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魏晋文派 被引量:1
1
作者 马茂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43,共5页
魏晋文派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骈文派。魏晋文派是中国古典散文史上的浪漫派、重情派。它作为中国古代散文史上的一个重要传统而存在,是苏轼小品文、明代公安派、现代小品文的活的源头。
关键词 魏晋文 浪漫派 重情派 隐传统
下载PDF
章太炎的魏晋文情结 被引量:1
2
作者 贺根民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71-74,共4页
民国文人的魏晋情结发轫于章太炎对魏晋文的推崇,辨名析理的魏晋文深契民国初叶的文化生态,信而好古的章太炎以小学为基础,取法魏晋,获取民族文化重建的能量,他激于时弊而拯衰起敝,盘活了传统文化的现代生机。他的朴学理路,有力冲击了... 民国文人的魏晋情结发轫于章太炎对魏晋文的推崇,辨名析理的魏晋文深契民国初叶的文化生态,信而好古的章太炎以小学为基础,取法魏晋,获取民族文化重建的能量,他激于时弊而拯衰起敝,盘活了传统文化的现代生机。他的朴学理路,有力冲击了文以载道的传统观念,也为当下甚嚣尘上的政教功利说祛魅,表达了古雅和存质的文化诉求,隐寓对中华传统之文的再认和重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魏晋文 学复古
下载PDF
孟浩然的仕隐情怀与魏晋文士情结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新璋 《襄樊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84-88,共5页
孟浩然既追求功名仕进 ,也追求避世隐居 ,其亦仕亦隐情怀终生存在。他敬仰魏晋贤臣文士羊祜、习凿齿、谢安 ;对陶潜、嵇康、阮籍的行止多所认同 ;从某些“魏晋风度”中得到精神安慰。可见他与魏晋文士有着深深的情结 ,这是他形成亦仕亦... 孟浩然既追求功名仕进 ,也追求避世隐居 ,其亦仕亦隐情怀终生存在。他敬仰魏晋贤臣文士羊祜、习凿齿、谢安 ;对陶潜、嵇康、阮籍的行止多所认同 ;从某些“魏晋风度”中得到精神安慰。可见他与魏晋文士有着深深的情结 ,这是他形成亦仕亦隐情怀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浩然 仕隐情怀 魏晋文士风度
下载PDF
略论魏晋文士的“三不朽”精神
4
作者 吉定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26-30,94,共6页
魏晋时期,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奠基时期,也是我国文人积极人生观建构的一个重要阶级。本文拟对魏晋文士的进取意识——“三不朽”精神及其产生根源作一试探。不当之处,祈望行家指正。魏晋文人追求人生价值的进取意识,大抵体现在三方面... 魏晋时期,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奠基时期,也是我国文人积极人生观建构的一个重要阶级。本文拟对魏晋文士的进取意识——“三不朽”精神及其产生根源作一试探。不当之处,祈望行家指正。魏晋文人追求人生价值的进取意识,大抵体现在三方面:一日立功。东汉末年,由于动荡变乱的严酷现实和大族争雄的政治需要,首先迫在眉睫的是政治和思想的探索,而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的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文 进取意识 人生观 人生理想 陶渊明 人生价值 魏晋文 进取精神 建安 人生态度
下载PDF
魏晋文士脱身制度困境的高超模型——以阮籍、嵇康处世实践为例
5
作者 肖冠华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3期69-71,共3页
魏晋(公元220-581年)三百余年间,"除西晋统一后的二十年外,分裂、割据、混乱,迄无间断",是中国古代一个战乱四起、政局动荡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变乱蜂起、政权更替频仍、统治秩序混乱,封建礼法制度丧失准的,遭遇巨大的现实... 魏晋(公元220-581年)三百余年间,"除西晋统一后的二十年外,分裂、割据、混乱,迄无间断",是中国古代一个战乱四起、政局动荡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变乱蜂起、政权更替频仍、统治秩序混乱,封建礼法制度丧失准的,遭遇巨大的现实困境。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文士以纵情放诞、任性不羁的姿态为外象,对礼法制度作了自觉的思考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文 制度困境 实践模型 超越性
下载PDF
试析魏晋文人服饰风尚形成的原因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英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44-45,共2页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经历重大转折的时期,混战和分裂是这一时期的主流。在这种背景之下的思想领域中产生了玄学,即本体之说,为本末有无之辨。这种思想反映在服饰上,不但衣着宽博,而且还有袒胸露怀的习俗。
关键词 魏晋文 服饰 清谈玄理 服药饮酒
下载PDF
魏晋文士人格的裂变到合一
7
作者 孙晓莉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148-150,共3页
心理学家英克莱斯和勒文森曾指出:“人格结构的相似性的发展,在维系一个社会的稳定功能是有必要的。这些共同的特征使得个人正好稳稳地‘嵌入’整个文化型态里,从社会中找到满足和安全感”。值得指出的是,人格发展模式的趋同性,恰恰表... 心理学家英克莱斯和勒文森曾指出:“人格结构的相似性的发展,在维系一个社会的稳定功能是有必要的。这些共同的特征使得个人正好稳稳地‘嵌入’整个文化型态里,从社会中找到满足和安全感”。值得指出的是,人格发展模式的趋同性,恰恰表现在其裂变和合一的过程中。在相对稳定的社会里,人格的认同成了一种自然的归属,只有在思想剧烈分化,呈现纷繁复杂的不稳定状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文 人格分裂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合一 陶渊明 人格结构 裂变 思想影响 人格发展模式
下载PDF
魏晋文士嗜酒与生命智慧的践行
8
作者 黄元英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73-75,共3页
酒溶入文士之生活、创作以至与生命智慧相联系,是始兴于汉末盛极于魏晋。关注生命及生命智慧的自觉,是魏晋文士嗜酒的思想渊源。魏晋文士的醉乡日月闪灼着生命智慧之光,体现为“三度”追求:即追求生命存在的长度、追求生命享受的密... 酒溶入文士之生活、创作以至与生命智慧相联系,是始兴于汉末盛极于魏晋。关注生命及生命智慧的自觉,是魏晋文士嗜酒的思想渊源。魏晋文士的醉乡日月闪灼着生命智慧之光,体现为“三度”追求:即追求生命存在的长度、追求生命享受的密度,追求生命境界的高度。魏晋文士生命智慧的自觉及践行,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文 生命智慧
下载PDF
魏晋的鹦鹉赋与当时文士的英才情结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晓卫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48-51,共4页
自汉末祢衡为《鹦鹉赋》 ,魏晋时期继作者十余人。细加分析 ,此种现象的发生 ,固有模拟习练、较技竞才的成分 ,更重要的原因则在于 :当时文士因鹦鹉的聪慧 ,而以之为英才的象征。魏晋乃崇尚英雄的时代 ,文士更往往以英才自居 ,遂形成借... 自汉末祢衡为《鹦鹉赋》 ,魏晋时期继作者十余人。细加分析 ,此种现象的发生 ,固有模拟习练、较技竞才的成分 ,更重要的原因则在于 :当时文士因鹦鹉的聪慧 ,而以之为英才的象征。魏晋乃崇尚英雄的时代 ,文士更往往以英才自居 ,遂形成借鹦鹉以抒写其英才情结的风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 鹦鹉赋 魏晋文 英才情结
下载PDF
《魏晋十六国河西镇墓文、墓券整理研究》未收河西墓葬文献辑补
10
作者 魏军刚 《吐鲁番学研究》 2023年第2期62-74,154,155,共15页
贾小军、武鑫《魏晋十六国河西镇墓文、墓券整理研究》搜集整理2017年以前甘肃河西、青海西宁和新疆吐鲁番地区发现的魏晋十六国镇墓文、墓券等墓葬文献129件,2022年第2次印刷时补入2014—2016年敦煌佛爷庙湾—新店台墓群新发现的65件... 贾小军、武鑫《魏晋十六国河西镇墓文、墓券整理研究》搜集整理2017年以前甘肃河西、青海西宁和新疆吐鲁番地区发现的魏晋十六国镇墓文、墓券等墓葬文献129件,2022年第2次印刷时补入2014—2016年敦煌佛爷庙湾—新店台墓群新发现的65件镇墓文,总计194件,是目前河西魏晋十六国墓葬文献整理研究的重要著作。依该书上卷《魏晋十六国河西镇墓文、墓券汇编》体例,增补遗漏或新近公布未及收入的河西出土镇墓文、衣物疏、墓券、棺板题记和砖铭等各类墓葬文献19件,进行文献移录、释读断句、文字校补和著录说明。为研究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民众生活、宗教信仰、丧葬观念、纪年变化、家族演变及基层行政组织沿革等提供重要的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十六国河西镇墓、墓券整理研究》 河西墓葬 整理补充
下载PDF
魏晋蝉赋与文士人格
11
作者 李璐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70-73,共4页
蝉进入文学视野很早,但其繁荣得益于魏晋时期的赋,以曹植、傅玄、傅咸、陆云为代表的所作之蝉赋,以蝉喻人,深刻表现了魏晋文士的精神风骨和高洁人格,在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价值。
关键词 魏晋文 蝉赋 高洁人格
下载PDF
从常用词看魏晋南北朝文与汉文佛典语言的差异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秀兰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96,共6页
利用数理统计,调查几组常用词在魏晋南北朝文与同期汉文佛典中的使用情况,了解两种文献在使用常 用词方面存在的差异,探讨产生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佛典 常用词 词汇 语言差异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文与汉文佛典的极度副词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秀兰 《语言科学》 2004年第2期50-61,共12页
利用数理统计,调查极度副词在魏晋南北朝文与汉文佛典巾的使用情况,了解两种文献在使用极度副词方面存在的异同,探讨产生异同的原因。
关键词 极度副词 魏晋南北朝 佛典 汉语 复音词
下载PDF
《弘明集》与魏晋南北朝论辩散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海洋 《求索》 CSSCI 2004年第2期188-190,共3页
《弘明集》中的僧俗论辩文章 ,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文化冲突。这一时期的文章以尚气、华丽、骈俪著称 ,而论辩之文却呈现出典雅、清丽、疏畅的风格。
关键词 《弘明集》 魏晋南北朝论辩 化冲突 风格
下载PDF
穷理致之玄微,极思辨之精妙——魏晋论体文艺术风貌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朝蕾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10-114,共5页
论体文是我国古代散文之大宗,在魏晋时期达到繁盛,流传至今的作品就达二百多篇。其时,论体文堪称仅次于诗、赋与书信的第四大文体。这些文章思虑深湛,文采精拔,不仅是思想史上珍贵的文献,也是文学史上优秀的作品。魏晋论体文在艺术上呈... 论体文是我国古代散文之大宗,在魏晋时期达到繁盛,流传至今的作品就达二百多篇。其时,论体文堪称仅次于诗、赋与书信的第四大文体。这些文章思虑深湛,文采精拔,不仅是思想史上珍贵的文献,也是文学史上优秀的作品。魏晋论体文在艺术上呈现出新的风貌,成就斐然。主要表现为:浓厚的主观色彩,强烈的思辨特色,多样的论文形式,鲜明的语言美质。可谓为"穷理致之玄微,极思辨之精妙",独步千古,颇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论体 艺术风貌 主观色彩 思辨特色 语言美质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文与汉文佛典的被动式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秀兰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62-67,75,共7页
利用数理统计,调查被动式在魏晋南北朝文与汉文佛典中的使用情况,了解两种文献在使用被动式方面存在的差异,探讨产生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 被动式 魏晋南北朝 佛典 比较 统计
下载PDF
魏晋论体文兴盛之内部动因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朝蕾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55-58,共4页
论体文是我国古代散文之大宗,在魏晋时期达到鼎盛,流传于今的作品就达200多篇。其时,论体文堪称仅次于诗、赋与书信的第四大文体。魏晋论体文兴盛的内部动因主要体现在其时"论无定检"的局面的形成,使文士的思想自由发展,思维... 论体文是我国古代散文之大宗,在魏晋时期达到鼎盛,流传于今的作品就达200多篇。其时,论体文堪称仅次于诗、赋与书信的第四大文体。魏晋论体文兴盛的内部动因主要体现在其时"论无定检"的局面的形成,使文士的思想自由发展,思维素质得以提高。在立言不朽的创作动机激发下,创作论体文能够使文士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因此选择了"论"这种最适宜表达思想的文体进行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论体 兴盛 内部动因
下载PDF
20世纪魏晋论体文研究论略
18
作者 王京州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3-97,共5页
章太炎推许魏晋论体文为"论式",通过追溯晚周诸子之源,将其地位置于魏晋其他文章之上;又从文章风格和体气等多方位分析,将其置于汉唐论体文之上。刘师培比观汉魏六朝作家的论体创作与师承关系,立足于作家和作品个案研究,放眼... 章太炎推许魏晋论体文为"论式",通过追溯晚周诸子之源,将其地位置于魏晋其他文章之上;又从文章风格和体气等多方位分析,将其置于汉唐论体文之上。刘师培比观汉魏六朝作家的论体创作与师承关系,立足于作家和作品个案研究,放眼论体文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中的流变;刘永济则将魏晋与南北朝论体文合为一体,分析题材内容,探讨勃兴因缘,使论体文研究的堂庑更加阔大。程千帆上承刘永济,将魏晋论体文研究带入下半世纪,促进了世纪末及新世纪初研究的复兴,百年存于一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论体 章太炎 刘师培 刘永济 程千帆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文词语札记
19
作者 陈秀兰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2-83,共2页
本文考释了魏晋南北朝文中的词语:亏违、摧切、近将、伤切。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词语 考释
下载PDF
1994、1995年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综述
20
作者 张宏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2期96-101,共6页
近年来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研究呈现出日趋繁荣的兴旺局面,台湾、香港和大陆三地相继召开了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国际研讨会,对推动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笔者粗略统计了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有关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的论... 近年来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研究呈现出日趋繁荣的兴旺局面,台湾、香港和大陆三地相继召开了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国际研讨会,对推动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笔者粗略统计了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有关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的论文目录,这两年大约在850篇左右,分别论及诗歌、辞赋、小说及文论诸方面,下面就分阶段分专题作择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南北朝 研究综述 心雕龙研究》 心雕龙》 1995年 选》 学遗产 建安 1994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