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2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疑似暴发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调查及干预
1
作者 彭寒玲 张志勤 苏春妹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 调查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一起由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引起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2021... 目的 调查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一起由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引起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2021年5月20日-6月6日该PICU CRAB感染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环境卫生学监测,分析各种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 累计6例患儿检出CRAB阳性,最终确定4例为定植,2例为院内感染。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数合格率为44.44%(16/36)。单因素分析显示,昏迷、气管插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常规吸痰是重要的危险因素。通过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2021年6月7日后未再出现新发CRAB阳性病例,CRAB疑似暴发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此次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可能原因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吸痰操作横向传播,污染环境后通过医务人员的手间接将病原菌带给其他患儿。重症监护病房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和手卫生管理对于预防医院感染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儿科 鲍氏不动杆菌 疾病暴发流行 感染控制
下载PDF
舒巴坦治疗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中国专家共识
2
作者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 +4 位作者 石广志 赵经纬 左玮 徐明 胡付品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7-424,共18页
多重耐药或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舒巴坦是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具有穿透炎性血脑屏障的优势,适用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近年随着鲍曼不动杆菌对舒巴坦的耐药趋势日益严... 多重耐药或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舒巴坦是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具有穿透炎性血脑屏障的优势,适用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近年随着鲍曼不动杆菌对舒巴坦的耐药趋势日益严峻,舒巴坦治疗多重耐药或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药物剂量、给药途径、联合方案等缺乏规范化标准。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通过梳理相关循证医学证据并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后形成《舒巴坦治疗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中国专家共识》,涵盖28条共识建议,为舒巴坦在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可行的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危重病人医疗 鲍氏不动杆菌 舒巴克坦 诊疗指南
下载PDF
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检测指标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春新 耿先龙 +5 位作者 许亚丰 陈国千 赵琪 周丽珍 糜祖煌 金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目的 :调查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pan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PDR-ABA)中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的存在状况,以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3月到2010年5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PDR-ABA菌20株,采用... 目的 :调查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pan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PDR-ABA)中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的存在状况,以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3月到2010年5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PDR-ABA菌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检测37种β-内酰胺类获得性耐药基因、15种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5种喹诺酮类获得性耐药基因和8种可移动遗传元件,并用指标聚类分析(SPSS法)分析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的相关性。结果:20株PDR-ABA菌共检出5种β-酰胺类获得性耐药基因、4种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1种喹诺酮类获得性耐药基因、5种可移动遗传元件。指标聚类分析显示获得性耐药基因与多种可移动遗传元件相关联:TEM-1、ADC-like、OXA-23、aac(6′)-Ⅰb、ant(2")-Ⅰ、ant(3")-Ⅰ、aphA1、adeB与tnpU、ISCR1、IS26、ISaba1高度关联,DHA-1、CARB与IS903关联。结论:本组PDR-ABA携带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导致对相关药物耐药,且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获得性耐药基因 可移动遗传元件 指标聚类分析 泛耐药
下载PDF
鲍氏不动杆菌耐药基因和整合子、转座子遗传标记及菌株亲缘性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蔡挺 张顺 +1 位作者 陈琳 许小敏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81-1184,共4页
目的了解鲍氏不动杆菌(ABA)耐药基因和整合子、Tn21/Tn501转座子存在状况及菌株亲缘性。方法对分离自临床27株ABA进行耐药基因、整合子、转座子检测,检测结果作聚类分析。结果27株中blaTEM、blaOXA-23群、blaADC、aac(3)-Ⅰ、aac(6′)-... 目的了解鲍氏不动杆菌(ABA)耐药基因和整合子、Tn21/Tn501转座子存在状况及菌株亲缘性。方法对分离自临床27株ABA进行耐药基因、整合子、转座子检测,检测结果作聚类分析。结果27株中blaTEM、blaOXA-23群、blaADC、aac(3)-Ⅰ、aac(6′)-Ⅰ、ant(3″)-Ⅰ、qacE△1-sulⅠ、intⅠ1阳性率分别为81.5%、44.4%、85.2%、85.2%、66.7%、81.5%、85.2%、85.2%,其余基因均阴性,聚类分析显示存在克隆传播现象。结论ABA可导致克隆传播医院感染,并存在暴发性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耐药基因 亲缘性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研究
5
作者 曾桂芬 莫姗 +2 位作者 谢思燕 彭渊 徐宝灵 《现代医院》 2023年第10期1622-1625,1630,共5页
目的 分析2020—2022年广西某院耐碳青霉烯鲍氏不动杆菌(CRAB)耐药性及耐药基因,为医院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控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2022年某院临床分离耐碳青霉烯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 目的 分析2020—2022年广西某院耐碳青霉烯鲍氏不动杆菌(CRAB)耐药性及耐药基因,为医院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控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2022年某院临床分离耐碳青霉烯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随机选取分离的110株CRAB菌株,抗原抗体结合显色原理检测耐药基因OXA-23、 OXA-48、IMP、VIM、NDM和KPC。结果 三年间共检出鲍氏不动杆菌879株,其中CRAB 349株,检出率为39.7%。349株CRAB主要分布在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神经外科、脑血管病科和骨科。药敏结果显示AB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9.70%和39.25%;对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四环素、头孢噻肟等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均接近60%;仅对多粘菌素的耐药率最低为0.46%。110株CRAB菌株中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以OXA-23(70.91%)和NDM(18.18%)为主。结论 2020—2022年CRAB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神经外科和脑血管病科。CRAB对多种药物耐药率高,多重耐药情况严重。本院CRAB耐药基因主要为OXA-23和NDM,OXA-23和NDM是本地区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临床对CRAB感染可采用阿米卡星、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等常规药物联合替加环素或多黏菌素B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鲍氏不动杆菌 耐药性 耐药基因
下载PDF
临床患者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7
6
作者 胡志东 田彬 +2 位作者 徐海茹 李琴 钟述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目的了解临床患者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探讨其变化规律,为有效控制感染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方法和规则,采用浓度梯度法(Etest)测定并比较亚胺培南等11种抗菌药... 目的了解临床患者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探讨其变化规律,为有效控制感染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方法和规则,采用浓度梯度法(Etest)测定并比较亚胺培南等11种抗菌药物对鲍氏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11种抗菌药物中亚胺培南抗菌活性最高,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耐药率分别为1%、4%和4%;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吡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抗菌活性也较高,耐药率分别为18%、12%、14%、20%、12%和12%;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的抗菌活性低,中介耐药率分别为71%和67%;在监测的100株鲍氏不动杆菌中,多重耐药菌株(耐≥3种抗菌药物)占15%,对>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菌株占867%,>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菌株占467%,未发现针对11种抗菌药物全部耐药的菌株。结论鲍氏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已产生明显多重耐药性,应警惕并重视该菌感染及耐药性监测,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耐药性 药物敏感试验
下载PDF
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趋势分析 被引量:88
7
作者 张晓兵 龚雅利 +1 位作者 刘智勇 府伟灵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8-430,共3页
目的监测医院近年临床标本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2004年1月-2006年12月从患者不同标本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API细菌鉴定试条鉴定到种),采用CLSI/NCCLS标准K-B法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耐药分析,WH... 目的监测医院近年临床标本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2004年1月-2006年12月从患者不同标本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API细菌鉴定试条鉴定到种),采用CLSI/NCCLS标准K-B法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耐药分析,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鲍氏不动杆菌2004-2006年检出率分别为2.5%、3.8%、10.9%,在临床分离的非发酵菌中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位居第2位;标本主要来源于痰(78.0%),病房集中于中心ICU(29.2%)、呼吸内科(19.3%)、急诊病房(10.9%);该菌耐药现象严重,对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曲南呈多药耐药,敏感度最高的是碳青酶烯类,约80.0%。结论鲍氏不动杆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条件致病菌。该菌耐药性广,临床治疗应合理选择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医院环境和人员消毒,控制不动杆菌属在医院内的定值与播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抗菌药物 耐药
下载PDF
214例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 被引量:30
8
作者 黄志华 陈守涛 +3 位作者 陈丹 林其昌 陈公平 金咏絮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00-701,696,共3页
目的了解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特点.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4年12月从临床感染标本的214株鲍氏不动杆菌,了解其临床分布并做药敏试验,比较其耐药率.结果214株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布以ICU最多(61株,28.5%),且多见于老年... 目的了解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特点.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4年12月从临床感染标本的214株鲍氏不动杆菌,了解其临床分布并做药敏试验,比较其耐药率.结果214株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布以ICU最多(61株,28.5%),且多见于老年患者(97株,45.3%);对三代头孢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50.0%;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较低,分别为4.2%、7.9%、8.9%;发现131株(61.2%)多重耐药菌株.结论碳青酶烯类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鲍氏不动杆菌感染仍有较强的活性,但不能忽视对这两类药物耐药的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要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应注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抗药性 病原菌 抗菌药物
下载PDF
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使用量与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罗燕萍 周薇薇 +3 位作者 徐雅萍 张秀菊 陈荣 周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01-804,共4页
目的通过调查解放军总医院1994~2003年鲍氏不动杆菌,对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与这些药物的年用量,探讨用药量和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应用WHONET5.3和EXCEL软件分析,对1994~2003年6种抗生... 目的通过调查解放军总医院1994~2003年鲍氏不动杆菌,对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与这些药物的年用量,探讨用药量和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应用WHONET5.3和EXCEL软件分析,对1994~2003年6种抗生素的年用量与鲍氏不动杆菌对这些药物的耐药性进行分析,计算各药用药频度(DDDs),并用统计学方法对耐药率与用药频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0年来鲍氏不动杆菌对6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全部呈增长趋势,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耐药率的增幅最大分别为46.5%和42.3%,1994年鲍氏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耐药率为32.4%、2003年增至62%,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在6种抗生素中最低;耐药率和用药频度相关性分析显示,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的年用量与鲍氏不动杆菌对这两种药物耐药率的变化呈正相关(分别为r=0.88,P≤0.01和r=0.65,P≤0.05),同时头孢他啶对哌拉西林和头孢噻肟的耐药性有显著相关性(分别为r=0.82,P≤0.01和r=0.82,P≤0.01);环丙沙星的使用量与哌拉西林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也有相关性(分别为r=0.80,P≤0.01和r=0.68,P≤0.05)。结论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的年用量不仅与鲍氏不动杆菌对这两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呈正相关,同时头孢他啶与哌拉西林和头孢噻肟的耐药性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耐药性 抗生素 相关性
下载PDF
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现状与临床对策 被引量:102
10
作者 李苏利 李杨 华川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38-1440,共3页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 临床对策 抗生素
下载PDF
检测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碳青酶烯酶及整合酶基因 被引量:37
11
作者 沈定霞 闫中强 +1 位作者 罗燕萍 曹敬荣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检测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a)的碳青酶烯酶及整合酶基因。方法从70株对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中用PCR方法测定碳青酶烯酶OXA23类、OXA24类、OXA51类和OXA58类基因及Ⅰ类和Ⅱ类整合酶基因,对扩增阳性的碳青酶烯酶基因进行测序... 目的检测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a)的碳青酶烯酶及整合酶基因。方法从70株对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中用PCR方法测定碳青酶烯酶OXA23类、OXA24类、OXA51类和OXA58类基因及Ⅰ类和Ⅱ类整合酶基因,对扩增阳性的碳青酶烯酶基因进行测序分析;抗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琼脂稀释法。结果获得OXA-23类基因阳性56株,占80.0%,OXA-58类基因阳性1株,仅1株菌OXA51类基因阴性;Ⅰ类整合酶基因阳性61株,占87.1%,未测得OXA24类碳青酶烯酶和Ⅱ类整合酶基因;序列分析提示分离的CRAba为OXA-23型和OXA-58型,所测菌株对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高度耐药,对多黏菌素B一致性敏感。结论新近出现的CRAba菌株主要是以Ⅰ类整合子携带的OXA-23型碳青酶烯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碳青酶烯酶 整合酶 基因
下载PDF
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周铁丽 林小玲 +4 位作者 冯红军 李超 刘庆中 王赛芳 王邦松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5-378,共4页
目的研究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方法检测62株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对其中对20株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进行耐药机制研究;检测ESBLs、AmpC酶、VIM、IMP、OXA-23和OXA-24产生及外膜蛋白表达情况,利血平协同抑制试验检测膜... 目的研究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方法检测62株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对其中对20株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进行耐药机制研究;检测ESBLs、AmpC酶、VIM、IMP、OXA-23和OXA-24产生及外膜蛋白表达情况,利血平协同抑制试验检测膜外排机制。结果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41%;对20株耐亚胺培南菌株中,ESBLs和AmpC酶阳性率分别50%和100%,VIMI、MP、OXA-24均阴性,OXA-23阳性率为95%;部分菌株存在22×103、29×103、33×103的外膜蛋白缺失;利血平不能降低亚胺培南对鲍氏不动杆菌的MIC值。结论产OXA-23型β-内酰胺酶是本院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原因,产AmpC酶合并外膜蛋白缺失与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亚胺培南 耐药性 机制
下载PDF
全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童建菁 陈尔真 +3 位作者 周伟君 叶静 马睿 陆一鸣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10-1012,共3页
目的探讨全耐药鲍氏不动杆菌(PRAB)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感染危险因素。方法对2004年6月-2005年8月间,医院住院治疗的83例PRAB肺部感染患者和80例一般鲍氏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PRAB肺部感染... 目的探讨全耐药鲍氏不动杆菌(PRAB)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感染危险因素。方法对2004年6月-2005年8月间,医院住院治疗的83例PRAB肺部感染患者和80例一般鲍氏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PRAB肺部感染患者病死率(46.99%)显著高于非PRAB感染者(35.00%),其平均住院(54.53 d)和住ICU时间(46.69 d)显著大于后者(24.70 d和41.87 d),且其抗菌药物使用时间(49.02 d)与种类(4.75种)也显著大于或多于后者(38.7 d和3.45种)。结论PRAB感染已成为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的难题,积极加强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降低其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耐药鲍氏不动杆菌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杭州市区4所医院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董晓勤 周田美 +4 位作者 魏泽庆 俞云松 张红河 余道军 汪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研究杭州市区4所医院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及主要β-内酰胺酶分布,为临床治疗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VITEK-AMS 60对36株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进行鉴定;用琼脂稀释法和E-test法测定14种抗菌药物最... 目的研究杭州市区4所医院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及主要β-内酰胺酶分布,为临床治疗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VITEK-AMS 60对36株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进行鉴定;用琼脂稀释法和E-test法测定14种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亚胺培南耐药株的同源性;采用PCR对36株耐亚胺培南β-内酰胺酶基因进行扩增,并通过序列分析明确基因型。结果36株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均产OXA-23型碳青酶烯酶;其中5株同时产PER-1型酶,2株同时产TEM-1型酶;2-巯基丙酸抑制试验未检测到金属酶;多次质粒提取均未成功;脉冲场凝胶电泳发现4所医院均存在耐药株的克隆传播,大多感染者为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结论杭州市区4所医院均有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克隆传播,36株耐亚胺培南均产OXA-23型碳青酶烯酶,5株菌株同时产PER-1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2株同时产TEM-1型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耐药基因 同源性
下载PDF
鲍氏不动杆菌5年感染监测 被引量:26
15
作者 徐礼锋 祝进 +1 位作者 陆军 毛国刚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65-1066,972,共3页
目的监测近5年来临床标本鲍氏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对近5年来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分布科室、感染部位及对20种不同抗菌药物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统计年限内,我院共分离到鲍氏不动杆菌523株,感染部位以... 目的监测近5年来临床标本鲍氏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对近5年来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分布科室、感染部位及对20种不同抗菌药物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统计年限内,我院共分离到鲍氏不动杆菌523株,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科室以重症监护中心最多,与同期分离菌株相比,检出率从2000年3.9%依次上升至2004年11.1%,对20种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不同程度增强,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性最高。结论鲍氏不动杆菌的分离率逐年增高,耐药性逐渐增强,多重耐药菌株分离率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分离率 耐药率
下载PDF
头孢哌酮/舒巴坦与2种抗菌药物联用对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药敏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16
作者 罗燕萍 沈定霞 +3 位作者 杨继勇 辛露 徐雅萍 宋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31-1433,共3页
目的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对110株临床分离的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效应。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琼脂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抗菌药物对110株临床分离的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 目的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对110株临床分离的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效应。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琼脂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抗菌药物对110株临床分离的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最低抑菌浓度,并计算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判定联合效应。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米诺环素联用后,其MIC50显著降低,FIC指数分布:FIC≤0.5占53%,0.5<FIC≤1占39%,1<FIC≤2占8%,FIC>2为0;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左氧氟沙星联用后,其MIC50显著降低,FIC指数分布:FIC≤0.5占59%,0.5<FIC≤1占37%,1<FIC≤2占4%,FIC>2为0。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无论是与米诺环素还是与左氧氟沙星联用,对多药耐药的鲍氏不动杆菌表现为协同作用和相加作用,并以协同作用为主,无关作用较少,无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舒巴坦 米诺环素 左氧氟沙星 鲍氏不动杆菌 部分抑菌浓度
下载PDF
产DHA-1型AmpC酶和TEM-1型β-内酰胺酶及携带Ⅰ类整合子的鲍氏不动杆菌 被引量:23
17
作者 侯天文 尹晓琳 +5 位作者 马翠卿 徐树彬 陈晶 陈兴 李玮 白云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53-857,共5页
目的分析鲍氏不动杆菌临床株(编号0524)的β-内酰胺酶基因(BLA)、质粒介导耐氟喹诺酮基因(qnr)、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MEs)、消毒剂与磺胺类耐药基因(qacE△1-sul1)和Ⅰ类整合子酶基因(intⅠ1)存在情况。方法对0524株应用K-B法检测其... 目的分析鲍氏不动杆菌临床株(编号0524)的β-内酰胺酶基因(BLA)、质粒介导耐氟喹诺酮基因(qnr)、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MEs)、消毒剂与磺胺类耐药基因(qacE△1-sul1)和Ⅰ类整合子酶基因(intⅠ1)存在情况。方法对0524株应用K-B法检测其耐药表型,应用三维试验检测其产生的β-内酰胺酶表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方法分析其BLAs、AMEs、qnr、qacE△1-sul1和intⅠ1基因类型。结果0524株鲍氏不动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西丁、环丙沙星、阿米卡星耐药,对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产生AmpC酶,携有blaDHA-1基因,同时blaTEM-1型基因,acc(3)-Ⅰ、aac(6′)-Ⅰ、ant(3″)-;ⅠqacE△1-sull和intⅠ1均阳性,其他受试基因均阴性。结论0524号菌株产生DHA-1型AmpC酶和TEM-1型的广谱β-内酰胺酶,且携带Ⅰ类整合子、消毒剂与磺胺类耐药基因和3种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其耐药机制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Β内酰胺酶 氨基糖苷类 喹诺酮类 消毒剂 整合子 基因
下载PDF
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同源性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章白苓 桂炳东 +4 位作者 徐轶 邹叶青 胡龙华 贾坤如 胡晓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27-1331,共5页
目的调查当地省级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及产AmpC酶情况,并对AmpC酶阳性的多重耐药菌株进行同源性研究。方法药敏试验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采用AmpC酶表型筛选法结合PCR法检测AmpC酶,利用RAPD分型技术对AmpC阳性的多重耐药鲍... 目的调查当地省级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及产AmpC酶情况,并对AmpC酶阳性的多重耐药菌株进行同源性研究。方法药敏试验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采用AmpC酶表型筛选法结合PCR法检测AmpC酶,利用RAPD分型技术对AmpC阳性的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106株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11.1%,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特别是氨曲南和哌拉西林;对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也有一定的耐药性;共检测出25株AmpC酶阳性菌株,产AmpC酶阳性率占总菌株数的23.58%;通过聚类分析发现5、6、10、12、13、14、20、23号菌株分为同一聚类群;8、17、18号菌株分为同一聚类群。结论鲍氏不动杆菌对各类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AmpC酶表型筛选试验检测AmpC酶结果可靠,操作简便、快速,易于在临床实验室中推广使用;RAPD分型技术对鲍氏不动杆菌进行基因分型对于确定鲍氏不动杆菌菌株间的同源性,监控感染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耐药性 AMPC酶 RAPD同源性
下载PDF
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6
19
作者 龚雅利 张晓兵 府伟灵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1-433,共3页
目的监测医院近年临床标本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2004年1月-2005年12月从患者不同标本分离鲍氏不动杆菌,采用NCCLS标准K-B法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耐药分析,了解其耐药变迁。结果177株鲍氏不动... 目的监测医院近年临床标本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2004年1月-2005年12月从患者不同标本分离鲍氏不动杆菌,采用NCCLS标准K-B法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耐药分析,了解其耐药变迁。结果177株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布以呼吸病区最多(47株,26.6%),其次为重症监护病房(ICU)(38株,21.5%);年龄越大,检出率越高;痰标本鲍氏不动杆菌的检出率最高(78.1%);除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其他药物耐药率均>60.0%,而且耐药率逐年增高;发现10株泛耐药菌株。结论鲍氏不动杆菌在临床的分离率逐年增加,耐药性逐渐增强,应引起相当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下载PDF
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调查 被引量:26
20
作者 李卫光 王一兵 +1 位作者 朱其凤 董宝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08-1109,1171,共3页
目的 调查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5例患儿在2004年7月8~26日期间发生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感染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在心外科ICU... 目的 调查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5例患儿在2004年7月8~26日期间发生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感染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在心外科ICU15d内陆续出现5例患儿发生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其中4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 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布局不合理、部分人员无菌观念淡薄、无菌操作执行不严格和患儿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过长,可能是引起5例患儿发生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医院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