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正弦波振动对失重性肌萎缩的对抗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任俊蝉 樊小力 +1 位作者 宋新爱 朱永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7-530,共4页
目的 探讨高频正弦波振动对模拟失重条件下大鼠比目鱼肌萎缩的对抗作用。方法 将SD大鼠按体重匹配的原则随机分为同步对照 (CON)、模拟失重 (SUS)、模拟失重 +高频振动 (SUS +HFV) 3组。 7d后 ,取大鼠比目鱼肌(SOL)称其湿重 ,计算其... 目的 探讨高频正弦波振动对模拟失重条件下大鼠比目鱼肌萎缩的对抗作用。方法 将SD大鼠按体重匹配的原则随机分为同步对照 (CON)、模拟失重 (SUS)、模拟失重 +高频振动 (SUS +HFV) 3组。 7d后 ,取大鼠比目鱼肌(SOL)称其湿重 ,计算其湿重体重比。采用组织酶化学染色及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对大鼠比目鱼肌I、II型肌纤维比例、横截面积 (CS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与CON组对比 ,SUS组比目鱼肌湿重体重比、横截面积明显减小 ,同时I型纤维比例减少而II型纤维比例增加 (P <0 .0 5 )。SUS +HFV组比目鱼肌湿重体重比、横截面积及I、II型纤维的构成比与CON组对比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正弦波振动 失重性肌萎缩 大鼠 HFV 肌纤维 肌张力
下载PDF
高频正弦波振动抑制废用性肌萎缩的凋亡进程 被引量:2
2
作者 石磊 汪一鸣 +1 位作者 胡婷华 樊小力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9-94,119,共7页
目的:探讨高频正弦波振动(HFV)对骨骼肌在废用状态时细胞凋亡的对抗作用。方法:建立废用动物模型,改进振动仪的关键技术,采用短时间歇式振动的方法,结合电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法和TUNEL法检测,观察HFV对制动大鼠比目鱼肌(SOL)湿重体重... 目的:探讨高频正弦波振动(HFV)对骨骼肌在废用状态时细胞凋亡的对抗作用。方法:建立废用动物模型,改进振动仪的关键技术,采用短时间歇式振动的方法,结合电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法和TUNEL法检测,观察HFV对制动大鼠比目鱼肌(SOL)湿重体重比、肌纤维横截面积、肌纤维超微结构的变化、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结果:(1)制动后大鼠SOL湿重体重比为30.22±2.68,下降了36.43%。肌纤维的横截面积为3789.56±95.14μm2,下降了37.77%。HFV组相对制动组的SOL湿重体重比及横截面积均有所增加(P<0.05);(2)电镜可见制动后梭外肌病变明显,核内染色质团块状凝集。梭内肌部分肌膜溶解消失,细胞核变形。振动组的梭外肌Z线结构比较清晰,梭内肌纤维结构未见明显改变;(3)制动后大鼠SOL中Bcl-2阳性表达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表达情况(P<0.05)。制动后Bax阳性表达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表达情况(P<0.05)。制动后AI为2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FV组相对制动组的Bcl-2阳性表达率均有所增加,Bax阳性表达率以及AI有所降低(P<0.05)。结论:改进后的抗肌萎缩振动仪操作性较强,对制动大鼠废用性肌萎缩的凋亡进程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正弦波振动 肌梭 废用性肌萎缩 凋亡 骨骼肌
下载PDF
高频正弦波振动对尾吊大鼠比目鱼肌H反射变化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威 樊小力 +2 位作者 张浩 宋新爱 李强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8-92,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进一步观察尾吊大鼠与肌梭兴奋性传入有关的α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的变化,并探讨高频正弦波振动比目鱼肌能否对这种兴奋性的变化产生影响。方法用大鼠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模型。对比目鱼肌施加机械正弦波振动(100Hz,0.3... 目的本研究旨在进一步观察尾吊大鼠与肌梭兴奋性传入有关的α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的变化,并探讨高频正弦波振动比目鱼肌能否对这种兴奋性的变化产生影响。方法用大鼠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模型。对比目鱼肌施加机械正弦波振动(100Hz,0.3mm)。电刺激坐骨神经,同时记录比目鱼肌肌电图。结果尾吊和高频正弦波振动均不影响H反射幅值在刺激强度增加时的变化趋势。尾吊14d后,大鼠最大运动反应(Mmax)和Hmax与Mmax之比(Hmax/Mmax)明显减小,而在尾吊期间给予高频振动后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模拟失重状态下肌梭的传入冲动减少可引起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降低。高频正弦波振动比目鱼肌可以提高模拟失重条件下脊髓α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模拟 高频正弦波振动 单突触反射 比目鱼肌
下载PDF
高频正弦波振动对制动大鼠比目鱼肌MHC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石磊 曹若男 +1 位作者 樊小力 陈龙伟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5-349,共5页
目的探讨高频正弦波振动(HFV)对制动大鼠比目鱼肌(SOL)梭内、外肌纤维肌球蛋白重链(MHC)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后肢制动作为废用性肌萎缩动物模型,对振动组大鼠施以HFV,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大鼠SOL梭内、外肌纤维MHC表达。结果①制... 目的探讨高频正弦波振动(HFV)对制动大鼠比目鱼肌(SOL)梭内、外肌纤维肌球蛋白重链(MHC)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后肢制动作为废用性肌萎缩动物模型,对振动组大鼠施以HFV,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大鼠SOL梭内、外肌纤维MHC表达。结果①制动14 d后,大鼠SOL梭外肌Ⅰ型肌纤维的构成比明显减少,Ⅱ型肌纤维的构成比明显增加(P<0.05),SOL梭内肌纤维快缩型MHC的表达有所增强;②制动加HFV大鼠与制动组相比,SOL梭外肌Ⅰ型肌纤维的构成比明显上升,Ⅱ型肌纤维的构成比明显下降(P<0.05),SOL梭内肌纤维快缩型MHC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HFV对制动大鼠SOL梭外肌Ⅰ型肌纤维向Ⅱ型肌纤维的转化和梭内肌MHC表达增强的趋势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正弦波振动 制动 肌球蛋白重链 肌梭 表达
下载PDF
高频正弦波振动对制动大鼠比目鱼肌萎缩的对抗作用
5
作者 张德芳 任俊婵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正弦波振动对后肢制动大鼠比目鱼肌萎缩的对抗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后肢制动(石膏固定)作为肌肉废用模型,将成年SD大鼠按随机配对原则分为3组:对照组(CON)、制动组(IM)、制动+高频振动组(IM+HFV)。每组10只动物... 目的探讨高频正弦波振动对后肢制动大鼠比目鱼肌萎缩的对抗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后肢制动(石膏固定)作为肌肉废用模型,将成年SD大鼠按随机配对原则分为3组:对照组(CON)、制动组(IM)、制动+高频振动组(IM+HFV)。每组10只动物。在后肢制动的14天期间,对IM+HFV组大鼠的制动肢体的比目鱼肌部位实施高频振动(100Hz;500μm)。14天后,取大鼠比目鱼肌称其湿重,计算出湿重体重比;采用酶组化染色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骨骼肌纤维的横截面积以及I、II型肌纤维的构成比。结果1)14天后,制动组大鼠比目鱼肌湿重、湿重/体重及肌纤维横截面积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小(P〈0.05):同时,制动组大鼠比目鱼肌I型肌纤维所占比例下降而II型肌纤维比例增高(P〈0.05)。2)制动加高频振动组大鼠14天后,与制动组相比,比目鱼肌的湿重、湿重/体重及肌纤维横截面积均有明显增大(P〈0.05)。结论高频正弦波振动可有效地对抗制动引起的比目鱼肌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肢制动 肌肉萎缩 对抗措施 高频正弦波振动
下载PDF
不同频率正弦波振动对大鼠废用性肌萎缩的对抗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石磊 曹若男 +1 位作者 樊小力 陈龙伟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2-484,共3页
目的:探讨正弦波振动(HFV)对制动大鼠肌肉萎缩的对抗作用。方法:以大鼠后肢制动为废用模型,对振动组大鼠施以不同频率的HFV,观察大鼠比目鱼肌(SOL)湿重体重比、肌纤维横截面积、梭外肌纤维构成比以及梭内肌纤维肌球蛋白重链(MHC)的表达... 目的:探讨正弦波振动(HFV)对制动大鼠肌肉萎缩的对抗作用。方法:以大鼠后肢制动为废用模型,对振动组大鼠施以不同频率的HFV,观察大鼠比目鱼肌(SOL)湿重体重比、肌纤维横截面积、梭外肌纤维构成比以及梭内肌纤维肌球蛋白重链(MHC)的表达的变化。结果:(1)制动14 d后,SOL湿重体重比、肌纤维横截面积以及梭外肌Ⅰ型肌纤维的构成比明显下降,Ⅱ型肌纤维的构成比明显增加,梭内肌纤维MHC的表达有所增强;(2)施加HFV后,SOL湿重体重比、肌纤维横截面积和Ⅰ型肌纤维的构成比明显上升,Ⅱ型肌纤维的构成比明显下降,梭内肌纤维MHC的表达正常。结论:HFV可对抗废用后SOLⅠ型肌纤维向Ⅱ型肌纤维的转化和梭内肌MHC表达有增强的趋势,且以200 Hz HFV组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正弦波振动 肌球蛋白重链 肌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