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鲁迅新诗的语言艺术——纪念鲁迅逝世六十周年
1
作者 蒋明玳 《远程教育杂志》 1996年第5期18-22,共5页
鲁迅传世的诗作为数不多,新、旧诗加在一起,还不到80首。其中绝大多数是旧体诗。没有“争议”的新诗,除未单独发表过的《而已集·题词》之外,只有1918—1919年间问世的《梦》等6首作品。这6首新诗虽然篇幅短小,用语平朴,但在发表之... 鲁迅传世的诗作为数不多,新、旧诗加在一起,还不到80首。其中绝大多数是旧体诗。没有“争议”的新诗,除未单独发表过的《而已集·题词》之外,只有1918—1919年间问世的《梦》等6首作品。这6首新诗虽然篇幅短小,用语平朴,但在发表之初及其后的几十年中,反响却是相当大的。这些诗作为文学革命初期幼稚的新文学、新诗坛带来了新异的色彩,也带来了新的理论实践课题、新的希望与新的困惑。这6首新诗所创造的那种既浅近又深刻,既熟悉又不太容易真正读懂的诗歌文学语言,确实产生了一种新异的美学“震慑”。因此,要深入认识鲁迅新诗创作的“发端”,准确“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语言 鲁迅新诗 语言艺术 新文学大系 语言变革 中国新诗 白话新诗 朱自清 文学语言 新诗创作
下载PDF
谈鲁迅新诗意象的象征性 被引量:1
2
作者 黄燕 蒋道文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9年第10期72-75,共4页
鲁迅新诗可谓借用象征性意象进行新诗创作的成功典范。鲁迅能在新诗创作中准确运用象征性意象来联结与组合充满诗意的语言符号,营造一种浓郁的诗歌氛围,表达丰富而深刻的诗情与诗思。这在中国新诗草创期显得弥足珍贵,也更加难能可贵。
关键词 鲁迅新诗 意象象征性 艺术探源 审美内涵 美学感应
下载PDF
浅论鲁迅新诗的对话结构
3
作者 黄燕 蒋道文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9年第8期107-108,共2页
鲁迅新诗不独体现着深邃丰富的意蕴,更重要的是鲁迅新诗是以对话的方式来组织诗歌的外在形式,来连缀诗歌内容和表现诗歌思想情感的,由此呈现着一种对话结构形式,使其诗歌结构形式更为细致、缜密。
关键词 鲁迅新诗 对话结构 文本表现 审美功能 美学效果
下载PDF
鲁迅新诗意象的多义性
4
作者 黄燕 蒋道文 《中国校外教育》 2009年第S3期66-66,49,共2页
鲁迅新诗意象明显有着多义性特征,致使诗意内涵产生意想不到的丰富性,读者能够根据意象符号的诗意启示作出多种意义的解释,由此增强其新诗艺术的生命力。
关键词 鲁迅新诗 诗歌意象 意象符号 多义性
下载PDF
鲁迅新诗艺术手法琐谈
5
作者 朱惠民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4年第4期65-71,共7页
鲁迅是我国早期用语体写新诗的拓荒者之一,对“五四”时代新诗的形成和发展,作过不凡的贡献。然而拿他自己的谦逊之话说,“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做新诗是为了“打打边鼓,凑凑热闹。”“五四”前夕,鲁迅虽在教育部任佥事,实则正处... 鲁迅是我国早期用语体写新诗的拓荒者之一,对“五四”时代新诗的形成和发展,作过不凡的贡献。然而拿他自己的谦逊之话说,“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做新诗是为了“打打边鼓,凑凑热闹。”“五四”前夕,鲁迅虽在教育部任佥事,实则正处在抄古籍的沉默生活之中,但内心却蕴藏着燃烧的火种,他是受到时代巨浪的激荡,才提笔写出了中国现代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同时又创作了《梦》等几首新诗,以文学为战斗武器,投身于反帝反封建斗争之中。这些新诗(《梦》、《爱之神》、桃花》、《他们的花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新诗 艺术手法 琐谈 比兴手法 隐喻形象 讽刺手法 托物 国民党 讽刺对象 反动派
下载PDF
鲁迅早期新诗解读 被引量:2
6
作者 岩宏 《宁夏社会科学》 2002年第3期121-123,共3页
鲁迅早期新诗数量很少 ,但是意义和价值独特。由于创作手法和风格多以形象比喻为主 ,意象丰富而不确定 ,加上历史时空带来话语空间的不同和许多隐含的信息 ,增加了解读的难度。本文拟通过具体分析鲁迅新诗的创作意象、创作手法 ,探究其... 鲁迅早期新诗数量很少 ,但是意义和价值独特。由于创作手法和风格多以形象比喻为主 ,意象丰富而不确定 ,加上历史时空带来话语空间的不同和许多隐含的信息 ,增加了解读的难度。本文拟通过具体分析鲁迅新诗的创作意象、创作手法 ,探究其意蕴内涵 ,描述其风格风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新诗 创作手法 分析解读 价值定位
下载PDF
“接近诗美”的追寻——孙玉石先生的鲁迅与新诗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晓东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78-82,共5页
孙玉石先生是著名的鲁迅与中国新诗研究专家,80年代初的《〈野草〉研究》在《野草》乃至鲁迅研究史上都具有总结性与开拓性的意义,90年代中期的《现实的与哲学的—〈野草〉重释》则再度把《野草》研究引向深入,并在研究中注入了... 孙玉石先生是著名的鲁迅与中国新诗研究专家,80年代初的《〈野草〉研究》在《野草》乃至鲁迅研究史上都具有总结性与开拓性的意义,90年代中期的《现实的与哲学的—〈野草〉重释》则再度把《野草》研究引向深入,并在研究中注入了一种科学实证精神。80年代初他开始了中国新诗的研究历程,出版了《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中国现代诗歌艺术》等颇具影响的专著,奠定了在中国新诗研究的领先地位。注重历史、文化与审美的统一,宏观与微观的统一,并力图沟通西方文学传统民族化和中国古典文学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玉石 鲁迅新诗研究 历史、文化、审美的统一 宏观、微观的统一
下载PDF
鲁迅与新诗
8
作者 常立霓 《社科纵横》 1997年第4期47-,49,共2页
鲁迅与新诗○常立霓在鲁迅博大精深的作品体系中,新诗相对比较薄弱。研究者的目光也主要投向他的小说、杂文、散文诗、旧体诗等。作为文坛巨匠,鲁迅不忍卒见诗坛一味地寂寞下去,曾表示要“打打边鼓,凑些热闹”(《〈集外集〉序》)... 鲁迅与新诗○常立霓在鲁迅博大精深的作品体系中,新诗相对比较薄弱。研究者的目光也主要投向他的小说、杂文、散文诗、旧体诗等。作为文坛巨匠,鲁迅不忍卒见诗坛一味地寂寞下去,曾表示要“打打边鼓,凑些热闹”(《〈集外集〉序》)。从他的第一篇文言论文《摩罗诗力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新诗 新诗创作 《十四行集》 《摩罗诗力说》 诗歌 新文学大系 抒情诗人 冯至 审美情趣 西南联大诗人群
下载PDF
新时期鲁迅诗歌研究述略 被引量:1
9
作者 江锡铨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56-62,共7页
新时期鲁迅诗歌研究述略江锡铨与其他体裁的鲁迅著作研究一样,鲁迅诗歌研究也在新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鲁迅诗歌研究的肇端,可以上溯到1925年孙伏园的《京副一周年》[1]。从那时起至“文化大革命”爆发前的40年间,几代学... 新时期鲁迅诗歌研究述略江锡铨与其他体裁的鲁迅著作研究一样,鲁迅诗歌研究也在新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鲁迅诗歌研究的肇端,可以上溯到1925年孙伏园的《京副一周年》[1]。从那时起至“文化大革命”爆发前的40年间,几代学人在鲁迅诗歌的笺注、考释、钩稽、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诗歌 鲁迅新诗 鲁迅旧体诗 新时期 鲁迅研究 学术研究 《我的失恋》 诗歌创作 现实主义 中国古典诗歌
下载PDF
鲁迅的新诗
10
作者 陈志昂 《瞭望》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8期38-39,共2页
鲁迅留下的文学遗产像一座伟大的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诗歌方面,鲁迅也进行过大量的工作。鲁迅是诗人,是外国诗歌的辛勤介绍者,并且终其一生,在诗歌领域中进行着理论和批评,引导新诗向健全的路上发展。 不过,这些工作被他的主要... 鲁迅留下的文学遗产像一座伟大的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诗歌方面,鲁迅也进行过大量的工作。鲁迅是诗人,是外国诗歌的辛勤介绍者,并且终其一生,在诗歌领域中进行着理论和批评,引导新诗向健全的路上发展。 不过,这些工作被他的主要活动——小说和杂文的写作遮蔽了。1949年以后,出现了一些对鲁迅诗歌的笺注和论述,这是令人兴奋的,但在发掘鲁迅的诗歌遗产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鲁迅曾经用各种诗体写作,其中使用时间最久、留存数量最多的当然是旧体诗。不过在“五四”时期,鲁迅也曾试作新诗。他曾自己说明创作新诗的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新诗 白话新诗 外国诗歌 鲁迅诗歌 白话诗人 长短句 旧体诗 诗的语言 进步人士 全民共同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