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9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伐沙班在高龄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28
1
作者 武云涛 姚璐 +5 位作者 田国祥 刘立新 陈艳梅 夏常泉 张薇 高迎春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9期1066-1068,共3页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利伐沙班治疗高龄老年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于陆军总医院干部病房住院和门诊就诊的NVAF患者75例,男性53例,女性22例。依据年龄分为高龄老年组(38例,>80岁)和老年...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利伐沙班治疗高龄老年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于陆军总医院干部病房住院和门诊就诊的NVAF患者75例,男性53例,女性22例。依据年龄分为高龄老年组(38例,>80岁)和老年组(37例,65岁~80岁)。两组患者根据HAS-BLED评分高低确定初始口服利伐沙班剂量,然后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调整剂量。治疗前和治疗中检测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血小板计数(PLT)。随访1年,比较两组临床栓塞事件、药物不良反应(出血、皮疹、便潜血阳性等)。结果连续监测1年,高龄老年组和老年组利伐沙班的用药剂量均为5~15 mg/d,平均应用剂量分别为(10.00±2.50)mg/d和(10.13±2.63)mg/d,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服药前比较,高龄老年组服用利伐沙班治疗1个月、6个月、12个月后PT、APTT、TT均升高,FIB与D-D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老年组治疗1个月、6个月、12个月后PT、APTT、TT均升高,FIB和D-D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患者均无再发急性脑梗死,均无严重出血,出现轻微出血经调整用药剂量后症状消失。结论高龄老年NVAF患者应用适当利伐沙班(5~15 mg/d)抗凝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房颤 利伐沙班 安全性 随访
下载PDF
高龄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利伐沙班抗凝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钟艳霞 龚昌荣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23期34-35,共2页
目的观察高龄老年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利伐沙班抗凝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高龄老年NVAF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口服利伐沙班,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凝血功能,药物不良反应及安全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 目的观察高龄老年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利伐沙班抗凝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高龄老年NVAF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口服利伐沙班,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凝血功能,药物不良反应及安全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明显降低(P <0. 05),血小板(PLT)无明显变化(P> 0. 05);患者中出现血尿3例、牙龈出血3例、皮下淤血2例、便潜血阳性1例、眼结膜出血1例,发生率为16. 7%;无急性脑梗死、严重出血、猝死等安全事件发生,出现因合并肺部感染死亡1例。结论高龄老年NVAF利伐沙班抗凝效果确切,且出血风险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老年 非瓣膜性房颤 利伐沙班 抗凝治疗 疗效及安全性
下载PDF
达比加群酯治疗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王学文 李广平 +3 位作者 毕晓雪 张子钊 徐延敏 刘彤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0期1604-1608,共5页
目的探讨达比加群酯治疗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对凝血功能、心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和预后。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期间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130例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 目的探讨达比加群酯治疗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对凝血功能、心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和预后。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期间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130例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华法林治疗,43例)、B组(利伐沙班治疗,43例)和C组(达比加群酯治疗,44例)。A组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为(74.56±6.43)岁;心功能分级Ⅰ级23例、Ⅱ级20例。B组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为(73.89±6.21)岁;心功能分级Ⅰ级22例、Ⅱ级21例。C组男性20例,女性24例,年龄为(74.12±6.38)岁;心功能分级Ⅰ级23例、Ⅱ级21例。A组接受华法林钠片治疗,每日一次,起始剂量为2.5 mg,后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剂量,每次调整0.5mg,保持INR在2.0~3.0之间;B组接受利伐沙班片治疗,每次15mg,每日一次;C组接受达比加群酯胶囊治疗,每次110 mg,每日两次。疗程为2个月。对比3组患者肝肾功能指标[肌酐(Cr)、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心房颤动栓塞风险CHA2DS2-VASc评分、心房颤动抗凝出血风险HAS-BLED评分和不良反应(皮肤瘀斑、恶心呕吐、脑卒中、血尿)的发生情况,并随访3个月,统计3组的血栓栓塞形成率和出血情况。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治疗2个月后,B组和C组Cr、BUN、ALT和AST水平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和C组TT、APTT、PT高于A组,FIB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B组和C组CHA2DS2-VASc和HAS-BLED评分较治疗前略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B组和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8%(7/43)、4.65%(2/43)、2.27%(1/44);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B组和C组的血栓栓塞形成率和轻微出血率略低于A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比华法林,达比加群酯和利伐沙班在治疗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能改善肝肾功能和凝血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显示出更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比加群酯 利伐沙班 华法林 非瓣膜性房颤 老年 预后
下载PDF
不同剂量艾多沙班对非瓣膜性老年房颤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卢旭升 许贤彬 +4 位作者 林旭城 胡恺 陆沛杰 林锐波 陈尔周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艾多沙班对非瓣膜性老年房颤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到2023年6月的118例非瓣膜性老年房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n=59)、B组(n=59),其中A组患者给与大剂量(60 mg/d)艾多沙班进行治疗,B组患...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艾多沙班对非瓣膜性老年房颤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到2023年6月的118例非瓣膜性老年房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n=59)、B组(n=59),其中A组患者给与大剂量(60 mg/d)艾多沙班进行治疗,B组患者给与小剂量(30 mg/d)艾多沙班进行治疗,再按SHARE-FI评分将A组患者分为强健A组(n=30)、衰弱前期A组(n=11)、衰弱A组(n=18);将B组分为强健B组(n=31)、衰弱前期B组(n=12)、衰弱B组(n=16)。评估强健A组与强健B组,衰弱前期A组与衰弱前期B组,衰弱A组与衰弱B组肝肾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强健A组与强健B组ALT、BUN、Scr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衰弱前期A组与B组ALT、BUN、Scr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衰弱前期A组ALT、BUN、Scr明显高于衰弱前期B组(P<0.05);治疗前衰弱A组与B组ALT、BUN、Scr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衰弱A组ALT、BUN、Scr明显高于衰弱前期B组(P<0.05)。结论:大剂量(60 mg/d)、小剂量(30 mg/d)艾多沙班对身体强健的非瓣膜性老年房颤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相当;而大剂量艾多沙班对衰弱前期、衰弱期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较小剂量艾多沙班大,因而可给予衰弱前期、衰弱期患者小剂量艾多沙班来减少对其肝肾功能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多沙班 非瓣膜性老年房颤患者 肝肾功能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与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关系
5
作者 李斌 王锦春 +3 位作者 王志斌 张斌 毛亚兰 张亚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81-685,共5页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PVLR)与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78例老年NVAF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判断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情况,将患者...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PVLR)与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78例老年NVAF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判断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情况,将患者分为血栓组(28例)和非血栓组(150例)。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并计算MPVLR。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肾功能指标及血脂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PV、淋巴细胞比例、MPVLR对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血栓组MPV、淋巴细胞比例、MPVLR均高于非血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PV、淋巴细胞比例、MPVLR预测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1(95%CI:0.764~0.882)、0.771(95%CI:0.714~0.842)、0.901(95%CI:0.861~0.949)。血栓组病程长于非血栓组,有慢性心力衰竭者比例、有脑卒中者比例、CHA2DS2-VASc评分、LAEF、LAD、LVEDV、MPVLR、血尿酸、MPV、淋巴细胞比例、MPVLR均高于非血栓组,LVEF低于非血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1.93年(OR=3.050,95%CI:1.928~4.824)、慢性心力衰竭(OR=3.333,95%CI:1.808~6.144)、MPVLR≥3.10(OR=3.873,95%CI:1.734~8.650)是老年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PVLR升高与老年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存在关联,可作为预测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 老年 非瓣膜性房颤 左心房血栓
下载PDF
不同强度抗凝在老年非瓣膜病慢性房颤治疗中的效果
6
作者 张妍 吴庆 钟小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009-0013,共5页
鉴于国内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老年心脏病患者数量逐渐增多,本文针对探究不同强度抗凝在老年非瓣膜病慢性房颤治疗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 为保障研究真实性和研究结果的可参考价值选取我院临床中的真实病例,随机抽取我院的40例老年非瓣膜... 鉴于国内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老年心脏病患者数量逐渐增多,本文针对探究不同强度抗凝在老年非瓣膜病慢性房颤治疗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 为保障研究真实性和研究结果的可参考价值选取我院临床中的真实病例,随机抽取我院的40例老年非瓣膜病慢性房颤患者,时间选定范围为2021年12月份到2022年12月份期间由心脏内科确诊、收治,以上真实病例为本文研究工作所开展的观察对象,我院接受正式治疗时间作为本文的随机分组依据,前者作为本文的对照组,剩余的后者老年非瓣膜病慢性房颤患者则设定为本文的观察组,每组中各自具有20例的老年非瓣膜病慢性房颤患者。低抗凝强度(1.60~2.00)华法林为本文前者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治疗方式,标准抗凝强度(2.00~2.50)华法林进行治疗为本文后者的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采取方式和标准,对于两组患者实施临床治疗的同时我院护士团队在输出护理服务的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结果 在针对纳入到本文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老年非瓣膜病慢性房颤患者治疗中,两种强度抗凝治疗均取得了一定效果,从中可看出标准强度抗凝治疗方法对于老年非瓣膜病慢性房颤患者的重要意义,本文研究观察结果也佐证,观察组患者接受标准强度抗凝治疗模式的效果良好且优于本文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不同强度抗凝治疗在针对老年非瓣膜病慢性房颤患者治疗效果方面具有差异性,其中标准强度治疗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药物 老年患者 非瓣膜病 慢性房颤
下载PDF
老年综合评估与干预对高龄非瓣膜性房颤抗凝率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张静 侯丽萍 +5 位作者 刘金苹 耿慧 缪丹 马晓妍 林海龙 顾宇 《医学与哲学(B)》 2016年第10期37-40,共4页
探讨老年综合评估及干预对高龄非瓣膜性房颤(NVAF)华法林抗凝率的影响。入选2013年1月-2015年12月大连市友谊医院老年科住院、无抗凝治疗禁忌证的高龄NVAF患者共90例,平均年龄(83.33±2.19)岁。对全部入选患者进行华法林抗凝治... 探讨老年综合评估及干预对高龄非瓣膜性房颤(NVAF)华法林抗凝率的影响。入选2013年1月-2015年12月大连市友谊医院老年科住院、无抗凝治疗禁忌证的高龄NVAF患者共90例,平均年龄(83.33±2.19)岁。对全部入选患者进行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沟通;对不同意抗凝患者通过老年综合评估(CGA),筛查老年综合征并进行针对性干预,定期随访追踪。3个月后重新进行CGA及华法林抗凝的沟通。比较CGA及针对性干预前后抗凝率的变化。CGA及针对性干预前后,抗凝分别为35.56%、56.67%,具有统计学差异(χ2=7.224,P〈0.05)。CGA及针对性干预可以明显提高高龄NVAF华法林抗凝治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综合评估 非瓣膜性房颤 高龄
下载PDF
高龄非瓣膜性心脏病伴房颤患者应用利伐沙班抗凝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敏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8期54-56,60,共4页
目的研究利伐沙班用于治疗高龄非瓣膜性心脏病伴房颤的临床抗凝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7月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168例高龄非瓣膜性心脏病伴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4例。两组患... 目的研究利伐沙班用于治疗高龄非瓣膜性心脏病伴房颤的临床抗凝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7月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168例高龄非瓣膜性心脏病伴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4例。两组患者入组前均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对照组应用华法林片,并在治疗过程中做好监测,根据患者体内华法林水平与国际标准化比值调整剂量;研究组给予华法林片与小剂量利伐沙班片治疗。监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患者体内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记录心脏内血栓、心源性卒中、出血事件(包括总出血和严重出血)和心因性死亡发生例数。将以上数据进行组间比较研究。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与凝血酶原时间均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内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内血栓形成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出血事件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源性卒中与心因性死亡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与华法林片联合用药能有效延长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与凝血酶原时间,降低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心内血栓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心源性卒中与心因性死亡发生率,凝血效果优于单用华法林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心脏病 房颤 高龄 利伐沙班
下载PDF
稳心颗粒联合利伐沙班预防老年非瓣膜性房颤血栓栓塞事件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张春芳 师小葶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716-718,共3页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利伐沙班治疗老年非瓣膜性房颤血栓栓塞事件的效果以及对凝血指标等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接诊的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稳心颗粒联合利伐沙班)与常规组(华法林),各40例。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凝...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利伐沙班治疗老年非瓣膜性房颤血栓栓塞事件的效果以及对凝血指标等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接诊的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稳心颗粒联合利伐沙班)与常规组(华法林),各40例。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凝血指标D-二聚体(D-D)、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T)与凝血活酶时间(APTT),同时比较两组血栓栓塞与出血事件情况。结果治疗前,各项凝血指标无差异性(P>0.05);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相较于常规组,D-D水平下降而APTT与PT时间延长且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组的心肌梗塞、缺血性脑卒中、肺栓塞以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但总发生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皮肤/齿龈出血、眼结膜出血以及痰中带血丝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利伐沙班治疗老年非瓣膜性房颤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凝血指标并降低血栓栓塞形成,同时可以减少出血事件发生,患者易接受,也为药物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房颤 稳心颗粒 利伐沙班 华法林 血栓栓塞 出血事件
下载PDF
三种抗凝药物用于预防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有效性及出血风险对比观察
10
作者 邱娜娜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2期1798-1800,共3页
目的对比三种抗凝药物用于预防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有效性及出血风险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抗凝药物不同分为华法林组、利伐沙班组和达比加... 目的对比三种抗凝药物用于预防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有效性及出血风险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抗凝药物不同分为华法林组、利伐沙班组和达比加群酯组各30例。对比三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出血风险[HAS-BLED评分],比较三组治疗期间出血、栓塞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三组TT、PT、APTT水平均升高,且利伐沙班组、达比加群酯组水平均高于华法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DD水平、HAS-BLED评分均降低,且利伐沙班组、达比加群酯组均低于华法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期间总出血率、总栓塞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利伐沙班组、达比加群酯组的总出血发生率与总栓塞发生率均低于华法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用于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治疗中效果更佳,抗凝效果理想,且可有效预防血栓栓塞与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达比加群酯 华法林 老年非瓣膜性房颤 血栓栓塞
下载PDF
加减血府逐瘀汤与低强度华法林抗凝联用对老年冠心病伴非瓣膜性房颤的效果分析
11
作者 张磊 周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8期3101-3103,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AD)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采用加减血府逐瘀汤与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患有老年CAD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5...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AD)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采用加减血府逐瘀汤与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患有老年CAD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采用加减血府逐瘀汤与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微粒体(PMP)、血清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氨基末端pro脑钠肽(NT-proBNP)水平的变化,治疗前后血肌酐水平和肌酐清除率以及治疗效果和出血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PMP、D-D、CRP、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肌酐水平低于对照组,肌酐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CAD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采用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有利于增加治疗效果,减少出血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凝血状态以及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低强度华法林 抗凝治疗 冠心病伴非瓣膜性房颤 老年 肌酐清除率
下载PDF
叶酸对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杨德志 陈桂 +1 位作者 韦道财 周华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8期911-913,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叶酸对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于河池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治疗的150例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 目的观察分析叶酸对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于河池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治疗的150例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匹配的原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联合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对症治疗,联合组患者加用叶酸,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疗效,治疗前、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血压、心功能、血清细胞因子、血脂指标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更高(74.67%比89.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血清白细胞介素-8、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左心房内径均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射血分数较治疗前升高,但联合组更高(P<0.05)。治疗12周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4.00%比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治疗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效果较好,可改善血压、心功能,分析与其调节血脂代谢、Hcy水平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心功能 细胞因子 安全性
下载PDF
影响非瓣膜性房颤合并ACS患者PCI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13
作者 王博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105-109,共5页
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COX回归分析,探讨影响非瓣膜性房颤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6年-2020年遭受房颤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并接受PCI术的285例病人作为研... 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COX回归分析,探讨影响非瓣膜性房颤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6年-2020年遭受房颤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并接受PCI术的285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OAC、SAPT、DAPT和DT四组。结果 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持续性房颤(OR值为3.071,P值为0.004)和缺血性脑卒中(OR值为2.659,P值为0.020)是有抗凝指征患者使用抗凝药的影响因素;在不同治疗方案中,使用OAC方案的MACEs发生率和栓塞事件发生率相对较低;SAPT组的MACEs事件COX回归分析HR值较高,达到4.525,P值为0.005。结论 持续性房颤和缺血性脑卒中是影响有抗凝指征患者使用抗凝药的重要因素,对于符合指征的患者,选择合适的抗凝方案,如OAC,可以显著降低PCI术后的MACEs事件和栓塞事件发生率。不同的抗栓治疗方案对术后预后有着重要影响,其中SAPT治疗方案可能增加MACEs事件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房颤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抗凝治疗 术后预后
下载PDF
长期应用利伐沙班治疗高龄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14
作者 张建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4期47-47,共1页
分析老年NVAF患者长期采用利伐沙班进行抗凝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于2019年1月-2020年8月为时限,以接受治疗的老年NVAF患者80例为对象,依据不同干预方案分设2组对照研究,各为40例。参照组采用长期使用法华林治疗,试验组采用长期使... 分析老年NVAF患者长期采用利伐沙班进行抗凝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于2019年1月-2020年8月为时限,以接受治疗的老年NVAF患者80例为对象,依据不同干预方案分设2组对照研究,各为40例。参照组采用长期使用法华林治疗,试验组采用长期使用利伐沙班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栓、卒中事件发生情况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通过对使用不同药物治疗的2组患者血栓、卒中事件发生状况及出血事件发生状况的统计学对比分析表明试验组更优,满足统计要求(P<0.05)。结论:老年NVAF患者长期采用利伐沙班进行抗凝治疗效果较显著,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高龄老年非瓣膜性房颤 抗凝治疗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5例直接口服抗凝药治疗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栓的用药分析
15
作者 侯凯 费禹翔 +3 位作者 李平 张金莲 王芳 杨宇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4年第2期165-168,共4页
临床药师参与5例非瓣膜性房颤合并左心耳血栓患者的抗凝治疗管理,通过患者临床表现、食道超声心动图评估药物的安全性与疗效,分析利伐沙班和艾多沙班对于协助纤溶系统溶解左心耳血栓的效果与差异。结果显示两种药物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 临床药师参与5例非瓣膜性房颤合并左心耳血栓患者的抗凝治疗管理,通过患者临床表现、食道超声心动图评估药物的安全性与疗效,分析利伐沙班和艾多沙班对于协助纤溶系统溶解左心耳血栓的效果与差异。结果显示两种药物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血栓消退,血栓消退的时间可能与血栓面积以及患者心功能相关。术后临床药师结合患者肾功能与合并用药情况,为患者制定安全、有效、个体化的抗凝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非瓣膜性房颤 左心耳血栓 利伐沙班 艾多沙班
下载PDF
老年非瓣膜性房颤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尿酸、脑钠肽水平变化及与CHADS2评分的关系 被引量:8
16
作者 何扬利 曾敏 +6 位作者 吴智勇 郑茵 蒙绪卿 符秀虹 陈积雄 王萍 刘肖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365-2367,共3页
目的了解老年非瓣膜性房颤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尿酸、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意义及与CHADS2的关系。方法对入住该院的188例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分为急性脑梗死及非急性脑梗死组,测定BNP、尿酸水平,并了解其在CHADS2评分中的变化。... 目的了解老年非瓣膜性房颤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尿酸、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意义及与CHADS2的关系。方法对入住该院的188例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分为急性脑梗死及非急性脑梗死组,测定BNP、尿酸水平,并了解其在CHADS2评分中的变化。结果急性脑梗死组的BNP及尿酸水平较非急性脑梗死组明显增高(均P=0.000)。随着CHADS2评分的增高,BNP水平逐渐升高(P=0.036),但尿酸无类似趋势。结论 BNP、尿酸增高可能是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且随着CHADS2分值升高,BNP水平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房颤 脑梗死 脑钠肽 尿酸
下载PDF
利伐沙班和达比加群酯治疗高龄非瓣膜性房颤病人的安全性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29
17
作者 金鹏 周琪 +1 位作者 石向明 张敏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3期1504-1506,共3页
目的分析高龄非瓣膜性房颤病人应用利伐沙班和达比加群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既往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高龄非瓣膜性房颤病人79例,分为利伐沙班治疗组(34例)和达比加群酯治疗组(45例),观察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及出血性并发症... 目的分析高龄非瓣膜性房颤病人应用利伐沙班和达比加群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既往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高龄非瓣膜性房颤病人79例,分为利伐沙班治疗组(34例)和达比加群酯治疗组(45例),观察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及出血性并发症出现的比例,并观察其对凝血功能、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比较,在新发血栓栓塞性疾病和新发出血性疾病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实验室指标凝血功能、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非瓣膜性房颤病人中应用利伐沙班与达比加群酯可以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房颤 血栓栓塞 出血性疾病 利伐沙班 达比加群酯
下载PDF
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和华法林用于高龄非瓣膜性房颤病人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78
18
作者 邢宇 栗印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3期411-413,共3页
目的研究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和华法林用于高龄非瓣膜性房颤病人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高龄非瓣膜性房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1组、研究2组和研究3组。研究1组给予利... 目的研究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和华法林用于高龄非瓣膜性房颤病人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高龄非瓣膜性房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1组、研究2组和研究3组。研究1组给予利伐沙班治疗;研究2组给予达比加群酯治疗;研究3组给予华法林治疗,所有病人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3组血糖以及肝肾功能指标情况,同时观察3组病人出血事件和栓塞事件发生率,比较3组病人应用抗凝药物后凝血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3组血糖、肌酐、尿素氮、转氨酶、三酰甘油及总胆红素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与研究2组的出血事件和栓塞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研究3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及研究2组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均稍优于研究3组(P>0.05);研究1组及研究2组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均显著优于研究3组(P<0.05);3组病人的消化不良、失眠、呼吸困难、眩晕、恶心呕吐、头痛等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及研究2组皮疹发生率低于研究3组(P<0.05)。结论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和华法林用于治疗高龄非瓣膜性房颤病人,具有相近的临床疗效,而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治疗后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华法林治疗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非瓣膜性房颤 利伐沙班 达比加群酯 华法林 抗凝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临床特点和抗栓治疗现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徐英 陈红 +2 位作者 彭仕凤 杨明金 蒋萍 《四川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497-501,共5页
目的调查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非瓣膜性房颤(NVAF)的临床特点和抗栓治疗现状,分析目前抗栓治疗存在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呼吸科住院的327例老年AECOPD合并NVA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血栓栓塞... 目的调查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非瓣膜性房颤(NVAF)的临床特点和抗栓治疗现状,分析目前抗栓治疗存在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呼吸科住院的327例老年AECOPD合并NVA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血栓栓塞风险(CHA2DS2-VASc)评分和出血风险(HAS-BLED)评分,分析抗栓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老年AECOPD合并NVAF患者平均年龄(82.29±5.899)岁,≥75岁296例(90.52%)。FEV1平均为(40.16±10.391)%,PaCO_2平均为(70.87±9.477)mm Hg,合并疾病多。323例(98.8%)CHA2DS2-VASc评分≥2分,205例(62.69%)HAS-BLED评分1~2分。抗栓治疗96例(29.36%),其中抗血小板治疗71例(73.96%),抗凝治疗25例(26.04%),各年度抗栓治疗比例低且未随年度变化有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1例未使用抗栓治疗,原因主要有医生缺乏抗凝知识94例(40.69%)、患者担心监测麻烦46例(19.91%)、患者担心出血38例(16.45%)。5例服用阿司匹林发生大便隐血阳性。1例服用华法林皮肤出血散在瘀斑,其余病例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老年AECOPD合并NVAF患者发病率高(尤其高龄老人)、致残率高、血栓风险高、出血风险相对较低、抗凝治疗严重不足。应加强呼吸科医生NVAF知识学习和向患者普及NVAF知识,从而提高老年AECOPD合并NVAF患者的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非瓣膜性房颤 临床特点 抗栓治疗
下载PDF
小剂量利伐沙班预防老年非瓣膜性房颤病人脑卒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陈桂青 王石林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196-197,共2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老年病人中一类常见的心律失常,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其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脑卒中为房颤的主要危害,抗凝治疗预防卒中非常重要。高危卒中风险的房颤病人长期应用华法林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血栓栓塞事件危险性[1]。
关键词 房颤病人 华法林 非瓣膜性 利伐沙班 脑卒中 小剂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