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生物显微镜结合组织多普勒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功能的可行性
1
作者 曲江波 夏伟 +3 位作者 葛舒平 谢明星 郑敏娟 孙若鹏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2-55,共4页
目的应用扩张型心肌病(DCM)小鼠模型探讨组织多普勒显像(TDI)评价早期心肌功能障碍的可行性。方法应用Vevo 770超声生物显微镜和30~40 MHz高频探头,分别在小鼠生后第3个月(G1组,n=12)、第6个月(G2组,n=11)和第9个月(G3组,n=10)对携带ZA... 目的应用扩张型心肌病(DCM)小鼠模型探讨组织多普勒显像(TDI)评价早期心肌功能障碍的可行性。方法应用Vevo 770超声生物显微镜和30~40 MHz高频探头,分别在小鼠生后第3个月(G1组,n=12)、第6个月(G2组,n=11)和第9个月(G3组,n=10)对携带ZASP4突变的33只DCM小鼠进行M型、二维及TDI超声心动图检查。以M型和二维超声评价整体心脏功能以获取短轴缩短率(FS)和射血分数(EF)。TDI的取样容积置于左心室后壁,并将其分为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以获取收缩和舒张峰值速度。结果 M型和二维超声测量G1、G2组的EF与FS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G3组则明显降低(P<0.01)。以TDI测量的G2组基底段和中间段收缩峰值速度明显低于G1组[(28.6±4.3)mm/s vs(45.8±12.0)mm/s,(26.3±5.3)mm/s vs(38.6±12.6)mm/s,P<0.01];舒张峰值速度也低于G1组[(32.3±6.3)mm/s vs(53.3±12.6)mm/s,(27.3±7.2)mm/svs(41.9±12.0)mm/s,P<0.01)],G3组基底段和中间段的峰值速度相比,G1和G2组减少更为明显(P<0.01)。结论利用高频显微镜进行TDI评测是可行的;并且TDI检测DCM小鼠模型的早期心功能障碍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生物显微镜 组织多普勒显像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UBM对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晶状体悬韧带及术后房角形态的观察 被引量:12
2
作者 崔冬梅 吴小宏 贺严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980-983,共4页
目的:探究高频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对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术前晶状体悬韧带及术后房角形态的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拟行白内障手术的且晶状体悬韧带及术后房角形态情况不明的白内障合并PACG患者50... 目的:探究高频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对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术前晶状体悬韧带及术后房角形态的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拟行白内障手术的且晶状体悬韧带及术后房角形态情况不明的白内障合并PACG患者50例(50眼)为研究对象。术前患者均行UBM检查,观察并记录患者晶状体悬韧带异常情况及术后房角形态,评估UBM检查的准确性。结果:UBM检查显示,50例白内障联合PAGG患者中,悬韧带异常者为29眼(58%),其中悬韧带异常者中,离断者9眼(18%),松弛20眼(40%)。手术结果显示,50例白内障联合PAGG患者中,悬韧带异常者为27眼(54%),其中悬韧带异常者中,离断者8眼(16%),松弛19眼(38%)。两种检查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准确性较高。另UBM对患者房角定量化检测显示,术后患者房角的ACD、AOD500及TCPD值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D1的值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M可准确观察和定位晶状体悬韧带的异常情况,且对患者患眼房角形态的观察提供定量化检测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高频超声生物显微镜 晶状体悬韧带 房角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