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7篇文章
< 1 2 1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碰撞特性的鲜食玉米摘穗装置对比试验
1
作者 张红梅 陈博 +3 位作者 胡经营 李志杰 何勋 王万章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5,共9页
【目的】探究缓冲弹簧和柔性触穗表面两种摘穗机构在摘取果穗中的低损作用及机制。【方法】以传统玉米收获用板式摘穗机构和具有缓冲弹簧加柔性触穗表面的柔性摘穗机构为2种摘穗结构,以刚性触穗表面、柔性橡胶触穗表面、柔性发泡材料触... 【目的】探究缓冲弹簧和柔性触穗表面两种摘穗机构在摘取果穗中的低损作用及机制。【方法】以传统玉米收获用板式摘穗机构和具有缓冲弹簧加柔性触穗表面的柔性摘穗机构为2种摘穗结构,以刚性触穗表面、柔性橡胶触穗表面、柔性发泡材料触穗表面为3种触穗表面,得出6种摘穗机构,进行鲜食玉米果穗碰撞试验,采集和分析碰撞时间、碰撞加速度峰值,计算碰撞冲量,统计籽粒破碎率。【结果】柔性摘穗机构能够有效降低鲜食玉米果穗受到的碰撞时间,从而降低鲜食玉米果穗的籽粒破碎率。缓冲弹簧可缩短鲜食玉米果穗的碰撞时间,当柔性摘穗机构表面为柔性橡胶和柔性发泡材料时,碰撞时间分别比板式摘穗机构降低了66.2%、70.1%和70.1%。碰撞冲量分别降低了67.6%、77.9%和79.7%。籽粒破碎率降低了71.2%、51.3%和83.6%。对于柔性摘穗机构,鲜食玉米果穗与柔性橡胶、柔性发泡材料触穗表面的碰撞时间比刚性触穗表面分别延长了58.7%和63.2%。碰撞加速度峰值分别降低了62.5%和68.7%。碰撞冲量分别降低了42.4%和54.5%。籽粒破碎率分别降低了47.4%和68.4%。【结论】通过降低收获过程中鲜食玉米果穗受到的碰撞时间和碰撞加速度,从而有效降低了鲜食玉米果穗的籽粒破碎率,为鲜食玉米低损收获机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和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柔性摘穗 低损 碰撞试验
下载PDF
莴笋+鲜食玉米轮作模式下高效设施栽培模式探讨
2
作者 曾斌 付从贵 +4 位作者 贺宏达 郭锐 陈华锋 张秀 冯友仁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2期22-25,共4页
天津市为了有效利用当地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丰富蔬菜供给,提高土地利用率及种植效益,在多年生产实践基础上总结了“莴笋-鲜食玉米-鲜食玉米”和“莴笋—鲜食玉米—莴笋”两种一年多茬的轮作栽培模式,包括作物茬口安排、田间种植管理技... 天津市为了有效利用当地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丰富蔬菜供给,提高土地利用率及种植效益,在多年生产实践基础上总结了“莴笋-鲜食玉米-鲜食玉米”和“莴笋—鲜食玉米—莴笋”两种一年多茬的轮作栽培模式,包括作物茬口安排、田间种植管理技术要点、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利用冷棚设施栽培,大大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种植经济收益。通过2年的试验示范,收到了良好效果,可为京津冀地区发展设施农业种植区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莴笋 鲜食玉米 设施农业 高效栽培技术
下载PDF
甜加糯型鲜食玉米留层加工关键工艺研究
3
作者 牛虎利 张昊宇 +4 位作者 常宏杰 田伟 郭明昊 张高帅 闫海鹏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154-160,共7页
为了最大程度延长并保持甜加糯型鲜食玉米的营养成分和口感,对玉米加工工艺进行研究。首先,确定了需要保留玉米内部2~4片苞叶的加工要求;其次,以冀糯173甜加糯型鲜食玉米为研究对象,掌握了鲜食玉米苞叶包覆状态及其在穗柄上的生长分布规... 为了最大程度延长并保持甜加糯型鲜食玉米的营养成分和口感,对玉米加工工艺进行研究。首先,确定了需要保留玉米内部2~4片苞叶的加工要求;其次,以冀糯173甜加糯型鲜食玉米为研究对象,掌握了鲜食玉米苞叶包覆状态及其在穗柄上的生长分布规律,提出了先定位切割再利用内外层苞叶附着力的差异去除外层苞叶的加工工艺;然后,在开展鲜食玉米外部形态尺寸测量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环状定位结构,并搭建了去苞叶设备;最后,通过合理留层试验对所提出的加工工艺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先经定位环定位切割穗柄,再经去苞叶设备处理的玉米能够苞叶合理留层2~4片,定位环参数为大内径53 mm、小内径41 mm、接触区8 mm、保护区2 mm、厚度2.5 mm。先定位切割再去除外层苞叶的加工工艺合理可行,能够实现甜加糯型鲜食玉米合理保留内层苞叶的加工目标。鲜食玉米留层加工工艺可为甜加糯型鲜食玉米留层加工生产线的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学 甜加糯鲜食玉米 玉米形态学 玉米加工工艺 苞叶合理留层
下载PDF
优质抗逆鲜食玉米新品种川甜糯168的选育及高效制种技术
4
作者 孔亮亮 刘俊峰 +3 位作者 宋俏姮 张垚 崔阳 陈小琳 《中国种业》 2024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甜加糯型玉米是我国自主创新的鲜食玉米新类型,川甜糯168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德阳分院)以糯玉米自交系YH17-477为母本、甜糯双隐性自交系TB17-134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甜加糯型鲜食玉米新品种,2023年通过四... 甜加糯型玉米是我国自主创新的鲜食玉米新类型,川甜糯168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德阳分院)以糯玉米自交系YH17-477为母本、甜糯双隐性自交系TB17-134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甜加糯型鲜食玉米新品种,202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玉20230029)。该品种四川平丘春播生育期85d左右,株型半紧凑,株高、穗位高适中,果穗外观商品性和食味品质俱佳,对主要病害小斑病、纹枯病接种鉴定均达中抗水平,田间抗倒性强。对川甜糯168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制种技术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川甜糯168 品种选育 制种技术
下载PDF
鲜食玉米收获机高净度清选智能测产装置研究
5
作者 王彬 董学虎 曹文龙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6,共8页
为改善国内小区鲜食玉米育种测产机械装备缺乏、小区鲜食玉米种子清选和测产过程完全依靠人工的现状,设计一种小区鲜食玉米种子高净度清选智能测产装置。该装置采用双层网筛、风力清选、智能测产流程完成高净度清选及测产作业,实现种子... 为改善国内小区鲜食玉米育种测产机械装备缺乏、小区鲜食玉米种子清选和测产过程完全依靠人工的现状,设计一种小区鲜食玉米种子高净度清选智能测产装置。该装置采用双层网筛、风力清选、智能测产流程完成高净度清选及测产作业,实现种子高净度清选和智能测产的作业要求。以上筛夹角、下筛夹角和螺旋分离装置入口风速为试验因素,以作业时千克籽粒含杂率为试验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建立因素与指标的响应面数学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上筛夹角为14.0°,下筛夹角为4.0°,螺旋清选装置入口风速为27.0 m/s时为最佳作业组合,此参数组合下,鲜食玉米籽粒千克籽粒含杂率为1.2%,籽粒残留清理合格率为99.69%,测产平均误差为0.412%,籽粒含水率测量平均误差为3.57%,玉米种子千粒质量测量平均误差为0.276%。为小区鲜食玉米种子的高净度清选以及智能测产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收获机 智能测产 籽粒清选 气吹式清理装置
下载PDF
鲜食玉米万糯188特征特性及高效栽培技术
6
作者 宁成博 宋刚 +1 位作者 吴小勇 纪顺 《农村科技》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鲜食玉米作为一种绿色、健康的食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随着鲜食玉米需求量的不断增加,鲜食玉米种植面积也在逐年扩大。引进新的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是保证鲜食玉米品质、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鲜食玉米万糯188特征特性... 鲜食玉米作为一种绿色、健康的食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随着鲜食玉米需求量的不断增加,鲜食玉米种植面积也在逐年扩大。引进新的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是保证鲜食玉米品质、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鲜食玉米万糯188特征特性,并从选地整地、播前准备、适期播种、田间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总结万糯188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者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万糯188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极端高温天气条件下不同鲜食玉米品种的种植表现
7
作者 苏彩霞 栾春荣 +4 位作者 张旭 陈维娟 赵本真 洪斌 刘明义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20-25,共6页
为科学选择适宜鲜食玉米/鲜食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耐密、抗病、抗倒的鲜食玉米品种,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推广提供品种支撑,开展了11个鲜食玉米品种与鲜食大豆的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在2022年夏季极端高温且持续时间较... 为科学选择适宜鲜食玉米/鲜食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耐密、抗病、抗倒的鲜食玉米品种,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推广提供品种支撑,开展了11个鲜食玉米品种与鲜食大豆的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在2022年夏季极端高温且持续时间较长的气候条件下,鲜食玉米/鲜食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不同鲜食玉米品种在双穗率、空秆率等植株性状及千粒鲜重、出籽率、结实率等产量性状上差异明显,其中晶白甜糯、虞珑糯1612、苏玉糯5号、苏科糯1801、苏科糯1901这5个品种结实率较高,表现出较强的耐高温能力;苏甜糯818、斯达糯41、扬甜糯104结实率较低,表现出较低的耐高温能力。复种区各玉米品种鲜穗产量在7332~11440 kg/hm^(2)之间,除苏科糯1801、晶白甜糯较对照苏玉糯5号(CK)略增产外,其他各品种均较对照苏玉糯5号(CK)减产,减产幅度在1.53%~34.58%之间,以苏甜糯818、苏科糯1501减产最严重。清种区各玉米品种鲜穗产量在7638.89~14828.70 kg/hm^(2)之间,除苏科糯1801较对照苏玉糯5号(CK)略增产1.42%外,其他各品种均较对照苏玉糯5号(CK)减产,减产幅度在0.95%~47.75%之间,以苏科糯1501减产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高温天气 鲜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玉米品种 性状 产量
下载PDF
温州市鲜食玉米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肥效试验研究
8
作者 黄业昌 曾玮 +2 位作者 邓力章 康玉柳 潘彬荣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536-540,共5页
为指导温州市鲜食玉米科学合理施肥,提升生产效益,研究开展“3414”田间肥效试验,发现不同土壤条件下,影响产量的关键肥料因素不同,开展鲜食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意义重大。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保障基础产量和提升产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生产... 为指导温州市鲜食玉米科学合理施肥,提升生产效益,研究开展“3414”田间肥效试验,发现不同土壤条件下,影响产量的关键肥料因素不同,开展鲜食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意义重大。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保障基础产量和提升产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生产中尤其要注重有机肥和普通化肥的配合施用。本地区肥料施用效益较高,但在实际生产中要避免唯产量论,需追求收益最大化,在确保最佳收益水平下,减少肥料用量。根据模型,本研究2个试验点每667 m^(2)最大效益值分别可达到3285.59、3129.29元,鹿城区相应氮、磷、钾最佳施肥量为22.40、15.56、26.68 kg,文成县相应氮、磷、钾最佳施肥量为26.25、15.98、19.50 kg。结合土壤肥力情况,整体来看温州地区每667 m^(2)施用N 25 kg、P 15 kg、K 25 kg,即N∶P∶K为1.67∶1∶1.67,作为基础施肥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根据鲜食玉米产区土壤成分进行施肥量调整,可以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测土配方施肥 产量 收益
下载PDF
适宜重庆区域的鲜食玉米—鲜食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9
作者 田红琳 高素荣 +7 位作者 易靖 邓长琴 刘严 张光列 刘广银 廖江 吴毓 冉子渝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3期131-133,共3页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结合重庆市场需求及气候特点,联合四川农业大学杨文钰教授团队协同攻关,集成以“鉴选紧凑优质品种、规范带状田间配置、抢墒增密种肥同播、肥药增效减施”为主的鲜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大幅度提升了重庆市旱地土地...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结合重庆市场需求及气候特点,联合四川农业大学杨文钰教授团队协同攻关,集成以“鉴选紧凑优质品种、规范带状田间配置、抢墒增密种肥同播、肥药增效减施”为主的鲜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大幅度提升了重庆市旱地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下载PDF
昆山地区鲜食玉米品种及春播与秋播播期筛选
10
作者 黄幸福 《农技服务》 2024年第4期15-20,共6页
为筛选出适宜种植的优质鲜食玉米品种及其适宜播期,引进苏科糯5号、苏科花糯2008、苏科糯8号等14个鲜食玉米新品种在昆山地区进行品比试验,筛选出适宜昆山地区种植的鲜食玉米品种进行春播、秋播播期试验。结果表明:适合昆山地区种植鲜... 为筛选出适宜种植的优质鲜食玉米品种及其适宜播期,引进苏科糯5号、苏科花糯2008、苏科糯8号等14个鲜食玉米新品种在昆山地区进行品比试验,筛选出适宜昆山地区种植的鲜食玉米品种进行春播、秋播播期试验。结果表明:适合昆山地区种植鲜食玉米品种有苏科糯3号、苏科糯5号及苏科花糯2008。昆山地区春播适宜播期在4月1日以后,4月中旬为宜。秋播适宜播期为8月上中旬,不能晚于8月20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春播 秋播 种植技术
下载PDF
鲜食玉米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技术
11
作者 胡飞 徐婷婷 +7 位作者 胡本进 苏贤岩 耿丽丽 毕思佳 吴振晨 彭辉 朱克旭 徐丽娜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7-265,共9页
草地贪夜蛾集中危害安徽省秋季鲜食玉米,对产量造成严重威胁,为探索一套适用于秋季鲜食玉米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技术,分别于苗期、心叶期、吐丝期开展田间防治研究,评价防治效果、鲜穗产量及增产率,以达到减少化学用药、挽回产量,实现全... 草地贪夜蛾集中危害安徽省秋季鲜食玉米,对产量造成严重威胁,为探索一套适用于秋季鲜食玉米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技术,分别于苗期、心叶期、吐丝期开展田间防治研究,评价防治效果、鲜穗产量及增产率,以达到减少化学用药、挽回产量,实现全程绿色防控的目标。结果表明,播前40%溴氰虫酰胺·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包衣玉米种子出苗率增加19.25%、苗后14 d防治效果可达74.48%;心叶初期、末期分别施用G033A颗粒剂、10%甲维·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药后21 d防治效果可达90.62%;吐丝期PS3可湿性粉剂与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减量20%)联合使用,药后21 d防治效果可达78.42%。全生育期相对于农户自防区减少化学用药4次,其中生物农药替代1次;平均穗粒重最高为253.82 g,籽粒增产率为5.69%;鲜穗产量最高为16243.70 kg/hm^(2),鲜穗增产率为4.86%。安徽省秋季鲜食玉米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技术对玉米生长安全,综合防效显著,可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用药,增加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草地贪夜蛾 绿色防控 防治效果 增产率
下载PDF
有机鲜食玉米规范化种植及发展思考
12
作者 赵品 范磊 +3 位作者 燕照玲 韩启忠 苏磊 李建林 《种业导刊》 2024年第2期3-6,共4页
为推广有机鲜食玉米规范化种植,提升优质、安全、健康鲜食玉米的供应能力,从种植区域选择、种子选择、翻耕整地、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加工等系列工序方面详细总结了有机鲜食玉米的规范化栽培技术,并从规范化种植、... 为推广有机鲜食玉米规范化种植,提升优质、安全、健康鲜食玉米的供应能力,从种植区域选择、种子选择、翻耕整地、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加工等系列工序方面详细总结了有机鲜食玉米的规范化栽培技术,并从规范化种植、管理、施肥、用药,推动鲜食玉米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建设,注重有机认证、建立质量可回溯体系、打造区域特色品牌等方面对有机鲜食玉米规范化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因地制宜发展以质优、安全、绿色、有机为核心的鲜食玉米产业,推动优质农业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农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作物 鲜食玉米 规范化种植 栽培技术 发展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南江县鲜食玉米产量的影响
13
作者 梁圣 宋费玲 +2 位作者 韩海亮 岳战平 吕桂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3期54-57,共4页
由于鲜食玉米具有生长周期短和经济价值高的特点,近年来在四川省南江县引进种植,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解决传统生产中施肥量大和多次施肥的栽培难点,本试验研究了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和缓释肥一次性施肥的减量施肥技术对鲜食玉米万糯... 由于鲜食玉米具有生长周期短和经济价值高的特点,近年来在四川省南江县引进种植,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解决传统生产中施肥量大和多次施肥的栽培难点,本试验研究了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和缓释肥一次性施肥的减量施肥技术对鲜食玉米万糯2000产量和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影响植株性状和鲜穗产量的前提下,使用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和缓释肥一次性施肥的肥料总用量可分别减少11.3%和17.7%,其中氮肥用量分别减少34.7%和49.5%,显著提高了肥料利用效率并降低了劳动强度,适用于南江山区鲜食玉米生产。结合南江地区地形环境,可优先采用缓释肥一次性施肥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 缓释肥一次性施肥 产量
下载PDF
鲜食玉米新品种‘甜加糯2000’适宜种植密度筛选试验初报
14
作者 吴敬忠 吴穷 +3 位作者 孙灿 陆静 汤桂钧 赵慈清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78-79,99,共3页
‘甜加糯2000’是由上海三友种苗有限公司于近年选育而成、甜糯结合(甜加糯类型)的鲜食玉米新品种,适合在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市)以及华南、西南等地区进行种植。为探明‘甜加糯2000’在上海市种植的适宜种植密度,特于2023年在... ‘甜加糯2000’是由上海三友种苗有限公司于近年选育而成、甜糯结合(甜加糯类型)的鲜食玉米新品种,适合在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市)以及华南、西南等地区进行种植。为探明‘甜加糯2000’在上海市种植的适宜种植密度,特于2023年在闵行区浦江镇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塑料大棚设施栽培条件下,‘甜加糯2000’的每667 m^(2)适宜种植密度为3000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甜加糯2000’ 种植密度 塑料大棚 果穗性状 穗产量
下载PDF
鲜食玉米新品种甜糯糯626的选育
15
作者 黄柄壬 侯青光 +4 位作者 卢亚妮 李宏滇 韦贵剑 杨溢鑫 韦佳乾 《种子科技》 2024年第6期15-17,共3页
甜糯糯626是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20年秋季利用自选糯玉米自交系HN620作为母本,用自选糯玉米自交系HTN509作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在2023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桂审玉202306... 甜糯糯626是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20年秋季利用自选糯玉米自交系HN620作为母本,用自选糯玉米自交系HTN509作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在2023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桂审玉2023068号。分析了甜糯糯626品种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与品质表现,探讨了栽培技术,建议在广西春、秋季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甜糯糯626 品种选育
下载PDF
不同剂量糖蜜和复合菌酶制剂对鲜食玉米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
16
作者 姚美玲 李伟 +7 位作者 林秀蔚 刘文 黄萌 朱元芳 丁得利 李青莹 王艳菲 韩永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87-1996,共10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糖蜜和复合菌酶制剂(植物乳杆菌、双歧杆菌、纤维素酶)对鲜食玉米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以鲜食玉米秸秆为原料,对照组不添加糖蜜和复合菌酶制剂,Ⅰ组添加20 g/kg糖蜜,Ⅱ组添加3 g/kg复合菌酶制剂,Ⅲ组添加20 g/kg糖...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糖蜜和复合菌酶制剂(植物乳杆菌、双歧杆菌、纤维素酶)对鲜食玉米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以鲜食玉米秸秆为原料,对照组不添加糖蜜和复合菌酶制剂,Ⅰ组添加20 g/kg糖蜜,Ⅱ组添加3 g/kg复合菌酶制剂,Ⅲ组添加20 g/kg糖蜜+3 g/kg复合菌酶制剂,Ⅳ组添加40 g/kg糖蜜+3 g/kg复合菌酶制剂。每组设3个重复,分别在第0天(青贮前)、第15天、第30天、第45天、第60天对鲜食玉米秸秆青贮的发酵品质及微生物数量进行测定,第60天时对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1)青贮第60天时,Ⅰ、Ⅱ、Ⅲ、Ⅳ组的粗蛋白质(CP)和粗脂肪(EE)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青贮第60天时,Ⅰ、Ⅱ、Ⅲ、Ⅳ组的pH和丙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Ⅱ、Ⅲ、Ⅳ组的乳酸和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青贮第60天时,Ⅱ、Ⅲ、Ⅳ组的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青贮第30天时,Ⅰ、Ⅱ、Ⅲ、Ⅳ组的好氧性细菌和酵母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添加20 g/kg糖蜜+3 g/kg复合菌酶制剂和添加40 g/kg糖蜜+3 g/kg复合菌酶制剂均可改善鲜食玉米秸秆青贮发酵品质,且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所以从生产实际和节约成本2方面考虑,添加20 g/kg糖蜜+3 g/kg复合菌酶制剂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蜜 复合菌酶制剂 鲜食玉米秸秆 发酵品质 营养成分 微生物数量
下载PDF
鲜食玉米柔性采摘低损集穗收获割台设计与试验
17
作者 王善博 阿力木·买买提吐尔逊 +2 位作者 李谦绪 杜志高 张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7-229,共13页
【目的】设计一种鲜食玉米柔性采摘低损集穗收获割台,为鲜食玉米机械收获减损提供参考。【方法】设计一种两级过渡切削式拉茎辊,对摘穗过程进行运动学分析,拉茎辊与拨禾带尺寸及工作参数范围及切削式拉茎辊中心距取值范围91.65~107.00 ... 【目的】设计一种鲜食玉米柔性采摘低损集穗收获割台,为鲜食玉米机械收获减损提供参考。【方法】设计一种两级过渡切削式拉茎辊,对摘穗过程进行运动学分析,拉茎辊与拨禾带尺寸及工作参数范围及切削式拉茎辊中心距取值范围91.65~107.00 mm,基于Hertz-Mindlin with bonding接触模型的离散元仿真分析拉茎辊中心距合适值在102 mm左右及拉茎辊采用交错刀式装配,以便有效减少因茎秆被扯断导致含杂率高。测试两种不同材质橡胶拨禾带耐疲劳性及橡胶拨禾带主要失效形式。【结果】设计了一种柔性采摘低损集穗收获割台,橡胶拨禾带主要失效形式为内圈传动齿磨损、拨禾带体断裂和外圈拨禾齿疲劳开胶,加氧化锌的丁腈橡胶拨禾带有更好抗磨损和抗疲劳性能。有效防止了因果穗磕碰搅龙叶片导致的籽粒损伤,在试验中籽粒破损率减小了0.08%。机器前进速度为7.2 km/h,拉茎辊中心距为103 mm,拉茎辊转速为700 r/min时作业效果最好。【结论】优化后试验平均籽粒破损率为0.368%,平均含杂率为0.43%,优于行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柔性采摘 切削式拉茎辊 低损集穗 耐疲劳性测试
下载PDF
冀西北寒旱区不同鲜食玉米品种秸秆饲用品质特性研究
18
作者 谢世兴 蒋超 +7 位作者 赵冰欣 董晓旭 栗慧 卢海博 赵海超 刘松涛 魏东 黄智鸿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0,共9页
为筛选出适宜冀西北寒旱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饲用鲜食玉米品种,研究13个鲜食玉米品种采穗后秸秆的营养品质、粗饲料品质、产量,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其饲用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鲜食玉米品种秸秆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在36.22%~... 为筛选出适宜冀西北寒旱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饲用鲜食玉米品种,研究13个鲜食玉米品种采穗后秸秆的营养品质、粗饲料品质、产量,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其饲用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鲜食玉米品种秸秆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在36.22%~53.68%,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在23.19%~30.73%,粗蛋白(CP)含量在6.29%~8.96%,淀粉(ST)含量在12.23%~43.28%,粗灰分(CA)含量在8.26%~10.31%,粗脂肪(CF)含量在0.81%~1.51%;秸秆粗饲料的饲料相对值(RFV)在113.78%~179.60%,粗饲料品质分级指数(GI)在6.83~21.32 MJ;收获时单株绿叶数在9.33~15.33片,鲜秸秆产量在19.20~64.47 t/hm^(2),干秸秆产量在4.04~12.47 t/hm^(2)。对秸秆营养品质、粗饲料品质和产量性状的12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约为11时可将品种分为4类,其中,WCN6、WXN2000两个品种采穗后秸秆的CP、ST和CF等营养物质含量较高,平均分别为8.91%、40.12%和1.49%;影响动物采食的NDF和ADF等纤维类物质含量较低,平均分别为36.75%和23.77%;CA含量较低,平均为8.33%;RFV均为特级,GI均为2级;鲜秸秆和干秸秆产量较高,平均分别为53.00 t/hm^(2)和10.63 t/hm^(2)。综上,WCN6和WXN2000两个品种采穗后秸秆的综合饲用价值较高,适宜作为食饲两用优质品种在冀西北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饲用品质 品种筛选 冀西北地区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鲜食玉米产量品质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9
作者 石子建 唐鹏 +6 位作者 许竹溦 雷俊 李韵 邵晓伟 姜欢 汪寿根 徐建祥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2,共6页
为明确有机肥替代化肥对鲜食玉米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以全量化肥为对照(T2),设置化肥减量30%(T1)和有机肥等N量替代15%、30%、45%化肥(T3、T4、T5)3个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鲜食玉米产量、产量构成... 为明确有机肥替代化肥对鲜食玉米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以全量化肥为对照(T2),设置化肥减量30%(T1)和有机肥等N量替代15%、30%、45%化肥(T3、T4、T5)3个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鲜食玉米产量、产量构成、穗部性状、品质、土壤性状及相互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较单施化肥可以促进玉米生长、提高玉米产量,T4处理较T1、T2处理分别显著增加43.2%、28.6%,T3、T5处理分别较T1处理显著增加29.3%、35.8%;增施有机肥处理的株高、穗位高、单株鲜生物量、SPAD值、单穗重、百粒重、穗粗较单施化肥处理的均显著增加;T4处理的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较T2处理分别显著提高46.7%、35.6%,较T3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8.25%、12.3%;T4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较T1、T2、T3、T5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8.9%、11.8%、9.0%、29.3%;增施有机肥较单施化肥处理可以提高土壤的全氮、有机质、速效钾等养分含量,T4处理的土壤速效氮含量较T1、T2分别增加17.18%、11.17%,T4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较T1、T2、T3处理分别显著增加43.1%、29.9%、14.7%,T5处理较T4处理可以更好地改良土壤酸化、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但不会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鲜食玉米产量与穗粗、百粒重、单穗重显著相关;单穗重与穗长、百粒重显著相关,与穗粗极显著相关。综上,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能更好地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提高玉米产量和果穗品质,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替代比例以30%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有机肥 化肥减施 产量和品质 土壤改良
下载PDF
鲁西地区轻中度盐碱地棉花//鲜食玉米间作轮作种植技术
20
作者 李庆恩 商娜 +6 位作者 闻小霞 李晓宇 李秋芝 李海涛 尉法刚 杨中旭 尹会会 《中国棉花》 2024年第4期52-55,共4页
为充分利用鲁西地区盐碱地资源,解决粮棉争地矛盾、棉花及粮食作物连作障碍问题,2020―2022年开展了棉花//鲜食玉米间作轮作试验,集成鲁西地区中轻度盐碱地棉花//鲜食玉米间作轮作技术。基于试验结果概述了鲁西地区中轻度盐碱地棉花//... 为充分利用鲁西地区盐碱地资源,解决粮棉争地矛盾、棉花及粮食作物连作障碍问题,2020―2022年开展了棉花//鲜食玉米间作轮作试验,集成鲁西地区中轻度盐碱地棉花//鲜食玉米间作轮作技术。基于试验结果概述了鲁西地区中轻度盐碱地棉花//鲜食玉米间作轮作的适宜种植模式、播前准备、播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鲁西地区棉花//鲜食玉米间作轮作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鲜食玉米 间作 轮作 中轻度盐碱地 种植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