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饥饿和再投喂对短须裂腹鱼幼鱼体组分、消化酶活性及RNA/DNA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梁孟 魏开金 +3 位作者 朱祥云 马宝珊 徐滨 徐进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3期151-160,共10页
通过探究饥饿和再投喂过程中短须裂腹鱼幼鱼的鱼体组分、消化酶活性及RNA/DNA的变化规律,为其人工养殖提供科学依据。以短须裂腹鱼幼鱼为研究对象,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索氏抽提法测定粗脂肪,恒温干燥失重法测定水分,马弗炉灼烧法测... 通过探究饥饿和再投喂过程中短须裂腹鱼幼鱼的鱼体组分、消化酶活性及RNA/DNA的变化规律,为其人工养殖提供科学依据。以短须裂腹鱼幼鱼为研究对象,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索氏抽提法测定粗脂肪,恒温干燥失重法测定水分,马弗炉灼烧法测定粗灰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矿质元素,分光光度法测定消化酶活性和DNA、RNA含量。饥饿后,幼鱼粗脂肪含量在饥饿5天时降至最低值5.01%,粗蛋白含量在饥饿2天时降至最低值13.61%;水分和灰分上升,鱼体的Ca和P含量上升;鱼体K、Na、Mg及Fe含量均先上升再下降,且在饥饿9天时上升至最大值;幼鱼肝胰脏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趋势;淀粉酶活性下降,肌肉中的DNA含量上升,RNA含量下降,RNA/DNA下降。恢复投喂后,S15、S25组Fe含量低于对照组水平,各组淀粉酶活性均恢复至正常水平,S15和S25组脂肪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S15、S25组RNA含量及RNA/DNA极显著下降(P<0.01)。在饥饿9天时,短须裂腹鱼幼鱼的生化指标未受显著影响,恢复投喂后的生化指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建议在其养殖中饥饿时间不超过9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须裂腹鱼 饥饿 再投喂 鱼体组分 消化酶活性 RNA/D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