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魏县方言的“了”——与汉语普通话及其他相关方言、近代汉语等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吴继章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44,47,共11页
文章通过对魏县方言"了"与汉语普通话及其他相关方言、近代汉语等的比较研究,揭示了"了"在汉语中的复杂性,讨论了"V+了+O"的成立条件等问题。
关键词 魏县方言 汉语方言 近代汉语
原文传递
魏县方言的“子”尾词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继章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6-58,62,共4页
魏县方言的“子”尾词分为一般“子”尾名词、表示时间的“子”尾名词、含“子”尾的村名、表示“时间”和“约数”的“子”尾名词、非名词性“子”尾词等几类。魏县方言的一部分“子”尾词在“语义特征、语体色彩、内部结构”等方面表... 魏县方言的“子”尾词分为一般“子”尾名词、表示时间的“子”尾名词、含“子”尾的村名、表示“时间”和“约数”的“子”尾名词、非名词性“子”尾词等几类。魏县方言的一部分“子”尾词在“语义特征、语体色彩、内部结构”等方面表现出了自己的特点。语义特征 :对某种“标准”的偏离 ;语体色彩 :明显的口语特点 ;内部结构 :一部分词语的不可分析性。通过对比可以看出 ,“子”尾词很可能正处在“衰落”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县方言 “子”尾词 数量 特点 语义特征 语体色彩 变化趋势
原文传递
河北魏县方言与“着”有关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9
3
作者 吴继章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60,共7页
文章针对河北魏县方言中与“着”有关的两个问题:“淋着”“打着”等中“着”的两读及相关问题和“着”“子”同音相混及相关的问题进行详细描写分析。认为河北方言的“着”并不像以往人们所感觉的那样与普通话基本相同,而是无论在语音... 文章针对河北魏县方言中与“着”有关的两个问题:“淋着”“打着”等中“着”的两读及相关问题和“着”“子”同音相混及相关的问题进行详细描写分析。认为河北方言的“着”并不像以往人们所感觉的那样与普通话基本相同,而是无论在语音形式、分布特点还是在语法意义等方面,都与普通话及其他方言有许多细微而重要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县方言 虚化 成分的同一性
原文传递
冀鲁豫毗邻地区方言过渡地带语音比较研究
4
作者 朱莹 《柳州师专学报》 2013年第5期56-58,共3页
冀鲁豫三省毗邻地带有晋语、北方官话和中原官话三种方言,其交界处在广平县城关、魏县棘针寨以东和馆陶县范庄、寿山寺以西之间。从声韵调三个方面比较过渡地带三种方言的语音特点发现,目前三种方言毗邻地带的语音特征逐渐趋同。
关键词 广平方言 馆陶方言 魏县方言 语音 比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