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晴甘美治疗慢性肝炎高转氨酶血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毅勇 祝峻峰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6期114-116,共3页
目的观察天晴甘美治疗各种慢性肝炎高转氨酶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或门诊慢性肝炎高转氨酶血症患者2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31例,对照组129例。治疗组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天晴甘美每日1次,20 m l静脉滴... 目的观察天晴甘美治疗各种慢性肝炎高转氨酶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或门诊慢性肝炎高转氨酶血症患者2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31例,对照组129例。治疗组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天晴甘美每日1次,20 m l静脉滴注,对照组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甘利欣每日1次,30 m l静脉滴注。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每周详细记录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及血尿常规,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停药后随访3个月。结果2组疗效均显著,肝功能生化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生化指标下降程度2组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天晴甘美治疗各种慢性肝炎高转氨酶血症不仅疗效好,而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晴甘美 慢性肝炎 高转氨酶血症 疗效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验肝豆状核变性伴高转氨酶血症1例
2
作者 王晓平 范昌斌 +1 位作者 杨任民 韩咏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9期628-628,共1页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高转氨酶血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异甘草酸镁治疗酒精性脂肪肝高转氨酶血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翟红兵 王永席 +2 位作者 郭团茂 贾泽博 安媚 《中国医刊》 CAS 2015年第1期68-69,共2页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酒精性脂肪肝高转氨酶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住院和门诊酒精性脂肪肝高转氨酶血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异甘草酸镁200mg,每日1次,静脉...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酒精性脂肪肝高转氨酶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住院和门诊酒精性脂肪肝高转氨酶血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异甘草酸镁200mg,每日1次,静脉滴注。对照组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甘草酸二铵150mg,每日1次,静脉滴注。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详细记录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及血尿常规,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并停药后随访3个月。结果两组疗效均显著,肝功能生化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治疗结束后生化指标下降程度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异甘草酸镁治疗酒精性脂肪肝高转氨酶血症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可以进行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甘草酸镁 酒精性脂肪肝 高转氨酶血症 疗效
下载PDF
异甘草酸镁治疗各种慢性肝炎高转氨酶血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陶运生 祝峻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42-443,共2页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各种慢性肝炎高转氨酶血症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或门诊慢性肝炎高转氨酶血症患者2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31例,对照组129例。治疗组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异甘草酸镁每日1次静脉滴注,对...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各种慢性肝炎高转氨酶血症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或门诊慢性肝炎高转氨酶血症患者2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31例,对照组129例。治疗组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异甘草酸镁每日1次静脉滴注,对照组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甘草酸二铵每日1次静脉滴注。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每周详细记录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及血尿常规,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停药后随访3个月。结果2组疗效均显著,肝功能生化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1),治疗结束后生化指标下降程度2组也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异甘草酸镁治疗各种慢性肝炎高转氨酶血症不仅疗效好,而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甘草酸镁 高转氨酶血症
下载PDF
异甘草酸镁治疗酒精性脂肪肝高转氨酶血症的疗效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波 胡正康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9期30-31,共2页
目的研究异甘草酸镁治疗酒精性脂肪肝高转氨酶血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60例酒精性脂肪肝高转氨酶血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研究组在对照组... 目的研究异甘草酸镁治疗酒精性脂肪肝高转氨酶血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60例酒精性脂肪肝高转氨酶血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异甘草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TBIL、AST、ALT、DBIL水平均随着时间延长而显著降低,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酒精性脂肪肝高转氨酶血症患者实施异甘草酸镁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降低其各项肝功能指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甘草酸镁 酒精性脂肪肝 高转氨酶血症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双环醇治疗高转氨酶水平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初贵君 《基层医学论坛》 2016年第10期1364-1365,共2页
目的讨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双环醇治疗高转氨酶水平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转氨酶水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单一干预组以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作为治疗药物,联合干预组患者以聚乙... 目的讨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双环醇治疗高转氨酶水平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转氨酶水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单一干预组以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作为治疗药物,联合干预组患者以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双环醇作为治疗药物,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结果单一干预组总有效率为75%,联合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干预组副作用明显少于单一干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双环醇治疗高转氨酶水平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其转氨酶水平,且联用后可提升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高转氨酶水平 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 双环醇 疗效
下载PDF
罕见高转氨酶1例分析
7
作者 李保才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607-608,共2页
关键词 高转氨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罕见 天冬酸氨基转移酶 实验室检测 正常值上限 乙型肝炎患者 肝炎诊断 急性黄疸型 黄疸前期
下载PDF
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肝炎高转氨酶血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8
作者 张婉茹 吴姗珊 叶颖 《中外医药研究》 2022年第6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肝炎高转氨酶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2月东莞市横沥医院收治的慢性肝炎高转氨酶血症患者6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肝炎高转氨酶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2月东莞市横沥医院收治的慢性肝炎高转氨酶血症患者6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血清层粘连蛋白、血清透明质酸水平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谷草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肝炎高转氨酶血症患者可起到改善肝功能、延缓肝纤维化进程、提高临床疗效的作用,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炎 高转氨酶血症 异甘草酸镁 肝纤维化 肝功能
下载PDF
双环醇片治疗慢性肝炎高转氨酶血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虞胜 祝峻峰 李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12期2298-2300,2327,共4页
目的:观察双环醇片治疗慢性肝炎高转氨酶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住院或门诊慢性肝炎高转氨酶血症患者2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41例,对照组139例。治疗组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环醇片25m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在常... 目的:观察双环醇片治疗慢性肝炎高转氨酶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住院或门诊慢性肝炎高转氨酶血症患者2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41例,对照组139例。治疗组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环醇片25m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甘利欣胶囊150mg每日3次口服。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每周详细记录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及血尿常规,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停药后随访3个月。结果:两组均有显著疗效,肝功能生化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双环醇片治疗慢性肝炎高转氨酶血症疗效好,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醇片 高转氨酶血症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某地路桥工人体检发现转氨酶偏高现状调查分析
10
作者 赵宇苗 吴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期16-18,共3页
探讨某地路桥工人体检发现转氨酶偏高现状调查分析。方法 选择2022年8月24日-27日某地路桥工人776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体检者转氨酶水平,根据测定结果分为升高组(n=389例)与非升高组(n=387)。查阅两组体检报告,对转氨酶偏高可... 探讨某地路桥工人体检发现转氨酶偏高现状调查分析。方法 选择2022年8月24日-27日某地路桥工人776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体检者转氨酶水平,根据测定结果分为升高组(n=389例)与非升高组(n=387)。查阅两组体检报告,对转氨酶偏高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针对可能的影响因素制定预防措施。结果 776例某地路桥工人均完成转氨酶水平测定,389例工人转氨酶升高,占50.12%。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C(β=1.213,OR=3.582,95%CI=2.482-6.313)、LDL-C(β=1.563,OR=6.413,95%CI=5.682-8.452)、睡眠时间(β=1.454,OR=4.083,95%CI=3.235-4.572)、近期服药史(β=2.934,OR=1.034,95%CI=0.283-4.394)、饮酒(β=1.691,OR=1.593,95%CI=1.241-1.786)、有肝胆疾病史(β=1.336,OR=1.246,95%CI=0.987-1.583)均为某地路桥工人体检发现转氨酶偏高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某地路桥工人体检发现转氨酶偏高发生率较高,且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应根据可能的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改善路桥工人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桥工人 转氨酶 调查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扶正解毒法为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顽固性转氨酶升高68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佘万祥 李国安 +1 位作者 陶寿彭 郭宗云 《四川中医》 2000年第10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高转氨酶 慢性乙型肝炎 中医药疗法 扶正解毒
下载PDF
重构本草——五味子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珂 张伟 +3 位作者 周丹妮 张湘苑 周高峰 黄晓巍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5-8,共4页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五味子:功效主要为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症靶为咳嗽、遗精。标靶为高转氨酶。现代药理发现五...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五味子:功效主要为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症靶为咳嗽、遗精。标靶为高转氨酶。现代药理发现五味子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炎、镇静、催眠、提高心肌活性、保肝、降转氨酶、减轻肾损伤等作用。本品无毒,但是外有表邪,内有实热,咳嗽初起,麻疹初起患者不宜应用。临床使用剂量为2~30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五味子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症靶 标靶 咳嗽 遗精 高转氨酶 临床回归
下载PDF
甘酸寒配伍治疗长期ALT偏高临床观察
13
作者 高建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0期878-878,共1页
关键词 长期丙氨酸转氨酶 甘酸寒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Recurrence of autoimmune hepatiti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without elevation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被引量:3
14
作者 Huaiqi Yao Kojiro Michitaka +6 位作者 Yoshio Tokumoto Yosuke Murata Toshie Mashiba Masanori Abe Yoichi Hiasa Norio Horiike Morikazu Onj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1618-1621,共4页
It is controversial whether steroid therapy should be continued to prevent the recurrence of autoimmune hepatitis (AIH) in patients who have undergone liver transplantation (LTx) due to AIH. We report a case of re... It is controversial whether steroid therapy should be continued to prevent the recurrence of autoimmune hepatitis (AIH) in patients who have undergone liver transplantation (LTx) due to AIH. We report a case of recurrent autoimmune hepatitis after LTx despite a persistently normal range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A S0-year-old woman wa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because of jaundice and severe liver dysfunction, where she was diagnosed with liver failure due to AIH. Steroid therapy was not effective enough and the patient received living-donor LTx in 1999. Following the operation, the level of ALT was maintained within a normal range and anti-nuclear antibody (ANA) became negative, however, the serum level of IgG gradually elevated and ANA became positive, while platelets decreased. A liver biopsy performed 6 years after LTx showed histological findings of AIH and she was diagnosed with recurrent AIH. A recurrence of AIH may occur after LTx even if the level of ALT remains within a normal range. We consider that a protocol liver biopsy should be performed in patients who undergo LTx due to AIH to decide the indication for steroid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immune hepatitis Liver transplantation RECURRENCE STEROID Protocol liver biopsy
下载PDF
Analysis of treatment regimen in a pregnant patient with ornithine transcarbamylase deficiency
15
作者 Lixia Li Yingxiu Liu Junming Du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CSCD 2020年第9期666-670,共5页
As a common urea-cycle disorder, ornithine transcarbamylase deficiency(OTCD) disables the conversion of ammonia into non-toxic urea, and its subsequent excretion results in hyperammonemia. We reported a 28-year-old wo... As a common urea-cycle disorder, ornithine transcarbamylase deficiency(OTCD) disables the conversion of ammonia into non-toxic urea, and its subsequent excretion results in hyperammonemia. We reported a 28-year-old woman who was diagnosed with OTCD during her first pregnancy. She was treated with arginine, citrulline and sodium benzoate for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hyperammonemia, and her protein intake was restricted. The patient’s condition was stabilized, and she delivered a baby boy via cesarean section. However, the baby died 2d later. During her second pregnancy, prenatal screening suggested that the fetus had OTCD, and an induced abortion was performed. During her third pregnancy, fetal OTCD was ruled out, and the patient was treated with oral sodium benzoate. Her blood ammonia level was stabilized, and a baby boy was successfully delivered via cesarean section. This case described the treatment process of the pregnant patient with OTCD, and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sodium benzoate were evaluated. Collectively, our findings provided the experience and evidence for the drug selec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se rare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nithine transcarbamylase deficiency PREGNANCY HYPERAMMONEMIA Sodium benzoat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