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4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绿化工程中的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塑
1
作者 孔庆柱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14期170-173,共4页
文章主要探讨了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塑,首先介绍了遗址的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其次分析了生态恢复的重要性及当前生态环境的现状,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生态恢复的方法,具体包括引入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种类、恢复... 文章主要探讨了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塑,首先介绍了遗址的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其次分析了生态恢复的重要性及当前生态环境的现状,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生态恢复的方法,具体包括引入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种类、恢复水域与湿地以及开展土地治理等;再次重点讨论了关于景观重塑的目标,具体包括保护历史文化景观、打造自然景观以及将当地传统文化元素与遗址相结合来进一步丰富游客的参观体验;最后总结了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塑的效果,具体包括生态功能的恢复与改善、土壤质量的改善以及植被的恢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城 考古遗址 公园绿化 生态恢复 景观重塑
下载PDF
红贵黄尊 华而不张——战国红玛瑙
2
作者 梅杨 《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 2024年第3期38-43,共6页
战国时期,有一种被称为“赤玉”的红缟玛瑙,多用作珠链、环佩、剑柄装饰、祭祀礼器等,山东省曲阜市鲁国故城58号墓出土的红玛瑙环,就是这一时期的文物。由于材料稀缺、技艺失传,汉代之后的红缟玛瑙制品出土较为稀少。直到近几年,人们才... 战国时期,有一种被称为“赤玉”的红缟玛瑙,多用作珠链、环佩、剑柄装饰、祭祀礼器等,山东省曲阜市鲁国故城58号墓出土的红玛瑙环,就是这一时期的文物。由于材料稀缺、技艺失传,汉代之后的红缟玛瑙制品出土较为稀少。直到近几年,人们才先后在辽宁朝阳北票和河北张家口宣化等地,开采到一种天然玛瑙,这种玛瑙在形、色、丝等方面,都与战国时期墓葬中出土的玛瑙饰品极其相近。相似的缠丝纹缟,一样赤红如血、浓烈如火,故业内称之为战国红缟玛瑙,简称为战国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期 故城 祭祀礼器 辽宁朝阳 山东省曲阜市 河北张家口 玛瑙
下载PDF
东汉时期东海国相关问题新探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海龙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67-73,108,共8页
围绕着东汉时期东海国的封号、封域以及世系等问题,目前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通过对传世文献以及出土材料的梳理可知,东汉献帝建安十七年前东海国的封域应为鲁与东海,二者皆为国相治理,光武帝通过鲁国属州的调整,相对削弱了东海国的势力... 围绕着东汉时期东海国的封号、封域以及世系等问题,目前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通过对传世文献以及出土材料的梳理可知,东汉献帝建安十七年前东海国的封域应为鲁与东海,二者皆为国相治理,光武帝通过鲁国属州的调整,相对削弱了东海国的势力,同时达到了优雍东海国的目的,明帝永平元年“还东海”的举措并没有成功。传世文献之所以呈现“鲁国”与“东海郡”的不同记载,是为了区分整个东海国(包括鲁与东海)与单独的“东海国”。献帝建安十七年出现的两个东海国,学界历来众说纷纭。一个合理的解释是,献帝将原东海国所辖的东海郡重新分封为新的东海王,原东海国则仅辖鲁郡,成为实际上的“鲁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东海 东海郡 东海王
下载PDF
曲阜鲁国故城“鲁中齐墓”出土青铜器研究
4
作者 孙胜利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4期18-21,共4页
鲁国故城是两周时期鲁国国都城址。1977—1978年,考古工作者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勘探和试掘,基本探明了鲁国故城的年代、形制和城市布局。试掘中,于望父台墓葬区清理出西周墓M48。此墓出土大量珍贵文物,尤其青铜器更为精美。文章选取... 鲁国故城是两周时期鲁国国都城址。1977—1978年,考古工作者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勘探和试掘,基本探明了鲁国故城的年代、形制和城市布局。试掘中,于望父台墓葬区清理出西周墓M48。此墓出土大量珍贵文物,尤其青铜器更为精美。文章选取鲁中齐盘、鲁中齐匜、鲁中齐甗从铸造工艺、铜器铭文、职官机构、礼乐制度等方面进行解读,鲁中齐墓为我们了解周朝的社会制度、葬制礼仪、冶铜技艺打开了一扇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城 青铜器 鲁中齐 铭文 职设
下载PDF
曲阜鲁国故城遗址出土西周中晚期青铜器浅析
5
作者 杨晓达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11期1-5,共5页
西周中晚期青铜器的种类丰富,与西周中期之前相比,诸多器类逐渐消失或被取代,不仅出现了新的器类,纹饰也发生了微妙蜕化,以往威严雄伟的器型和神秘繁缛的纹饰逐渐消失,形制变得简练鲜明、朴素端庄。鲁国故城内两处冶铜遗址的发现,填补... 西周中晚期青铜器的种类丰富,与西周中期之前相比,诸多器类逐渐消失或被取代,不仅出现了新的器类,纹饰也发生了微妙蜕化,以往威严雄伟的器型和神秘繁缛的纹饰逐渐消失,形制变得简练鲜明、朴素端庄。鲁国故城内两处冶铜遗址的发现,填补了鲁国青铜器产业链的空白。文章以鲁国故城遗址出土的青铜器为例,试图从器型、纹饰等角度探索礼制衰落下的西周中晚期青铜器特点,着重探讨鲁国故城乙组西周墓出土文物的时代特征,为下一步研究鲁西南地区青铜器的发展提供可靠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城遗址 西周 青铜器 重环纹
下载PDF
电力铁军“领头雁”——记国网甘肃高台县供电公司经理、党委副书记鲁国华
6
作者 何峰 《农村电工》 2023年第2期24-24,共1页
鲁国华,中共党员,现任国网甘肃高台县供电公司经理、党委副书记,是一位有着30年工龄、27年党龄的“老电力”,曾多次被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张掖供电公司和高台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舍己为... 鲁国华,中共党员,现任国网甘肃高台县供电公司经理、党委副书记,是一位有着30年工龄、27年党龄的“老电力”,曾多次被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张掖供电公司和高台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舍己为人,勇救落水儿童2019年6月19日21时左右,鲁国华在经过宣化镇上庄村时,忽然听到前方池塘里有小孩的呼救声。他闻讯赶去,发现一名儿童落水。危急关头,他来不及考虑,迅速跳入池塘救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供电公司 优秀党务工作者 中共党员 上庄村 甘肃省电力公司 领头雁 优秀共产党员
下载PDF
直接展现与间接再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城墙遗址展示模式的比较 被引量:16
7
作者 杨昌鸣 李旋 李湘桔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5-89,共5页
在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过程中,城墙遗址作为展示城市历史风貌的轮廓和框架,受到极高的重视。就城墙遗址保护展示方式而言,专家、政府及民众之间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不少矛盾。针对目前在国家遗址公园城墙遗址的保... 在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过程中,城墙遗址作为展示城市历史风貌的轮廓和框架,受到极高的重视。就城墙遗址保护展示方式而言,专家、政府及民众之间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不少矛盾。针对目前在国家遗址公园城墙遗址的保护、展示与利用3个方面所形成的矛盾,提出"直接展现"和"间接再现"2种展示模式,并结合曲阜鲁国故城城墙遗址保护与展示方案设计,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详细阐述和分析了这2种展示模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直接展现 间接再现 城墙遗址保护与展示 曲阜鲁故城
下载PDF
鲁国历谱及春秋、西周历法 被引量:18
8
作者 陈美东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2000年第2期124-142,共19页
对《春秋》所载历日干支的深入分析,可证明鲁国历法系为阴阳合历,大、小月相间,大月30日、小月29日。由特定的周期来安排连大月,所用朔望月长度约为29.531日。约鲁僖公五年(公元前656年)前多建五,确非建五的年份占... 对《春秋》所载历日干支的深入分析,可证明鲁国历法系为阴阳合历,大、小月相间,大月30日、小月29日。由特定的周期来安排连大月,所用朔望月长度约为29.531日。约鲁僖公五年(公元前656年)前多建五,确非建五的年份占6%;后多建子,确非建子的年份占10%。置闰的方法尚不规范,而约在鲁定公七年(公元前503年)后, 19年7闰法已见端倪。在满足若干明确的与隐含的基本条件、并引进若干合理设定后,给出了鲁国历谱。春秋各诸侯国的历法与鲁国历法大同小异,在建正问题上各行其是。春秋历法是西周历法的延续与发展。西周历法有过一次从以 为月首到以朔为月首的重大变革,其年代当不晚于公元前80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谱 春秋历法 西周历法
下载PDF
春秋时期鲁国历法考 被引量:3
9
作者 关立行 关立言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3-169,共7页
《春秋》为鲁国天文历法的研究提供了纵向对勘的资料 ,春秋时期是由观象授历到科学历法过渡的重要阶段。春秋鲁国人在确定岁首和探索置闰规律上功不可没 ,但却未能取得重大突破 ,春秋鲁国历法仍然是一部正自不拘、闰余乖次、有失规范的... 《春秋》为鲁国天文历法的研究提供了纵向对勘的资料 ,春秋时期是由观象授历到科学历法过渡的重要阶段。春秋鲁国人在确定岁首和探索置闰规律上功不可没 ,但却未能取得重大突破 ,春秋鲁国历法仍然是一部正自不拘、闰余乖次、有失规范的历法。同时春秋人在天文观测方面亦成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春秋》 历法 春秋时期 观象授历 古代历法 天文历法 科学历法
下载PDF
春秋时期鲁国历法研究的一些新观点 被引量:2
10
作者 关立行 关立言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5-489,共25页
在阐述春秋时期鲁国历法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刍议历代春秋时期历法研究均不成功的原因;对月建、两次"日南至"、"三正"、频大月等重要议题进行重新审视;给出春秋时期鲁国244年间各年之岁首日期、JD和干支,并... 在阐述春秋时期鲁国历法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刍议历代春秋时期历法研究均不成功的原因;对月建、两次"日南至"、"三正"、频大月等重要议题进行重新审视;给出春秋时期鲁国244年间各年之岁首日期、JD和干支,并标出置有闰月的年。特别对春秋时期鲁国历法的建正、失闰和超闰等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论证复原、重现春秋时期鲁国历谱的原则。最后讨论春秋时期各国历法的建正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时期 历法 岁首 建正 置闰
下载PDF
杞国都城迁徙及相关历史地理问题疏证 被引量:6
11
作者 钱益汇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55,共8页
关于杞国分封和初都问题,学界意见较为统一,而对杞都迁徙时间和地望则见仁见智。杞在周初分封于河南杞县,西周懿王前迁入山东,因卷入叛乱被周王朝迁置新泰、宁阳一带,直至春秋早期。因受四邻觊觎,杞国灭淳于迁都取地。春秋中期,淮夷病杞... 关于杞国分封和初都问题,学界意见较为统一,而对杞都迁徙时间和地望则见仁见智。杞在周初分封于河南杞县,西周懿王前迁入山东,因卷入叛乱被周王朝迁置新泰、宁阳一带,直至春秋早期。因受四邻觊觎,杞国灭淳于迁都取地。春秋中期,淮夷病杞,杞国迁都缘陵。春秋中期偏晚阶段,晋国为杞修城。到春秋晚期,杞人被迫再次迁徙到鲁国北部一带。战国早期楚灭杞,其地尽归楚国。政治变迁是周代不同政治实体为生存而采取的不同适应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泰 淳于 北部 政治变迁
下载PDF
略论春秋时期鲁国家臣制度 被引量:5
12
作者 谢乃和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59,共7页
家臣制是古代中国私家贵族管理家政事务的职官制度,缘于各国政制传统的不同,至春秋时期形成了内涵有别的区域类型。鲁国家臣制无论是其职官系统模拟公室的体系性,抑或是家臣选官原则及管理制度,均特点鲜明而自成一系。春秋前中期鲁国家... 家臣制是古代中国私家贵族管理家政事务的职官制度,缘于各国政制传统的不同,至春秋时期形成了内涵有别的区域类型。鲁国家臣制无论是其职官系统模拟公室的体系性,抑或是家臣选官原则及管理制度,均特点鲜明而自成一系。春秋前中期鲁国家臣制虽对传统贵族政治中世族世官制有所突破,然尚存浓厚的宗法性特点。至春秋晚期私家基于集权目的对鲁国家臣制进行革新,无论是从选官原则抑或是管理模式视之,均呈现出前所未有之气象,从而成为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重要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选官 家臣制 官僚制
下载PDF
试论鲁国的重农传统和农业生产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朝明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6,15,共7页
作为周王朝最重要的封国,鲁国承继了周人重视农业的文化传统;鲁国地处内陆,宜于农桑,更使得它的农业生产获得了较大发展。其手工业中的个别门类虽然也有明显进步,但大都与农业和社会生活有关,而且为贵族服务的性质比较明显,很少用于交换... 作为周王朝最重要的封国,鲁国承继了周人重视农业的文化传统;鲁国地处内陆,宜于农桑,更使得它的农业生产获得了较大发展。其手工业中的个别门类虽然也有明显进步,但大都与农业和社会生活有关,而且为贵族服务的性质比较明显,很少用于交换,其商品经济发展缓慢,所以,与其宗法性农业社会相适应,鲁国也表现了明显的封闭性,这又反过来促进了农业中除粮食生产以外其它各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朝 重农传统 农业生产
下载PDF
论春秋时期鲁国的政治道路 被引量:4
14
作者 盛险峰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6-102,共7页
周初分封制奠定了诸侯国制度的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也导致了诸侯国政治道路的差异。鲁国作为周初分封的一种类型,其后发展与其他诸侯国不同,由于鲁国初封时在制度设置上体现了亲亲、礼乐的特殊性,使鲁国走上了独特的政治道路,即由“政... 周初分封制奠定了诸侯国制度的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也导致了诸侯国政治道路的差异。鲁国作为周初分封的一种类型,其后发展与其他诸侯国不同,由于鲁国初封时在制度设置上体现了亲亲、礼乐的特殊性,使鲁国走上了独特的政治道路,即由“政在公室”到“政在三桓”。制度设置影响了鲁国的命运,其被挡在战国七雄的门槛之外,是历史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封制 君权 卿权 政治道路
下载PDF
新见鲁叔四器与鲁国早期手工业 被引量:5
15
作者 侯乃峰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74,共6页
新公布的鲁叔四器的铭文内容与鲁国早期历史密切相关。不少学者已经对铭文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仍然存在一些文字释读与理解上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在铭文正确释读的基础上,从鲁叔四器的铭文内容可以看出鲁国早期手工业的发展已经具... 新公布的鲁叔四器的铭文内容与鲁国早期历史密切相关。不少学者已经对铭文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仍然存在一些文字释读与理解上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在铭文正确释读的基础上,从鲁叔四器的铭文内容可以看出鲁国早期手工业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叔四器 阳桥 早期手工业
下载PDF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研究——以鲁国故城遗址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庆余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67-73,共7页
以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运营为例,分析如何发挥考古遗址公园的科研、教育和游憩功能。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考古遗址公园,如何解决建设运营资金短缺,且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等问题,最终使考古遗址公园自身形成“造血”机制... 以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运营为例,分析如何发挥考古遗址公园的科研、教育和游憩功能。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考古遗址公园,如何解决建设运营资金短缺,且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等问题,最终使考古遗址公园自身形成“造血”机制,达到遗址公园经营反哺遗址保护状态。从基本定位与优惠政策,遗址公园运营模式,公共考古与公众参与,区域资源整合,文旅产业与创意产业开发,搭建平台引入社会资金等六个方面,提出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运营的具体策略,以期为其它考古遗址公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城 家考古遗址公园 建设与运营 困境 出路
下载PDF
周公旦为鲁国始封之君说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衡眉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27-31,共5页
谁是鲁国的始封之君 ,周公旦抑或其子伯禽 ?自古至今聚讼未决。今天的学者多主“伯禽封鲁”说 ,其主要依据为《鲁颂·宫》与《左传》定公四年所载的两条材料 ,但这两条材料明显有可疑之处。“伯禽封鲁”说之所以影响大 ,盖由崔述... 谁是鲁国的始封之君 ,周公旦抑或其子伯禽 ?自古至今聚讼未决。今天的学者多主“伯禽封鲁”说 ,其主要依据为《鲁颂·宫》与《左传》定公四年所载的两条材料 ,但这两条材料明显有可疑之处。“伯禽封鲁”说之所以影响大 ,盖由崔述的鼓荡所致 ,然而崔氏的考证远非一贯正确。《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说“鲁”是“文之昭”,这是一条铁证 ,证明了周公旦是鲁国的始封之君。历史上 ,周公旦曾两次封于鲁。但由于他是武王、成王两代人的助手 ,所以两次受封均不曾就国 ,而是由其长子伯禽代就封 ,故有“伯禽封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公旦 伯禽 始封之君
下载PDF
鲁国“一继一及”继承现象再考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朝明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77-81,共5页
鲁国“一继一及”继承现象再考杨朝明在商周史的研究中,继承制度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当年,王国维《殷周制度论》风靡一时,于是,殷人“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周人实行“立子立嫡之制”,殷周制度有很大差别... 鲁国“一继一及”继承现象再考杨朝明在商周史的研究中,继承制度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当年,王国维《殷周制度论》风靡一时,于是,殷人“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周人实行“立子立嫡之制”,殷周制度有很大差别,成了很有影响的看法。王国维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继一及 嫡长子继承制 继承制度 《鲁世家》 《左传》 周宣王 兄终弟及 《春秋左传注》 杨伯峻
下载PDF
论春秋战国时期南方、北方和东方地域文化的差异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抗生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63-68,共6页
《中庸》一书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虽说书中也记载有秦汉以来的社会历史状况,如书中说:“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云云,显然是有秦之后的事。但从整个著作来看,仍应是战国时期的著作,这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因此,《中庸》所反... 《中庸》一书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虽说书中也记载有秦汉以来的社会历史状况,如书中说:“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云云,显然是有秦之后的事。但从整个著作来看,仍应是战国时期的著作,这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因此,《中庸》所反映的思想,应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本文就从《中庸》论强章出发,来探讨一下春秋战国时期南方、北方及东方地域文化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战时期 地域文化 《中庸》 孙武 子道 南方文化 孔子儒家 道家文化 法家思想
下载PDF
西汉鲁国州属问题判断 被引量:2
20
作者 侯甬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90-92,共3页
西汉州部为中央政府设于郡国之上的监察区,《汉书地理志》注记鲁国属豫州,《后汉书郡国志》注记西汉时鲁国属徐州,清代以来学者对此各有所从,但以遵从后者为多。利用先秦两汉时期的旁证材料,从淮泗水路,鲁一东海的地域关系等方面... 西汉州部为中央政府设于郡国之上的监察区,《汉书地理志》注记鲁国属豫州,《后汉书郡国志》注记西汉时鲁国属徐州,清代以来学者对此各有所从,但以遵从后者为多。利用先秦两汉时期的旁证材料,从淮泗水路,鲁一东海的地域关系等方面加以考证判断,可见《后汉书郡国志》的注记可靠。并利用清人考证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州属 徐州 淮泗 东海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