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扎根中华沃土的奥地利友人魏璐诗
- 1
-
-
作者
刘国忠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国际人才交流》
2021年第7期60-61,共2页
-
文摘
魏璐诗(Ruth F.Weiss),1908年12月11日出生在奥地利,是家里的独生女,父亲是从事技术管理的经理,她动手能力很强,家庭较富裕,家里有宽敞的住房和花园。魏璐诗于1932年从维也纳大学毕业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10月来到上海,1936年到成都,其间积极投身工合国际委员会的工作,支持中国的抗战事业。1946年魏璐诗到美国纽约,在联合国秘书处任职。魏璐诗于1951年应邀回到中国,在北京国际新闻局(外文局前身)任英语专家,1955年加入中国国籍,1965年到人民画报社任德语专家,投身新中国的对外宣传事业,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为增进中外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
-
关键词
联合国秘书处
维也纳大学
哲学博士学位
对外宣传
魏璐诗
独生女
英语专家
-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魏璐诗:此心安处是吾乡
- 2
-
-
作者
何雁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友声》
2018年第4期17-20,共4页
-
文摘
魏璐诗与我相识于1996年。魏璐诗时年88。那年5月10日傍晚,全国对外友协礼堂洋溢着热烈的气氛,向韩素音颁发'人民友好使者'称号的仪式即将在这里举行。有一位上年纪的外国女士坐在我前面,她身穿桔黄色外衣,满头银丝烫成波浪形,嘴唇抹成鲜红色,映衬出白皙、光滑的皮肤。她的身体有些发福,手里拄着一根拐杖。我叫了一声'老奶奶',她转过脸来开始同我用流利的中文交谈。
-
关键词
魏璐诗
维也纳
-
分类号
D822.263.9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周明伟:我与沙老的十年——中国外文局局长谈沙博理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温志宏
-
机构
人民画报社
-
出处
《今日中国》
2014年第11期56-59,共4页
-
文摘
沙博理热爱中国、热爱中华文化,始终关注世界大事和中国发展,对中国人民怀有真挚感情,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抱有极大热忱,对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极为关心,对中国的对外传播事业极端负责。
-
关键词
沙博理
中国外文局
传播事业
周明
十年
改革事业
文化区域
生活俭朴
魏璐诗
《水浒》
-
分类号
D822.2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江泽民同外国老专家聚会
- 4
-
-
作者
傅宗砭
-
出处
《国际人才交流》
1991年第4期3-3,共1页
-
文摘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2月12日晚上在人民大会堂,同在京工作的30位外国老专家、老朋友及他们的家属举行“家庭式聚会”,共同欢庆即将来临的中国羊年春节。这些专家当中,有早在三四十年代就投身于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的美国的爱泼斯坦、沙博里、史克,德国的秘迪·卢森堡,日本的横川辰子、高野广海、森新一、川越敏孝、罔崎兼吉,英国的戴乃迭、奥地利的魏璐诗等。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或建国初期来华工作的有法国的戴妮丝,日本的添田修平、内海博子、泰国的妮达·蓬达碧等。他们在北京的文化、教育、新闻、出版、广播等单位工作。
-
关键词
魏璐诗
戴乃迭
革命事业
家庭式
四十年代
修平
史克
斯坦
在三
教委副主任
-
分类号
C962
[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
-
题名陶行知与他的奥地利朋友
- 5
-
-
作者
黄冬
-
出处
《生活教育》
2017年第10期23-24,共2页
-
文摘
在陶行知的外国朋友圈子中有两位卓越的奥地利国际主义战士:严斐德先生和魏璐诗女士。本文通过回眸二人不平凡的在华经历,尤其是他们对与陶行知交往的回忆以及评述,为我们的陶行知研究提供了两个新视角:一是外国友人眼中的陶行知;二是陶行知教育生涯中的外国友人。
-
关键词
陶行知
严斐德
魏璐诗
-
分类号
K825.46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留学君说:马布里申请中国绿卡 北京户口待遇很诱人
- 6
-
-
作者
王桂茹
-
出处
《留学》
2015年第9期24-25,共2页
-
文摘
2015年4月17日下午,马布里在微博上宣布,他前往了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中心,目的是为了申请到"中国绿卡",也许是还不确定能否获批,"马政委"很快便删除了微博。不过,北京出入境管理中心的官微则毫不避讳地主动爆料称马布里确实来申请绿卡了,而他们会按照有关程序予以办理,字里行间透露出欢迎的态?度。
-
关键词
马布里
叶华
犹太裔
沙博理
国际友人
二维码
纽约人
魏璐诗
伯裔
波兰华沙
-
分类号
G648.9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我与外文局 “老专家”的点滴故事
- 7
-
-
作者
黄友义
-
机构
中国翻译协会
-
出处
《国际人才交流》
2016年第9期62-65,共4页
-
文摘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30多年间,全国政协活跃着一批特殊的加入了中国籍的外国人,他们都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来到中国,一辈子扎根中国的外国友人。他们大多在对外传播领域工作。作为在中国外文局工作的同事,我和他们当中一些人有过近距离的接触,从他们身上深深感受到他们的国际主义精神,有幸得到他们在业务上的谆谆教诲,至今难以忘怀。
-
关键词
中国外文局
中国对外传播
传播领域
魏璐诗
外国友人
中国籍
全国政协
斯坦
外文出版社
友谊宾馆
-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生活在秘鲁这些年感觉中国离我越来越近
- 8
-
-
作者
孟可心
-
机构
《今日中国》杂志秘鲁代表处
-
出处
《友声》
2018年第4期20-22,共3页
-
文摘
二十年前我初到秘鲁,那时感觉秘鲁与中国真的好远好远。不仅是路途遥远,当时的通讯也非常不方便,在秘鲁打个国际长途电话都是一件奢侈的事。那时只能靠书信与家人联系,一封信差不多七天才能收到。利马唐人街上中国杂货店里进口的中国商品也少得可怜,只有少量调味品。现在我在秘鲁的感觉,祖国与我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
关键词
秘鲁人
魏璐诗
-
分类号
D822.277.8
[政治法律—外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