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洋山港航道疏浚泥溶出液对鱼类胚胎、仔鱼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2
1
作者 沈新强 沈盎绿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3-48,共6页
为了解洋山港航道疏浚对海洋鱼类早期阶段的影响,通过对工程海域3个取样点疏浚泥的取样分析,应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法和毒理学方法,评价了洋山港航道疏浚泥溶出液对鱼类胚胎、仔鱼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工程海域疏浚泥溶出液质量存在较... 为了解洋山港航道疏浚对海洋鱼类早期阶段的影响,通过对工程海域3个取样点疏浚泥的取样分析,应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法和毒理学方法,评价了洋山港航道疏浚泥溶出液对鱼类胚胎、仔鱼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工程海域疏浚泥溶出液质量存在较明显差异,以3号点疏浚泥溶出液质量相对最好,1号点次之,2号点最差。3个取样点疏浚泥溶出液对黑棘鲷胚胎孵化率的影响不明显,但对仔鱼具有明显毒性效应。在高浓度组,1号、2号和3号点黑棘鲷仔鱼48 h的死亡率分别为25.46%、29.81%和14.76%,大黄鱼仔鱼48 h的死亡率分别为20%、40%和20%;在次高浓度组,1号、2号和3号点黑棘鲷仔鱼48 h的死亡率分别为15.41%、22.38%和9.45%,大黄鱼仔鱼48 h的死亡率分别为20%、20%和15%。大黄鱼仔鱼的死亡率略大于黑棘鲷仔鱼。疏浚泥溶出液浓度与仔鱼死亡率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2号点疏浚泥溶出液毒性最大,1号点次之,3号点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泥 溶出液 鱼类胚胎和仔鱼 毒性效应 洋山港航道
下载PDF
新技术在鱼类胚胎冷冻保存中的应用
2
作者 沈蔷 章海敏 胡军祥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6期734-736,740,共4页
鱼类胚胎冷冻保存对鱼类遗传育种、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濒危物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综述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对鱼卵及胚胎的冷冻保存技术进行的大量研究,论述了几种新型研究技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鱼类胚胎 低温保存 渗透性 存活率
下载PDF
鱼类胚胎低温保存
3
作者 赵尚林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168-173,共6页
关键词 鱼类胚胎 低温保存 低温保护剂 二甲亚砜 异育银鲫
全文增补中
青海湖裸鲤(♀)×花斑裸鲤(♂)杂交子代胚胎发育情况分析
4
作者 董艳珍 黄良鲜 +1 位作者 高雪 邓思红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23期61-65,共5页
对青海湖裸鲤(♀)×花斑裸鲤(♂)杂交卵的受精情况和胚胎发育过程进行观察,探索了二者杂交的可能,并介绍杂交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青海湖裸鲤卵子和花斑裸鲤精子能完成受精,水温15~17℃时受精率为92.5%。受精卵淡黄色,微黏,沉性... 对青海湖裸鲤(♀)×花斑裸鲤(♂)杂交卵的受精情况和胚胎发育过程进行观察,探索了二者杂交的可能,并介绍杂交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青海湖裸鲤卵子和花斑裸鲤精子能完成受精,水温15~17℃时受精率为92.5%。受精卵淡黄色,微黏,沉性。受精卵卵径1.9~2.1 mm,受精2~3 min后出现黏性,开始吸水后膨胀,吸水膨胀后卵径3.5~4.1 mm。杂交胚胎发育过程分为受精、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和孵化7个时期,受精3 h 20 min后进入卵裂期,16 h 30 min后进入囊胚期,30 h 20 min后进入原肠期,39 h后进入神经胚期,42 h 50 min后进入器官形成期,100 h 50 min后进入孵化期。在水温为15~17℃下,受精卵历时136 h 30 min后全部完成出膜,胚胎畸形率1.67%。因此,青海湖裸鲤(♀)与花斑裸鲤(♂)能够进行杂交,杂交卵受精率、孵化率及畸形率与母本自交卵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裸鲤 花斑裸鲤 鱼类杂交育种 鱼类胚胎发育
下载PDF
《鱼类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3
5
作者 赫晓燕 《现代农业科学》 2009年第6期298-300,共3页
《鱼类组织胚胎学》是水产养殖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笔者根据《鱼类组织胚胎学》课程的特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体会,对《鱼类组织胚胎学》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对几年来在该教学实践中所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鱼类组织胚胎 教学方法 体会
下载PDF
稀有鮈鲫胚胎急性毒性试验的实验室间比对
6
作者 王绿平 张京佶 陈晓倩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9-417,共9页
评价稀有鮈鲫胚胎急性毒性试验在各实验室的重现性,验证稀有鮈鲫胚胎是否适用于鱼类胚胎急性毒性试验,为相关化学品测试国家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选择3,4-二氯苯胺和五水硫酸铜作为参比物质,按照《OECD化学品测试准则No.236鱼类胚胎急... 评价稀有鮈鲫胚胎急性毒性试验在各实验室的重现性,验证稀有鮈鲫胚胎是否适用于鱼类胚胎急性毒性试验,为相关化学品测试国家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选择3,4-二氯苯胺和五水硫酸铜作为参比物质,按照《OECD化学品测试准则No.236鱼类胚胎急性毒性试验》,进行6家实验室间比对试验以评价试验结果的重现性。实验室间比对试验中,3,4-二氯苯胺和五水硫酸铜对稀有鮈鲫胚胎急性毒性96 h半数致死浓度(LC 50)的总体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9.25±3.62)mg·L^(-1)和(1.63±0.59)mg·L^(-1),变异系数分别为39.1%和36.0%。采用z分数方法评价各实验室间比对试验结果的差异大小,各实验室3,4-二氯苯胺和五水硫酸铜比对结果的z分数分别在-1.42~1.23之间和-0.898~1.56之间。虽然变异系数较大,但各实验室的96 h-LC 50均在x pt±2σpt范围之内。稀有鮈鲫胚胎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重现性,且稀有鮈鲫胚胎对3,4-二氯苯胺和五水硫酸铜的敏感性和重复性与斑马鱼(Danio rerio)类似,毒性值差异均未超过一个数量级,因此稀有鮈鲫可作为鱼类胚胎急性毒性试验的本土受试鱼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鮈鲫 鱼类胚胎急性毒性试验 实验室间比对 重现性
下载PDF
水温和溶解氧对州河鲤鱼胚胎和胚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滕淑芹 王玮 +3 位作者 方旭 杨建利 马艳红 葛学利 《中国水产》 2019年第3期83-84,共2页
本文采用正交设计分析实验,发现鲤鱼在室温范围(17℃~25℃)内,溶解氧为影响胚后发育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温度,并且二者有显著的交互作用。胚胎发育所需时间与水温成负相关关系。溶解氧对胚胎发育的速度和时间的影响没有温度的影响显著,也... 本文采用正交设计分析实验,发现鲤鱼在室温范围(17℃~25℃)内,溶解氧为影响胚后发育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温度,并且二者有显著的交互作用。胚胎发育所需时间与水温成负相关关系。溶解氧对胚胎发育的速度和时间的影响没有温度的影响显著,也不呈相关关系。经实验分析得出,鲤鱼胚胎和胚后发育的最佳孵化温度为21℃左右,溶解氧为7.5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后发育 胚胎发育 州河鲤 溶解氧 效应期 鲤鱼卵 鱼类胚胎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院校鱼类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被引量:2
8
作者 黄荣静 《河南水产》 2016年第5期32-34,共3页
鱼类组织胚胎学是水产养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结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应用型本科院校鱼类组织胚胎学教学的改革与探讨,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鱼类组织胚胎 教学 改革
原文传递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Pelte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1846)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卫民 Khalid ABBAS 严安生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78-383,共6页
For production enhancement and procedure upgrade, the developmental phases of labora-tory-reared eggs of catfish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were investigated. Twenty mature females and 10 males were collected from Dadong... For production enhancement and procedure upgrade, the developmental phases of labora-tory-reared eggs of catfish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were investigated. Twenty mature females and 10 males were collected from Dadongmen wholesale fisheries market in Wuhan City on May 8, 2003. Zy-gotes were stripped from mature fish after hormone-induced ovulation, fertilized, and incubated through whole embryonic development. The fertilized eggs were stocked in density of 100 eggs/L in white square tanks of 10 L. Incubation water was dechlorinated tap water with continuous aeration. The tanks were lit directly with 60 W fluorescent bulbs with a 12 light:12 dark photoperiod. Water temperature, dissolved oxygen and pH were 29.0±0.5℃, 6.7±0.4 mg/L and 7.4±0.2,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ggs of P. fulvidraco were yellow, sticky and contained much yolk. The mean diameter of fertilized eggs was 2.03 mm. At the water temperature of 29.0±0.5℃, the ontogenesis spent about 33 h after fertilization. From fertilization to hatching, the embryonic develop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30–40 phases, which var-ies in the emphasis and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The detailed embryonic movement was also describ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lteobagrusfulvidraco embryonic development embryonic movement
下载PDF
《鱼类组织胚胎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10
作者 王新华 路畅 +3 位作者 蔡冬生 秦改晓 郭国军 齐子鑫 《河南水产》 2022年第6期30-32,共3页
鱼类组织胚胎学是水产养殖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也是连接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的桥梁课程。课程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有助于学生理解鱼类组织胚胎学涉及的微观结构与功能。本文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要求,分析当前鱼类组织胚胎学的实践教... 鱼类组织胚胎学是水产养殖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也是连接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的桥梁课程。课程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有助于学生理解鱼类组织胚胎学涉及的微观结构与功能。本文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要求,分析当前鱼类组织胚胎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学项目,借助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并对实践课程的考核体系进行改革,激发学生实操热情,切实提高鱼类组织胚胎学的实践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鱼类组织胚胎 实践教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