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炉渣成分对含钛高铝型高炉渣结构及黏度的影响
1
作者
侯鑫
张保志
+4 位作者
张绅
郑海燕
姜鑫
高强健
沈峰满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471,512,共8页
为了保证含钛高铝型铁矿石高炉冶炼的稳态顺行,围绕含钛高铝型高炉渣系,解析了炉渣成分、炉渣结构和炉渣黏度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当w(TiO_(2))=0~10%时,TiO_(2)呈现酸性氧化物的特性,故随着w(TiO_(2))的增加,炉渣发生聚合反应...
为了保证含钛高铝型铁矿石高炉冶炼的稳态顺行,围绕含钛高铝型高炉渣系,解析了炉渣成分、炉渣结构和炉渣黏度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当w(TiO_(2))=0~10%时,TiO_(2)呈现酸性氧化物的特性,故随着w(TiO_(2))的增加,炉渣发生聚合反应,黏度增大;当w(TiO_(2))=10%~25%时,随着w(TiO_(2))的增加,(SiO_(4)^(4-)+TiO_(4)^(4-))和AlO_(4)^(5-)的峰谱强度逐渐降低,且(SiO_(4)^(4-)+TiO_(4)^(4-))峰左移,这说明此时TiO_(2)呈现碱性氧化物的特性,炉渣中网状结构被破坏,炉渣发生解聚反应,黏度减小;随着w(Al_(2)O_(3))的增加,AlO_(4)^(5-)的峰谱强度逐渐升高,炉渣中AlO_(4)^(5-)网状结构增加,炉渣发生聚合反应,黏度逐渐增大;随着w(MgO)/w(Al_(2)O_(3))和w(CaO)/w(SiO_(2))的增大,AlO_(4)^(5-)和SiO_(4)^(4-)的峰谱强度降低,炉渣中AlO_(4)^(5-)和SiO_(4)^(4-)网状结构减少,炉渣发生解聚反应,黏度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钛
高铝高炉渣
黏度
拉曼光谱
炉渣
结构
解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Tb^(3+)/Ce^(3+)掺杂高铝高炉渣构筑硅铝酸盐发光玻璃的发光性能
被引量:
1
2
作者
秦凯龙
曹发斌
+4 位作者
朱霖玲
刘伟明
申星梅
武杏荣
吴照金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57-762,共6页
采用高铝高炉渣高温水淬法制备了Tb^(3+)单掺及Tb^(3+)/Ce^(3+)共掺的硅铝酸盐发光玻璃,研究了基体结构和共掺对玻璃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000℃保温4 h后,玻璃晶化为Ca_(2)(Mg_(0.5)Al_(0.5))(Si_(1.5)Al_(0.5)O_(7)),发光性...
采用高铝高炉渣高温水淬法制备了Tb^(3+)单掺及Tb^(3+)/Ce^(3+)共掺的硅铝酸盐发光玻璃,研究了基体结构和共掺对玻璃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000℃保温4 h后,玻璃晶化为Ca_(2)(Mg_(0.5)Al_(0.5))(Si_(1.5)Al_(0.5)O_(7)),发光性能急剧下降,4%(摩尔分数)Tb^(3+)掺杂的发光玻璃发光强度最高约是晶化后的12倍.Ce^(3+)和Tb^(3+)之间通过多极相互作用传递能量,Tb^(3+)/Ce^(3+)共掺的发光玻璃发光强度最高达到Tb^(3+)单掺的约6倍.4%Tb^(3+)/1%Ce^(3+)共掺的发光玻璃在150℃时具有良好的发光热稳定性,可以作为近紫外LED激发的绿光固体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铝高炉渣
发光玻璃
能量传递
发光热稳定性
原文传递
TiO_(2)对高铝高炉渣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闫华
刘华军
+1 位作者
陈布新
扈玫珑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8-124,共7页
随着国内各钢铁企业高炉配加经济性较高的高铝原料的增加,炉渣中Al_(2)O_(3)含量增加,渣铁流动性变差,给高炉冶炼带来一系列问题。以CaO-SiO_(2)-Al_(2)O_(3)-MgO-TiO_(2)五元渣系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图理论计算结合试验研究和炉渣结构分...
随着国内各钢铁企业高炉配加经济性较高的高铝原料的增加,炉渣中Al_(2)O_(3)含量增加,渣铁流动性变差,给高炉冶炼带来一系列问题。以CaO-SiO_(2)-Al_(2)O_(3)-MgO-TiO_(2)五元渣系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图理论计算结合试验研究和炉渣结构分析,研究了高铝渣中不同TiO_(2)含量(低钛:5%,中钛:15%,高钛:25%)对高铝高炉渣黏度、熔化性温度的影响,并通过炉渣结构研究解析了影响炉渣物化性能的原因。结果表明:固定碱度R_(2)为1.25,TiO_(2)质量分数增加至25%过程中,炉渣熔化温度先下降后增高,当TiO_(2)质量分数为7%时,炉渣液相析出相由斜长石类的钙铝硅酸盐(Ca_(2)Al_(2)SiO_(7))转变为高熔点钛酸钙(CaTiO_(3)),其熔点为1975℃,炉渣熔化温度增加;TiO_(2)含量由低钛5%增加至高钛25%时,炉渣黏度和熔化性温度均降低。温度越高,炉渣流动性越好,渣中TiO_(2)以[TiO6]8-八面体结构存在,可使渣中复杂硅氧网状结构解体;TiO_(2)含量由5%增加至25%时,炉渣中复杂结构单元Si(Q^(2)+Q^(3))的含量降低,简单结构单元Si(Q^(0)+Q^(1))的含量升高,Si(Q^(2)+Q^(3))/Si(Q^(0)+Q^(1))降低,炉渣结构简单化,即炉渣中无论是在低钛、中钛、还是高钛含量,TiO_(2)在炉渣中起炉渣修饰子作用,对降低炉渣黏度、改善炉渣流动性有积极作用,可作为高铝冶炼调控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铝高炉渣
TiO_(2)
理化性能
炉渣
结构
原文传递
高铝高炉渣系的熔化特性
被引量:
7
4
作者
王震
沈峰满
+3 位作者
刘春城
郑海燕
杜金磊
张严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45,共10页
为了掌握高Al_(2)O_(3)条件下(w(Al_(2)O_(3))为15%以上)高炉渣系的熔化特性,利用差式扫描量热仪分析了不同w(MgO)/w(Al_(2)O_(3))、碱度(R)以及w(Al_(2)O_(3))对高铝高炉渣的熔化温度及熔化热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炉渣熔化开始温度为1...
为了掌握高Al_(2)O_(3)条件下(w(Al_(2)O_(3))为15%以上)高炉渣系的熔化特性,利用差式扫描量热仪分析了不同w(MgO)/w(Al_(2)O_(3))、碱度(R)以及w(Al_(2)O_(3))对高铝高炉渣的熔化温度及熔化热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炉渣熔化开始温度为1248~1291℃、熔化结束温度为1432~1485℃、熔化热为137~211 J/g;当w(Al_(2)O_(3))=15%、高w(MgO)/w(Al_(2)O_(3))时,发生了共晶逆反应,导致高炉炉渣熔化开始温度逐渐降低,但由于高炉炉渣的液相线温度基本未变,所以炉渣熔化结束温度基本未发生改变;w(Al_(2)O_(3))为20%时,随着w(MgO)/w(Al_(2)O_(3))的增加,炉渣中易生成熔点较高的镁铝尖晶石,导致高炉炉渣熔化开始温度逐渐增大,与此同时,炉渣液相线温度逐渐降低,导致炉渣熔化结束温度逐渐降低;随着碱度R的增加,高炉炉渣中生成了具有高熔点的化合物、炉渣的液相线温度升高,使得高炉炉渣的熔化开始温度逐渐增加、炉渣熔化结束温度逐渐升高;随着w(Al_(2)O_(3))的增加,发生了共晶逆反应,故炉渣的熔化开始温度逐渐降低,而随着w(Al_(2)O_(3))的增加,炉渣中键能较大的Al—O键增多,需要在更高温度下才能实现炉渣的最终熔化,即熔化结束温度逐渐增加;随着w(MgO)/w(Al_(2)O_(3))、R以及w(Al_(2)O_(3))的增加,炉渣熔化热逐渐增多。分析认为,随着R的增加,炉渣中有高熔点化合物的生成,熔化热增加;随着炉渣中w(Al_(2)O_(3))的增加,炉渣中Al—O键增多,解聚破坏熔渣结构消耗的热量增多;而随着w(MgO)/w(Al_(2)O_(3))增加,高熔点化合物的生成或熔化开始温度降低,造成熔化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铝高炉渣
熔化温度
熔化热
镁
铝
比
差式扫描量热法
原文传递
高铝中钛高炉渣脱硫的动力学机制
被引量:
16
5
作者
张淑会
穆红旺
+1 位作者
孙艳芹
吕庆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16,共4页
以现场高炉渣化学成分为基准,利用纯化学试剂制备试验渣样,研究了高铝中钛型高炉渣脱硫的动力学过程,确定了其脱硫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一定时,铁水中硫含量w([S])随脱硫反应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试验条件下,高铝中钛渣脱硫...
以现场高炉渣化学成分为基准,利用纯化学试剂制备试验渣样,研究了高铝中钛型高炉渣脱硫的动力学过程,确定了其脱硫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一定时,铁水中硫含量w([S])随脱硫反应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试验条件下,高铝中钛渣脱硫过程属于二级反应,其限制性环节是硫在熔渣中的扩散。熔渣中硫的传质系数βS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硫在熔渣中的扩散活化能ED为127.03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
铝
中钛
高
炉渣
脱硫动力学
传质系数
扩散活化能
原文传递
题名
炉渣成分对含钛高铝型高炉渣结构及黏度的影响
1
作者
侯鑫
张保志
张绅
郑海燕
姜鑫
高强健
沈峰满
机构
东北大学冶金学院
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471,51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SFC52074072,NSFC 52274322,NSFC51974073)。
文摘
为了保证含钛高铝型铁矿石高炉冶炼的稳态顺行,围绕含钛高铝型高炉渣系,解析了炉渣成分、炉渣结构和炉渣黏度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当w(TiO_(2))=0~10%时,TiO_(2)呈现酸性氧化物的特性,故随着w(TiO_(2))的增加,炉渣发生聚合反应,黏度增大;当w(TiO_(2))=10%~25%时,随着w(TiO_(2))的增加,(SiO_(4)^(4-)+TiO_(4)^(4-))和AlO_(4)^(5-)的峰谱强度逐渐降低,且(SiO_(4)^(4-)+TiO_(4)^(4-))峰左移,这说明此时TiO_(2)呈现碱性氧化物的特性,炉渣中网状结构被破坏,炉渣发生解聚反应,黏度减小;随着w(Al_(2)O_(3))的增加,AlO_(4)^(5-)的峰谱强度逐渐升高,炉渣中AlO_(4)^(5-)网状结构增加,炉渣发生聚合反应,黏度逐渐增大;随着w(MgO)/w(Al_(2)O_(3))和w(CaO)/w(SiO_(2))的增大,AlO_(4)^(5-)和SiO_(4)^(4-)的峰谱强度降低,炉渣中AlO_(4)^(5-)和SiO_(4)^(4-)网状结构减少,炉渣发生解聚反应,黏度逐渐减小.
关键词
含钛
高铝高炉渣
黏度
拉曼光谱
炉渣
结构
解聚
Keywords
high Al_(2)O_(3)blast furnace slag containing TiO_(2)
viscosity
Raman spectroscopy
slag structure
depolymerization
分类号
TF54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Tb^(3+)/Ce^(3+)掺杂高铝高炉渣构筑硅铝酸盐发光玻璃的发光性能
被引量:
1
2
作者
秦凯龙
曹发斌
朱霖玲
刘伟明
申星梅
武杏荣
吴照金
机构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出处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57-762,共6页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08085ME13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钢铁联合项目(U1660105)。
文摘
采用高铝高炉渣高温水淬法制备了Tb^(3+)单掺及Tb^(3+)/Ce^(3+)共掺的硅铝酸盐发光玻璃,研究了基体结构和共掺对玻璃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000℃保温4 h后,玻璃晶化为Ca_(2)(Mg_(0.5)Al_(0.5))(Si_(1.5)Al_(0.5)O_(7)),发光性能急剧下降,4%(摩尔分数)Tb^(3+)掺杂的发光玻璃发光强度最高约是晶化后的12倍.Ce^(3+)和Tb^(3+)之间通过多极相互作用传递能量,Tb^(3+)/Ce^(3+)共掺的发光玻璃发光强度最高达到Tb^(3+)单掺的约6倍.4%Tb^(3+)/1%Ce^(3+)共掺的发光玻璃在150℃时具有良好的发光热稳定性,可以作为近紫外LED激发的绿光固体发光材料.
关键词
高铝高炉渣
发光玻璃
能量传递
发光热稳定性
Keywords
high aluminum blast furnace slag
luminescent glass
energy transfer
luminescence thermal stability
分类号
X7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TiO_(2)对高铝高炉渣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闫华
刘华军
陈布新
扈玫珑
机构
重庆惠能标普科技有限公司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8-124,共7页
基金
国家重大专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90050404)。
文摘
随着国内各钢铁企业高炉配加经济性较高的高铝原料的增加,炉渣中Al_(2)O_(3)含量增加,渣铁流动性变差,给高炉冶炼带来一系列问题。以CaO-SiO_(2)-Al_(2)O_(3)-MgO-TiO_(2)五元渣系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图理论计算结合试验研究和炉渣结构分析,研究了高铝渣中不同TiO_(2)含量(低钛:5%,中钛:15%,高钛:25%)对高铝高炉渣黏度、熔化性温度的影响,并通过炉渣结构研究解析了影响炉渣物化性能的原因。结果表明:固定碱度R_(2)为1.25,TiO_(2)质量分数增加至25%过程中,炉渣熔化温度先下降后增高,当TiO_(2)质量分数为7%时,炉渣液相析出相由斜长石类的钙铝硅酸盐(Ca_(2)Al_(2)SiO_(7))转变为高熔点钛酸钙(CaTiO_(3)),其熔点为1975℃,炉渣熔化温度增加;TiO_(2)含量由低钛5%增加至高钛25%时,炉渣黏度和熔化性温度均降低。温度越高,炉渣流动性越好,渣中TiO_(2)以[TiO6]8-八面体结构存在,可使渣中复杂硅氧网状结构解体;TiO_(2)含量由5%增加至25%时,炉渣中复杂结构单元Si(Q^(2)+Q^(3))的含量降低,简单结构单元Si(Q^(0)+Q^(1))的含量升高,Si(Q^(2)+Q^(3))/Si(Q^(0)+Q^(1))降低,炉渣结构简单化,即炉渣中无论是在低钛、中钛、还是高钛含量,TiO_(2)在炉渣中起炉渣修饰子作用,对降低炉渣黏度、改善炉渣流动性有积极作用,可作为高铝冶炼调控手段之一。
关键词
高铝高炉渣
TiO_(2)
理化性能
炉渣
结构
Keywords
high-alumina blast furnace slag
TiO_(2)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slag structure
分类号
TF534.1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原文传递
题名
高铝高炉渣系的熔化特性
被引量:
7
4
作者
王震
沈峰满
刘春城
郑海燕
杜金磊
张严
机构
东北大学冶金学院
出处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45,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SFC52074072,NSFC51774071,NSFC51974073)。
文摘
为了掌握高Al_(2)O_(3)条件下(w(Al_(2)O_(3))为15%以上)高炉渣系的熔化特性,利用差式扫描量热仪分析了不同w(MgO)/w(Al_(2)O_(3))、碱度(R)以及w(Al_(2)O_(3))对高铝高炉渣的熔化温度及熔化热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炉渣熔化开始温度为1248~1291℃、熔化结束温度为1432~1485℃、熔化热为137~211 J/g;当w(Al_(2)O_(3))=15%、高w(MgO)/w(Al_(2)O_(3))时,发生了共晶逆反应,导致高炉炉渣熔化开始温度逐渐降低,但由于高炉炉渣的液相线温度基本未变,所以炉渣熔化结束温度基本未发生改变;w(Al_(2)O_(3))为20%时,随着w(MgO)/w(Al_(2)O_(3))的增加,炉渣中易生成熔点较高的镁铝尖晶石,导致高炉炉渣熔化开始温度逐渐增大,与此同时,炉渣液相线温度逐渐降低,导致炉渣熔化结束温度逐渐降低;随着碱度R的增加,高炉炉渣中生成了具有高熔点的化合物、炉渣的液相线温度升高,使得高炉炉渣的熔化开始温度逐渐增加、炉渣熔化结束温度逐渐升高;随着w(Al_(2)O_(3))的增加,发生了共晶逆反应,故炉渣的熔化开始温度逐渐降低,而随着w(Al_(2)O_(3))的增加,炉渣中键能较大的Al—O键增多,需要在更高温度下才能实现炉渣的最终熔化,即熔化结束温度逐渐增加;随着w(MgO)/w(Al_(2)O_(3))、R以及w(Al_(2)O_(3))的增加,炉渣熔化热逐渐增多。分析认为,随着R的增加,炉渣中有高熔点化合物的生成,熔化热增加;随着炉渣中w(Al_(2)O_(3))的增加,炉渣中Al—O键增多,解聚破坏熔渣结构消耗的热量增多;而随着w(MgO)/w(Al_(2)O_(3))增加,高熔点化合物的生成或熔化开始温度降低,造成熔化热增加。
关键词
高铝高炉渣
熔化温度
熔化热
镁
铝
比
差式扫描量热法
Keywords
blast furnace slag with high Al_(2)O_(3)
melting temperature
heat of melting
ratio of w(MgO)/w(Al_(2)O_(3))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分类号
TF534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原文传递
题名
高铝中钛高炉渣脱硫的动力学机制
被引量:
16
5
作者
张淑会
穆红旺
孙艳芹
吕庆
机构
河北联合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
出处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16,共4页
文摘
以现场高炉渣化学成分为基准,利用纯化学试剂制备试验渣样,研究了高铝中钛型高炉渣脱硫的动力学过程,确定了其脱硫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一定时,铁水中硫含量w([S])随脱硫反应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试验条件下,高铝中钛渣脱硫过程属于二级反应,其限制性环节是硫在熔渣中的扩散。熔渣中硫的传质系数βS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硫在熔渣中的扩散活化能ED为127.03kJ/mol。
关键词
高
铝
中钛
高
炉渣
脱硫动力学
传质系数
扩散活化能
Keywords
blast furnace slag with medium titanium and high alumina content
desulphurization dynamics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diffusion activation energy
分类号
X75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炉渣成分对含钛高铝型高炉渣结构及黏度的影响
侯鑫
张保志
张绅
郑海燕
姜鑫
高强健
沈峰满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Tb^(3+)/Ce^(3+)掺杂高铝高炉渣构筑硅铝酸盐发光玻璃的发光性能
秦凯龙
曹发斌
朱霖玲
刘伟明
申星梅
武杏荣
吴照金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原文传递
3
TiO_(2)对高铝高炉渣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研究
闫华
刘华军
陈布新
扈玫珑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22
2
原文传递
4
高铝高炉渣系的熔化特性
王震
沈峰满
刘春城
郑海燕
杜金磊
张严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7
原文传递
5
高铝中钛高炉渣脱硫的动力学机制
张淑会
穆红旺
孙艳芹
吕庆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