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甜玉米鲜穗产量与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陈荣丽 宋文兰 +2 位作者 周胜 蔡治荣 易红华 《种子》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2-95,共4页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17年国家西南区鲜食甜玉米区试11个组合的10个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甜玉米的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穗粗>穗长>行粒数>穗行数>穗位高>秃尖长>株...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17年国家西南区鲜食甜玉米区试11个组合的10个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甜玉米的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穗粗>穗长>行粒数>穗行数>穗位高>秃尖长>株高>出籽率>鲜百粒重>出苗-采收。穗粗是影响甜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出苗-采收对产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鲜穗产量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超甜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和凤美 朱芮 +1 位作者 朱永平 覃鹏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B12期142-145,共4页
为了研究影响超甜玉米鲜穗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间的主次关系。对20个超甜玉米自交系的11个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相关分析表明,鲜穗产量与穗长、行粒数、穗粗、百粒质量、穗行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出籽率呈显著正相关,... 为了研究影响超甜玉米鲜穗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间的主次关系。对20个超甜玉米自交系的11个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相关分析表明,鲜穗产量与穗长、行粒数、穗粗、百粒质量、穗行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出籽率呈显著正相关,与秃尖长呈极显著负相关。进一步进行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鲜穗产量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穗长、穗行数、百粒质量、穗粗、行粒数、出籽率和秃尖长。因此,增加穗长、穗行数,提高百粒质量和出籽率,并兼顾其他性状是提高超甜玉米自交系鲜穗产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甜玉米自交系 鲜穗产量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鲜食糯玉米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付娟 库丽霞 +1 位作者 孟庆雷 赵文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7期253-256,共4页
以正在参加黄淮海国家糯玉米区域试验的19个新品种为材料,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1个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糯玉米农艺性状与产量关联度的大小依次为穗粗>穗行数>穗长>株高>收获期>行粒数>轴粗>穗... 以正在参加黄淮海国家糯玉米区域试验的19个新品种为材料,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1个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糯玉米农艺性状与产量关联度的大小依次为穗粗>穗行数>穗长>株高>收获期>行粒数>轴粗>穗位高>鲜百粒重>鲜出籽率>秃尖长。穗粗、穗行数、穗长、株高是影响糯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而鲜穗百粒重、鲜出籽率、秃尖长度对产量影响则较小。但影响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在不同产量水平品种中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农艺性状 鲜穗产量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甜玉米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陈静 沈生元 +2 位作者 谢庆春 袁建华 管晓春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8-51,共4页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江苏省2006—2014年甜玉米区域试验的47个品种的7个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甜玉米的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株高>穗长>行粒数>穗粗>穗位高>千粒鲜质量>...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江苏省2006—2014年甜玉米区域试验的47个品种的7个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甜玉米的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株高>穗长>行粒数>穗粗>穗位高>千粒鲜质量>穗行数,其中株高、穗长和行粒数是影响甜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因此,甜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应综合考虑对株高、穗长、行粒数的选择,使玉米株高适中、果穗较长、行粒数较多,从而提高鲜穗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农艺性状 新品种选育 区域试验 鲜穗产量 灰色关联度
下载PDF
超甜玉米鲜穗产量和含糖量的配合力及遗传特性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晓明 曾慕衡 乐素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6-60,共5页
以6个鲜穗产量和含糖量表现差异显著的超甜玉米自交系为研究对象,采用Griffing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分析了其配合力和遗传特性。结果表明,T3,T9,T17和T244个亲本的鲜穗产量和含糖量表现出较高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有望组成... 以6个鲜穗产量和含糖量表现差异显著的超甜玉米自交系为研究对象,采用Griffing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分析了其配合力和遗传特性。结果表明,T3,T9,T17和T244个亲本的鲜穗产量和含糖量表现出较高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有望组成高产和高含糖量的超甜玉米新组合;超甜玉米鲜穗产量的狭义遗传力较低,为17.83%,由非等位基因互作效应引起,且显性基因起主要作用,控制鲜穗产量的显性基因至少有4对;含糖量的遗传效应主要由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组成,加性效应比显性效应更重要,狭义遗传力为53.0%,控制含糖量的基因至少有3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甜玉米 鲜穗产量 含糖量 配合力
下载PDF
不同栽培方式对糯玉米鲜穗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郑贤陆 邓小华 蒋春月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71-72,75,共3页
试验表明,种植鲜食糯玉米采用方块营养土薄膜保温育苗带土定向移栽的全膜覆盖栽培比露地直播鲜穗平均单产增加47.79%。它能提早播种季节、错开销售旺季、延长供应季节、增加鲜穗产量和提高经济效益,为农民开辟了一条增收新途径。
关键词 食糯玉米 栽培方式 鲜穗产量
下载PDF
不同播期对玉米粗缩病发生及鲜穗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陆虎华 孙权星 +9 位作者 彭长俊 陈小晖 薛林 胡加如 陈国清 石明亮 黄小兰 郝德荣 冒宇翔 程玉静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5-76,共2页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玉米播期关系极为密切,研究了不同播期下玉米粗缩病发生情况及对鲜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春提早、秋延后等措施调整播期使鲜食玉米易感病期与灰飞虱传毒高峰期错开,可以有效减轻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危害,提高种植...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玉米播期关系极为密切,研究了不同播期下玉米粗缩病发生情况及对鲜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春提早、秋延后等措施调整播期使鲜食玉米易感病期与灰飞虱传毒高峰期错开,可以有效减轻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危害,提高种植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玉米 粗缩病 播期 鲜穗产量
下载PDF
糯玉米鲜穗产量与穗部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永洪 谢戎 +2 位作者 李乾平 唐春 刘成元 《山东农业科学》 2007年第1期8-11,共4页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1个糯玉米杂交种的7个主要果穗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糯玉米杂交种鲜穗产量与各穗部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穗粗>穗行数>百粒重>出籽率>穗长>行粒数>秃尖长。
关键词 糯玉米 鲜穗产量 部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糯玉米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黄小兰 陆虎华 +6 位作者 胡加如 陈国清 薛林 印志同 石明亮 孙权星 陆冬梅 《农业科技通讯》 2005年第12期14-16,共3页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16个糯玉米新品种的11个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各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排序依次为穗长>穗粗>鲜百粒重>株高>行粒数>出苗至采收天数>穗行数>轴粗>秃尖长>鲜出籽...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16个糯玉米新品种的11个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各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排序依次为穗长>穗粗>鲜百粒重>株高>行粒数>出苗至采收天数>穗行数>轴粗>秃尖长>鲜出籽率>穗位高。因而,糯玉米的鲜穗产量与穗长、穗粗、鲜百粒重关系最为密切,与鲜出籽率、穗位高的关系最为疏远,与其他农艺性状的关系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鲜穗产量 灰色关联 农艺性状
下载PDF
糯玉米鲜穗产量与玉米大斑病病情指数及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俊伟 王建军 +6 位作者 邵林生 李彦良 赵变平 贾鑫 罗绮 杨海鹏 王富荣 《河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61-64,共4页
为了探究糯玉米大斑病及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系,为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以15个糯玉米组合和晋单(糯)41为试材,对糯玉米鲜穗产量与玉米大斑病病情指数和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 为了探究糯玉米大斑病及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系,为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以15个糯玉米组合和晋单(糯)41为试材,对糯玉米鲜穗产量与玉米大斑病病情指数和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各性状与糯玉米鲜穗产量之间的关联度顺序为大斑病病情指数>穗粗>鲜百粒重>穗长>行粒数>秃尖长度>穗行数>鲜出籽率>穗位高>生育天数>株高。由此可见,大斑病抗性以及穗粗、鲜百粒重、穗长和行粒数等农艺性状是影响糯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株高对产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质种玉米 玉米大斑病 鲜穗产量 灰色关联度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苏玉糯5号鲜穗产量形成的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陆虎华 陈国清 +4 位作者 胡加如 薛林 黄小兰 石明亮 印志同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4期63-65,共3页
该文阐述了氮肥运筹对苏玉糯5号鲜穗产量形成作用的试验情况。结果表明:基施配合穗肥7叶展施处理鲜穗产量最高,较其他处理极显著增产,增产幅度为15.3%~43.7%。其中施基肥比施苗肥增产18.3%;穗肥7叶展施比穗肥10叶、12叶展施分别增产8.4... 该文阐述了氮肥运筹对苏玉糯5号鲜穗产量形成作用的试验情况。结果表明:基施配合穗肥7叶展施处理鲜穗产量最高,较其他处理极显著增产,增产幅度为15.3%~43.7%。其中施基肥比施苗肥增产18.3%;穗肥7叶展施比穗肥10叶、12叶展施分别增产8.4%和1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氮肥运筹 鲜穗产量
下载PDF
分期种植对特种玉米生育及青嫩鲜穗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占哲 赵殿忱 王刚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5年第2期125-127,132,共4页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分期种植对特种玉米生长发育及青嫩鲜穗产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晚播种比早播种生育进程加快,青嫩鲜穗产量降低;覆膜种植比同期露天种植生育进程加快,青嫩鲜穗产量增加。试验中6个品种表现一致,分3期播种,每期间隔16d,...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分期种植对特种玉米生长发育及青嫩鲜穗产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晚播种比早播种生育进程加快,青嫩鲜穗产量降低;覆膜种植比同期露天种植生育进程加快,青嫩鲜穗产量增加。试验中6个品种表现一致,分3期播种,每期间隔16d,从播种到乳熟采收全程天数,第2期比第1期缩短3d~5d,第3期比第2期缩短4d~6d;青嫩鲜穗产量第2期比第1期降低1 1%~18 5%、第3期比第2期降低0 2%~22 1%。覆膜种植比同期露天种植生育期提早4d~6d,产量提高1 5%~11 4%。表3,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种植 特种玉米 生长发育 青嫩鲜穗产量
下载PDF
施氮量对美玉7号玉米鲜穗产量、施肥效益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良 朱玉祥 沈足金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4期562-564,共3页
以美玉(加甜糯)7号为材料,设纯氮0、150、225、300、375 kg·hm^(-2)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其鲜穗产量、施肥效益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0~300 kg·hm^(-2)时,显著提高美玉(加甜糯)7号鲜穗产量和施肥效... 以美玉(加甜糯)7号为材料,设纯氮0、150、225、300、375 kg·hm^(-2)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其鲜穗产量、施肥效益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0~300 kg·hm^(-2)时,显著提高美玉(加甜糯)7号鲜穗产量和施肥效益,两者均以N_(300)处理最高,比N_0处理增产34.1%和增收30.8%。氮肥表观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生理利用率变化不大。综合考虑玉米鲜穗产量、施肥效益及氮肥利用率认为,美玉(加甜糯)7号合理施氮量范围为225~3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美玉(加甜糯)7号 鲜穗产量 施肥效益 氮素利用率
下载PDF
不同栽培条件对苏玉糯1502主要农艺性状及鲜穗产量的影响
14
作者 王奎山 郝德荣 +3 位作者 陈国清 薛林 陆虎华 冒宇翔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63-66,共4页
研究了密度与肥料对苏玉糯1502主要农艺性状及鲜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株高、穗位高、秃尖随着密度的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穗长、行粒数和鲜百粒重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渐下降,鲜穗产量则随着密度增大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2)与常规施肥... 研究了密度与肥料对苏玉糯1502主要农艺性状及鲜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株高、穗位高、秃尖随着密度的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穗长、行粒数和鲜百粒重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渐下降,鲜穗产量则随着密度增大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2)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缓释肥条件下,株高、穗位高、穗长、行粒数、鲜百粒重及鲜穗产量均显著增加,而秃尖则有所降低;3)施用缓释肥条件下,密度为6万株·hm-2时苏玉糯1502鲜穗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苏玉糯1502 栽培条件 鲜穗产量
下载PDF
糯玉米鲜穗产量与出籽率的遗传研究
15
作者 李玉杰 赵仁贵 +3 位作者 盛安琪 孟强 李娟 戴冬青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10期46-49,共4页
采用增广NCⅡ设计,进行鲜穗产量和出籽率的杂种优势分析、配合力分析、遗传力和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糯玉米鲜穗产量的杂种优势较大,出籽率较小;JN4、JN17、JN7鲜穗产量的一般配合力较大,容易配制出产量高的杂交组合,JN14、JN10、JN1... 采用增广NCⅡ设计,进行鲜穗产量和出籽率的杂种优势分析、配合力分析、遗传力和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糯玉米鲜穗产量的杂种优势较大,出籽率较小;JN4、JN17、JN7鲜穗产量的一般配合力较大,容易配制出产量高的杂交组合,JN14、JN10、JN17出籽率的一般配合力较大;JN10×JN3,JN17×JN6分别是鲜穗产量和出籽率特殊配合力最大的组合;鲜穗产量和出籽率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53.89%、61.18%,表明出籽率受环境的影响较小,狭义遗传力分别为43.99%、50.03%,表明两者都不适合在早代进行选择。鲜穗产量和出籽率均存在明显的加性效应,其他效应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鲜穗产量 出籽率 配合力 遗传模型
下载PDF
鲜食糯玉米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分析
16
作者 王付娟 李淑梅 孙君艳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2期109-111,共3页
本文以参加国家黄淮区域试验的19个糯玉米品种为材料,分析了糯玉米的11个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参加区试的糯玉米品种,鲜穗产量最高的是西星白糯2号,其次是郑彩糯1号、莱农糯6号,科泰糯2号的鲜穗产量最低。为今后推广高产... 本文以参加国家黄淮区域试验的19个糯玉米品种为材料,分析了糯玉米的11个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参加区试的糯玉米品种,鲜穗产量最高的是西星白糯2号,其次是郑彩糯1号、莱农糯6号,科泰糯2号的鲜穗产量最低。为今后推广高产的新品种及种植生产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鲜穗产量 农艺性状 分析
下载PDF
糯玉米鲜穗产量与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22
17
作者 蔡成雄 陈荣丽 +3 位作者 周彦民 易红华 蔡治荣 周汝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3期214-218,共5页
为了探索西南地区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糯玉米鲜穗产量的关系,为糯玉米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12年国家西南区鲜食糯玉米区试的14个组合的10个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糯玉米... 为了探索西南地区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糯玉米鲜穗产量的关系,为糯玉米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12年国家西南区鲜食糯玉米区试的14个组合的10个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糯玉米的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穗行数>穗粗>穗长>行粒数>出苗-采收>株高>秃尖长>出籽率>百粒重>穗位高。由此得出,穗行数是影响糯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穗位高对产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鲜穗产量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辽宁地区糯玉米鲜穗产量与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中伟 杨海龙 +4 位作者 付俊 谢文锦 李方明 高旭东 丰光 《作物研究》 2021年第1期80-83,共4页
为研究辽宁地区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选育出优质高产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参加辽宁省区试的10个糯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数据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糯玉米的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关联度大... 为研究辽宁地区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选育出优质高产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参加辽宁省区试的10个糯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数据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糯玉米的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秃尖>穗粗>出籽率>行粒数>穗长>穗位高>株高>百粒质量>穗行数>生育期。因此,在选育辽宁省糯玉米新品种时,应注重对秃尖和穗粗性状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鲜穗产量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聚天门冬氨酸缓释复合肥显著提高甜玉米鲜穗产量与品质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向岭 胡君霞 +5 位作者 左怿平 张梦 王健 韩金玲 尹宝重 段会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19-2029,共11页
【目的】持续稳定的养分供应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研究不同种类缓控释肥对甜玉米鲜穗产量与品质的调控效应,为优质甜玉米生产中缓控释肥的施用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在河北省秦皇岛、石家庄和保定3地进行田间试验。供... 【目的】持续稳定的养分供应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研究不同种类缓控释肥对甜玉米鲜穗产量与品质的调控效应,为优质甜玉米生产中缓控释肥的施用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在河北省秦皇岛、石家庄和保定3地进行田间试验。供试品种为‘万甜2000’。共设置5个处理,即控释掺混肥料(T1)、控失聚能网复合肥(T2)、聚天门冬氨酸缓释复合肥(T3)、常规尿素(T4)和不施氮(CK)。在玉米关键生育时期,测定植株干物重和全氮含量;在鲜穗采收期,测定鲜穗产量和籽粒营养品质,并进行品质评价。【结果】与T4处理相比,3个缓控释肥处理均能提高甜玉米穗长和穗粗,增加单穗鲜重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提高鲜穗产量。各类缓控释肥料可显著提高玉米鲜穗产量、氮肥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效率,3地平均增幅分别为15.4%、57.2%、15.4%和67.0%;3个缓控释肥处理相比,T3处理下鲜穗产量、氮肥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效率表现最优,比其它2个缓控释肥处理平均分别增加8.33%、55.6%、7.21%和22.6%。T3处理下甜玉米的食味品尝评分也有显著提高,比T4处理平均提高6.41%,同时也显著高于T1和T2处理,T3处理下甜玉米气味、果皮柔软度、甜度等较其它处理均有大幅改善。与T4处理相比,T1、T2和T3处理提高了甜玉米营养品质,其中T3处理下甜玉米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含量最高。相关分析表明,籽粒N和P含量与其他指标无显著相关,籽粒K含量与籽粒可溶性糖、维生素C、维生素E、品尝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籽粒可溶性糖与维生素C、维生素E和品尝得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聚天门冬氨酸缓释复合肥对甜玉米鲜穗产量的增产效果最好,氮肥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效率均最高。甜玉米品尝品质和营养品质最高,品质评定达到1等级。因此,施用聚天门冬氨酸缓释复合肥可以提高甜玉米鲜穗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控释掺混肥料 聚天门冬氨酸缓释复合肥 氮肥利用率 鲜穗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右江河谷鲜食玉米优质新品种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岑庆宋 韦德斌 +2 位作者 费永红 钟维 向英 《广西农学报》 2019年第6期4-7,18,共5页
通过分析鲜食玉米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筛选出适合右江河谷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新品种,推动鲜食玉米产业的发展。以2018年广西玉米创新团队百色综合试验站引进的25个优质高产抗病鲜食玉米新品种在右江河谷种植表现作为研究对... 通过分析鲜食玉米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筛选出适合右江河谷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新品种,推动鲜食玉米产业的发展。以2018年广西玉米创新团队百色综合试验站引进的25个优质高产抗病鲜食玉米新品种在右江河谷种植表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其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其在右江河谷特定气候条件下的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鲜食玉米鲜穗产量与其相关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为:穗粗>百粒重>穗行数>穗长>株高>行粒数>秃尖>穗位高>出籽率,穗粗、百粒重、穗长对鲜穗产量影响较大,出籽率对鲜穗产量影响较小。建议在右江河谷地区鲜食玉米新品种的种植推广中,着重选择果穗较粗、籽粒较重、行粒数较多的品种进行种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玉米 鲜穗产量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 右江河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