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度法研究姜黄素金属络合物与鲑鱼精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高苏亚 王黎 +2 位作者 范涛 唐洁 李华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6期796-799,共4页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姜黄素(CUR)的光谱特性及其金属络合物与鲑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pH值为6.5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姜黄素的特征吸收峰在430 nm处,Fe3+-CUR形成了1∶3的金属络合物,其结合常数KD=4.326×104L/m...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姜黄素(CUR)的光谱特性及其金属络合物与鲑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pH值为6.5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姜黄素的特征吸收峰在430 nm处,Fe3+-CUR形成了1∶3的金属络合物,其结合常数KD=4.326×104L/mol,确定了Fe3+-CUR与鲑鱼精DNA之间有嵌插作用存在,其结合常数KD=136.24 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分光光度法 鲑鱼精DNA 金属络合物
下载PDF
二价金属离子对鲑鱼精DNA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邬瑞光 尉志武 +1 位作者 陈琳 周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366-2368,共3页
The effects of Mg 2+, Ca 2+, Mn 2+, Co 2+ and Ni 2+ on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Salmon Sperm DNA were investigated by employing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method. For the divalent cations, the shielding effect ... The effects of Mg 2+, Ca 2+, Mn 2+, Co 2+ and Ni 2+ on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Salmon Sperm DNA were investigated by employing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method. For the divalent cations, the shielding effect plays the dominant role in the interaction of nucleic acid chains when they are in low concentrations, as reflected in the moderate increasing of DNA melting temperature. Along with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both alkaline earth metal ions and transitional metal ions were found to lower the DNA melting temperature, indicating possible direct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ivalent cations with the bases in the DNA molecules. The effectiveness increases with the order Mg 2+, Ca 2+, Mn 2+, Co 2+ and Ni 2+. It was foun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presence of Mn 2+ triggered the biphasic-melting behavior of the Salmon Sperm DNA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cation was increased to a value about 2 times of phosphorous in 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鲑鱼精DNA 热稳定性 二价金属离子 两阶段熔解行为 DSC
下载PDF
聚丙烯酸功能化LaF_3:Ce^(3+)/Tb^(3+)荧光探针测定鲑鱼精DNA 被引量:5
3
作者 张艺 李紫薇 高红艳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56-958,962,共4页
用溶剂热法,160℃条件下,反应12 h,成功制备了La F3:Ce3+/Tb3+晶体(PDF 72-1435)。用XRD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并用聚丙烯酸(PAA)对材料进行了功能化,红外吸收光谱显示材料表面成功修饰上羧基(─COOH)。以COOH-La F3:Ce3+/Tb3+材料为荧光探... 用溶剂热法,160℃条件下,反应12 h,成功制备了La F3:Ce3+/Tb3+晶体(PDF 72-1435)。用XRD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并用聚丙烯酸(PAA)对材料进行了功能化,红外吸收光谱显示材料表面成功修饰上羧基(─COOH)。以COOH-La F3:Ce3+/Tb3+材料为荧光探针,基于DNA对材料的发光淬灭,实现了对DNA的定量测定。在p H=5.5条件下,功能化荧光材料的荧光强度和鲑鱼精DNA(hs-DNA)的浓度(0.60~25.0μg/m L)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ΔF=113.9-1.5c,检测限为0.97μg/m L,相关系数R=0.998 2,RSD为0.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鲑鱼精DNA(hs-DNA) 聚丙烯酸 荧光淬灭 溶剂热法
下载PDF
利用鲑鱼精DNA为模板构建CdS纳米线 被引量:8
4
作者 田玫 李丕春 杨文胜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5-78,共4页
以鲑鱼精DNA为模板合成了CdS纳米粒子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所生成的CdS是一种直径约为 3nm的线形结构 .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拉曼光谱和X -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 ,CdS纳米粒子的生长点为DNA中的磷酸根 。
关键词 鲑鱼精 模板 DNA CDS 纳米粒子 电子转移 硫化镉 相互作用
下载PDF
重金属与鲑鱼精DNA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韩照祥 许兴友 谢惠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4-169,共6页
用紫外光谱法、循环伏安法和黏度测定等方法,对Cd2+、Pb2+与鲑鱼精DNA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d2+、Pb2+浓度的增大,DNA表现出增色效应,当加入不同浓度的CO23-溶液时,DNA的增色效应降低,即Cd2+对DNA的损伤程度降低;当加入... 用紫外光谱法、循环伏安法和黏度测定等方法,对Cd2+、Pb2+与鲑鱼精DNA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d2+、Pb2+浓度的增大,DNA表现出增色效应,当加入不同浓度的CO23-溶液时,DNA的增色效应降低,即Cd2+对DNA的损伤程度降低;当加入不同浓度的PO34-溶液时,DNA的损伤修复作用不明显;而在CO23-、PO43-存在的情况下,与Pb2+具有协同作用,加速Pb2+对DNA的破坏。而且,Cd2+能与DNA形成了一种电惰性化合物,致使阴极峰电流下降,说明Cd2+与DNA的作用是插入式的沟槽结合;Pb2+能与DNA发生缔合作用,使DNA的结构发生改变。当Cd2+、Pb2+浓度增大时,DNA溶液的黏度逐渐减小。光谱研究、循环伏安法和黏度法的结果均说明Cd2+、Pb2+都是以插入方式与DNA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鲑鱼精DNA 相互作用
下载PDF
原位杂交中鲑鱼精DNA处理方法探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婷婷 王俊刚 +1 位作者 陈军 王昌留 《生命科学仪器》 2007年第9期22-25,共4页
采用机械打断/沸水浴和超声波处理两种方法对原位杂交中的封闭DNA——鲑鱼精DNA进行了断裂处理。分别探讨了不同的吹打次数、煮沸时间和超声波处理时间对鲑鱼精DNA片段大小的影响,并且对机械打断/沸水浴和超声波处理两种方法结果进行了... 采用机械打断/沸水浴和超声波处理两种方法对原位杂交中的封闭DNA——鲑鱼精DNA进行了断裂处理。分别探讨了不同的吹打次数、煮沸时间和超声波处理时间对鲑鱼精DNA片段大小的影响,并且对机械打断/沸水浴和超声波处理两种方法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煮沸时间20min时,吹打次数可根据所需原位杂交片段大小进行调整;超声波适宜打断时间为2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鲑鱼精DNA 机械打断/沸水浴 超声波处理
下载PDF
鲑鱼精DNA-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邹明静 董懿萱 +5 位作者 穆昀 伏梦瑶 楚琳 郭雨晴 崔一帆 泮雨硕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4期771-774,共4页
鲑鱼精DNA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TDMBA)通过静电作用可结合形成缔合物微粒,通过Zeta电位分析、动态光散射、紫外光谱和共振光散射光谱对形成的缔合物微粒进行了表征,共振光散射光谱显示其在620 nm处出现较强的共... 鲑鱼精DNA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TDMBA)通过静电作用可结合形成缔合物微粒,通过Zeta电位分析、动态光散射、紫外光谱和共振光散射光谱对形成的缔合物微粒进行了表征,共振光散射光谱显示其在620 nm处出现较强的共振光散射峰,且其散射光强度随鲑鱼精DNA质量浓度的增加线性增强,可用于检测0.3~667 ng·mL^(-1)的鲑鱼精DNA,检出限为0.2 ng·mL^(-1),此法可用于DNA的定量分析,简单快速、灵敏且选择性好,测定结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鲑鱼精DNA 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缔合物微粒 共振光散射
下载PDF
曙红与鲑鱼精蛋白显色反应的研究
8
作者 韩照祥 马丽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2期15593-15596,共4页
[目的]对曙红与鲑鱼精蛋白显色的反应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曙红(醇溶)与鲑鱼精蛋白在聚乙烯醇(PVA)存在时的结合反应,并且研究了显色反应的条件和影响灵敏度的因素,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曙红-硫... [目的]对曙红与鲑鱼精蛋白显色的反应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曙红(醇溶)与鲑鱼精蛋白在聚乙烯醇(PVA)存在时的结合反应,并且研究了显色反应的条件和影响灵敏度的因素,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曙红-硫酸鱼精蛋白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42 nm,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与蛋白质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用于蛋白质的定量测定。[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线性关系好、试剂稳定、毒性小,且曙红、硫酸鱼精蛋白复合物不易黏附在容器壁上,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鲑鱼精蛋白 曙红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枸橼酸他莫昔芬与鲑鱼精DNA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分析
9
作者 王晓霞 王正德 《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第28期16-16,18,共2页
通过实验得知,蛋白质与药物的结合非常的容易;枸橼酸他莫昔芬与鲑鱼精DNA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缔合方式只有1种,即嵌插缔合。最后由热力学常数计算得出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疏水作用。
关键词 枸橼酸他莫昔芬 鲑鱼精DNA 牛血清白蛋白
下载PDF
N,N-二甲基癸基氧化胺与鲑鱼精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彦庆 张剑 张高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8-31,57,共5页
通过浊度、紫外吸收和表面张力的测定,研究了N,N-二甲基癸基氧化胺(C10 DAO)与鲑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中性条件时C10 DAO不能诱导DNA发生相分离;C10 DAO浓度高于6.0mmol/L的C10 DAO—DNA体系达到临界pH时,静电相互作... 通过浊度、紫外吸收和表面张力的测定,研究了N,N-二甲基癸基氧化胺(C10 DAO)与鲑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中性条件时C10 DAO不能诱导DNA发生相分离;C10 DAO浓度高于6.0mmol/L的C10 DAO—DNA体系达到临界pH时,静电相互作用导致体系浊度发生跃变;C10 DAO浓度为6.0~16.0mmol/L时,对应的临界pH改变显著。紫外吸收和表面张力结果也证实了相互作用的存在;荧光猝灭表明低质子化度的C10 DAO可诱导DNA构象发生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二甲基癸基氧化胺(C10 DAO) 鲑鱼精DNA 相互作用
下载PDF
枸橼酸他莫昔芬与鲑鱼精DNA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玲 刘晓燕 张海霞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CAS 2010年第12期950-954,共5页
在模拟生理环境的条件下,通过不同的光谱方法(紫外、荧光和圆二色谱等)来检测药物枸橼酸他莫昔芬分别与鲑鱼精DNA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根据实验数据分别计算出了枸橼酸他莫昔芬与DNA和BSA的动态淬灭常数KSV、kq以及缔合位点n。因... 在模拟生理环境的条件下,通过不同的光谱方法(紫外、荧光和圆二色谱等)来检测药物枸橼酸他莫昔芬分别与鲑鱼精DNA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根据实验数据分别计算出了枸橼酸他莫昔芬与DNA和BSA的动态淬灭常数KSV、kq以及缔合位点n。因为药物与DNA的缔合常数小于药物与BSA的缔合常数,所以相对于DNA来说,药物更容易与蛋白质结合;枸橼酸他莫昔芬与DNA和BSA的缔合位点均在1左右,说明药物与DNA和BSA的缔合方式只有1种;同时,定性得出药物与DNA的相互作用为嵌插缔合。通过热力学常数的计算,得出药物和BSA的相互作用为疏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他莫昔芬 鲑鱼精DNA 牛血清白蛋白 光谱
下载PDF
多季铵盐与鲑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12
作者 李亚萍 赖璐 +3 位作者 钟洲 梅平 陈武 刘义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27-432,共6页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谱以及分子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多季铵盐与鲑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多季铵盐与鲑鱼精DNA可发生较强烈的静电结合,结合比为5.5∶1;鲑鱼精DNA的存在促进了多季铵盐聚集体的形成;多季铵盐的碳...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谱以及分子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多季铵盐与鲑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多季铵盐与鲑鱼精DNA可发生较强烈的静电结合,结合比为5.5∶1;鲑鱼精DNA的存在促进了多季铵盐聚集体的形成;多季铵盐的碳链长度越短,与鲑鱼精DNA相互作用越强;多季铵盐可导致鲑鱼精DNA的构象发生改变;分子模拟的结果表明,多季铵盐嵌插在鲑鱼精DNA的小沟中,形成了较稳定的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季铵盐 鲑鱼精DNA 相互作用 非病毒载体
下载PDF
碲化镉量子点作为探针研究核黄素与鲑鱼精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渝阳 李荧荧 +2 位作者 赵琨 赵玲 臧树良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951-1956,共6页
在水相中合成了巯基丙酸包覆的CdTe量子点(CdTe QDs),以CdTe QDs作为探针,在pH 7.25 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应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吸收光谱法,对核黄素(RF)与鲑鱼精DNA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RF与DNA作用时,使荧光强度降低,紫外... 在水相中合成了巯基丙酸包覆的CdTe量子点(CdTe QDs),以CdTe QDs作为探针,在pH 7.25 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应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吸收光谱法,对核黄素(RF)与鲑鱼精DNA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RF与DNA作用时,使荧光强度降低,紫外吸收明显减色,通过盐效应实验和DNA热变性实验,Scatchard方程等手段,进一步研究了RF与DNA的相互作用方式.实验结果表明,RF与DNA作用方式可能为静电吸附和嵌插两种混合作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核黄素 鲑鱼精DNA 荧光光谱 嵌插作用
原文传递
吡唑衍生物PTF及其金属配合物与鲑鱼精DNA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卢洁 刘双语 +2 位作者 潘雪梅 胡炜 朱平川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530-2538,共9页
本研究在模拟生理环境的条件下,运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谱及粘度法来研究2-(3,5-二甲基-1-吡唑基)-6,8-二甲基-1,5,8a,9-四氮杂芴(PTF)及其金属配合物与鲑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PTF与Cu(Ⅱ)、Zn(Ⅱ)按配位比2∶1形成配合... 本研究在模拟生理环境的条件下,运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谱及粘度法来研究2-(3,5-二甲基-1-吡唑基)-6,8-二甲基-1,5,8a,9-四氮杂芴(PTF)及其金属配合物与鲑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PTF与Cu(Ⅱ)、Zn(Ⅱ)按配位比2∶1形成配合物;PTF、PTF-Cu(II)和PTF-Zn(Ⅱ)与DNA相互作用后,紫外光谱发生减色效应,并出现等吸收点,结合摩尔比均接近2∶1;荧光光谱产生明显的荧光淬灭效应,结合位点n接近1;圆二色谱正峰与负峰的振幅显著降低,其中PTF-Cu(Ⅱ)和PTF-Zn(Ⅱ)下降趋势更为显著;三者相对粘度和变性温度依次增加。PTF、PTF-Cu(Ⅱ)、PTF-Zn(Ⅱ)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十字花科黑腐病菌均有抑菌活性。综合分析,我们发现PTF、PTF-Cu(Ⅱ)、PTF-Zn(Ⅱ)与DNA的作用方式均为嵌插模式,结合能力依次为PTF-Zn(Ⅱ)>PTF-Cu(Ⅱ)>PT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吡唑二甲基四氮杂芴 金属配合物 鲑鱼精DNA 嵌插作用
原文传递
鲑鱼精DNA提高人工突变质粒模板中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识别的特异性及其应用
15
作者 刘二平 韩立影 +2 位作者 方琪 秦正红 王进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0-383,399,共5页
目的探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方法,研究鲑鱼精DNA对优化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的作用。方法对鲑鱼精DNA设一系列浓度梯度,分别进行AS-PCR后观察电泳结果。结果鲑鱼精DNA能显著提高识别基因SNP位... 目的探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方法,研究鲑鱼精DNA对优化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的作用。方法对鲑鱼精DNA设一系列浓度梯度,分别进行AS-PCR后观察电泳结果。结果鲑鱼精DNA能显著提高识别基因SNP位点的特异性,在25μl的质粒检测系统中加入50 ng的鲑鱼精DNA结果最佳。结论鲑鱼精DNA加入到质粒检测系统中可有效测试所设计的检测引物的特异性,达到模拟基因组DNA的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鲑鱼精DNA 单核苷酸多态性 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兽药抗生素对胞外DNA稳定性影响的紫外光谱研究
16
作者 张倩 舒小华 +5 位作者 张医翀 韦舒蔚 赵梦蝶 乐炳均 黄延江 莫德清 《工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0-54,共5页
试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典型兽药抗生素泰乐菌素(tylosin,TYL)和鲑鱼精DNA的相互作用,考察了TYL作用时间、浓度和溶液pH对鲑鱼精DNA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DNA紫外吸收值随着TYL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减小;溶液pH=3.5~9.8时,DNA的... 试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典型兽药抗生素泰乐菌素(tylosin,TYL)和鲑鱼精DNA的相互作用,考察了TYL作用时间、浓度和溶液pH对鲑鱼精DNA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DNA紫外吸收值随着TYL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减小;溶液pH=3.5~9.8时,DNA的紫外吸收值减小,且减小强度受TYL和DNA的带电情况影响。不同条件下,TYL对DNA结构产生的减色效应可能是由于TYL插入到DNA分子碱基对平面引起的。但pH=2.10时,TYL可能与DNA以沟槽式结合使得DNA结构表现出增色红移现象。由此可见,水环境中的兽药抗生素会影响介质中胞外DNA的稳定性。DNA结构的变化与抗生素作用时间、抗生素浓度和环境pH密切相关,其中pH的影响较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鲑鱼精DNA 紫外吸收光谱 增色效应 减色效应
下载PDF
荧光光谱与Zeta电位法研究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与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彦庆 张剑 张高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45,共4页
通过荧光光谱与Zeta电位法研究了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DDAO)与鲑鱼精DNA的相互作用。非离子态DDAO胶束与DNA间存在弱的疏水相互作用。阳离子态DDAO与DNA的强烈静电相互作用导致体系荧光猝灭。胶束的形成有利于DNA构象的压缩与体系Zeta... 通过荧光光谱与Zeta电位法研究了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DDAO)与鲑鱼精DNA的相互作用。非离子态DDAO胶束与DNA间存在弱的疏水相互作用。阳离子态DDAO与DNA的强烈静电相互作用导致体系荧光猝灭。胶束的形成有利于DNA构象的压缩与体系Zeta电位的提高。外加NaCl的静电屏蔽作用减弱了DDAO胶束与DNA间的静电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DDAO) 鲑鱼精DNA 相互作用 荧光光谱 ZETA电位
下载PDF
更昔洛韦与DNA分子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贺泽峰 王晓霞 +2 位作者 郭贵宝 王正德 闫慧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16年第6期9-12,26,共5页
在不同浓度、时间、pH等条件下,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更昔洛韦(GCV)与鲑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鲑鱼精DNA紫外吸收值随溶液中GCV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p H=4.0~9.0条件下,GCV与DNA大分子以槽沟式结合。根据实验结果,利用双倒数分... 在不同浓度、时间、pH等条件下,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更昔洛韦(GCV)与鲑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鲑鱼精DNA紫外吸收值随溶液中GCV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p H=4.0~9.0条件下,GCV与DNA大分子以槽沟式结合。根据实验结果,利用双倒数分析法计算出GCV与鲑鱼精DNA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为KDNA-GCV=6.51×10~2m L·m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鲑鱼精DNA 紫外光谱 更昔洛韦
下载PDF
锌(Ⅱ)-色氨酸-邻菲咯啉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DNA的作用和生物毒性研究
19
作者 刘向伟 袁永安 +2 位作者 张前前 李苓 牛淑妍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3期31-35,共5页
合成了一种新的锌(Ⅱ)-色氨酸-邻菲咯啉配合物[Zn(Trp)(phen)2]Cl.7H2O(Ⅰ)(Trp为L-色氨酸离子,phen为邻菲咯啉)。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热重-差热分析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电子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考察了其... 合成了一种新的锌(Ⅱ)-色氨酸-邻菲咯啉配合物[Zn(Trp)(phen)2]Cl.7H2O(Ⅰ)(Trp为L-色氨酸离子,phen为邻菲咯啉)。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热重-差热分析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电子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考察了其与DNA的作用,研究了配合物对斑马鱼胚胎的生物毒性,并与2种已知结构的锌-邻菲咯啉配合物[Zn(phen)2]Cl2.5H2O(Ⅱ)和[Zn(phen)]Cl2(Ⅲ)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配合物与鲑鱼精DNA作用大小顺序为配合物Ⅰ>配合物Ⅱ>配合物Ⅲ,但作用方式不同;在抗坏血酸存在下,配合物Ⅰ对pBR322DNA的切割作用最强;配合物对斑马鱼胚胎毒性作用大小顺序为配合物Ⅱ>配合物Ⅰ>配合物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Ⅱ)-色氨酸-邻菲咯啉配合物 鲑鱼精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 斑马鱼胚胎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rtoli Cells of Salmonidae from Ohrid Lake during Spermatogenesis-Ultrastructural Analysis
20
作者 Irena Tavchiovska-Vasileva Katerina Rebok Maja Jordanov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 2012年第4期566-573,共8页
Ultrastructual characteristics of Sertoli cells of Salmonidae from Ohrid Lake during the spermatogenetic cycle have been analysed. Sertoli cells being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seminiferous lobules underwent considerabl... Ultrastructual characteristics of Sertoli cells of Salmonidae from Ohrid Lake during the spermatogenetic cycle have been analysed. Sertoli cells being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seminiferous lobules underwent considerable changes, which influenced their cytomorphological features. The degenerative changes of Sertoli cells were manifested by an extreme vacuolisation, mitochondria in degeneration with widened crysts and thickened matrix, desorganised ER, autophagosomes, "myeline-like" structures and lysed cytoplasmic regions. The above mentioned changes were followed by karyopycnisis, comlete degeneration and delamination of cells from the wall of the seminiferous lobules, lysis and detritus formations (Sertoli necrotic material) in the lumen of the lobules.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special research of the ultra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i.e. the changes on a level with testes which happen in the postspawning period in the two species of Teleostei of Ohrid Lake, Ohrid trout (Salmo letnica Kar.) and Ohrid belvica (Acantholingua ochridana Steind.). The postspawning period is emphasized in Teleostei in this relatively short period, when one reproductive cycle finishes and the following has to start, on a level of testicular parenhyma very important histological changes are going on which give special histological identification, i. e. in the postspawning period there is a complete reorganization of the tes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toli cells TESTES SALMONIDAE Ohrid Lake SPERMATOGENESIS ultra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