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李瑞清的润例观其鬻书活动与书艺
1
作者 魏可欣 《中国书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6-135,共10页
辛亥革命后,大批清末官员选择上海寄寓,他们参与书画结社,以鬻卖书画谋生。李瑞清的润例,隐含着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与人们的品味喜好,通过对其鬻书活动和书艺的梳理,除了了解一个遗民的处境外,亦可对当时艺术和社会经济的关系有进一步... 辛亥革命后,大批清末官员选择上海寄寓,他们参与书画结社,以鬻卖书画谋生。李瑞清的润例,隐含着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与人们的品味喜好,通过对其鬻书活动和书艺的梳理,除了了解一个遗民的处境外,亦可对当时艺术和社会经济的关系有进一步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瑞清 润例 鬻书活动 遗民
原文传递
1921-1930年:公孙长子沪上书法活动考
2
作者 陆峰 《文史杂志》 2024年第5期66-70,共5页
1920年公孙长子由于所属革命军内部矛盾被迫离开军旅,次年,正式落身上海,开启长达10年较为稳定的沪上生活。其间他虽仍间断参加革命活动,但大部分时间已专门从事书法研究、交流以及鬻书等活动,并逐渐崭露头角直至名扬沪上。这段经历为... 1920年公孙长子由于所属革命军内部矛盾被迫离开军旅,次年,正式落身上海,开启长达10年较为稳定的沪上生活。其间他虽仍间断参加革命活动,但大部分时间已专门从事书法研究、交流以及鬻书等活动,并逐渐崭露头角直至名扬沪上。这段经历为其后来成为四川近现代书法史上一员大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孙长子 沪上鬻书 双钩 《拾古漫谈》
下载PDF
从马一浮之《商三句兵》拓本题跋看『鬻书约』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天正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0-191,共2页
本文从马一浮和王国维等两幅四则《商三句兵》拓本题跋入手,探求事件始末,阐明马氏题跋与『鬻书约』相乖之处,进而揭橥近代士人鬻书规约及其意涵,以期为马一浮行迹研究提供些参考。
关键词 马一浮 商三句兵 鬻书
原文传递
1912—1920:李瑞清海上鬻書考略 被引量:1
4
作者 鄭付忠 《书法研究》 2019年第1期113-121,共9页
李瑞清是近代書畫商業文化人中頗具代表性的一位。辛亥革命後,他拒絶國民政府徵聘,避居海上,自號"清道人",鬻書自活。然滬上鬻藝保全了志節却使得家口衆多的李瑞清生活上捉襟見肘。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他的政治堅守不無迂腐,... 李瑞清是近代書畫商業文化人中頗具代表性的一位。辛亥革命後,他拒絶國民政府徵聘,避居海上,自號"清道人",鬻書自活。然滬上鬻藝保全了志節却使得家口衆多的李瑞清生活上捉襟見肘。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他的政治堅守不無迂腐,但這的確反映了不少遺民内心的時代焦慮。同時,李瑞清的鬻藝生涯是與商業文化的博弈、磨合和妥協,他已經認識到商業文化和"市廛"的價值,傳統意義上"不齒言利"的榮辱觀到了近代被逐漸顛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瑞清 志節 商業文化
原文传递
论曾熙沪上鬻书的迎合与突围
5
作者 尤婕 《中国书法》 CSSCI 2018年第7X期152-157,共6页
本文以民国沪上鬻书的典型个案曾熙为例,从其来沪之前和来沪鬻书之后书法风格发生变化展开,论述曾熙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一方面为了迎合沪上金石审美风尚,打造出碑学"南宗"的品牌;另一方面又不甘为商品经济所左右,坚持沟通南... 本文以民国沪上鬻书的典型个案曾熙为例,从其来沪之前和来沪鬻书之后书法风格发生变化展开,论述曾熙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一方面为了迎合沪上金石审美风尚,打造出碑学"南宗"的品牌;另一方面又不甘为商品经济所左右,坚持沟通南北的书学观念,使其碑学书法呈现"圆""柔"的风格特点,这使他不仅在上海书画市场中成功突围,而且成为留名书史的大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熙 沪上鬻书 迎合 突围
原文传递
李瑞清鬻艺生涯中的书画润格
6
作者 沈淑琦 《美术大观》 2022年第11期75-79,共5页
清末民初重要书家、教育家李瑞清(1867—1920),自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他断然拒绝民国官职而葬送官俸,所以只能鬻书沪上。但是,关于他具体的书画润格、广告发行及形成的书画圈,学界知之有限。因此,本文探讨目前流传在世的李瑞清润例,并... 清末民初重要书家、教育家李瑞清(1867—1920),自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他断然拒绝民国官职而葬送官俸,所以只能鬻书沪上。但是,关于他具体的书画润格、广告发行及形成的书画圈,学界知之有限。因此,本文探讨目前流传在世的李瑞清润例,并分为四部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瑞清 润格 鬻书沪上
下载PDF
曾熙在民国书坛影响力的生成——以上海鬻书前期为研究中心
7
作者 张英杰 《书法》 2022年第6期134-139,共6页
上海鬻书前期(一九一五—一九一八)是曾熙书法生涯极为重要的一个时期。在此之前,曾熙仅可算作一位地方性书家,其在民国书坛名声不彰,亦无较大影响力。鬻书仅三四年后,曾熙在书坛的影响力有了极大提升。当时的报刊和杂志不仅以名家称之... 上海鬻书前期(一九一五—一九一八)是曾熙书法生涯极为重要的一个时期。在此之前,曾熙仅可算作一位地方性书家,其在民国书坛名声不彰,亦无较大影响力。鬻书仅三四年后,曾熙在书坛的影响力有了极大提升。当时的报刊和杂志不仅以名家称之,还对其书法活动十分关注,且多将其与海派领袖吴昌硕相提并论。可以说,上海鬻书前期是曾熙在民国书坛影响力生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本文从宣传、交游、教学三个方面,重点讨论曾熙上海鬻书前期的书法活动,以期揭示曾熙在民国书坛影响力的生成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熙 民国 影响力 鬻书
原文传递
从震亚书局书法出版所见李瑞清的参与
8
作者 范丽雅(译) 《美术大观》 2023年第1期103-111,共9页
在清末至民国这段时期,中国出版界从海外引进了先进的石版及珂罗版印刷术,从而使得作为新型出版物的书画碑帖复制影印的前景一片光明。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以辛亥革命为契机流寓到上海,并驰名沪上的书法家李瑞清积极参与上海震亚书局的... 在清末至民国这段时期,中国出版界从海外引进了先进的石版及珂罗版印刷术,从而使得作为新型出版物的书画碑帖复制影印的前景一片光明。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以辛亥革命为契机流寓到上海,并驰名沪上的书法家李瑞清积极参与上海震亚书局的书法出版,但关于他与震亚的关系,迄今为止还没有学者对此给予充分的考察。为此,笔者以震亚的书法出版物为依据,并参考当时的新闻报道,梳理李瑞清与清末民初的一些书画社团及与寓居在上海的其他清末遗老书画家们的互动关系,分析李瑞清参与震亚出版活动上的独特性与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遗老 职业画家 鬻书 震亚 影印出版
下载PDF
出纸索书现象及其底层逻辑
9
作者 李永忠 《中国书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192,共3页
出纸索书是索书者与书家之间的一种接触方式,这种方式普及于宋代,大盛于后世,迄今不绝,形成了特殊的现象。在出纸索书现象及其底层逻辑从古到今的展示和演绎中,可以看到某种从身份社会到契约社会的转变。
关键词 出纸索 家酬报 润格 鬻书
原文传递
画坛“扬州八怪”与盐商
10
作者 薛春霞 贾辉 马海民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74-77,92,共5页
"扬州八怪"是中国绘画史上一批风格相近的画家总称,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主要靠卖画为生。盐商在扬州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奢靡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精神消费品的需求量大增。"文之极,画也",盐商对绘画作品的... "扬州八怪"是中国绘画史上一批风格相近的画家总称,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主要靠卖画为生。盐商在扬州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奢靡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精神消费品的需求量大增。"文之极,画也",盐商对绘画作品的需求拉近了与"扬州八怪"诸多画家之间的距离,画家依附盐商成为普遍现象,这种现象使"扬州八怪"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独特的一个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八怪 盐商 小玲珑山馆 四民之末 鬻书卖画
下载PDF
傅山:从“甲申国变”到惨淡治生
11
作者 郑付忠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39,共6页
1644年明朝灭亡,对于像傅山这样的儒者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一来要他们要为衣食而忧,二来改换门庭后的傅山失去了精神的寄托,找不到自我身份定位。加之他拒绝参加博学鸿儒"恩科",经济条件急转直下。由于生活没有着落,他的交... 1644年明朝灭亡,对于像傅山这样的儒者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一来要他们要为衣食而忧,二来改换门庭后的傅山失去了精神的寄托,找不到自我身份定位。加之他拒绝参加博学鸿儒"恩科",经济条件急转直下。由于生活没有着落,他的交往和应酬均带有极强的谋生色彩,情急之下的傅山甚至动过从商的念头,不得不通过鬻书卖画、行医等方式治生。傅山主要面临的尴尬在于如何看待治生之道,书画自古被视为文人遣兴排志的雅好,他以此谋生面临着巨大的舆论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山 治生 鬻书卖画 身份
下载PDF
金农生平及其书法
12
作者 于明诠 《中华书画家》 2021年第10期4-10,1,I0001,I0002,F0003,F0004,共12页
在扬州八怪中,风格最为特殊、修养最全面的人物当推钱塘金农。这位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三代老民”,一生布衣,从未出仕。年轻时好游历,“足迹半天下”,结交文人雅士,诗酒唱和。中晚年后寓居扬州,鬻书卖画,落拓潦倒之时几乎“和葱... 在扬州八怪中,风格最为特殊、修养最全面的人物当推钱塘金农。这位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三代老民”,一生布衣,从未出仕。年轻时好游历,“足迹半天下”,结交文人雅士,诗酒唱和。中晚年后寓居扬州,鬻书卖画,落拓潦倒之时几乎“和葱和蒜卖街头”(金农自况诗句),然而却以其诗、书、画、印的精湛造诣及其超凡拔俗的艺术风格,雄峙清代画坛。其书法奇古朴拙,尤以其独创“渴笔八分”(或称“漆书”)最为著名,其画风格独具,题材广泛,花卉、山水、人物及佛像等无所不精,最喜画梅。同时于金石篆刻、碑版鉴定等亦擅长,诗文有《冬心先生集》《冬心斋砚铭》及杂著、随笔题记等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农 碑版 扬州八怪 文人雅士 砚铭 渴笔 艺术风格 鬻书卖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