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型层析成图技术在山前高陡构造区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满益志 黄录中 苏永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125-127,共3页
在山前地区 ,由于受构造运动的影响 ,地形起伏大、地表条件复杂 ,地下地层倾角大且地层介质的速度纵横向变化剧烈 ,使得原始叠加速度谱质量普遍较低 ,常规变速成图方法不能准确地确定圈闭的位置及构造高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适合山前... 在山前地区 ,由于受构造运动的影响 ,地形起伏大、地表条件复杂 ,地下地层倾角大且地层介质的速度纵横向变化剧烈 ,使得原始叠加速度谱质量普遍较低 ,常规变速成图方法不能准确地确定圈闭的位置及构造高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适合山前地区特点的“模型层析变速成图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层析 成图技术 油气勘探 地震勘探 层速度 高陡构造区 空间偏移 山前带
下载PDF
山前高陡构造区地层倾角测井构造解释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贵文 李军 +2 位作者 肖承文 张莉 李进福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41,共3页
针对山前高陡构造地质特征 ,提出了地层倾角测井自适应窗长交互式处理方法 ,建立了倾角测井地质构造解释模型。将这些方法和模型应用于山前高陡构造解释过程中 ,包括优化地震处理参数、井震结合精细构造解释以及山前地区地层对比 。
关键词 山前高陡构造区 地层倾角测井 构造解释模型 应用 斜坡带
下载PDF
层速度替换建场法在高陡构造区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温声明 杨德兴 +2 位作者 王贵重 王志勇 刘永雷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8-312,共5页
为了得到较好的成像效果,在山前高陡复杂构造区的地震资料处理中,一般采用叠加速度作为成像速度。但由于受高陡地层、膏盐岩塑性地层变形和地层逆掩推覆的影响,叠加速度并不能真实反映地下地层的速度变化规律,因此利用叠加速度资料、采... 为了得到较好的成像效果,在山前高陡复杂构造区的地震资料处理中,一般采用叠加速度作为成像速度。但由于受高陡地层、膏盐岩塑性地层变形和地层逆掩推覆的影响,叠加速度并不能真实反映地下地层的速度变化规律,因此利用叠加速度资料、采用常规的速度建场方法难以准确落实构造。本文针对高陡复杂构造区的构造特点,结合多年山前复杂构造区的速度研究及建场经验,提出了适用于高陡复杂构造区速度研究思路及建场方法——高陡构造区层速度替换建场法。该方法在东秋里塔格构造带构造落实中应用效果较为明显,为东秋里塔格构造带的油气勘探提供了比较可靠的构造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构造 膏盐岩 逆掩推覆 叠加速度 层速度替换建场法 东秋里塔格构造
下载PDF
高陡构造区枯竭型油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配套地震解释技术序列 被引量:1
4
作者 唐绪磊 赵振伟 +4 位作者 王兰英 王征 徐敏 郭海洋 吴战培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4-51,共8页
由枯竭型油气藏改建的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具有储气量大、投资相对较低等优点,是储气库建库的首选目标。高陡构造区由于构造复杂、储层厚度薄,准确落实地下构造真实形态和目标地层深度难度大,地质目标难以一次性中靶。为了形成... 由枯竭型油气藏改建的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具有储气量大、投资相对较低等优点,是储气库建库的首选目标。高陡构造区由于构造复杂、储层厚度薄,准确落实地下构造真实形态和目标地层深度难度大,地质目标难以一次性中靶。为了形成一套有针对性的高陡构造区枯竭型油气藏改建储气库的地震解释技术序列,对整个建库期间使用到的地震解释技术进了梳理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多井控制的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技术可以对构造进行准确的三维空间雕刻,能够有效地解决高陡构造真实形态和目标地层深度预测的难题,进而对气藏的封闭性做出评价;②所形成的地震导向技术,为注采井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物探技术支撑,有效地指导了注采井工艺的设计、实施,为提高高陡复杂构造区钻探成功率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提高了钻井速度与效益;③随钻过程中实时跟踪调整,可以有效提高注采井一次性入靶率和目的层段的进尺。结论认为,所形成的配套地震解释技术序列为四川盆地东部XGS地下储气库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有效地指导了注采井工艺的设计实施以及动态调整井轨迹方案,提高了钻井一次性中靶率,大幅度提高了石炭系地层及储层的钻遇率,对今后枯竭型油气藏改建储气库工程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构造区 枯竭型油气藏 改建地下储气库 地震导向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 地层倾角预测 动态跟踪
下载PDF
四川盆地高陡构造区凉高山组页岩油气地质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楠 洪海涛 +3 位作者 李国辉 周红飞 贾敏 康家豪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2年第4期86-95,共10页
四川盆地下侏罗统凉高山组为三角洲—湖泊沉积,盆地东部地区为沉积次中心。由于盆地东部地区高陡构造发育,过去浅层勘探一直未受重视,研究较少。本次研究通过野外露头、岩心,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氮气吸附等方法,对侏罗系凉高山组岩... 四川盆地下侏罗统凉高山组为三角洲—湖泊沉积,盆地东部地区为沉积次中心。由于盆地东部地区高陡构造发育,过去浅层勘探一直未受重视,研究较少。本次研究通过野外露头、岩心,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氮气吸附等方法,对侏罗系凉高山组岩石学特征、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特征、含油气性、保存条件等要素进行分析,指出川东高陡构造区凉高山组湖相页岩油气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结果表明:(1)凉高山组页岩厚度大,平均为34 m,以Ⅱ型干酪根类型为主,少量Ⅲ型,有机碳(TOC)平均含量1.4%,Ro值1.0%~1.4%,平均孔隙度3.49%,具备良好的页岩油气地质条件。(2)凉高山组为粉砂岩、细砂岩与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混合沉积,发育砂岩及页岩两种储层,储层品质优,烃储搭配良好,利于页岩油气富集。(3)川东地区凉高山组页岩脆性矿物平均含量61.3%,水平应力差较小,向斜区地层压力系数大于1.0,有利于页岩储层改造和油气富集。(4)距离断裂带5 km以外,埋深1 000 m以深的地区保存条件好,勘探潜力大,确定开江、涪陵及忠县地区为勘探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高陡构造区 早侏罗世 山组 湖相页岩 地质特征 保存条件 勘探潜力
下载PDF
高陡构造区薄-中厚煤层群复合氮气泡沫压裂液研究——以合川地区煤层气为例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烨 邓智 +2 位作者 潘林华 孙良田 张健强 《非常规油气》 2021年第6期83-90,共8页
针对重庆市沥鼻峡背斜呈高陡复杂构造区,活性水压裂施工压力高、加砂风险大、支撑剂展布差及排采期间出砂严重等难题,评价优选了一套性能优良的氮气泡沫压裂液体系,即0.5%复合发泡稳泡剂JZQW-1+1.5%KCl防彭剂+N;并成功实现对合煤1-X2井... 针对重庆市沥鼻峡背斜呈高陡复杂构造区,活性水压裂施工压力高、加砂风险大、支撑剂展布差及排采期间出砂严重等难题,评价优选了一套性能优良的氮气泡沫压裂液体系,即0.5%复合发泡稳泡剂JZQW-1+1.5%KCl防彭剂+N;并成功实现对合煤1-X2井4个煤层三级分段压裂合层排采实验。室内评价及现场实验结果表明:起泡稳泡剂JZQW-1采用小分子稳定剂代替大分子稳泡剂,有效提高泡沫液黏度、弹性和稳定性,克服了传统泡沫压裂液的缺点;该泡沫压裂液体系在30℃条件下,起泡体积约为700 ml,半衰期超过800 min,压裂液黏度达81 mPa·s,泡沫液稳定性好,耐剪切能力强。压裂施工期间裂缝监测结果对比证实该泡沫压裂液可有效降滤以提高改造效果,也为推进重庆市煤层气地面抽采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构造区 煤层 氮气泡沫压裂 分级压裂 多层合采
下载PDF
欠平衡钻井技术在超高压地层中的研究与应用
7
作者 张代骏 邓文辉 姜宏利 《断块油气田》 CAS 2000年第3期52-53,共2页
川东地区高陡背斜构造地质情况复杂,井下压力异常。川东某井在嘉二2钻遇异常高压气层,通过对钻井液密度与气测全烃值和钻井液静止时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利用密度、全烃值、钻井液静止时间的相互控制关系,进行欠平衡钻井和起下钻作业... 川东地区高陡背斜构造地质情况复杂,井下压力异常。川东某井在嘉二2钻遇异常高压气层,通过对钻井液密度与气测全烃值和钻井液静止时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利用密度、全烃值、钻井液静止时间的相互控制关系,进行欠平衡钻井和起下钻作业,保证了井下安全,取得了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平衡钻井 压地层 高陡构造区 钻井安全
下载PDF
渝页1井地质背景及钻探效果 被引量:66
8
作者 张金川 李玉喜 +4 位作者 聂海宽 龙鹏宇 唐颖 唐玄 姜文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4-118,共5页
我国南方海相页岩分布广、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程度高,由于地质及地形条件复杂、含气性变化大,页岩气资源潜力有待查明。位于重庆市彭水县境内的页岩气取心井——渝页1井揭示了高陡构造带上黑色页岩及其中的含气特点。该井钻揭... 我国南方海相页岩分布广、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程度高,由于地质及地形条件复杂、含气性变化大,页岩气资源潜力有待查明。位于重庆市彭水县境内的页岩气取心井——渝页1井揭示了高陡构造带上黑色页岩及其中的含气特点。该井钻揭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层系地层厚度为225.78 m(未穿)。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井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具有有利的页岩气成藏条件及典型的浅层页岩气特点,有机碳含量平均达到了3.7%,有机质成熟度(Ro)平均为2.04%。黑色页岩中裂缝及微孔隙发育,储集空间包括了黏土矿物粒间微孔隙、页理间孔隙、溶蚀孔隙、成岩微裂缝及构造裂缝等。实验计算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含气量介于1.0~3.0 m3/t。研究表明,渝页1井所揭示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暗色页岩分布广泛,页岩气资源潜力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东南高陡构造区 页岩气 渝页1井 地质背景 钻探效果 含气性 资源潜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