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振荡通气法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晓芳 郭利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2期222-224,共3页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通气法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1年3月至2017年3月新乡市中心医院145例气胸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通气方式分为对照组(73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机械通气法,观察组接受高频振...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通气法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1年3月至2017年3月新乡市中心医院145例气胸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通气方式分为对照组(73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机械通气法,观察组接受高频振荡通气法。观察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吸入高浓度氧时间、用氧总时间、住院时间、pH值、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OI)、动脉血氧分压/肺泡氧分压比值(PaO_2/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对比两组患儿出院6个月后呼吸频率、每分钟通气量、潮气量、达峰时间比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吸入高浓度氧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氧总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H值、PaO_2、PaO_2/PAO_2高于治疗前,观察组pH值、PaO_2、PaO_2/PAO_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OI、PaCO_2低于治疗前,观察组OI、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后复查,观察组呼吸频率、每分钟通气量、潮气量、达峰时间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道感染、肺出血及颅内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机械通气法比较,高频振荡通气法可缩短气胸新生儿机械通气时间及用氧总时间,改善血气分析指标,稳定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法 常规机械通气 新生儿 气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