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鱼蚌套养中应用光合细菌的研究
1
作者 王育锋 彭秀真 +7 位作者 陈述江 周嗣泉 张建东 师吉华 蔡绍柱 魏新桥 刘含君 魏圆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78-82,共5页
本文对鱼蚌套养中光合细菌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池比对照池每亩增产11.99%,节省电44.5度,净利润提高40.9%。
关键词 鱼蚌 套养 光合细菌
下载PDF
鱼蚌混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
作者 程霄玲 赵伟华 郑永华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42,共2页
鱼蚌混养是将河蚌育珠和池塘养鱼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生态渔业模式。这种养殖模式具有立体利用水体养殖空间、合理利用饵料、大幅度提高水体养殖效益等优点,能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随着珍珠市场行情的不断走... 鱼蚌混养是将河蚌育珠和池塘养鱼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生态渔业模式。这种养殖模式具有立体利用水体养殖空间、合理利用饵料、大幅度提高水体养殖效益等优点,能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随着珍珠市场行情的不断走低,鱼蚌混养模式已逐步得到广大珍珠养殖户的认可。鉴于养殖模式的改变,珍珠养殖户在鱼蚌混养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蚌混养 生态渔业模式 水体养殖 养殖模式 池塘养 育珠 合理利用 养殖效益
下载PDF
不同鱼蚌联养模式池蝶蚌生长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颜冬 邱齐骏 +4 位作者 龚守贺 童水明 徐毛喜 盛军庆 洪一江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0-41,共2页
鱼蚌混养是一种互利共生的复合型养殖模式,具有立体利用水体养殖空间、合理利用饵料、提高水体养殖效益等优点,能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内许多学者对鱼蚌混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鱼蚌混养能够增加综合养殖效益,
关键词 经济效益分析 鱼蚌混养 池蝶 生长 水体养殖 合理利用 养殖效益 养殖模式
下载PDF
鱼蚌混养健康养殖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卓锋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9-20,共2页
由于养蚌育珠周期可长达6~7年,养殖期间需要大量投放有机肥料,较容易产生水环境污染,引发蚌病,增加养殖风险。笔者根据鱼蚌混养、科学控病、健康养殖的理念,于2002-2006年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承包了159亩水面进行了以预防为核心... 由于养蚌育珠周期可长达6~7年,养殖期间需要大量投放有机肥料,较容易产生水环境污染,引发蚌病,增加养殖风险。笔者根据鱼蚌混养、科学控病、健康养殖的理念,于2002-2006年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承包了159亩水面进行了以预防为核心的蚌病控制、健康养殖试验,通过5年的努力,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试验 鱼蚌混养 健康养殖 水环境污染 有机肥料 养殖风险 养殖期 长兴县
下载PDF
细菌挂膜结合鱼蚌混养对养殖水体水质的原位调控模拟
5
作者 薛琼 梁文伯 +3 位作者 耿冰 汪雅文 宋海亮 杨小丽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12期128-141,共14页
为了降低养殖池塘内的氨氮含量,同时减少在养殖过程中硝化细菌的投加量,文章采用鱼蚌混养技术与细菌挂膜技术对养殖水体进行原位调控。利用模拟试验确定最佳鱼蚌比与填料类型;结合试验结果,将挂膜完成的碳纤维投放入模拟养殖塘内,依据... 为了降低养殖池塘内的氨氮含量,同时减少在养殖过程中硝化细菌的投加量,文章采用鱼蚌混养技术与细菌挂膜技术对养殖水体进行原位调控。利用模拟试验确定最佳鱼蚌比与填料类型;结合试验结果,将挂膜完成的碳纤维投放入模拟养殖塘内,依据水产品品质与水环境化学结果,确定最佳填料投放密度,并对挂膜细菌进行微生物群落分析,对氮、磷归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整鱼与三角帆蚌比为2∶1,在150 L的模拟养殖塘中设置10根长1 m,组合填料片间距为10 cm的碳纤维填料时,模拟塘中TN、NO_(2)^(-)-N、T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8.03±2.03)、(0.03±0.02)、(9.03±2.04)mg/L,可满足淡水养殖水质要求,同时使草鱼、鲫、鲢和鳙鱼的生长状况优良,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文章提出的鱼蚌混养与微生物膜联合的原位调控养殖水体水质的技术,并对其鱼蚌混养比例和填料投放比例进行了优化,为鱼蚌混养体系的发展与改进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水体 鱼蚌混养 碳纤维 硝化细菌制剂 水质净化
下载PDF
池塘鱼蚌混养有赚头 被引量:1
6
作者 史纯柏 董学洪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鱼蚌混养 池塘 养殖面积 经济效益 混养技术 套养模式 养殖时间 养殖病害
下载PDF
鱼蚌混养生态高效养殖技术总结
7
作者 谷序文 刘全礼 +2 位作者 龚珞军 肖玉玲 袁浙安 《渔业致富指南》 2010年第8期54-55,共2页
我养殖珍珠有八年了,为了提高珍珠的产量和质量,我动了不少脑筋,但养殖的珍珠产珠率低、珠形差。为此,我想尽了办法,但是效果还是不理想。
关键词 高效养殖技术 鱼蚌混养 生态 养殖珍珠
下载PDF
池塘鱼蚌混养试验探讨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曹春玲 《江西水产科技》 2015年第1期17-19,共3页
在珍珠养殖池塘开展鱼蚌混养试验,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探索鱼蚌混养的新路子。
关键词 鱼蚌混养 经济效益 池塘
下载PDF
鱼蚌混养试验的探讨
9
作者 安坤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1期52-55,共4页
本文扼要地阐述了鱼蚌混养试验的方法及其管理要点,对提高水体生产潜力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鱼蚌混养 养殖 淡水
下载PDF
池塘鱼蚌混养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小兵 《江西水产科技》 2012年第1期21-22,共2页
开展池蝶蚌培育有核珍珠与投饲主养草鱼的池塘鱼蚌混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 鱼蚌混养 池塘
下载PDF
鱼蚌混养高效养殖试验一例
11
作者 周淼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鱼蚌混养 混养试验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亿龙鱼蚌混养肥使用技术
12
作者 高光明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鱼蚌混养 使用技术 养肥 超微粉碎技术 有机生物 矿物元素 活性物质 营养元素 氨基酸螯合
下载PDF
鱼蚌混养效益高
13
作者 张立均 《科学养鱼》 2002年第5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鱼蚌混养 池塘养殖
下载PDF
蚌的养殖和鱼蚌混养模式及用肥特点——科洋鱼蚌混养专用肥
14
《科学养鱼》 2004年第3期71-71,共1页
关键词 饲养管理 混养模式 用肥特点 科洋鱼蚌混养专用肥
下载PDF
鱼蚌康复剂荣获国际发明铜牌奖
15
《中国水产》 1988年第6期17-17,共1页
浙江省宁波市水产养殖公司等单位研制发明的“鱼蚌康复剂”(前称“亲鱼康复剂”)于4月下旬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16届国际发明与新技术展览会上荣获国际发明铜牌奖。此项发明在国内已获得“银瓶奖”及“银牌奖”。
关键词 鱼蚌康复剂 浙江 康复剂 产品开发 国际发明铜牌奖
下载PDF
“鱼蚌利”珍珠专用肥产品简介
16
作者 陈远星 《渔业致富指南》 2004年第8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鱼蚌利”珍珠专用肥 作用机理 原料组成 产品特点
下载PDF
水库鱼蚌养殖技术值得推广
17
作者 刘汉昌 《水电科技情报》 1989年第2期3-3,共1页
关键词 水库 鱼蚌养殖
下载PDF
三角帆蚌对精养鱼塘水体主要水质因子的调控 被引量:22
18
作者 吴军 马楠 +2 位作者 施丽丽 李朝晖 安树青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2-96,共5页
利用三角帆蚌作为调控水质的生物过滤材料,建立蚌单养与鱼蚌混养的两种生物调控系统并与当地传统的精养鱼塘养殖系统模式作同步比较,分析了三角帆蚌对水体的主要水质因子变化及鱼产量的影响.养殖6个月后,鱼蚌混养生物调控系统水质优良,... 利用三角帆蚌作为调控水质的生物过滤材料,建立蚌单养与鱼蚌混养的两种生物调控系统并与当地传统的精养鱼塘养殖系统模式作同步比较,分析了三角帆蚌对水体的主要水质因子变化及鱼产量的影响.养殖6个月后,鱼蚌混养生物调控系统水质优良,其中,鱼蚌混养水体中单胞藻总数为340万个/m l,蓝藻与绿藻数量之比(蓝绿比)为1:1.8,DO值为7.5 mg/L,氨氮为2.42 mg/L,总氮为2.76 mg/L,磷酸磷为0.06 mg/L,总磷为0.11 mg/L,COD为36.0 mg/L,悬浮物为30.2 mg/L,蚌成活率为75.0%,鱼类成活率为71.0%.蚌单养的水体中单胞藻总数为86万个/mL,蓝绿比为2.1:1,DO值为7.5 mg/L,氨氮为2.00 mg/L,总氮为2.14 mg/L,磷酸磷为0.04 mg/L,总磷为0.07 mg/L,COD为20.0 mg/L,悬浮物为8.0 mg/L,蚌成活率为85.0%.但其蓝绿比则表现为蓝藻爆发型.作为无蚌对照组的养鱼系统中,水质逐渐恶化,鱼类生长受到抑制,易发生病害,鱼类成活率仅为58.8%.研究结果表明:鱼蚌混养系统可有效地改良水质,提高鱼类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 鱼蚌共养 水质因子 生物调控
下载PDF
河蚌对草鱼混养精养池塘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宗林 郑曙明 +1 位作者 王广军 赵峥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57-761,共5页
试验池塘4口,每口面积0.8hm2,水深1.8m,放养体质量50g的草鱼12000尾,体质量24~100g的鲢鱼500尾,体质量150g的鳙鱼100尾,常规管理,其中2口池塘放养1龄河蚌两万只,2口对照塘不放河蚌,定期采集水样,测定水中浮游植物种类和数(生物)量。结... 试验池塘4口,每口面积0.8hm2,水深1.8m,放养体质量50g的草鱼12000尾,体质量24~100g的鲢鱼500尾,体质量150g的鳙鱼100尾,常规管理,其中2口池塘放养1龄河蚌两万只,2口对照塘不放河蚌,定期采集水样,测定水中浮游植物种类和数(生物)量。结果表明,鱼蚌混养塘中有浮游植物6门48属94种,而对照塘中仅有6门42属91种。混养塘与对照塘水体中均以绿藻门的种类为主,分别占总数的47.8%和41.8%。鱼蚌混养组中以绿藻为优势种群,出现频率较高的优势藻类为:硅藻门的小环藻、针杆藻,绿藻门的小球藻、栅藻、新月藻;而对照组中的优势种不仅有试验组中的优势种类,还包含了蓝藻门的平裂藻、螺旋藻、微囊藻以及硅藻门的直链藻、舟形藻、双壁藻,绿藻门的梭形藻等。鱼蚌混养组与对照组中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24~1.41和1.26~1.36,鱼蚌混养组中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均略高于对照组。鱼蚌混养组浮游植物密度为539.23×104个/L^1289.53×104个/L,生物量为6.68~12.47mg/L;对照组浮游植物密度为669.57~1608.50×104个/L,生物量为8.40~18.62mg/L,鱼蚌混养组浮游植物的密度和生物量略低于对照塘,且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鱼蚌混养模式可有效控制塘中浮游植物的繁殖与生长,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提高,池塘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蚌混养 养殖池塘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下载PDF
“螺-蚌-鱼-草”生态湿地碳汇价值核算
20
作者 黄俊 占明飞 +3 位作者 王伟 胡靓慧 薛淑方 黄杰 《环境科技》 2024年第4期25-29,共5页
为科学评估“螺-蚌-鱼-草”生态湿地的碳汇价值,探讨不同类型生物的碳汇能力,研究通过调查数据对湿地生物碳汇价值进行核算。结果表明,“螺-蚌-鱼-草”系统可实现固碳量4.10~6.80Mg/hm^(2),碳汇价值约1459.39~2421.94元/hm^(2)。湿地内... 为科学评估“螺-蚌-鱼-草”生态湿地的碳汇价值,探讨不同类型生物的碳汇能力,研究通过调查数据对湿地生物碳汇价值进行核算。结果表明,“螺-蚌-鱼-草”系统可实现固碳量4.10~6.80Mg/hm^(2),碳汇价值约1459.39~2421.94元/hm^(2)。湿地内生物的碳汇能力排序为淡水贝类及螺类>水生植物>鱼类,依次分别为16.53,5.54~15.45,1.84Mg/hm^(2)。相较于我国其他湿地类型,基于“螺-蚌-鱼-草”模式的生态湿地具有较高的碳汇价值,是一种新型碳汇扩增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汇价值 生态湿地 螺---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