的改进,未来可能在继承涡轮发动机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针对高马赫数任务场景等特点进行适应性设计,发展高速涡轮发动机;冲压发动机技术进展显著,但还需向大尺寸方向发展;模态转换技术虽然取得一定突破,但还需深入验证。基于未来临近空间飞行器的需求,立足于现有技术基础和可预见的技术方向,分析提出了TBCC动力技术发展建议:提前开展关键技术预研、基于现有资源发展演示验证平台及进行基于技术发展需求的飞发协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基组合动力 模态转换 高速涡轮发动机 大尺寸冲压发动机 高超声速推进系统 临近空间飞行器
下载PDF
内收缩比可控的二元高超声速变几何进气道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袁化成 滕健 郭荣伟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468-2474,共7页
提出了一种进气道内收缩比可控、包括唇口后退等几何动作的变几何进气道的设计思路,给出了具体的设计过程及影响因素.据此开展了二元高超声速定、变几何进气道气动方案设计,并进行了细致的数值模拟,给出了进气道气动性能参数随来流马赫... 提出了一种进气道内收缩比可控、包括唇口后退等几何动作的变几何进气道的设计思路,给出了具体的设计过程及影响因素.据此开展了二元高超声速定、变几何进气道气动方案设计,并进行了细致的数值模拟,给出了进气道气动性能参数随来流马赫数的变化规律,将定、变几何进气道气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设计马赫数下,定、变几何进气道气动性能基本相同;非设计马赫数下,变几何进气道的流量系数明显高于定几何方案,且马赫数越低,两者相差越大.静压比、温升比、总压恢复系数及隔离段出口马赫数则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推进系统 高超进气道 变几何 伸缩唇口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一种正向乘波前体设计方法初步研究
4
作者 万能 袁化成 王颖昕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6-510,516,共6页
以定楔角乘波体设计方法为基础,研究了影响高超/超声速乘波体"乘波"的主要因素,给出了前体前缘实际气流压缩角的确定方法及影响因素,可知在相同的来流马赫数和压缩角δ下,随着前缘角θ和气流与前缘夹角α的增加,实际气流偏转... 以定楔角乘波体设计方法为基础,研究了影响高超/超声速乘波体"乘波"的主要因素,给出了前体前缘实际气流压缩角的确定方法及影响因素,可知在相同的来流马赫数和压缩角δ下,随着前缘角θ和气流与前缘夹角α的增加,实际气流偏转角γ减小。据此,基于幂函数进气道前体构形,给出了前缘激波不脱体的限制条件及具体的判定方法,分析了乘波体典型几何特征参数对前缘激波不脱体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来流马赫数和压缩角度下,增大前缘形状因子n,减小前体的长宽比L/W及增大前缘角均有利于激波不脱体。根据给出的前体几何参数对前缘激波脱体的影响规律曲线,对一种"前体几何外形构造+前缘激波附体条件限制"的正向前体乘波器工程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具体设计流程,并进行了初步的数值仿真验证,表明通过该方法设计的乘波前体流动特征与预期的结果吻合,说明文中所给出的激波附体条件及影响规律是可信的,乘波前体设计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推进系统 高超声速进气道 乘波前体 激波附体 设计方法 数值仿真
下载PDF
反压作用下等直隔离段性能估算 被引量:6
5
作者 袁化成 梁德旺 +1 位作者 郭荣伟 李博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421-2428,共8页
对不同来流马赫数及不同反压下等直隔离段的出口温度、压力和马赫数进行了分析.通过曲线拟合,得到了不同反压下隔离段出口温度、压力及马赫数间的拟合式,据此给出了预估任意反压下,隔离段出口马赫数和温度的方法;研究了隔离段最大承受... 对不同来流马赫数及不同反压下等直隔离段的出口温度、压力和马赫数进行了分析.通过曲线拟合,得到了不同反压下隔离段出口温度、压力及马赫数间的拟合式,据此给出了预估任意反压下,隔离段出口马赫数和温度的方法;研究了隔离段最大承受反压与无反压下隔离段出口马赫数的关系,分别给出了均匀来流和非均匀来流时隔离段最大承受反压的拟合关系式,为最大反压比的估算提供了方法;同时还给出了均匀来流条件下等直隔离段长高比的工程选取拟合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推进系统 隔离段 隔离段性能预估 最大承受反压
原文传递
串联式TBCC进气道模态转换模拟器设计及其特性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君 袁化成 葛宁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675-3684,共10页
为了实现涡轮基组合循环(TBCC)推进系统平稳模态转换过程的模拟,在前期风洞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串联式TBCC进气道模态转换模拟器进行重新设计。采用线性化及非对称的思路对该模拟器进行设计并对其特性展开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模拟... 为了实现涡轮基组合循环(TBCC)推进系统平稳模态转换过程的模拟,在前期风洞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串联式TBCC进气道模态转换模拟器进行重新设计。采用线性化及非对称的思路对该模拟器进行设计并对其特性展开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模拟器不仅需要模拟发动机工况改变引起的背压变化,而且能通过流通截面面积线性变化,实现两个通道的流量分配。该装置的特点是能保证模态转换过程中每一点的涡轮/冲压通道的总堵塞比不变,使本文所研究的进气道在总堵塞比保持为65%时进行模态转换,结尾激波基本维持在喉道等直段内且进气道出口马赫数基本维持在0.30,流量系数基本为0.45,涡轮/冲压通道流量呈线性变化,与预期目标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式高超声速推进系统 涡轮基组合循环(TBCC) 串联式TBCC进气道 模态转换模拟器 风洞试验
原文传递
Progress in control approaches for hypersonic vehicle 被引量:25
7
作者 DUAN HaiBin LI Pei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10期2965-2970,共6页
The controller design for hypersonic vehicle is critical and challenging because of the inherent couplings between the propulsion system and the airframe dynamics,as well as the presence of strong flexibility effects.... The controller design for hypersonic vehicle is critical and challenging because of the inherent couplings between the propulsion system and the airframe dynamics,as well as the presence of strong flexibility effects.Many researchers have investigated various strategies to mitigate the coupling by means of robust design methods.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cent research efforts to promote the capability of control design for hypersonic vehicle.Methodologies such as robust control,adaptive control,sliding mode control and other hybrid methods have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es in hypersonic control.Then,the main challenges of control approaches for hypersonic vehicle a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in deta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sonic vehicle robust control adaptive control fuzzy control sliding mode control inherent coupl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