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版纳鱼螈的境遇 被引量:15
1
作者 温业棠 《四川动物》 CSCD 1998年第2期54-54,共1页
The distribution, habitat, and habits of Ichthyophis bannanicus Yang, the Only eaecilian species in China, are briefly introducd. Recently,the density ofIchthyophis bannanicus is sharply reduced. The factors of the re... The distribution, habitat, and habits of Ichthyophis bannanicus Yang, the Only eaecilian species in China, are briefly introducd. Recently,the density ofIchthyophis bannanicus is sharply reduced. The factors of the reduction are due to ① destruction of habitat, and ② environment pollution by application chemical fertilizers and pestic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螈 版纳鱼螈 地理分布 生境
下载PDF
版纳鱼螈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学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家洲 李桂芬 +3 位作者 苏福来 蒙绍权 贝永建 谢文海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3-215,F0004,共4页
目的:对我国特有的濒危珍稀两栖动物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us)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进行研究.方法:取各消化管段,除十二指肠和直肠由于很短全取外,其余的食管、胃、空肠和大肠均分别取始段、中段和末段,应用龙桂开浸... 目的:对我国特有的濒危珍稀两栖动物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us)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进行研究.方法:取各消化管段,除十二指肠和直肠由于很短全取外,其余的食管、胃、空肠和大肠均分别取始段、中段和末段,应用龙桂开浸银法染色处理,观察嗜银细胞的形态、分布,并测量各消化管段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结果:版纳鱼螈消化道除食管和大肠未见嗜银细胞外,其他部位均有嗜银细胞分布.在胃体和空肠中段有明显的分布密度高峰,其中空肠中段分布密度最高;十二指肠和直肠分布密度较低,以十二指肠分布密度最低;嗜银细胞形态多样,有圆形、锥体形、梭形、椭圆形、柱形和梨形等.结论:版纳鱼螈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特征与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的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鱼螈 消化道 嗜银细胞
下载PDF
版纳鱼螈消化道解剖学和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家洲 李桂芬 +3 位作者 贺华丽 蒙绍权 贝永建 谢文海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6-102,共7页
对我国特有珍稀濒危两栖动物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us)的消化道进行解剖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版纳鱼螈消化道呈直管状,无盘曲;胃、肠分化明显,肠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大肠和直肠;黏膜上皮食管为复层柱状纤毛上皮,胃后段为... 对我国特有珍稀濒危两栖动物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us)的消化道进行解剖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版纳鱼螈消化道呈直管状,无盘曲;胃、肠分化明显,肠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大肠和直肠;黏膜上皮食管为复层柱状纤毛上皮,胃后段为单层柱状上皮,直肠为复层扁平上皮,其余均为复层柱状上皮;口咽腔黏膜含大量巨型杯状细胞,有单泡状颌间腺;食道中下段有团泡状食道腺;胃体部含大量单管状胃腺;十二指肠和空肠有单泡状肠腺,绒毛发达;口咽腔的黏膜下层不明显,食道和直肠的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其余均为细密的结缔组织;肌层除口咽腔为骨骼肌外,其余均为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其中,在十二指肠和空肠的两肌层间有细密的结缔组织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鱼螈 消化道 解剖学 组织学
下载PDF
版纳鱼螈的生殖系统解剖 被引量:8
4
作者 蒙绍权 李桂芬 +1 位作者 宁秋梅 姚锦仙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6-82,共7页
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a)是我国无足目(Apoda)的仅有代表,本研究采用传统的解剖学方法对版纳鱼螈的生殖系统进行观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雌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脂肪体和泄殖腔构成;雄性生殖系统由精巢、输精(尿)管、缪... 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a)是我国无足目(Apoda)的仅有代表,本研究采用传统的解剖学方法对版纳鱼螈的生殖系统进行观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雌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脂肪体和泄殖腔构成;雄性生殖系统由精巢、输精(尿)管、缪氏管、脂肪体、泄殖腔和交配器所组成。卵巢一对,半透明长囊状,内含许多大小不一的球状卵母细胞。精巢一对,分叶状,每小叶包含许多小室,存在小叶融合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鱼螈 生殖系统 解剖
下载PDF
版纳鱼螈外周血细胞观察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桂芬 蒙绍权 +1 位作者 李涛 姚锦仙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2-107,共6页
以濒危两栖动物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a)为材料,应用瑞氏-姬姆萨混合染色法与血细胞计数法观察并统计了版纳鱼螈各种外周血细胞的形态特征和数量比例。结果表明,版纳鱼螈的外周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较多,呈卵圆形、椭圆形、梭形和梨... 以濒危两栖动物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a)为材料,应用瑞氏-姬姆萨混合染色法与血细胞计数法观察并统计了版纳鱼螈各种外周血细胞的形态特征和数量比例。结果表明,版纳鱼螈的外周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较多,呈卵圆形、椭圆形、梭形和梨形,平均含量为2.57×105个/mm3。白细胞数量较少,多呈近圆形,平均含量为0.72×103个/mm3。白细胞中,淋巴细胞最多,其次为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血栓细胞数量较少,常数个集合在一起。同时,将此研究结果与鱼类、爬行类和其他两栖类的血细胞比较,进而探讨了版纳鱼螈的进化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鱼螈 血细胞 显微结构
下载PDF
版纳鱼螈的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黄彬 庞启平 +1 位作者 叶英 刘晓泉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97-399,共3页
本文报道版纳鱼螈的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的整体解剖。版纳鱼螈的肾长而窄,并分叶;雌雄体的生殖腺外观形态基本相同而且分叶;雌雄体的生殖管外观形态基本相同;泄殖腔衍生成雄体的交配器或非繁殖时雌体的子宫,但繁殖时雌体的子宫会退... 本文报道版纳鱼螈的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的整体解剖。版纳鱼螈的肾长而窄,并分叶;雌雄体的生殖腺外观形态基本相同而且分叶;雌雄体的生殖管外观形态基本相同;泄殖腔衍生成雄体的交配器或非繁殖时雌体的子宫,但繁殖时雌体的子宫会退化;有卵36~40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鱼螈 解剖学 排泄系统 生殖系统
下载PDF
版纳鱼螈的骨骼系统 被引量:9
7
作者 蒙绍权 李桂芬 +1 位作者 黄鸿宣 谢文海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0-106,共7页
以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两栖动物版纳鱼螈(lchthyophis bannanica)为材料,采用传统的脊椎动物骨骼标本制作技术与透明骨骼标本制作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其骨骼系统进行了形态学研究,并与其他无足目和两栖动物相比较,探讨版纳鱼螈的... 以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两栖动物版纳鱼螈(lchthyophis bannanica)为材料,采用传统的脊椎动物骨骼标本制作技术与透明骨骼标本制作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其骨骼系统进行了形态学研究,并与其他无足目和两栖动物相比较,探讨版纳鱼螈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地位。结果表明,版纳鱼螈成体具头骨4l枚,椎骨108-115枚,肋骨101—108枚,无四肢骨。头骨、椎骨和肋骨均具有适应于穴居、掘穴和夜行性习性的特征。版纳鱼螈与双带鱼螈(I.glutinosus)的头骨极为相似,却具有比Dermophis,mexicanus的头骨更原始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鱼螈 骨骼
下载PDF
版纳鱼螈的饲养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桂芬 贝永建 +3 位作者 谭咏军 蒙绍权 谢文海 李家洲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84,共4页
2006年对30条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a进行饲养观察,发现版纳鱼螈生长速度缓慢,在非冬眠期体长月增长5.84mm±3.0mm,体重月增长1.31g±0.92g;活动规律受温度影响大,食性单一,具有冬眠和蜕皮的现象。
关键词 版纳鱼螈 生长规律 冬眠 饲养
下载PDF
版纳鱼螈泌尿系统解剖学及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贝永建 李桂芬 +3 位作者 黄小铭 蒙绍权 谢文海 李家洲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2-436,F0003,共6页
采用常规解剖学和组织学方法对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a的泌尿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版纳鱼螈泌尿系统包括中肾、输尿管、膀胱。版纳鱼螈的中肾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无皮质、髓质之分,肾小体主要分布在肾脏背外侧缘,肾小管由... 采用常规解剖学和组织学方法对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a的泌尿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版纳鱼螈泌尿系统包括中肾、输尿管、膀胱。版纳鱼螈的中肾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无皮质、髓质之分,肾小体主要分布在肾脏背外侧缘,肾小管由颈段、第1近曲小管、第2近曲小管、间段、第1远曲小管、第2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组成;输尿管位于两肾外侧缘,其上皮由前端的单层立方上皮过渡到后端的假复层上皮;膀胱为泄殖腔膀胱,内壁具有发达的绒毛,绒毛上皮为变移上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鱼螈 泌尿系统 解剖学 组织学
下载PDF
版纳鱼螈侧线系统的结构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桂芬 许崇任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46-353,共8页
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a)是我国无足目的仅有代表,应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版纳鱼螈的侧线系统进行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的研究表明:版纳鱼螈幼体表皮中的侧线器官有接受机械刺激的神经丘和电接受壶腹器官两种,神经丘包括表面神经丘... 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a)是我国无足目的仅有代表,应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版纳鱼螈的侧线系统进行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的研究表明:版纳鱼螈幼体表皮中的侧线器官有接受机械刺激的神经丘和电接受壶腹器官两种,神经丘包括表面神经丘和陷神经丘。侧线分布主要包括:头部的鼻侧线、眶上线、眶下线、眶后线、口侧线、下颌线、咽侧线、鳃孔上线和身体上的背侧线。侧线器官的分布密度、大小和凹陷深度明显与周围表皮的厚度和不同部位有关。幼体的侧线器官退化与鳃孔的退化同步,亚成体以后不保留侧线系统。版纳鱼螈的侧线分布和器官结构与其它无足类的大致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鱼螈 侧线系统 表面神经丘 陷神经丘 壶腹器官
下载PDF
版纳鱼螈肝、胆囊及胰的解剖学和组织学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家洲 李桂芬 +1 位作者 黄鹤 蒙绍权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4-247,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版纳鱼螈肝、胆囊和胰的形态结构.方法:肉眼结合使用体视显微镜观察和测量大体结构;组织学材料用Bouins液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 H-E染色,数码显微镜下观察、拍照和测量.结果:版纳鱼螈的肝呈长带状,背侧不分裂,腹侧分... 目的:研究版纳鱼螈肝、胆囊和胰的形态结构.方法:肉眼结合使用体视显微镜观察和测量大体结构;组织学材料用Bouins液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 H-E染色,数码显微镜下观察、拍照和测量.结果:版纳鱼螈的肝呈长带状,背侧不分裂,腹侧分割成大小和数量不等的小肝叶;肝小叶分界极不明显,肝细胞呈腺泡或团块状排列,门管区未见小叶间动脉.胆囊椭圆形,胆囊壁由黏膜、肌层和浆膜构成.胰分左右两叶,外分泌部由腺泡和各级排泄管组成,内分泌细胞零散分布于外分泌部之间,数量少,未聚集成胰岛.结论:丰富了版纳鱼螈消化系统的解剖学和组织学资料,为分析探讨其分类和进化地位提供了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鱼螈 胆囊 解剖学 组织学
下载PDF
版纳鱼螈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蒙绍权 李桂芬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23-425,共3页
版纳鱼螈是我国特有濒危的两栖物种,国内外关注的学者甚少。本文从版纳鱼螈的发现和命名始,对其分布区与栖息地、形态、习性、内部解剖、染色体、生存状况与保护等方面的近期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和回顾,以期为以后的研究者们提供有价值... 版纳鱼螈是我国特有濒危的两栖物种,国内外关注的学者甚少。本文从版纳鱼螈的发现和命名始,对其分布区与栖息地、形态、习性、内部解剖、染色体、生存状况与保护等方面的近期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和回顾,以期为以后的研究者们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动物 版纳鱼螈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版纳鱼螈幼体和成体皮肤的结构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家洲 蒙绍权 +3 位作者 李燕君 贝永建 谢文海 李桂芬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3-577,共5页
采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两栖动物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us幼体和成体的皮肤进行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版纳鱼螈幼体和成体的皮肤均可分为表皮、真皮疏松层和真皮致密层;皮肤中含有粘液腺和颗粒腺;在不同发育阶... 采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两栖动物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us幼体和成体的皮肤进行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版纳鱼螈幼体和成体的皮肤均可分为表皮、真皮疏松层和真皮致密层;皮肤中含有粘液腺和颗粒腺;在不同发育阶段或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其皮肤的各种组成成分在结构和厚度上存在着差异:成体和幼体都是头部的表皮最厚,尾部的最薄;幼体表皮各层细胞分化不明显,几无角化现象,成体表皮的各层细胞分化明显,表层细胞明显角化;成体躯干部皮肤最厚,头部最薄,幼体则是头部皮肤最厚,尾部最薄;幼体和成体的头部皮肤都分布有大量的粘液腺,颗粒腺分布较少;幼体的躯干部皮肤则主要分布着大量颗粒腺,尾部只有颗粒腺,未见粘液腺;成体躯干部和尾部皮肤均分布有大量的颗粒腺和粘液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鱼螈 幼体 成体 皮肤 结构
下载PDF
版纳鱼螈牙齿的形态及发育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家洲 李桂芬 +2 位作者 罗德志 蒙绍权 姚锦仙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4-31,共8页
对我国特有的濒危珍稀两栖动物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us)牙齿的形态及其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版纳鱼螈牙齿发生于口腔上皮的底层细胞。一颗完整的牙齿由齿冠、纤维环和肉茎三部分构成,为同型钉状双尖齿。牙齿在上、下颌均... 对我国特有的濒危珍稀两栖动物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us)牙齿的形态及其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版纳鱼螈牙齿发生于口腔上皮的底层细胞。一颗完整的牙齿由齿冠、纤维环和肉茎三部分构成,为同型钉状双尖齿。牙齿在上、下颌均排列成两排,每个齿位着生1~2颗牙齿。齿位数和齿数通常上颌齿多于下颌齿,上颌舌侧齿多于唇侧齿,下颌唇侧齿多于舌侧齿。随着个体的生长发育,齿位数和齿数会在颌后部增加。亚成体和成体有大量换齿或脱齿现象。牙齿从着生稀疏、功能齿和替换齿夹杂着生趋向功能齿密集整齐着生。同时,将此研究结果与其他蚓螈类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鱼螈 牙齿 形态 发育
下载PDF
北流市六麻镇版纳鱼螈数量和分布初步调查 被引量:5
15
作者 蒙绍权 贝永建 +3 位作者 李毅 龙世峰 谢文海 李桂芬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14-117,共4页
版纳鱼螈是我国濒危的两栖类动物,分布区域狭窄,数量极少.本文对版纳鱼螈在广西北流市六麻镇的分布和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达和村版纳鱼螈的种群密度为0.12条/m2,种群数量约为10800条,在六麻镇19个自然村的分布不均.
关键词 生态学 版纳鱼螈 调查
下载PDF
版纳鱼螈皮肤分泌液的提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洁明 韦玉梅 +2 位作者 何相莲 贝永建 赖洁玲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02-106,共5页
为检测版纳鱼螈皮肤分泌液的抗菌活性,采用乙醚刺激法提取其皮肤分泌液,采用BCA法测定分泌液的蛋白浓度和SDS-PAGE凝胶电泳法检测分泌液中的蛋白分子量,并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检测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版纳鱼螈皮肤分泌液对4种细菌和7种真... 为检测版纳鱼螈皮肤分泌液的抗菌活性,采用乙醚刺激法提取其皮肤分泌液,采用BCA法测定分泌液的蛋白浓度和SDS-PAGE凝胶电泳法检测分泌液中的蛋白分子量,并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检测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版纳鱼螈皮肤分泌液对4种细菌和7种真菌病菌均无抑菌作用;分泌液的蛋白含量为3.08mg/mL,蛋白的分子量范围为170~10k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鱼螈 皮肤分泌液 抑菌活性 SDS-PAGE凝胶电泳
下载PDF
版纳鱼螈的室内饲养条件 被引量:1
17
作者 阮桂文 封茂林 +5 位作者 陈毓 刘秋诗 王雷雨 贝永建 蒙绍权 李桂芬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79-82,共4页
版纳鱼螈是中国的濒危珍稀两栖动物,蚓螈目的唯一代表物种.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野生的版纳鱼螈已经十分稀少,加之野外生境的恶劣和生活习性的特殊,很难对野生版纳鱼螈的生长规律及饲养条件进行研究.本文对2016年实验室内饲养的版纳鱼螈... 版纳鱼螈是中国的濒危珍稀两栖动物,蚓螈目的唯一代表物种.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野生的版纳鱼螈已经十分稀少,加之野外生境的恶劣和生活习性的特殊,很难对野生版纳鱼螈的生长规律及饲养条件进行研究.本文对2016年实验室内饲养的版纳鱼螈的生活习性进行观察,了解其生长规律和饲养条件,为该物种的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鱼螈 两栖动物 饲养条件 生长规律
下载PDF
庄稼地生境中版纳鱼螈资源调查方法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阮桂文 罗法运 +9 位作者 何应强 韦昌汛 何芳琳 王秋玲 欧明柯 黄小珍 吴艳艳 贝永建 蒙绍权 李桂芬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04-109,共6页
版纳鱼螈是两栖类蚓螈目在中国的唯一代表物种,在掌握版纳鱼螈野外种群分布的基础上,根据我们对版纳鱼螈栖息地生境选择规律的了解,为寻找一种适合版纳鱼螈的资源调查方法,本研究选择庄稼地和田埂作为研究生境,设计并比较了样线法、人... 版纳鱼螈是两栖类蚓螈目在中国的唯一代表物种,在掌握版纳鱼螈野外种群分布的基础上,根据我们对版纳鱼螈栖息地生境选择规律的了解,为寻找一种适合版纳鱼螈的资源调查方法,本研究选择庄稼地和田埂作为研究生境,设计并比较了样线法、人工掩蔽物法和挖掘法在版纳鱼螈资源调查方法中的效果。结果显示,通过样线法调查发现112条(次)版纳鱼螈,人工掩蔽物法和挖掘法未发现版纳鱼螈,说明人工掩蔽物法和挖掘法对于版纳鱼螈的调查没有很好的效果,庄稼地和田埂生境中样线法是适合版纳鱼螈资源调查的一种方法,而在其它生境中,如小溪、池塘、荒地、村庄等的调查方法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鱼螈 调查方法 样线法 人工掩蔽物法 挖掘法
下载PDF
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us)
19
《中学生物学》 2005年第8期63-63,共1页
蚓螈类是无足目两栖类动物。它们分布在热带地区,已知约有160种,版纲鱼螈是我国无足目两栖类的惟一代表。蚓螈类体形似蚯蚓,头、颈区分不明显,四肢和带骨均退化消失,体表富有粘液腺,身体有些部位有鳞片的残余。繁殖方式为体内受... 蚓螈类是无足目两栖类动物。它们分布在热带地区,已知约有160种,版纲鱼螈是我国无足目两栖类的惟一代表。蚓螈类体形似蚯蚓,头、颈区分不明显,四肢和带骨均退化消失,体表富有粘液腺,身体有些部位有鳞片的残余。繁殖方式为体内受精,卵生或卵胎生,有些种类的雌性有孵卵行为。版纳鱼螈无四肢和尾。由于长期适应穴居,眼睛退化,仅可见点状残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鱼螈 无足目两栖类动物 图片 分布区域 中学 生物 教学参考
下载PDF
李桂芬教授及其团队进行十三年版纳鱼螈研究
20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2010年12月13日,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寻找版纳鱼螈”的专题片播出后.一时间,“玉林”、“版纳鱼螈”这两个关键词在国内名声大噪。在专题报道中.有一个人与版纳鱼螈紧密相连,为找到版纳鱼螈.她走村串屯.受尽日晒雨淋:... 2010年12月13日,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寻找版纳鱼螈”的专题片播出后.一时间,“玉林”、“版纳鱼螈”这两个关键词在国内名声大噪。在专题报道中.有一个人与版纳鱼螈紧密相连,为找到版纳鱼螈.她走村串屯.受尽日晒雨淋:为研究版纳鱼螈.她所带领的团队多年来兢兢业业。她.是我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李桂芬教授。她带领的版纳鱼螈研究团队.是目前该珍稀物种的唯一研究机构。他们的努力填补了我国蚓螈类研究领域的空白.他们的成果在全国两栖爬行动物界享有颇高的声誉.他们携手保护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两栖动物版纳鱼螈。目前.该团队已在《动物学报》、《动物学杂志》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14篇相关学术论文,其研究成果受到科研界同行的广泛关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鱼螈 《动物学报》 科学与技术 中文核心期刊 中央电视台 专题报道 研究机构 珍稀物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