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大陆沿海鲆科新记录属--线鳍鲆属(Taeniopsetta)和新纪录种--眼斑线鳍鲆(Taeniopsetta ocellata)
1
作者 张少秋 孔晓瑜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共6页
2016年10月采自北部湾海域的1尾鱼类标本经鉴定为线鳍鲆属Taeniopsetta Gilbert,1905的眼斑线鳍鲆Taeniopsetta ocellata(Günther,1880),隶属于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鲆科Bothidae,这是该属和种首次在中国大陆海域的报道。线鳍... 2016年10月采自北部湾海域的1尾鱼类标本经鉴定为线鳍鲆属Taeniopsetta Gilbert,1905的眼斑线鳍鲆Taeniopsetta ocellata(Günther,1880),隶属于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鲆科Bothidae,这是该属和种首次在中国大陆海域的报道。线鳍鲆属的主要形态特征包括:体长卵圆形;双眼位于头左侧;口小;有眼侧和无眼侧均有1行小尖牙;鳞细小,仅体左侧有1条侧线;雄鱼有1枚强吻棘和2或3枚眼棘,雌鱼吻棘和眼棘很钝或无;无眼侧腹鳍始于有眼侧第2根腹鳍鳍条基部右侧;腹鳍基较短;背鳍和臀鳍的部分鳍条延长成丝状。眼斑线鳍鲆的主要形态特征为:两侧胸鳍不等长;雄鱼背鳍的第13~17根鳍条及臀鳍的第1~6根鳍条延长成丝状;体左侧背腹缘分别有2~4个不规则的“V”形或半圆形中空黑色斑块,斑块内部具一黄色圆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鲽形目 线鳍鲆属 眼斑线鳍 形态特征 COI条形码
下载PDF
大菱鲆工厂化养成技术
2
作者 王春生 刘树金 《农业知识》 2001年第19期40-40,共1页
大菱鲆原产于欧洲,属鲽形目,鲆科,菱鲆属。该鱼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高,每千克售价300元左右,值得在山东省大力推广。选择养殖场址养殖场应选在无污染、交换水含氧量较高、夏季水温不超过24℃的地区。最好选在能打出地下海水的地方。
关键词 大菱 鲆属 鲽形目 车轮虫病 玉筋鱼 换水量 配合饵料 爱德华氏菌病 生长速度
下载PDF
中国大陆近海新记录种——长冠羊舌鲆(Arnoglossus macrolophus)
3
作者 张少秋 孔晓瑜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7-236,共10页
历史记录我国大陆羊舌鲆属(Arnoglossus)有5个物种,它们是长鳍羊舌鲆(A.tapeinosoma)、纤羊舌鲆(A.tenuis)、多斑羊舌鲆(A.polyspilus)、大羊舌鲆(A.scapha)和日本羊舌鲆(A.japonicus)。1929年Weber等将长冠羊舌鲆(Arnoglossus macrolop... 历史记录我国大陆羊舌鲆属(Arnoglossus)有5个物种,它们是长鳍羊舌鲆(A.tapeinosoma)、纤羊舌鲆(A.tenuis)、多斑羊舌鲆(A.polyspilus)、大羊舌鲆(A.scapha)和日本羊舌鲆(A.japonicus)。1929年Weber等将长冠羊舌鲆(Arnoglossus macrolophus Alcock,1889)列为长鳍羊舌鲆[Platophrys(Arnoglossus)tapeinosoma Bleeker,1866;目前为A.tapeinosomus]的同物异名,并被国内外许多学者所采纳。Arai等1996年重新检视了长鳍羊舌鲆的模式标本和Weber等的长鳍羊舌鲆,发现了Weber等的标本应为长冠羊舌鲆,确认了长冠羊舌鲆种的有效性。作者2008至2021年间在中国大陆近海采集到了一批拟似长鳍羊舌鲆和长冠羊舌鲆的标本,为了正确鉴定这些标本,本研究对其形态和分子条形码进行了研究,将我们所采集标本的形态特征与两种模式种以及前人的研究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研究标本的8个可数性状和20个性状比例值与长冠羊舌鲆的数值为相同、连续、包含或略有差异关系;特别是在作为鉴别特征的背鳍条延长、背鳍和臀鳍末端基部黑色斑点和犁骨发达这3个描述性状上为一致,但与长鳍羊舌鲆的特征存在较多差异,因此,本研究的标本确定为长冠羊舌鲆。计算本研究获得的COI序列(Gen Bank登录号:MZ086865)与Gen Bank上的1条采集地为中国台湾的长冠羊舌鲆的遗传距离为12%,与其他3条分别采自中国南海和越南的长鳍羊舌鲆序列的遗传距离为0。因此,这些采自中国南海和越南的标本应该是长冠羊舌鲆而不是长鳍羊舌鲆,因为没有采自中国台湾的长冠羊舌鲆标本的形态信息,无法判断其正确的种。本研究所采集长冠羊舌鲆为首次在中国大陆近海海域发现,故为新记录种。基于所采集标本的形态数据并整合模式种及前人研究的结果,本研究对该种类进行了再描述。主要鉴别特征为,雄鱼前1~6根背鳍条延长成丝状,侧线的弧形和直线的接合处有一个较大的深褐色斑,侧线的后部直线部分有两个小黑斑,有眼侧近胸鳍末端有一黑斑,背鳍和臀鳍末端基部分别有一个稍大的黑色斑点,体背缘和腹缘分别散布一行约5或6个和3或4个淡黑色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舌鲆属 形态特征 DNA条形码 遗传距离
原文传递
FURTHER OBSERVATION OF THE SPERMATOZOA OF LEFT-EYE FLOUNDER PARALICHTHYS OLIVACEUS BY ELECTRONIC MICROSCOPY
4
作者 王宏田 张培军 +1 位作者 谢嘉琳 姜明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70-173,共4页
The spermatozoon ultrastructure of left-eye flounder, Paralichthys olivaceus, was observed by electronic microscopy, and shown to consist of head, midpiece and tail. Some nuclear vacuoles were observed inside and alon... The spermatozoon ultrastructure of left-eye flounder, Paralichthys olivaceus, was observed by electronic microscopy, and shown to consist of head, midpiece and tail. Some nuclear vacuoles were observed inside and along the outer part of the nucleus and double-membrane structur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nuclear membrane and plasma membrane. The sperm sleeve consisted of four independent parts and had more than four mitochondria. Along the sperm tail there were wing-like lateral f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STRUCTURE SPERMATOZOA Paralichthys olivaceus
下载PDF
土佐鳒鲆(Psettina tosana)——中国大陆新记录种和丝指鳒鲆(P.filimana)的有效性厘定
5
作者 张少秋 孔晓瑜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9-276,共8页
依据《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鲽形目》,本研究近年在中国大陆从东海至南海海域采集到14尾样品,前期鉴定为鲆科(Bothidae)鳒鲆属(Psettina)的丝指鳒鲆(P. filimana Li &Wang, 1982),但同时发现这些样品也具有土佐鳒鲆(P. tosana Amao... 依据《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鲽形目》,本研究近年在中国大陆从东海至南海海域采集到14尾样品,前期鉴定为鲆科(Bothidae)鳒鲆属(Psettina)的丝指鳒鲆(P. filimana Li &Wang, 1982),但同时发现这些样品也具有土佐鳒鲆(P. tosana Amaoka, 1963)的主要特征。因此,有必要明确这些样品种名以及丝指鳒鲆和土佐鳒鲆之间的关系。为了准确的鉴定这些样品,本研究采用和模式标本形态特征比较分析以及COI分子条形码K2P遗传距离比较的方法进行鉴定。首先将采集样品的29个形态特征分别与21或25个丝指鳒鲆或土佐鳒鲆模式标本特征进行了比较,然后比较了两个模式标本的18个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所有土佐鳒鲆原始描述的可数和可量特征均与丝指鳒鲆模式标本及本研究样品的形态特征为重叠或包含关系,描述性状为一致;同时本研究以胸鳍条长度不同这一李思忠(1987)区别两种类的特征为依据,分别选取了胸鳍条突出成丝状2尾和不显著突出成丝状3尾共5尾代表样品进行COI条形码分析,获得的这些序列的K2P遗传距离为0.000 0 ~ 0.004 7,并将这些序列与GenBank上已有的土佐鳒鲆序列进行了比对,K2P遗传距离为0.002 3 ~ 0.007 0。基于Hebert等(2003)提出的种间遗传距离通常大于0.02的物种鉴定标准,本研究的分子结果显示,前期鉴定为丝指鳒鲆的本研究样品与土佐鳒鲆不存在种间差异。因此,基于形态特征和COI分子条形码结果均支持本研究样品与丝指鳒鲆和土佐鳒鲆为同一物种,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规》中的优先权原则,丝指鳒鲆应为土佐鳒鲆的次同物异名。土佐鳒鲆为首次在中国大陆发现,故为新记录种。同时,根据本研究11尾样品的形态特征数据并整合前人研究结果对土佐鳒鲆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再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鲆属 同物异名 形态特征 分子条形码
原文传递
南方鲆的繁殖和苗种培育
6
作者 边批修 《天津水产》 2005年第4期36-37,共2页
南方鲆(Paralichthys Letho stigma)鲽形目,牙鲆科。分布于美国北卡州到佛罗里达州南部海域直到德克萨斯州南部海峡沿岸。南方鲆属于降河洄游性鱼类,成鱼生活于河流或沿岸盐度较低的水域,繁殖季节洄游到海水。幼鱼经过60~80天的生长发... 南方鲆(Paralichthys Letho stigma)鲽形目,牙鲆科。分布于美国北卡州到佛罗里达州南部海域直到德克萨斯州南部海峡沿岸。南方鲆属于降河洄游性鱼类,成鱼生活于河流或沿岸盐度较低的水域,繁殖季节洄游到海水。幼鱼经过60~80天的生长发育后进入淡水或半咸水水域生活。南方鲆是世界闻名的高档鱼类,适温范围为4℃~30℃,能在盐度0~36‰的盐水,半咸水、乃至淡水中生长,被称为广盐性鱼类,该鱼适温性广,生长快,适应性空间较大,在水表层摄食能力强,肉质好,比目前养殖的褐牙鲆肉质更加细嫩,同时在耐低温和高温方面较牙鲆鱼有较大优势,是继南美白对虾之后出现的又一个可以驯化淡养,推广前景看好的名贵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种培育 南美白对虾 洄游性鱼类 PARALICHTHYS 名贵品种 适温性 半咸水 鲆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