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鲧禹神话复兴现象初探——基于民俗叙事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毕旭玲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8-25,共8页
鲧禹神话在当代迎来了全面复兴,主要表现在语言叙事的复兴、行为叙事的复兴、景观叙事的复兴,以及媒体叙事的兴起四方面。当代鲧禹神话的复兴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既受到了文化寻根思潮的影响,也与各地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发展旅游... 鲧禹神话在当代迎来了全面复兴,主要表现在语言叙事的复兴、行为叙事的复兴、景观叙事的复兴,以及媒体叙事的兴起四方面。当代鲧禹神话的复兴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既受到了文化寻根思潮的影响,也与各地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等产业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相关。在新世纪,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进一步促进了鲧禹神话的复兴。鲧禹神话的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与学术的双重价值与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鲧禹神话 复兴 民俗叙事
下载PDF
鲧、禹神话原型研究中的“捞泥造陆说”献疑 被引量:3
2
作者 陈连山 《百色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41-44,共4页
鲧、禹父子治水相关记载既有超自然的神话,也有远古历史传说,一般认为先有超自然的神话,经过历史化改造,转变为远古历史传说。鲧、禹故事无论历史化发生之前,还是之后,其基本内容都是治理洪水,和创世神话似乎无关。部分神话学家认为这... 鲧、禹父子治水相关记载既有超自然的神话,也有远古历史传说,一般认为先有超自然的神话,经过历史化改造,转变为远古历史传说。鲧、禹故事无论历史化发生之前,还是之后,其基本内容都是治理洪水,和创世神话似乎无关。部分神话学家认为这组治水神话的原型是创世神话之一即所谓"捞泥造陆"型似乎根据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鲧禹神话 原型 捞泥造陆
下载PDF
鲧禹治水神话的文化结构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延良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6期49-54,79,共7页
关于鲧禹治水神话的研究,论者多以治水方法的异同而评定其功过得失。这自然是历史传递的复杂原因所导出的不准确结论。那么,作为在汉民族文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鲧禹治水神话的文化复原当属必要。笔者认为,鲧禹治水神话的基本是“九... 关于鲧禹治水神话的研究,论者多以治水方法的异同而评定其功过得失。这自然是历史传递的复杂原因所导出的不准确结论。那么,作为在汉民族文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鲧禹治水神话的文化复原当属必要。笔者认为,鲧禹治水神话的基本是“九畴文化”,“九畴”文化的核心是“五行”文化。“五行”文化的“序”和“乱”是夏代建立之前华夏人类(特别是部落酋长)社会行为优劣评判的依据和法则——鲧禹治水的成败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鲧禹神话 九畴文化 五行文化
下载PDF
冬眠之熊与鲧、禹、启神话通解——从熊穴启闭获得的启发 被引量:6
4
作者 叶舒宪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5-7,共3页
自史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欧亚大陆的文化遗址中较普遍地出现了女神偶像,以及女神的各种动物象征。这些象征大多围绕着能够体现出周期性变化或者循环变形的意象而展开。熊罴也成为再生女神的一种化身,加入到死而复活的神话原型系列中来... 自史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欧亚大陆的文化遗址中较普遍地出现了女神偶像,以及女神的各种动物象征。这些象征大多围绕着能够体现出周期性变化或者循环变形的意象而展开。熊罴也成为再生女神的一种化身,加入到死而复活的神话原型系列中来。这一神话原型,揭示了中国文化发生的伦理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女神偶像 冬眠之熊 、启神话
下载PDF
鲧、禹神话与三星堆遗址 被引量:3
5
作者 肖先进 邱登成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11,共7页
鲧和禹是生活在茂汶盆地的戎羌族人的首领,与鱼凫族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治水范围不仅包括了古蜀的一些地方,而且对古蜀有着深远的影响。三星堆文物中的龙、蛇、鸟、鸡等,即是鱼凫族人对其祖先鲧、禹的神形表征,其寓意与洪水和太阳崇拜有... 鲧和禹是生活在茂汶盆地的戎羌族人的首领,与鱼凫族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治水范围不仅包括了古蜀的一些地方,而且对古蜀有着深远的影响。三星堆文物中的龙、蛇、鸟、鸡等,即是鱼凫族人对其祖先鲧、禹的神形表征,其寓意与洪水和太阳崇拜有关。三星堆遗址中的夏文化因素,是蜀夏同源在物质文化上的自然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 三星堆遗址 夏文化因素
下载PDF
论《易经》中的蛊卦与禹的成人礼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永安 黄永昌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9-13,共5页
运用易经基本原理,分析有关卦像、卦辞、爻辞和古人解说隐藏的依据,《春秋传》的注释把禹—虫—蛊卦联系了起来,《易纬》中蛊卦、同人卦解说出现了禹的名字、老人自死传说的某些类似情节;蛊卦是禹的成人礼仪式,同人卦包含鲧禹之间的精... 运用易经基本原理,分析有关卦像、卦辞、爻辞和古人解说隐藏的依据,《春秋传》的注释把禹—虫—蛊卦联系了起来,《易纬》中蛊卦、同人卦解说出现了禹的名字、老人自死传说的某些类似情节;蛊卦是禹的成人礼仪式,同人卦包含鲧禹之间的精灵转移—老人自死仪式;虞翻对蛊卦《彖》辞的解释是蛊卦向同人卦变化的轨迹;蛊卦(禹)所存在的问题与随卦、巽卦、爻辞有内在联系,随卦包含禹人生过程的某些重要信息,巽卦、爻辞包含蛊卦(成人礼)的某些具体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经 复生神话 成人礼仪 蛊卦
下载PDF
走出疑古与释古之争——故事形态学与“层累成长的中国古史说”建构
7
作者 黄东阳 成祖明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99,159,160,共22页
自顾颉刚先生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以来,一场围绕古史真伪的百年学术之争在疑古学派与释古学派间展开,从某种意义上书写了整个中国近代学术史,但在这场学术之争中,作为历史研究前提,文本的文学考察严重缺位。普罗普的故事形... 自顾颉刚先生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以来,一场围绕古史真伪的百年学术之争在疑古学派与释古学派间展开,从某种意义上书写了整个中国近代学术史,但在这场学术之争中,作为历史研究前提,文本的文学考察严重缺位。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可帮助我们辨识古史传说中深层的故事形态结构并为我们走出疑古与释古之争提供理论支持。通过对顾颉刚先生和后来很多研究古史传说学者的重要起点——鲧禹传说的故事形态考察可知,鲧禹与尧舜传说都有着悠长的生长过程,鲧禹传说有着不同的生长源头,它们通过两个回合的形态结合,奠定了层累叙事的基础结构,尧舜传说进而融入这一深层结构中,形成了古史并层累附着于其上,成为尧舜及后来禅让叙事的基础性底层结构。当禅让制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出现时,整个传说经历了一场文人化的历史改造,在尚贤理想政治的不断建构与调适中,越来越多的诸贤汇入其中,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帝廷,并在与现实政治实践的碰撞中增益调整。很多古史传说在以民间神话或故事形态进入书写文本之前,就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民间流传过程,进而形成层累的现象,并且在进入书写文本之后也会经历一些重构和改造,但其本身绝非战国某家凭空臆造的作伪。换言之,古史形成不是一个人为“层累伪造或编造”的过程,而是一个“层累成长”或“层累生长”的过程。顾颉刚先生“层累地造成”说,不应是层累的“伪造”,而是一种在传说语境中“层累地成长”或“层累地生成”,我们将之称为“层累成长的中国古史说”,以修正顾先生之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形态学 普罗普 鲧禹神话 禅让 中国古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