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魏三体石经历代著录考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赵立伟
宁登国
-
机构
聊城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6-118,121,共4页
-
文摘
魏三体石经,也叫正始石经,曹魏正始二年(公元241年)刊立,共刻有《尚书》《春秋》和《左传》三部经书。论文对石经在历代著录的情况做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追溯了各种拓本、摹本及翻刻本的流传散佚过程。
-
关键词
魏三体石经
著录
考证
-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魏三体石经历代出土与变迁考
- 2
-
-
作者
赵立伟
宁登国
-
机构
聊城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77-80,共4页
-
文摘
魏三体石经,也叫正始石经,三国曹魏正始二年刊立,刻有《尚书》、《春秋》和《左传》三部经书。三体石经是迄今所见惟一一种同时使用多种字体刻写的石经,然而这一宝贵的文物资料在历代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先是战火殃及,后又被毁弃分用及辗转搬运,对于三体石经来说这些无疑是灭顶之灾;所幸的是近代以来,在洛阳等地曾先后出土大批石经残石,这为我们研究三体石经提供了十分珍贵的材料。论文对石经在历代出土与变迁的情况作了详细考察。
-
关键词
魏三体石经
出土
迁移
-
Keywords
San Ti Shi Jing
excavation
transference
-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历代三体石经研究状况概观
被引量:2
- 3
-
-
作者
赵立伟
-
机构
聊城大学文学院
-
出处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94-96,103,共4页
-
文摘
随着出土古文字材料的不断增多,魏三体石经也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鉴于此,本文对历代三体石经的研究状况作了概括总结,按照时间顺序就集拓残石、考镜源流、立其碑图、题跋拓本、编纂字典及文字研究等若干方面的内容作了简单介绍。
-
关键词
三体石经
研究状况
魏三体石经
-
分类号
K87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试说甲骨文的“杀”字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陈剑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古文字研究》
2012年第1期9-19,共11页
-
文摘
一现所见古文字中最早的确定的"杀"字,见于西周晚期厉王时代的■比两器,作如下之形:■/■攸比鼎(《集成》02818)①■比簋盖(《集成》04278)系裘锡圭先生和郭锦先生释出②。春秋晚期的庚壶(《集成》09733. 1B)"杀"字作■,魏三体石经古文"杀"字作■和■,大徐本《说文》"杀"字古文第二体作■,皆由之演变而来,亦即后世字典韵书中隶定作"■"、"■"形者③。
-
关键词
裘锡圭先生
西周晚期
甲骨文
春秋晚期
魏三体石经
庚壶
古文字
厉王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关于“■”字释读的一点浅见
- 5
-
-
作者
彭裕商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古文字研究》
2016年第1期497-499,共3页
-
文摘
古文字材料中有""字,流行的时间甚长,见于甲骨金文和战国竹书,作如下诸形:■《合集》7071 ■方鼎■史墙盘■清华简《说命中》关于此字的释读,学者意见不一①,其中以管燮初的说法较有影响,他释此字为"捷",有战胜之义②,其说为较多学者所认同。此说的根据是魏三体石经《春秋》僖公三十二年"捷"字的古文形体,可谓是有充分根据的。
-
关键词
战国竹书
清华简
方鼎
《春秋》
学者意见
甲骨金文
魏三体石经
释读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徐铉与宋人小篆的新标准
- 6
-
-
作者
衣雪峰
-
机构
北京体育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出处
《艺术品》
2016年第2期62-67,共6页
-
文摘
一、从240年的《魏三体石经》到766年的《阳华岩铭》
唐以前的《石经》只有两种,一为东汉《熹平石经》,一为三国魏《正始石经》。《熹平石经》由于全部用隶书书写,因此也称《一体石经》。
-
关键词
标准
小篆
宋人
徐铉
熹平石经
魏三体石经
书写
-
分类号
H121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