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鲜药材的中药现代炮制技术
1
作者 徐友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6期179-179,共1页
研究植物药材中目标成分次生代谢积累过程以把握药材最佳采收期与采收部位,同时研究影响鲜药材并对鲜药材次生物代谢物起降解作用的酶与微生物以确定鲜药材的最宜前处理加工方法,从代谢理论创新的角度出发探讨基于此种理论的鲜药材中药... 研究植物药材中目标成分次生代谢积累过程以把握药材最佳采收期与采收部位,同时研究影响鲜药材并对鲜药材次生物代谢物起降解作用的酶与微生物以确定鲜药材的最宜前处理加工方法,从代谢理论创新的角度出发探讨基于此种理论的鲜药材中药炮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药材 中药现代炮制技术 次生代谢产物
下载PDF
浅析江西省种植户中药材趁鲜切制试点的可行性、潜在问题与对策
2
作者 王军永 刘霞 《江西农业》 2024年第2期123-125,共3页
趁鲜切制中药材具有降本增效的作用,而且江西省中药材种植户具备组织、规范、质控、规模等开展试点的条件,但仍面临一定的质量风险,同时存在管理主体多头、链条利益分割的问题,导致许多企业持观望态度。为此,建议在健全趁鲜切制中药材... 趁鲜切制中药材具有降本增效的作用,而且江西省中药材种植户具备组织、规范、质控、规模等开展试点的条件,但仍面临一定的质量风险,同时存在管理主体多头、链条利益分割的问题,导致许多企业持观望态度。为此,建议在健全趁鲜切制中药材目录调整机制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主体准入机制、改革申报审核模式,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改善江西省中药材生产企业经营模式,推动全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材切制 种植户 可行性分析 主体准入机制
下载PDF
基于鲜药材的中药现代炮制技术 被引量:22
3
作者 曾建国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通过对植物药材中目标成分次生代谢积累过程的研究确定药材最佳采收期及采收部位,以及通过对影响并降解次生代谢产物的微生物和酶的研究确定鲜药材的前处理加工方法,并探索性提出运用代谢理论创新基于鲜药材的中药炮制思路。
关键词 鲜药材 中药炮制 次生代谢
原文传递
中药材产地加工(趁鲜切制)质量追溯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武子锋 郭长达 《智能制造》 2022年第5期107-109,共3页
产地加工属于中药材来源范畴,趁鲜切制是产地加工的方式之一。产地加工企业应当建立完整的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能够保证中药材种植、采收、加工、干燥、包装、仓储及销售等全过程可追溯。信息系统的建立基础框架基本一致,例如基础信息... 产地加工属于中药材来源范畴,趁鲜切制是产地加工的方式之一。产地加工企业应当建立完整的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能够保证中药材种植、采收、加工、干燥、包装、仓储及销售等全过程可追溯。信息系统的建立基础框架基本一致,例如基础信息、系统账号分配、账户设立等信息系统通用功能。中药材趁鲜加工追溯系统可参照中药饮片追溯系统的设计思路,具体细节仍要严格按照不同的制度要求规范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材追溯 药材产地加工 药材切制
下载PDF
基于鲜山银花的产地初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君 曾静 +1 位作者 谢红旗 曾建国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3年第5期379-383,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山银花鲜药材中绿原酸、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在不同生长期内的代谢累积规律,结合山银花生物总量,确定山银花最佳采收期,同时基于山银花鲜药材,比较不同产地初加工方法对目标成分的影响,确定其最佳产地初加工工... 目的:通过研究山银花鲜药材中绿原酸、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在不同生长期内的代谢累积规律,结合山银花生物总量,确定山银花最佳采收期,同时基于山银花鲜药材,比较不同产地初加工方法对目标成分的影响,确定其最佳产地初加工工艺。方法:采用HPLC/UV-ELSD法测定绿原酸、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含量,比较不同花期山银花中三种指标成分的含量变化情况,确定最佳采收期;对最佳采收期的山银花鲜药材进行晒干、阴干、不同温度烘干、杀青烘干、微波干燥等不同干燥方式处理,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对三种指标成分含量的影响,确定山银花最佳初加工工艺。结果:山银花生长期内三种指标成分的代谢累积水平都存在着下降的趋势,幼蕾期到金花期,绿原酸从5.7%下降到1.4%左右,两种皂苷总量从6.7%下降到2.0%,结合生物总量考虑,确定山银花最佳采收期在二白期到大白期之间。干燥方式可依所需功效辨正选择,杀青烘干对绿原酸影响最小,高温快速烘干是两种皂苷最适宜的干燥方式。结论:研究表明山银花最佳采收期为大白期到二白期之间;不同干燥方式对山银花鲜药材品质有着显著影响,为最大程度保留鲜药材活性成分及进一步探讨药材指标成分在不同初加工过程中的降解规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银花 鲜药材 代谢累积 产地初加工
下载PDF
石菖蒲鲜、干药材及其不同部位中挥发油,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的含量比较 被引量:15
6
作者 唐怡 李健康 +3 位作者 刘校妃 舒积成 杨武亮 袁金斌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39,共4页
目的:比较石菖蒲鲜、干药材及其根茎和叶中挥发油,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的含量,为该药材的加工和用药方式选样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石菖蒲挥发油,通过超声提取法提取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利用HPLC测定石菖蒲鲜品和... 目的:比较石菖蒲鲜、干药材及其根茎和叶中挥发油,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的含量,为该药材的加工和用药方式选样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石菖蒲挥发油,通过超声提取法提取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利用HPLC测定石菖蒲鲜品和干品根茎、叶中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的含量,流动相水-甲醇(65∶35),检测波长257 nm。根据样品处理条件折算出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的质量分数并进行比较。结果:石菖蒲经烘干处理后挥发油含量降低,根茎中挥发油的含量较叶中的含量高。β-细辛醚在鲜药材和干药材根茎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81%和1.70%,在鲜药材和干药材叶中质量分数分别为0.90%和0.75%。α-细辛醚在鲜药材和干药材根茎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3%和0.02%,在鲜药材和干药材叶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5%和0.04%。结论:石菖蒲干、鲜药材中活性成分的差异较小,均适合药用;石菖蒲叶中的活性成分含量不可忽视,考虑到叶在全草中占较大的比重,建议石菖蒲可以全草入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菖蒲 挥发油 Β-细辛醚 Α-细辛醚 鲜药材
原文传递
鲜、干马齿苋药材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差异 被引量:14
7
作者 杨成俊 王理想 封亮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88-90,共3页
目的:比较鲜、干药材中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HPLC-UV测定马齿苋中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含量,流动相甲醇-水[70∶30,含30 m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02 mol·L^-1磷酸盐缓冲液(p H 3.2)],流速0.8 m ... 目的:比较鲜、干药材中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HPLC-UV测定马齿苋中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含量,流动相甲醇-水[70∶30,含30 m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02 mol·L^-1磷酸盐缓冲液(p H 3.2)],流速0.8 m L·min-1,检测波长280 nm。结果:HPLC中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分离度很好,二者线性范围分别为52.5~157.5,64.7~194.1 mg·L^-1。鲜马齿苋中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质量分数分别为0.070%和0.50%,二者在干品中质量分数分别为0.015%和0.20%。结论:鲜药材中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含量明显高于干药材,可为马齿苋的合理使用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干药材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
原文传递
缤纷鲜药入馔香
8
作者 王友红 王伟江 《中国烹饪》 2004年第9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药材 菜肴 菜谱 制法 香麻大青叶 鲜药材
原文传递
新采收药材的加工保管
9
作者 郝喜樱 《新农业》 1989年第9期12-12,共1页
采集来的新鲜药材要进行干燥处理或初加工,使其符合商品要求.还要妥善贮藏保管,以防霉变、虫蛀、返油等,影响质量和药效.干燥:采集来的新鲜药材的干燥方法通常有晒干法、阴干法和烘干法3种.晒干法是把采挖来的药材摊在地面、沙滩、平房... 采集来的新鲜药材要进行干燥处理或初加工,使其符合商品要求.还要妥善贮藏保管,以防霉变、虫蛀、返油等,影响质量和药效.干燥:采集来的新鲜药材的干燥方法通常有晒干法、阴干法和烘干法3种.晒干法是把采挖来的药材摊在地面、沙滩、平房顶上、席子上或挂在架上,在阳光下晒干.这种方法经济、简便.阴干法是把药材用绳挂起或摊在席子上,在阴凉、通风、干燥处阴干.此法多用于花类及有芳香气的药材.烘干法是把药材放在火炕上或烘房里进行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药 鲜药材 晒干法 初加工 再干燥 烘干法 贮藏保管 防霉变 干燥处理 烘房
原文传递
不同“发汗”条件加工玄参中核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胜男 华愉教 +5 位作者 邹立思 罗益远 刘训红 刘娟秀 严颖 徐力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27-1036,共10页
目的:建立QTRAP-UPLC-MS/MS同时测定玄参中10种核苷类成分含量的方法,分析不同"发汗"加工条件对玄参核苷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Atlantis T_3色谱柱(2.1 mm×150 mm,3μm),流动相为甲醇-5 mmol·L^(-1)醋酸铵(含... 目的:建立QTRAP-UPLC-MS/MS同时测定玄参中10种核苷类成分含量的方法,分析不同"发汗"加工条件对玄参核苷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Atlantis T_3色谱柱(2.1 mm×150 mm,3μm),流动相为甲醇-5 mmol·L^(-1)醋酸铵(含0.1%冰醋酸),流速0.4 mL·min^(-1)梯度洗脱,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样品中核苷类成分含量;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核苷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玄参中10种核苷类成分的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7 3);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98.7%~101.0%,RSD为0.96%~2.44%。玄参核苷类成分中以鸟苷、尿苷、腺苷、尿嘧啶含量较高;不同"发汗"加工条件对玄参核苷类成分含量具有一定影响,以玄参完整主根、烘箱干燥(35℃)、发汗3 d的"发汗"加工样品中核苷相对关联度质量较优。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为揭示"发汗"加工条件对玄参化学成分的影响及建立规范、标准的玄参"发汗"初加工方法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参 “发汗”条件 鲜药材 干燥加工 核苷及碱基 尿嘧啶 鸟嘌呤 次黄嘌呤 尿苷 腺嘌呤 肌苷 鸟苷 2′-脱氧鸟苷 腺苷 2′-脱氧腺苷 QTRAP-UPLC-MS/MS 灰色关联度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