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滚滚长江》之鱼米之裕
1
作者 陈松平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4年第9期75-86,共12页
滔滔江水,润泽了丰饶的土地。滚滚长江,携如蛛网的支流和似棋布的湖泊,在两岸的膏腴之地上,酿制出令人称羡的富庶与繁华——大江上下,鱼米之乡比比皆是。从考古发掘的实证来看,长江两岸的鱼米之乡,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传承。早在1万年前... 滔滔江水,润泽了丰饶的土地。滚滚长江,携如蛛网的支流和似棋布的湖泊,在两岸的膏腴之地上,酿制出令人称羡的富庶与繁华——大江上下,鱼米之乡比比皆是。从考古发掘的实证来看,长江两岸的鱼米之乡,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传承。早在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的先民就通过栽种水稻、捕捞鲜鱼,过上了“饭稻羹鱼”的日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羹 考古发掘 新石器时代 滔滔江水 长江两岸 长江流域
下载PDF
汉唐时期的“饭稻羹鱼” 被引量:1
2
作者 林正秋 《杭州(生活品质)》 2011年第7期39-39,共1页
杭州的前身是钱唐县,在秦汉至隋代以前,是钱塘江下游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文字记录极为罕见,今只能从零星的史料中大致勾划出饮食粗貌。曾到过会稽考察大禹功绩,途经钱唐古县的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对两千年前的... 杭州的前身是钱唐县,在秦汉至隋代以前,是钱塘江下游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文字记录极为罕见,今只能从零星的史料中大致勾划出饮食粗貌。曾到过会稽考察大禹功绩,途经钱唐古县的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对两千年前的江南广大地区的饮食特点最早作了概括的记录:"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明确指出了以稻米饭为主食,以鱼虾为副食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羹 钱塘江下游 著名史学家 汉唐时期 货殖列传 饮食生活 玉脍 会稽 烹饪方法 文字记录
下载PDF
概述苗族稻田养鱼史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9
3
作者 杨昌雄 《古今农业》 1989年第1期124-127,共4页
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与祖国的兄弟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国的科学文化历史,其中如稻田养鱼史是光辉的一页。中国稻田养鱼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苗族人民,从古至今,经历漫长的年代岁月,依然坚持不地断地实行稻田养鱼。当今,随着社会主... 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与祖国的兄弟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国的科学文化历史,其中如稻田养鱼史是光辉的一页。中国稻田养鱼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苗族人民,从古至今,经历漫长的年代岁月,依然坚持不地断地实行稻田养鱼。当今,随着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苗族稻田养鱼的科学技术得到了提高;在一些苗族地区稻田养鱼商品生产得到了一定发展,并正朝着集约经营方向探索前进的道路。现对其历史及其发展趋势作如下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养 兄弟民族 陶朱公养 稻羹 从古至今 水稻栽培 大规格 产量
下载PDF
民国时期江苏稻田养鱼述略
4
作者 李凡 朱世桂 惠富平 《水产养殖》 CAS 2022年第9期75-78,共4页
稻田养鱼,是在稻田水面养鱼的一种淡水养殖方式,利用稻田内水稻、鱼类、昆虫、杂草等多种生物间的物质能量循环,形成稻与鱼和谐共生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中国传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之一。江苏稻田养鱼起源于何时尚难考证,学者多根据吴... 稻田养鱼,是在稻田水面养鱼的一种淡水养殖方式,利用稻田内水稻、鱼类、昆虫、杂草等多种生物间的物质能量循环,形成稻与鱼和谐共生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中国传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之一。江苏稻田养鱼起源于何时尚难考证,学者多根据吴越之地“饭稻羹鱼”的传统,推断古越人被迫逃往山区后,在河海鱼食来源断绝的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养 人工生态系统 稻羹 淡水养殖 中国传统农业 和谐共生 古越人 物质能量循环
下载PDF
雅好一味鲜 爱鱼客不可错过的温州美食
5
作者 By窗某人(文/图) 《餐饮世界》 2021年第7期46-49,共4页
温州古为瓯地,唐时始称温州,简称"瓯"或"温"。故温州菜又称瓯菜。瓯菜以擅烹海鲜闻名,菜品口味清鲜,淡而不薄,烹调讲究"二轻一重",即轻油、轻芡、重刀工。温州人民对鱼类食品的热爱可谓源远流长,其见于史... 温州古为瓯地,唐时始称温州,简称"瓯"或"温"。故温州菜又称瓯菜。瓯菜以擅烹海鲜闻名,菜品口味清鲜,淡而不薄,烹调讲究"二轻一重",即轻油、轻芡、重刀工。温州人民对鱼类食品的热爱可谓源远流长,其见于史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史记·货殖传》记载当时楚越之地人们的饮食习惯为:"饭稻羹鱼,果蔬赢蛤"。即以大米饭为主食,以鱼肉制羹汤为主菜,以"果蔬赢蛤"作为配菜小食。张华的《博物志》中也说:"东南之人,食水产鱼蚌螺蛤以为珍味,不觉其腥"。可见鱼在温州饮食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习惯 大米 《博物志》 稻羹 刀工 菜品 美食 海鲜
下载PDF
杨梅固态调味品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黄俊生 邱晨晨 陈耿廷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2-95,共4页
以杨梅为主要原料,研制杨梅固态调味品。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探究了杨梅提取液、麦芽糊精、谷氨酸钠、柠檬酸对杨梅固态调味品配方感官评价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验证试验确定了杨梅固态调味品的最佳配方:食盐75.76%,杨梅提取液14.02%,... 以杨梅为主要原料,研制杨梅固态调味品。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探究了杨梅提取液、麦芽糊精、谷氨酸钠、柠檬酸对杨梅固态调味品配方感官评价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验证试验确定了杨梅固态调味品的最佳配方:食盐75.76%,杨梅提取液14.02%,麦芽糊精3.79%,谷氨酸钠5.68%和柠檬酸0.75%;制作出适合潮州菜特色菜鱼饭使用的调味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固态调味品 生产工艺 潮州菜 鱼饭
下载PDF
吴风新味常乐之州
7
作者 金云江 《唯实》 2023年第10期92-96,共5页
常州是一座拥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并形成了独特的区域文化和饮食文化特征。早在春秋时期,江南地区的吴地先民已种植水稻,开始了饭稻饮食生活。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提到的“饭稻羹鱼”,就是对吴地饮食文化的高度概... 常州是一座拥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并形成了独特的区域文化和饮食文化特征。早在春秋时期,江南地区的吴地先民已种植水稻,开始了饭稻饮食生活。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提到的“饭稻羹鱼”,就是对吴地饮食文化的高度概括。可以说,常州是吴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而常州味道则是吴地饮食文化根系上生长出的一朵奇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文化 饮食生活 稻羹 《史记·货殖列传》 文化古城 春秋时期 吴地 江南地区
下载PDF
《食美常州》
8
《餐饮世界》 2023年第1期25-25,共1页
2022年12月7日,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授予江苏常州“江南美食之都”称号,常州再添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常州是一座拥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早在公元前547年的春秋时期,江南地域的吴地先民已经能够种植稻米,开始了饭稻饮食生活。司马... 2022年12月7日,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授予江苏常州“江南美食之都”称号,常州再添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常州是一座拥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早在公元前547年的春秋时期,江南地域的吴地先民已经能够种植稻米,开始了饭稻饮食生活。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江南菜传》中提出“饭稻羹鱼”,是对吴地饮食文化的高度概括,是常州饮食文化的根基。通过长期的发展,常州形成了独特的区域历史文化和鲜明的饮食文化特征,在饮食活动中特别注重情景的运用,追求美的意境。菜肴配色和谐,造型绚丽多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文化 饮食生活 饮食活动 稻羹 文化古城 配色 城市名片 春秋时期
下载PDF
“饭稻羹鱼”——水族传统农耕文化的主题 被引量:13
9
作者 韩荣培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7-51,共5页
今天生活在贵州南部黔桂边境地带的水族同胞,之所以孜孜不倦地追求“饭稻羹鱼”的稻作农耕文化思想,得益于历史上他们在广东、广西邕江流域长期的渔猎与采集的经济生活,在“垦食骆田”时代形成的稻鱼共生共获的生产格局,在他们辗转迁徙... 今天生活在贵州南部黔桂边境地带的水族同胞,之所以孜孜不倦地追求“饭稻羹鱼”的稻作农耕文化思想,得益于历史上他们在广东、广西邕江流域长期的渔猎与采集的经济生活,在“垦食骆田”时代形成的稻鱼共生共获的生产格局,在他们辗转迁徙定居黔桂边境之后,演变成了“稻田养鱼”,从而使“饭稻羹鱼”的传统农耕文化得以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主题 渔猎经济 共生 稻羹
原文传递
百越民族“饭稻羹鱼”在贵州都柳江流域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韩荣培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2-47,共6页
史载的"饭稻羹鱼",是古代百越民族主要的生计方式,这种生计方式在今天贵州都柳江流域的百越民族后裔中不但得到了良好的传承,而且文化上还有所发展,人们将种稻与养鱼巧妙安排在同一季节同一生产场域内进行,不仅传承了百越民族... 史载的"饭稻羹鱼",是古代百越民族主要的生计方式,这种生计方式在今天贵州都柳江流域的百越民族后裔中不但得到了良好的传承,而且文化上还有所发展,人们将种稻与养鱼巧妙安排在同一季节同一生产场域内进行,不仅传承了百越民族"饭稻羹鱼"的生计方式,也赋予了山区梯田稻作农业在生态维护与农耕生产方面的新生态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越民族 稻羹 都柳江流域 传承与发展
原文传递
中华饮食的优良传统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仲 《华夏文化》 1994年第Z1期119-121,共3页
中华饮食的优良传统王仲饮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它至少包括饮食资源、烹调技术、食品制造、饮食民俗、饮食文艺等方面。中华文比,源远流长,饮食文化,一枝独秀,由此而博得"食在中国"的美誉。本文拟分三方面谈谈中华饮食文化历经... 中华饮食的优良传统王仲饮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它至少包括饮食资源、烹调技术、食品制造、饮食民俗、饮食文艺等方面。中华文比,源远流长,饮食文化,一枝独秀,由此而博得"食在中国"的美誉。本文拟分三方面谈谈中华饮食文化历经二千多年的发展而保留下来的优良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文化 烹调技术 食经 食品制造 稻羹 食宪鸿秘 饮食生活 豆豆苗 要术 饴蜜
下载PDF
孙吴时代江南商业贸易的兴起与水运交通事业的发展
12
作者 马志冰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75-81,共7页
孙吴立国江东,奄有江南广袤地区。上古时代,这一地区经济发展是比较落后的。《尚书,禹贡》所列九州土地肥瘠程度,扬州殿后,居于第九等的“下下”。战国、秦汉时期,江南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但仍未赶上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基本上还处在《史记... 孙吴立国江东,奄有江南广袤地区。上古时代,这一地区经济发展是比较落后的。《尚书,禹贡》所列九州土地肥瘠程度,扬州殿后,居于第九等的“下下”。战国、秦汉时期,江南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但仍未赶上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基本上还处在《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所反映的水平上。“江南卑湿,丈夫早天”,“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赢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窳窳偷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吴 商业贸易 上古时代 秦汉时代 水运交通 稻羹 《货殖列传》 火耕 禹贡 地区经济
下载PDF
中江挂面:银丝飘香九百年
13
作者 舒启东 《巴蜀史志》 2021年第2期14-19,共6页
长期以来,由于地理物产、自然气候差异等原因,中国人饮食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北方人“饭面食肉”,南方人“饭稻羹鱼”。然而,在地处中国西南的四川省中江县,却生产一种相传已有900多年历史,细白有孔洞,回锅其味如初的手工挂面,人们称它中... 长期以来,由于地理物产、自然气候差异等原因,中国人饮食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北方人“饭面食肉”,南方人“饭稻羹鱼”。然而,在地处中国西南的四川省中江县,却生产一种相传已有900多年历史,细白有孔洞,回锅其味如初的手工挂面,人们称它中江挂面。中江的水土中江的面1931年版《中江县志》记载:“挂面,原料只宜小麦……面细如丝,初长八九尺,截两头取中段,名曰‘腰面’,一名‘银丝面’……县城内外俱佳,河西谭家街尤胜。色白味甘,食之柔滑。食不尽者,以筲摊晒,浇以冷水收贮,仍可再食。向推夔州产者,但色黑粗硬,实不及中江也。细而中空,他处不然,以此为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人 挂面 稻羹 气候差异 银丝 中江县
下载PDF
骆越饮食文化——骆越文化研究系列之十四
14
作者 覃彩銮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87-90,共4页
自然环境决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决定饮食文化类型。古代骆越人利用当地良好的亚热带自然条件和丰富资源,开创了以稻作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生产方式,形成以稻米为主食、以稻田养鱼或捕捉鱼类为副食的"饭稻羹鱼"饮食模式,对后骆... 自然环境决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决定饮食文化类型。古代骆越人利用当地良好的亚热带自然条件和丰富资源,开创了以稻作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生产方式,形成以稻米为主食、以稻田养鱼或捕捉鱼类为副食的"饭稻羹鱼"饮食模式,对后骆越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越 饮食文化 稻羹
下载PDF
两汉时期的苏州
15
作者 廖志豪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51-54,共4页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曾描绘汉代的江南是“江南卑湿,丈夫早夭”。“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其实并非尽然如此,我们从苏州郊区土墩所出土的汉墓来...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曾描绘汉代的江南是“江南卑湿,丈夫早夭”。“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其实并非尽然如此,我们从苏州郊区土墩所出土的汉墓来看是非常密集的。釉陶系中常见的器物。如鼎、壶、罐、仓、灶、井、盆、瓿等大量出土。横塘与冶金厂附近有汉墓群。这许多汉墓出土器物,说明汉代生齿繁多,遍地而葬。再从人防工地挖到的汉井来看,如果标一张图,可以把苏城城厢内外标满,汉并分部密集,说明人口繁衍,生活居住环境并不稀疏。至于汉代早期苏南地区的生产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应该说司马迁所描绘的倒还是正确的。 一、两汉时期吴郡沿革 两汉时期,我国从割据分裂走向统一,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会稽郡以苏州郡为郡治。由于秦二世过度使用民力,秦二世的暴虐统治,苛法严刑,激起了苏州地区人民的反抗斗争。他们在项羽领导下举起了农民起义的旗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时期 千金之家 苏州地区 汉墓 反抗斗争 稻羹 出土器物 墓群 火耕 生活居住环境
下载PDF
唐宋以前水利事业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
16
作者 梁向明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30-33,共4页
文章以隋朝大运河的成就作为例证,具体阐述了水利发展同生产工具的进步,水利发展和社会政治经济变革之间的关系,以及水利科学实践在水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 水利事业 隋朝大运河 社会政治经济 战国时期 航运事业 诸侯国 兴修水利 稻羹 姜师度 战国后期
下载PDF
闽越的农业生产
17
作者 周雪香 《龙岩师专学报》 2001年第1期52-53,76,共3页
闽越的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铁制农具开始用于农耕,并与传统的“火耕水耨”耕作方法相结合,稻作农业在经济生活中占首要地位;与此同时,渔猎经济还占有一定的比重,仍是稻作农业之外的一种重要的经济补充手段,所以人们的生活是... 闽越的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铁制农具开始用于农耕,并与传统的“火耕水耨”耕作方法相结合,稻作农业在经济生活中占首要地位;与此同时,渔猎经济还占有一定的比重,仍是稻作农业之外的一种重要的经济补充手段,所以人们的生活是“饭稻羹鱼”。这是闽越农业经济中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农县 “火耕水耨” 稻羹 闽越 农业生产 稻作农业 渔猎经济 福建 秦汉时代
下载PDF
中华饮食的文化自觉与饮食文明共同体的形成
18
作者 白玮 《餐饮世界》 2022年第6期20-20,共1页
从中国的饮食结构上来说,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有四种饮食文明:以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小麦文明,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的水稻文明,以西北塞外为中心的游牧饮食文明,以及以西北黄土高原为中心的小米文明。中原饮食文明主要以麦面为主,过... 从中国的饮食结构上来说,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有四种饮食文明:以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小麦文明,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的水稻文明,以西北塞外为中心的游牧饮食文明,以及以西北黄土高原为中心的小米文明。中原饮食文明主要以麦面为主,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江南饮食文明以鱼米为主,过着饭稻羹鱼的优渥生活;草原饮食文明以牛羊肉为主,过着刀马游牧的生活;而小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黄土高原 农耕生活 稻羹 面朝黄土背朝天 饮食结构 黄河中下游 饮食文明 中华饮食
下载PDF
千年文脉写春秋
19
作者 方勇 《今日浙江》 2024年第9期60-60,共1页
河姆渡镇距离余姚市区20公里.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在这里伐木建房、饭稻羹鱼、制作器物,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2021年,我来到河姆渡镇工作.踏上这片远古的土地,我深感振兴乡村、弘扬文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 稻羹 史前文化 河姆渡 弘扬文化 余姚市 春秋
原文传递
一万年前,住在长江边吃什么
20
作者 兴兴 FOTOE(图) 《儿童故事画报》 2023年第20期28-31,共4页
长江流域无论是上游还是下游,都很早就有人类居住。在考古发掘中,上游有云南的元谋猿人、丽江人、四川资阳人,中、下游有湖北长阳人、安徽凌家滩合山人古人类化石比比皆是。长江源远流长,滋养着两岸的居民。那么,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古代... 长江流域无论是上游还是下游,都很早就有人类居住。在考古发掘中,上游有云南的元谋猿人、丽江人、四川资阳人,中、下游有湖北长阳人、安徽凌家滩合山人古人类化石比比皆是。长江源远流长,滋养着两岸的居民。那么,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古代居民吃什么呢?长江流域居民们的饮食习惯,可以用“饭稻羹鱼”来描述。在距今一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长江流域就已经聚集起规模不小的人类聚落。他们依靠长江流域优良的水热条件,以稻米耕作和渔猎维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羹 考古发掘 旧石器时代 古人类化石 饮食习惯 凌家滩 长江流域 湖北长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