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青藏高原北部白榴碧玄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杨迪
丁林
-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49-467,共19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资环局国际合作项目(编号:KZCX2-YW-GJ05)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编号:XDB05010400)
科技部"973"项目(编号:2011CB403101)资助
-
文摘
本文在可可西里北部边缘银顶山地区首次发现含橄榄石的高镁高钾质超基性火山岩。火山岩在阿尼玛卿—昆仑—木孜塔格缝合带南侧呈熔岩残丘形式产出,分布面积约为0.2 km^2,其形成时代为上新世(5~4 Ma),是岩浆的快速侵位—喷溢的结果。斑晶主要为橄榄石(10%~12%)+白榴石(21%~27%)+霞石(13%~16%)±透辉石(29%~31%),基质主要为透辉石+云母+Fe-Ti氧化物+玻璃,定名为白榴碧玄岩。对3个样品51个点的橄榄石电子探针数据计算显示,橄榄石牌号为Fo_(74-87)Fa_(13-26),属贵橄榄石,岩石中的橄榄石均不存在扭折带,表明这些橄榄石很可能是岩浆结晶的产物,而非岩浆捕获体。通过计算,银顶山地区橄榄石的结晶温度大约在1 226℃~1 234℃左右。白榴碧玄岩的化学组分:SiO_2<45%,MgO>10%,Na_2O+K_2O>8%,Mg~#(68.84~70.80),而Cr(149×10^(-6)~156×10^(-6))和Ni(138×10^(-6)~151×10^(-6)),^(87)Sr/^(86)Sr(约0.708 6)和^(143)Nd/^(144)Nd(约0.512 4),处于EMII源区范围内。初步认为藏北地区上新世超基性火山岩来自于较深的源区,最有可能是软流圈顶部地幔的局部熔融,并受到俯冲地壳物质的交代。
-
关键词
高镁-高钾质
白榴碧玄岩
上新世
软流圈
青藏高原
-
Keywords
High magnesium and high potassium, Leueite basanite, Pliocene,Asthenosphere, Tibetan Plateau
-
分类号
P588
[天文地球—岩石学]
P597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