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博简《鲁邦大旱》的时代与主旨新证
1
作者 刘全志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4-120,共7页
上博简《鲁邦大旱》应形成于《晏子春秋·景公欲祠》之前,而绝非改写自后者,更不是因反驳《晏子春秋》中晏子的立场而形成的。《论语》《孟子》及郭店简《鲁穆公问子思》等文本特征、语词和思想观念证明,《鲁邦大旱》形成的时代应... 上博简《鲁邦大旱》应形成于《晏子春秋·景公欲祠》之前,而绝非改写自后者,更不是因反驳《晏子春秋》中晏子的立场而形成的。《论语》《孟子》及郭店简《鲁穆公问子思》等文本特征、语词和思想观念证明,《鲁邦大旱》形成的时代应早于孟子,处于孔孟之间的战国中前期。《鲁邦大旱》的主旨并不在于突显祭祀鬼神之礼,其目的也不是以祭祀之礼来文饰政治或者以礼节庶人之情,而是借使用“珪璧币帛于山川”赢得庶人的信赖和拥护,以成上下相和的局面。《鲁邦大旱》的这一主旨是《国语》《左传》所呈现的庶民思想观念的延续和映照,所谓“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即是这一庶民思想观念的典型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邦大旱 形成时代 主旨 战国 庶民
下载PDF
新出楚简的历史失忆及思想史意义——以上博楚简《鲁邦大旱》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孔德立 杨兆贵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8-62,共5页
上博楚简《鲁邦大旱》显示出,在特定的社会形势下,孔子亦以"神道设教"来解决政治与社会问题。子思与孟子既继承了孔子的"神道设教"思想,又批判地吸收了墨家的"天志""明鬼"学说。荀子认为思孟... 上博楚简《鲁邦大旱》显示出,在特定的社会形势下,孔子亦以"神道设教"来解决政治与社会问题。子思与孟子既继承了孔子的"神道设教"思想,又批判地吸收了墨家的"天志""明鬼"学说。荀子认为思孟学派的神道设教的倾向背离了儒学的核心价值,遂对思孟学派提出严厉的批评。楚简《鲁邦大旱》、《五行》等蕴含神道、天道及神秘主义思想的简文之所以失传,其根本原因在于简文的思想背离了儒学的核心价值。《鲁邦大旱》的历史失忆揭示出,思想史既要关注精英人物的思想,又要注意到社会民众的一般思想。研究社会转型期的思想演变,既要关注本学派思想的内在理路,又要注意不同学派之间的相互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邦大旱 孔子 神道设教 思孟学派 墨子 荀子
下载PDF
上博竹书《鲁邦大旱》管见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朝明 《东岳论丛》 2002年第5期113-117,共5页
上海博物馆楚竹书有《鲁邦大旱》 ,鲁国此次大旱可能发生在孔子归鲁到去世的六年之内。《鲁邦大旱》有孔子所说 :“邦大旱 ,毋乃失诸刑与德乎”一语 ,孔子常常论述“刑”与“德”的关系 ,该篇所记应该是孔子评论鲁国大旱与其当政者“刑... 上海博物馆楚竹书有《鲁邦大旱》 ,鲁国此次大旱可能发生在孔子归鲁到去世的六年之内。《鲁邦大旱》有孔子所说 :“邦大旱 ,毋乃失诸刑与德乎”一语 ,孔子常常论述“刑”与“德”的关系 ,该篇所记应该是孔子评论鲁国大旱与其当政者“刑”、“德”措置的关系问题 ;哀公礼尊孔子 ,常常向孔子请教 ,大量的哀公问政于孔子的材料可与该篇相互印证。种种迹象显示 ,该篇是研究孔子思想与鲁国文化的宝贵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邦大旱 孔子思想 鲁国文化 鲁哀公
下载PDF
楚简所见人与自然——关于《战国楚竹书·鲁邦大旱》的考辨
4
作者 臧克和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4-158,共5页
将自然万物人格化,推原其发生,可能与古代曾经普遍流行的源于巫术思维的"原始移情"存在宛密关联。战国楚简的记载,提供了这类文献现存最早的文本。也许在现代人看来,赋予自然以生命,属于所谓"灵性化"的过程。但在... 将自然万物人格化,推原其发生,可能与古代曾经普遍流行的源于巫术思维的"原始移情"存在宛密关联。战国楚简的记载,提供了这类文献现存最早的文本。也许在现代人看来,赋予自然以生命,属于所谓"灵性化"的过程。但在先秦社会,将原本就有灵的自然万物人格化,实际上意味着走向世俗化:是异质同构、貌合而神离者,此不可不稍为之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简 鲁邦大旱 人格化
下载PDF
《鲁邦大旱》歧释文字管见
5
作者 康少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0-144,共5页
上博简《鲁邦大旱》文字歧释严重 ,学界各持己说 ,莫衷一是。本文辨析各家之释 ,折中以疏通文义 。
关键词 上博简 鲁邦大旱 文字歧释
下载PDF
关于《鲁邦大旱》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
6
作者 广濑薰雄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7-510,共4页
本文讨论上海博物馆藏楚简《鲁邦大旱》释读上若干关键的问题,为《鲁邦大旱》全文的解读提供一些基础性的研究。1.第2号简"女毋爱圭璧币帛於山川,政型与"后面残缺部分可以补"〔德以事上天,其幸而雨乎。〕□□□□□□□... 本文讨论上海博物馆藏楚简《鲁邦大旱》释读上若干关键的问题,为《鲁邦大旱》全文的解读提供一些基础性的研究。1.第2号简"女毋爱圭璧币帛於山川,政型与"后面残缺部分可以补"〔德以事上天,其幸而雨乎。〕□□□□□□□□〔孔子〕"。2."医殳吾子命其与"的意思是"如果您重复命令的话,民众会随从您的"。3."政型与德"的意思是"匡正刑与德"。4."夫山,石以为肤,木以为民。女天不雨,石将焦,木将死。其欲雨或甚於我,或必寺乎名乎?夫川,水以为肤,鱼以为民。女天不雨,水将沽,鱼将死。其欲雨或甚於我,或必寺乎名乎?"是孔子说的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博物馆 竹简 鲁邦大旱
下载PDF
上博竹書《魯邦大旱》篇及其形成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顧史考 《简帛》 2017年第2期17-30,共14页
一、前言 《鲁邦大旱》篇,为《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的重要文献之一,记录的是孔子与鲁哀公及弟子子贡两场相次的、有关鲁国遭遇大旱及鲁君所当采取之对策的对话.
关键词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 鲁邦大旱 上博 鲁哀公
下载PDF
《君子爲禮》《魯邦大旱》中的子贛 被引量:1
8
作者 尉侯凱 《诸子学刊》 2020年第1期38-47,共10页
上博簡《君子爲禮》《魯邦大旱》記載的子羽與子贛、孔子與子贛的對話,是孔門後學借子贛之口宣揚孔子思想而有意編造的文獻,並非歷史事實。由於孔子去世後子贛的影響很大,而且他堅決維護孔子的印象深入人心,以至於孔門後學在改編文獻時... 上博簡《君子爲禮》《魯邦大旱》記載的子羽與子贛、孔子與子贛的對話,是孔門後學借子贛之口宣揚孔子思想而有意編造的文獻,並非歷史事實。由於孔子去世後子贛的影響很大,而且他堅決維護孔子的印象深入人心,以至於孔門後學在改編文獻時自然而然地會把子贛作爲主要角色。《君子爲禮》《魯邦大旱》的寫作年代,大概是在孔子去世後至子張、顔氏之儒崛起的這段時間。雖然兩篇文獻有關材料的真實性存有疑義,但它們在思想史的地位和影響不容忽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博簡 《君子爲禮》 《魯邦大旱 子贛 孔子
下载PDF
《战国楚竹书(二)·鲁邦大旱》释字释句献疑
9
作者 毛庆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54-157,共4页
《战国楚竹书 (二 )·鲁邦大旱》若干简中字、句之释解 ,仍有可商榷之处。如第二简、第三简之“”字 ,以改定“忄大”为确 ;第六简之“饱粱食”三字 ,当改定为“养任粮” ,“君岂不饱粱食肉哉”当改为“君岂不养任 (通‘佞’)粮肉... 《战国楚竹书 (二 )·鲁邦大旱》若干简中字、句之释解 ,仍有可商榷之处。如第二简、第三简之“”字 ,以改定“忄大”为确 ;第六简之“饱粱食”三字 ,当改定为“养任粮” ,“君岂不饱粱食肉哉”当改为“君岂不养任 (通‘佞’)粮肉哉”。而第二、三、四、五、六简某些字 ,如“视”、“说”、“命”等 ,某些句 ,如第二简至第五简整整一段 ,释义与断句也颇有可商榷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楚竹书 鲁邦大旱 隶定 释义
下载PDF
上博简《鲁邦大旱》小议
10
作者 吕秀青 《文教资料》 2018年第36期51-53,共3页
上博简《鲁邦大旱》记载了孔子为鲁哀公抵御大旱提出了"正刑与德"的对策,其实质是孔子赞同用珪璧币帛祭祀山川来达到其政治目的。既有神道设教之用意,又是孔子崇尚礼制的行为反应,而不能认为这是迷信活动,同时,也要注意出土... 上博简《鲁邦大旱》记载了孔子为鲁哀公抵御大旱提出了"正刑与德"的对策,其实质是孔子赞同用珪璧币帛祭祀山川来达到其政治目的。既有神道设教之用意,又是孔子崇尚礼制的行为反应,而不能认为这是迷信活动,同时,也要注意出土文献对文本思想解读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邦大旱 神道设教 礼制 出土文献
下载PDF
語氣對正確理解古代文獻的重要性——以《魯邦大旱》的“毋乃”爲例
11
作者 梁静 《简帛》 2018年第2期15-21,350,共8页
本文從語氣詞'毋乃'入手,對《魯邦大旱》中一段孔子與子貢對話的語氣進行了分析,並指出古人對某種觀點的態度往往藴含在他們的語氣當中,如果這些信息理解不當,有可能導致對人物觀點及其相互關係的誤解。
关键词 語氣 毋乃 魯邦大旱
下载PDF
试论楚简《鲁邦大旱》篇的内容与思想 被引量:10
12
作者 廖名春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5,126,共8页
楚简《鲁邦大旱》篇一、二简 ,是写孔子借“鲁邦大旱”之机 ,在不坚持反对以“说之事鬼”的情况下 ,向鲁哀公提出了“正刑与德”的政治改革对策。三至六简 ,通过写孔子与子贡是否要祭祀求雨的辨难 ,表现了孔子对待祭祀鬼神现实而理性的... 楚简《鲁邦大旱》篇一、二简 ,是写孔子借“鲁邦大旱”之机 ,在不坚持反对以“说之事鬼”的情况下 ,向鲁哀公提出了“正刑与德”的政治改革对策。三至六简 ,通过写孔子与子贡是否要祭祀求雨的辨难 ,表现了孔子对待祭祀鬼神现实而理性的态度。这与《论语》、帛书《要》篇的记载若合符节 ,可谓信而有征。以此来看孔子的天命观 ,知其“以鬼为不神” ;而不废鬼神之祭是“君子以为文” ,有“神道设教”的用心 ;其虽有“道德之天”的观念 ,但“上天”的主宰只是虚悬一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简 鲁邦大旱 孔子 天命观
原文传递
上博楚简《鲁邦大旱》解义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学勤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7,126,共4页
上海博物馆藏楚简《鲁邦大旱》第三简“子赣曰 :否”应断句 ,下可读为“偕乎子女 ,踵命其与”。第四简“夫山”以下 ,应据《晏子》校正。“或必寺乎”一句中 ,“或”读为“有” ,“寺”读为“祠”。第六简“无如”意为无奈。孔子建议以... 上海博物馆藏楚简《鲁邦大旱》第三简“子赣曰 :否”应断句 ,下可读为“偕乎子女 ,踵命其与”。第四简“夫山”以下 ,应据《晏子》校正。“或必寺乎”一句中 ,“或”读为“有” ,“寺”读为“祠”。第六简“无如”意为无奈。孔子建议以玉帛祭祀山川 ,是为了安辑民众 ;要求正刑与德 ,则系乘机进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简 鲁邦大旱 孔子
原文传递
上博简《鲁邦大旱》简论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乐贤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0-64,共5页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中有一篇整理者拟题为《鲁邦大旱》的短文,记载了孔子对鲁国发生大旱的看法及对策,是一篇重要的儒家文献。通过与儒家其他文献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鲁邦大旱》所载孔子言论确有能是出自孔子思想,因此...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中有一篇整理者拟题为《鲁邦大旱》的短文,记载了孔子对鲁国发生大旱的看法及对策,是一篇重要的儒家文献。通过与儒家其他文献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鲁邦大旱》所载孔子言论确有能是出自孔子思想,因此不能忽视或否认汉儒的天人感应和灾异学说与先秦懦学的继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邦大旱 鲁国 竹简 战国 上海博物馆 释文 楚竹书 简论 顺序
原文传递
上博楚简《鲁邦大旱》的思想史坐标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侃理 《中国历史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5-78,共4页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鲁邦大旱》章讲述鲁哀公请教孔子应对旱灾之法,孔子给予回答,又就此与子贡辩论的故事。本文认为,此故事出于战国儒家某一学派的构拟,意在反驳不重祭祀的儒家学派。反映了它的作者相信天人相关,不仅要求改善政治...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鲁邦大旱》章讲述鲁哀公请教孔子应对旱灾之法,孔子给予回答,又就此与子贡辩论的故事。本文认为,此故事出于战国儒家某一学派的构拟,意在反驳不重祭祀的儒家学派。反映了它的作者相信天人相关,不仅要求改善政治,还重视祭祀鬼神以应对天灾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博楚简 鲁邦大旱 儒家 祭祀
原文传递
从上博简《鲁邦大旱》看孔子的刑德观与宗教观 被引量:2
16
作者 常佩雨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5-118,共4页
上博简《鲁邦大旱》记载了孔子为鲁哀公抵御旱灾所献"正刑与德"对策的言论,体现了孔子的刑德观与宗教观。其精神实质是神道设教、德刑并重而以德为主,赞同用圭璧币帛祭祀山川的宗教仪式等。作为首见史料,《鲁邦大旱》中的孔... 上博简《鲁邦大旱》记载了孔子为鲁哀公抵御旱灾所献"正刑与德"对策的言论,体现了孔子的刑德观与宗教观。其精神实质是神道设教、德刑并重而以德为主,赞同用圭璧币帛祭祀山川的宗教仪式等。作为首见史料,《鲁邦大旱》中的孔子言论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博简 鲁邦大旱 孔子 刑德观 宗教观
原文传递
上博藏楚简《鲁邦大旱》“踵命”试解
17
作者 刘信芳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63,共2页
楚简《鲁邦大旱》中“踵命”的意思是追寻“山川”之所以称名。子赣对孔子的答辞,即紧扣“踵命”而作据名求实的逻辑分析。对“踵命”的不同理解,直接导致对《鲁邦大旱》全篇主旨以及逻辑结构的不同分析。
关键词 上博藏楚简 鲁邦大旱 踵命
原文传递
《鲁邦大旱》·孔子·愚民
18
作者 史杰鹏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14年第3期6-8,共3页
儒家向来敬鬼神而远之.这点毫无问题.他们追求的是在人世间建立一个理想的天国.而绝不冀望来世。
关键词 鲁邦大旱 愚民 孔子
原文传递
第二批沪简选释 被引量:14
19
作者 何琳仪 《学术界》 2003年第1期85-93,共9页
关键词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 楚竹书 民之父母 予羔 鲁邦大旱 从政 昔者君老 客成氏 楚文字 古文献
下载PDF
《三德》的自然理法和神意论——以“天常”、“天礼”和“天神”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中江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54,共10页
关键词 神意 天神 鲁邦大旱 宗教祭祀 宗教传统 楚竹书 孔子 超验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