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魏晋禅代 被引量:1
1
作者 柳春新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54-57,共4页
在司马氏"作家门"和实现禅代的过程中,如下三个环节显得特别重要:一是掌握军队,特别是严密地控制京师中央军,运用军事的和暴力的手段严厉地打击政敌。二是充分发挥家族的影响力,利用政治权势和各种关系,蓄意培植亲信,组合势... 在司马氏"作家门"和实现禅代的过程中,如下三个环节显得特别重要:一是掌握军队,特别是严密地控制京师中央军,运用军事的和暴力的手段严厉地打击政敌。二是充分发挥家族的影响力,利用政治权势和各种关系,蓄意培植亲信,组合势力集团。三是在祭祀典礼和制度变革等方面大做文章,借以提升司马氏的位望,深化其执政地位,进而缔造新皇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禅代 司马氏 “作家门”
下载PDF
从魏晋禅代的历史进程看司马师的功业
2
作者 朱子彦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2期70-81,159,共13页
司马懿死后,司马师执政,他任用和拔擢人才,使曹魏旧臣不断地转投于司马氏的门下,又使新进的才俊归于司马氏的霸府,为司马氏集团日后转化为西晋王朝打下基础。司马师执政初期,根基尚不稳,威望亦远不如乃父。但其“沉毅多大略”,在东关惨... 司马懿死后,司马师执政,他任用和拔擢人才,使曹魏旧臣不断地转投于司马氏的门下,又使新进的才俊归于司马氏的霸府,为司马氏集团日后转化为西晋王朝打下基础。司马师执政初期,根基尚不稳,威望亦远不如乃父。但其“沉毅多大略”,在东关惨败之后,司马师安抚诸将,引咎自责,很快稳定了朝中局势。接着其击败吴太傅诸葛恪,剪除异己李丰、张缉等拥曹派势力,又废魏主曹芳,立曹髦,迅速平定淮南毌丘俭之乱,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司马氏的权力。在魏晋禅代的历史进程中司马师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师功业 魏晋禅代 废主立威 平毌丘俭之乱
下载PDF
魏晋禅代与“郑王之争”——政权更迭与儒学因应关系的一个历史考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传军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8-85,共8页
本文对经学史上的“郑王之争”进行了研究和辨析,认为这一公案既反映出郑玄和王肃儒学思想的差异,也反映出他们对当时政治变革态度的不同,折射出在魏晋禅代的变局中儒学的自我调适和对政治的回应。同时本文还指出,王肃撰辑《孔子家语》... 本文对经学史上的“郑王之争”进行了研究和辨析,认为这一公案既反映出郑玄和王肃儒学思想的差异,也反映出他们对当时政治变革态度的不同,折射出在魏晋禅代的变局中儒学的自我调适和对政治的回应。同时本文还指出,王肃撰辑《孔子家语》的态度和其思想里所体现出的对传统儒学进行自觉改造的变通精神,同样是中国儒学发展的重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禅代 郑玄 王肃 儒学
原文传递
汉魏晋禅代模式双重性质及其影响
4
作者 赵樱子 《各界》 2019年第22期135-136,共2页
汉魏之际,曹氏以受禅的形式最终正式取得了政权,这一事件作为“汉魏故事”,使后世直至宋的几乎所有政权更迭有例可援。几十年后,曹魏政权又被司马氏以相似方式取代。二两次禅代过程间的部分差异及曹魏时期的社会变化折射出了两次禅代之... 汉魏之际,曹氏以受禅的形式最终正式取得了政权,这一事件作为“汉魏故事”,使后世直至宋的几乎所有政权更迭有例可援。几十年后,曹魏政权又被司马氏以相似方式取代。二两次禅代过程间的部分差异及曹魏时期的社会变化折射出了两次禅代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一时期内禅让的“双重性”以及对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部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 魏晋禅代 天命 社会变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