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涛 高薇薇 +4 位作者 陈佳 许芳 何天文 邝舒敏 陈运彬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患儿,女,出生30min,因呼吸困难30min入院。孕2产2,孕32”周,于2014年10月3日8:30分在我院因“瘢痕子宫、臀位、胎儿宫内窘迫”行剖腹产娩出,出生时羊水清,脐带及胎盘未见异常,Apgar评分:
关键词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 APGAR评分 胎儿宫内窘迫 呼吸困难 瘢痕子宫 剖腹产 羊水清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明霞 艾孜买提 阿不来提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81-783,共3页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足月新生儿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syndrome 早产儿肺透明膜病 disease ARDS injury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小儿麻疹肺炎合并重度ARDS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耿文锦 曹利静 +2 位作者 徐梅先 王晓冬 霍习敏 《临床肺科杂志》 2016年第9期1720-1722,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对小儿麻疹肺炎合并重度ARDS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小儿麻疹肺炎合并重度ARDS常频通气(CMV)治疗失败后行HFOV治疗,设置相应的参数。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2h、24h、48h通气-氧合指标变化、循环指标的变化及患...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对小儿麻疹肺炎合并重度ARDS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小儿麻疹肺炎合并重度ARDS常频通气(CMV)治疗失败后行HFOV治疗,设置相应的参数。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2h、24h、48h通气-氧合指标变化、循环指标的变化及患儿存活情况。结果 HFOV治疗后12h、24h、48h通气-氧合指标均有改善,Pa CO2降低,Pa O2/Fi O2值升高,OI值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治疗12h、24h、48h心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治疗前后各时间段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儿存活20例,死亡10例(33.3%)。结论HFOV对CMV治疗无效的重度ARDS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改善通气及气体交换,对血流动力学无不良影响,可作为小儿麻疹肺炎合并重度ARDS的重要抢救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 重度ARDS 麻疹肺炎 小儿 HFOV 治疗前后 氧合指标 存活情况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27例新生儿气漏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薇 赵倩 +1 位作者 何琛 陈姝姝 《贵州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431-432,共2页
新生儿气漏综合征(air leak syndrome )包括间质性肺气肿(PIE )、纵膈气肿、心包积气、皮下气肿血管内积气及气腹、气胸。其发病急、病情进展快,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是N IC U 的常见病。高频振荡通气(high-frequency oscilat... 新生儿气漏综合征(air leak syndrome )包括间质性肺气肿(PIE )、纵膈气肿、心包积气、皮下气肿血管内积气及气腹、气胸。其发病急、病情进展快,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是N IC U 的常见病。高频振荡通气(high-frequency oscilation ventilation , HFOV)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机械通气方式,作为一种肺保护策略,其优点为高频率、小潮气量、低气道压、机械死腔小,不增加气压伤的前提下提高氧合,治疗新生儿气漏综合征效果明显。我科 N IC U 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应用HFOV治疗27例气漏综合征患儿,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 气漏综合征 疗效观察 新生儿 间质性肺气肿 心包积气 HFOV 肺保护策略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的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赖素贤 李少澍 李昕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9年第12期1460-1462,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9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高频振...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9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方法。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PaO2为(60.65±7.30)mm Hg,SaO2为(93.45±4.25)%,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的PaCO2为(48.60±5.35)mm Hg,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的PaO2/FiO2为(127.65±11.45)mm Hg,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的OI为(8.50±1.60)%,低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在实施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方案的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 新生儿 重症呼吸衰竭
下载PDF
重症新生儿肺疾病的高频振荡通气治疗(附8例报告) 被引量:3
6
作者 周小坚 徐海斌 《小儿急救医学》 2001年第1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新生儿 肺疾病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 HFOV 疗效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肺透明膜病疗效观察
7
作者 石俊英 《中国乡村医药》 2006年第4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 肺透明膜病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机械通气治疗 间隙正压通气 NRDS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6
8
作者 熊梦玉 李磊 孙维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12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体会。方法:研究人员按照本次研究要求,从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随机选取70例。采用摸球法将7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与...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体会。方法:研究人员按照本次研究要求,从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随机选取70例。采用摸球法将7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儿3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传统的护理干预措施,而观察组患儿则接受加强护理,根据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来评估本次研究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护理前的pH、PaO2、PaCO2、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接受不同的护理干预12 h后,观察组PaO2、SpO2均高于对照组患儿,PaCO2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护理后的p H值对比,观察组患儿虽高于对照组患儿,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该治疗方式能有效地改善患儿的通气功能,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加以护理干预,对于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保障抢救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体会
下载PDF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观察与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柳俊伶 《中国处方药》 2019年第3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4月90例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药物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疗效;通气指标恢复正常的... 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4月90例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药物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疗效;通气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生命体征稳定时间;治疗前后患儿氧合指数、经皮氧饱和度、血气分析指标;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通气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生命体征稳定时间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氧合指数、经皮氧饱和度、血气分析指标并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氧合指数、经皮氧饱和度、血气分析指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安全性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药物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确切,可改善氧合指数、经皮氧饱和度、血气分析指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 效果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生理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分析
10
作者 董磊 董欣英 《中外医疗》 2021年第1期17-19,35,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生理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2017年10月—2019年9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生理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儿中,方便选取42例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其中21例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患儿纳入... 目的研究分析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生理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2017年10月—2019年9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生理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儿中,方便选取42例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其中21例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患儿纳入治疗A组,另外21例采用常规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纳入治疗B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体重和身高变化情况、潮气呼吸指标、肺氧合功能指标以及不良症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A组与治疗B组在出生时的体重分别为(2.98±0.65)、(2.93±0.59)kg,身高分别为(48.53±1.22)、(49.12±1.17)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1、1.599,P=0.795、0.118);治疗A组患儿在1岁、2岁时的体重和身高分别是(7.42±1.01)kg、(10.32±0.68)kg、(67.23±2.43)cm、(81.36±1.72)cm,治疗B组分别为(6.65±0.97)kg、(9.58±0.72)kg、(64.21±2.28)cm、(79.82±2.0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0,P=0.016;t=3.424,P=0.001;t=4.153,P<0.001;t=2.652,P=0.011)。治疗后1周,治疗A组患儿的潮气呼吸达峰时间比(40.32±1.86)%、达峰容积比(42.43±1.56)%、吸气时间(0.95±0.12)s、呼气时间(1.62±0.06)s和潮气量(8.47±0.15)mL/kg比治疗B(39.18±1.53)%、(40.36±1.29)%、(1.03±0.08)s、(1.75±0.09)s、(8.13±0.09)mL/kg组更接近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9,P=0.036;t=4.686,P<0.001;t=2.542,P=0.015;t=5.508,P<0.001;t=8.907,P<0.001)。治疗A组不良症状发生率(9.52%)比治疗B组(38.1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00,P<0.001)。结论在新生儿生理性支气管肺部发育不良的治疗中,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状态,促进生长发育,并且治疗安全性较高,该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 新生儿 生理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可行性 安全性
下载PDF
研究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11
作者 王秀桂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2年第21期43-44,145,共3页
目的:研究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时间为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选取对象为62例于本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62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分... 目的:研究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时间为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选取对象为62例于本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62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分别应用常规机械通气治疗和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动脉血气相关指标、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相关临床指标分别对比(P>0.05);治疗12h后两组患儿的吸入氧浓度、氧合指数、平均气道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儿的动脉血气相关指标更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0.05)。相对于对照组患儿而言,观察组患儿的通气治疗时间和总住院时长更短,两组对比(P<0.05)。两组并发症指标差异不大(P>0.05)。结论: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中,应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效果好,而其并发症的发生未见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常频通气失败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被引量:19
12
作者 游楚明 傅万海 +2 位作者 覃晓菲 张玉 余秋敏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45-847,共3页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引起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见于早产儿,病情危重,进展快,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常频机械通气(CMV)使用以来显著地降低了NRDS患儿的病死率,但也存在部分患儿使用CMV治疗失败的情况。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 常频通气 新生儿呼吸衰竭 疗效 常频机械通气 病情危重 NRDS
原文传递
17例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及高频振荡通气治疗 被引量:14
13
作者 徐巍 鲁继荣 +1 位作者 严超英 穆志红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2-333,共2页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 新生儿气胸 临床分析 新生儿危重症 高频震荡通气 平均气道压 病情进展 呼吸方式
原文传递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1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金小兰 谭玮 +1 位作者 周小红 罗昊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 重症呼吸衰竭 临床观察 新生儿呼吸衰竭 肺部氧合功能 辅助通气 通气方法
原文传递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明霞 艾孜买提.阿吉 张蕾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30-32,共3页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是早产儿生后早期出现的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的呼吸系统疾病,是呼吸衰竭的主要病因,也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高频振荡通气(HFOV)用于治疗新生儿HMD,取得了满意效果...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是早产儿生后早期出现的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的呼吸系统疾病,是呼吸衰竭的主要病因,也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高频振荡通气(HFOV)用于治疗新生儿HMD,取得了满意效果。本文将我院新生儿科用HFOV以及未用HFOV治疗HMD两组患儿进行疗效对比,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 早产儿肺透明膜病 疗效观察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disease 进行性呼吸困难 呼吸系统疾病 HFOV 呼吸衰竭 疗效对比
原文传递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例
16
作者 王晓芝 吕长俊 +2 位作者 陈俊娥 李笑宏 高福全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30-730,共1页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骨髓再生障碍 肝脏移植 发育异常 骨髓移植 呼吸困难 呼吸急促
原文传递
肺表面活性物质、一氧化氮吸入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附3例报告) 被引量:10
17
作者 欧阳长安 林新祝 +3 位作者 赖基栋 黄荔涵 李雅丹 郑直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83-585,共3页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是导致低氧性呼吸衰竭(hypoxic respiratory failure,HRF)最常见的原因,且一直是新生儿领域的一大难题。肺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治疗、机械通气(...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是导致低氧性呼吸衰竭(hypoxic respiratory failure,HRF)最常见的原因,且一直是新生儿领域的一大难题。肺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治疗、机械通气(常频或高频)、一氧化氮吸入(iNO)、液体通气和体外膜肺(ECMO)等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急救技术。由于这些技术的应用,HRF的抢救成功率不断提高,尤其是前3种技术,操作相对简单、价格相对低廉,在国内较多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普遍开展,对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 肺表面活性物质 一氧化氮吸入 hypertension pulmonary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低氧性呼吸衰竭
原文传递
高频振荡通气与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炜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2期32-33,共2页
目的:观察对比高频振荡通气与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0例新生儿气胸患儿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将其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治疗... 目的:观察对比高频振荡通气与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0例新生儿气胸患儿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将其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并将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后两组新生儿的平均气道压、用氧浓度、氧合指数及二氧化碳分压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新生儿的平均气道压、用氧浓度、氧合指数及二氧化碳分压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新生儿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少,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气胸患儿给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其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肺功能,促进患儿身体康复速度,该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 常频机械通气治疗 新生儿气胸 效果对比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19
作者 关晓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0039-0041,共3页
研究目的主要以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作为根本。方法 在2021.1-2022.8于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例中,选取3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照抽签结果,实验组、对照组(各为15例)分别予以高频振荡通气方案治疗、常... 研究目的主要以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作为根本。方法 在2021.1-2022.8于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例中,选取3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照抽签结果,实验组、对照组(各为15例)分别予以高频振荡通气方案治疗、常规机械通气方案治疗,在本次研究的评价指标中,不仅仅包括吸入氧气浓度、氧合指数,而且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也是不容忽视的,当然也包括通气治疗总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在内。结果 治疗前的两组患儿各项指标改善并不明显,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儿吸入氧气浓度、氧合指数、平均气道压指标在变化的同时,实验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P<0.05);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3.33%(11/15),而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14/15),故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总发生概率13.33%,是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概率46.67%不可比拟的,P<0.05;实验组的通气治疗总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是明显要比对照组更低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时,高频振荡通气方案治疗绝不可忽视它,可以确保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和生命体征得到有效改善,不断节约通气治疗总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推动治疗效果的提升,而且还可以防止并发症的出现,其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治疗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血气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姚岭松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对感染诱发的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实施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07例ARD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接受抗感染等常规基础治疗,在呼吸支持方面,对照组53例患儿进行常频机... 目的:探讨对感染诱发的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实施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07例ARD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接受抗感染等常规基础治疗,在呼吸支持方面,对照组53例患儿进行常频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54例患儿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结果:不同机械通气方式治疗后两组患儿动脉血气相关指标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 <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检测水平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2. 96%,低于对照组的22. 64%,并且减少了气胸的发生率(P <0. 05)。结论:对感染诱发的新生儿ARDS实施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其Pa O_2水平,并有效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 血气分析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