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玄学思想与魏晋文学思想
1
作者 宋博 《西部学刊》 2024年第4期165-168,共4页
作为一种与正统经学相关联的思想观念,玄学思想活跃于魏晋时期,对魏晋文人和魏晋文学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从思想文化与文学观点的研究视角看,魏晋文学的发展与玄学思想密切相关。玄学思想的体现使这一时期的诗赋作品呈现出玄理化、抽象... 作为一种与正统经学相关联的思想观念,玄学思想活跃于魏晋时期,对魏晋文人和魏晋文学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从思想文化与文学观点的研究视角看,魏晋文学的发展与玄学思想密切相关。玄学思想的体现使这一时期的诗赋作品呈现出玄理化、抽象化的特点,内容充斥着《老》《庄》《易》“三玄”的痕迹,篇章中具体物象的出现,也有着强烈的玄理目的。诗作家、赋作家的作品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催生了玄学思想的深度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学 玄学思想 魏晋文学 玄言诗 玄言赋
下载PDF
魏晋文学视角下的郁达夫散文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廖鸿灵 王东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78-180,173,共4页
本文以魏晋文学视角来观照郁达夫的散文创作,并从生命情绪、自然主题以及优美文字等三方面进行比较,力图探寻两者间的联系,并对个中原因作了探析。
关键词 魏晋文学 郁达夫 散文 文学研究 文学创作 主题
下载PDF
“魏晋文学自觉论”的迷思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光摩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20-25,共6页
文学史上流行已久的"魏晋文学自觉论",其理论支撑不外乎"纯文学"、"人的觉醒"以及"审美"等概念,而这些概念无一例外都是西方现代性的产物。魏晋六朝时期不可能产生这些现代性的观念。用现代性... 文学史上流行已久的"魏晋文学自觉论",其理论支撑不外乎"纯文学"、"人的觉醒"以及"审美"等概念,而这些概念无一例外都是西方现代性的产物。魏晋六朝时期不可能产生这些现代性的观念。用现代性支撑起来的"魏晋文学自觉论",不过是一个虚构,一个自觉不自觉使用西方观念改造中国传统的伪命题,它本身是经不起学理的检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文学自觉论 文学 自觉 现代性
下载PDF
《庄子》人格理想与魏晋文学的人格起点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建中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5期103-108,131,共7页
乱世魏晋人企盼着从社会与心灵的双重苦难中解脱出来,于玄学空间重建逍遥之游。在这种思想文化背景下,《庄子》人格理想因能满足魏晋人格重铸的理论需求而成为魏晋人格的不祧之宗。魏晋文学家将《庄子》人格理想融入魏晋文学与魏晋人... 乱世魏晋人企盼着从社会与心灵的双重苦难中解脱出来,于玄学空间重建逍遥之游。在这种思想文化背景下,《庄子》人格理想因能满足魏晋人格重铸的理论需求而成为魏晋人格的不祧之宗。魏晋文学家将《庄子》人格理想融入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并在生死、出处、狂慎、静躁等不同层面,以《庄子》人格精神化解心理焦虑,塑造出既有悲剧意识又有超脱精神、既一往情深又恬淡虚静的诗性人格。作为魏晋文学之人格魅力的精神之源,《庄子》人格理想在两个方面对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是《庄子》人格精神成为魏晋文学之人格流变过程中的一条一脉相承的主线;二是《庄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魏晋文学 人格理想 人格起点
下载PDF
生存焦虑与情志离合——魏晋文学自觉的动力探源 被引量:6
5
作者 林继中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9-104,共6页
汉末党锢使士大夫“群体自觉”走向“个体自觉” ,其下层文士因生存焦虑 ,将个体自觉表现为对生命的追问 ,创作出《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文人诗。生命的追问成为世纪的主题。建安文人情志合一 ,形成建安文学最具特色的“风骨”。其后期... 汉末党锢使士大夫“群体自觉”走向“个体自觉” ,其下层文士因生存焦虑 ,将个体自觉表现为对生命的追问 ,创作出《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文人诗。生命的追问成为世纪的主题。建安文人情志合一 ,形成建安文学最具特色的“风骨”。其后期由曹植强化文学的抒情性 ,向情志疏离的晋代文学过渡。在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矛盾中 ,阮籍与嵇康以其创作反映了该时代士大夫扭曲的心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文学 生存焦虑 情志离合 文学自觉
下载PDF
鲁迅与魏晋文学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吉鹏 臧文静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31-34,共4页
鲁迅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优秀继承者 ,他对中国小说史以及中国古籍的整理、校对工作 ,都显示了他在古典文学领域的修养和成就。魏晋是一个文学自觉、思想解放的时代 ,鲁迅对魏晋时期的名士和他们的文学创作以及魏晋风度 ,都表现出格外的推... 鲁迅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优秀继承者 ,他对中国小说史以及中国古籍的整理、校对工作 ,都显示了他在古典文学领域的修养和成就。魏晋是一个文学自觉、思想解放的时代 ,鲁迅对魏晋时期的名士和他们的文学创作以及魏晋风度 ,都表现出格外的推崇和欣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魏晋文学
下载PDF
文学的自觉时代——魏晋文学创作与文学观念的自觉 被引量:3
7
作者 闵虹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9-83,共5页
文学的自觉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即创作的自觉、观念的自觉和批评的自觉。在文学走向自觉的过程中 ,最早出现的是文学创作的自觉。而文学创作的自觉 ,仅仅是文学自觉必须的一种条件而已。文学创作的自觉 ,是文学观念的自觉和文学批评的... 文学的自觉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即创作的自觉、观念的自觉和批评的自觉。在文学走向自觉的过程中 ,最早出现的是文学创作的自觉。而文学创作的自觉 ,仅仅是文学自觉必须的一种条件而已。文学创作的自觉 ,是文学观念的自觉和文学批评的自觉的前提条件。但这只是理论上的一种说法 ,事实上则很难将创作的自觉和观念的自觉截然分出先后。文学观念的自觉应具备两个最为重要的条件 ,一是思想观念的解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自觉 建安时期 文学创作 文学观念 文学批评 思想解放 魏晋文学
下载PDF
魏晋文学“失眠”场景的原因及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志刚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21-27,共7页
魏晋200余年间文学领域频繁出现"失眠"场景的描写,原因大略有:魏晋分裂动荡的政治局面、多元的思想、个体的自觉意识、盛行文坛的模拟之风等。魏晋文学"失眠"场景描写丰富了我国古代文学"失眠"场景描写... 魏晋200余年间文学领域频繁出现"失眠"场景的描写,原因大略有:魏晋分裂动荡的政治局面、多元的思想、个体的自觉意识、盛行文坛的模拟之风等。魏晋文学"失眠"场景描写丰富了我国古代文学"失眠"场景描写的内涵,提高了魏晋文学在中国文学史版图中的地位。东晋陶渊明诗歌中的"失眠"场景描写已经具有了深刻的哲学内蕴。魏晋"失眠"文学场景在南北朝时期进入低谷,唐代重又兴盛,而且成为一种写作范式并汇入到我国古代文学历史悠久的抒情传统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文学 失眠 文学 意义
下载PDF
魏晋文学理论发展述略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文勋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4-131,共8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这时,文学意识日趋明确,文学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已取得独立的地位和价值,这时期是文学观念从模糊到比较明确和自觉的时期,也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发展的转型期。而魏晋时期的文学理论,可以...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这时,文学意识日趋明确,文学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已取得独立的地位和价值,这时期是文学观念从模糊到比较明确和自觉的时期,也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发展的转型期。而魏晋时期的文学理论,可以说是实现这个转型的过渡阶段。曹丕的《典论·论文》开创了文学批评的新风气;陆机的《文赋》是文学创作理论专著;阮籍的《乐论》、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是音乐理论;挚虞、李充、葛洪等的文学思想也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文艺主张。深入研究这个历史时期文学理论的发展,对认识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发展的来龙去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文学理论 曹丕 陆机 嵇康 挚虞
下载PDF
魏晋文学的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宏梅 王林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33-35,53,共4页
魏晋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其文学特征与之前之后的文学有着明显的区别。后世论者或着眼于传统诗教,或着眼于艺术形式,褒贬不一、论说纷纭。从其与前后文学的比较看,其总体特征在崇文、重情、求美、尚气四个方面。
关键词 魏晋文学 特征
下载PDF
楚辞和魏晋文学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震云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62-69,共8页
中国文学到了魏晋时代,已具有富厚的沉淀和多重范式,《诗经》、汉赋、汉乐府、古诗十九首等竞为辉煌,对魏晋文学的形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楚辞对魏晋文学的架构也起过无法替省的特殊的作用.
关键词 楚辞 屈原 《洛神赋》 《神女赋》 《诗经》 人格美 《离骚》 魏晋文学 建安风骨 魏晋小说
下载PDF
鲁迅的魏晋文学研究及与刘师培、陈寅恪相关研究之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克敌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10-23,共14页
鲁迅的魏晋文学研究,尽管一些学术论断并非首创,由于抓住了这一时期文人的心态与其创作风格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富有创见的见解,因此对20世纪的相关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鲁迅从文人日常生活角度出发来阐释这一时期文学演变的思路,别有洞... 鲁迅的魏晋文学研究,尽管一些学术论断并非首创,由于抓住了这一时期文人的心态与其创作风格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富有创见的见解,因此对20世纪的相关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鲁迅从文人日常生活角度出发来阐释这一时期文学演变的思路,别有洞见。比较分析鲁迅与刘师培、陈寅恪、朱光潜、钱钟书等人的相关论断,可见他们各具特色的治学理念和内在的一致性,即对"士与中国文化"这一经典命题的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学术界对鲁迅在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权威性的认定,并未导致在研究中对鲁迅模式的真正模仿和拓展提高,实际状况大多是把鲁迅论断简单地作为理论依据,其最终的理论框架往往沦于庸俗社会批评的套路,个中缘由值得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魏晋文学 刘师培 陈寅恪
下载PDF
魏晋文学家族的家族意识与创作追求 被引量:2
13
作者 田彩仙 《中州大学学报》 2001年第2期54-56,共3页
魏晋文学家族有强烈的家族意识,他们既看重家族中的宗亲伦理关系,又注意家族文化传统的“与时推迁”,以求顺应时代潮流而保持家族的稳固性与延续性。在创作上则体现为自信的创作心态,崇雅的风格特征,并注重家族文学创作在承传之中... 魏晋文学家族有强烈的家族意识,他们既看重家族中的宗亲伦理关系,又注意家族文化传统的“与时推迁”,以求顺应时代潮流而保持家族的稳固性与延续性。在创作上则体现为自信的创作心态,崇雅的风格特征,并注重家族文学创作在承传之中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研究 家族意识 文学承传 文学个性 魏晋文学家族 创作心态
下载PDF
论“文学自觉”始于春秋——兼与赵敏俐先生《“魏晋文学自觉说”反思》商榷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永祥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121-125,共5页
在春秋时期人性觉醒和艺术觉醒的滋养下,文学开始自觉。六经对形式技巧和审美意识的自觉追求、六经的文体分类、在经学研究中形成的自觉的文学理论意识、春秋士大夫赋诗言志修饰辞令、孔子对文的重视及《左传》的"有意为文",... 在春秋时期人性觉醒和艺术觉醒的滋养下,文学开始自觉。六经对形式技巧和审美意识的自觉追求、六经的文体分类、在经学研究中形成的自觉的文学理论意识、春秋士大夫赋诗言志修饰辞令、孔子对文的重视及《左传》的"有意为文",均可作为春秋文学自觉的明证。"春秋文学自觉"是本是源,"汉代文学自觉"及"魏晋文学自觉"是末是流,是文学发展史上的规律性的"再醒觉"。探讨中国文学自觉应该从本源探讨起,这对弘扬中华民族悠久而优秀的文化传统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文学自觉 广义文学 魏晋文学自觉说 汉代文学自觉说 《左传》
下载PDF
《世说新语》研究与魏晋文学史的“原生态”视角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雷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年第6期52-55,共4页
文学史研究中一直存在着这样的尴尬:"史"的序列性、规定性解释系统反过来会破坏作品原初存在的"活性"成分。为此,我们不得不用"原生态"的理论来回溯作品的历史情境,以期减少必定存在的文学性的散失。《... 文学史研究中一直存在着这样的尴尬:"史"的序列性、规定性解释系统反过来会破坏作品原初存在的"活性"成分。为此,我们不得不用"原生态"的理论来回溯作品的历史情境,以期减少必定存在的文学性的散失。《世说新语》之与魏晋文学研究,恰是一个难得的"原生态"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说新语》 魏晋文学 原生态视角
下载PDF
魏晋伦理的转变与魏晋文学的转型
16
作者 刘石泉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52-155,共4页
魏晋时期,社会处于一个急剧变化和转型的时期,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也在不断转变。这种转变又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文学的创作中,导致了魏晋文学的转型。魏晋文学无论是题材、主题,还是体裁、艺术表现手法、审美趣味,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魏... 魏晋时期,社会处于一个急剧变化和转型的时期,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也在不断转变。这种转变又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文学的创作中,导致了魏晋文学的转型。魏晋文学无论是题材、主题,还是体裁、艺术表现手法、审美趣味,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魏晋文学的转型与魏晋伦理的转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品评 魏晋文学 魏晋伦理 文学评论 文学创作
下载PDF
动情与气骨——魏晋文学特征论
17
作者 王锺陵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1期114-120,共7页
“动情与气骨”是汉末魏晋之际文学的一个最为突出的特征。汉代神学的崩溃,造成了一种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个性发展的历史空隙;建安之际的战乱,正始时代的压抑,使得士人们的感情郁勃而深沉;从而个体的价值获得了突出,人的感情终于从神学的... “动情与气骨”是汉末魏晋之际文学的一个最为突出的特征。汉代神学的崩溃,造成了一种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个性发展的历史空隙;建安之际的战乱,正始时代的压抑,使得士人们的感情郁勃而深沉;从而个体的价值获得了突出,人的感情终于从神学的吞噬和儒家礼教的压抑下冲涌而出。这股主情的潮流在文学领域中导致了“诗缘情”说的产生,而玄学家嵇、阮等人的人生态度则标示了一种崇高型人格在历史上的真正形成,魏晋文学因此而展现了一种气骨高扬、深情感人的卓异的艺术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态度 气骨 魏晋文学 个性发展 玄学 诗缘情 汉代 艺术风貌 曹植 儒家礼教
下载PDF
论魏晋文学中的死亡想象
18
作者 秦秋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92-97,共6页
魏晋文学中的死亡想象是一种特殊的表情方式,作者借悲伤的歌诗艺术而实现情感净化与自我慰藉。它沿曹植—陆机—陶渊明的大致走向而展开,渐次深入作者的心灵世界,既呼应了此期尚悲的社会风习,也无形中加速了对建安风骨的背离。
关键词 魏晋文学 死亡想象 悲美
下载PDF
《世说新语》研究与魏晋文学史的“原生态”视角
19
作者 赵雷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5-58,共4页
文学史研究中一直存在着这样的尴尬:"史"的序列性、规定性解释系统反过来会破坏作品原初存在的"活性"成分。为此,我们不得不用"原生态"的理论来回溯作品的历史情境,以期减少必定存在的文学性的散失。《... 文学史研究中一直存在着这样的尴尬:"史"的序列性、规定性解释系统反过来会破坏作品原初存在的"活性"成分。为此,我们不得不用"原生态"的理论来回溯作品的历史情境,以期减少必定存在的文学性的散失。《世说新语》之与魏晋文学研究,恰是一个难得的"原生态"视角。这个视角对于考查魏晋文学的重情色彩、玄言诗在东晋的繁荣、山水诗歌的萌动等文学现象都有重要启示。把上述文学现象置入《世说新语》所提供的"原生态"环境中,或能加深对魏晋文学演进的整体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说新语 魏晋文学 原生态视角
下载PDF
辨析鲁迅杂文与魏晋文学传统的联系
20
作者 王涛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第22期186-187,共2页
杂文是鲁迅一生运用最多的文学样式,魏晋文学传统对鲁迅的文学创作影响痕迹最深的还在于杂文。鲁迅杂文不仅直接引用魏晋文学作为素材,而且在体式上深得魏晋文章的神韵,喜好辩难,擅用讽刺,标新立异,简约严明。
关键词 鲁迅 杂文 魏晋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