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6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鄱阳湖凶猛性鱼类鲶和乌鳢对克氏原螯虾幼体的捕食选择性研究
1
作者 赵明光 陈建华 +2 位作者 冯广朋 王海华 张燕萍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9-807,共9页
自长江禁渔以来,鄱阳湖凶猛性鱼类数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为明确凶猛性鱼类的捕食活动是否会对克氏原螯虾的种群造成影响,研究以鲶(Silurus asotus)、乌鳢(Channa argus)为捕食者,选择8种不同种类的饵料生物,即3种规格[小:(39.20±1.... 自长江禁渔以来,鄱阳湖凶猛性鱼类数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为明确凶猛性鱼类的捕食活动是否会对克氏原螯虾的种群造成影响,研究以鲶(Silurus asotus)、乌鳢(Channa argus)为捕食者,选择8种不同种类的饵料生物,即3种规格[小:(39.20±1.30)mm;中:(49.82±2.13)mm;大:(58.99±1.16)mm]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幼体、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和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为猎物,分别开展鲶和乌鳢对饵料生物种类和克氏原螯虾幼体规格的选择性研究。结果表明:(1)鲶、乌鳢均喜好在夜间捕食,并且鲶、乌鳢的捕食高峰期均集中在为20:00—8:00;(2)多种饵料生物同时存在时,鲶、乌鳢均未捕食克氏原螯虾幼体,并且对鲤、食蚊鱼和日本沼虾表现出较明显的捕食偏好性。(3)同种规格克氏原螯虾幼体的组合中,鲶对小规格克氏原螯虾幼体存在明显的捕食偏好性,同时乌鳢捕食小规格克氏原螯虾幼体的数量也显著高于大规格的数量(P<0.05)。(4)多种规格克氏原螯虾幼体等量混养组合中,鲶、乌鳢对小规格克氏原螯虾幼体存在明显的捕食偏好性,并且这种偏好性随克氏原螯虾幼体间规格差距增大而升高。综上,在多种饵料生物共存时,克氏原螯虾不是凶猛性鱼类的最佳猎物;但当其他饵料生物种类及数量较少时,较小的克氏原螯虾幼体依旧面临较高的捕食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乌鳢 饵料生物 克氏原螯虾幼体 捕食选择性
下载PDF
革胡子鲶皮肤黏液的抗菌活性
2
作者 韦兴黄 龚良超 《农技服务》 2024年第1期54-59,共6页
为鱼类天然抗菌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通过硫酸铵沉淀、透析等方法,对高密度养殖的革胡子鲶体表黏液中的抗菌肽进行诱导和分离,通过抑菌试验分析抗菌肽粗提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大肠杆菌浓度诱导的抗菌肽粗提物的抑菌效果不同,尾... 为鱼类天然抗菌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通过硫酸铵沉淀、透析等方法,对高密度养殖的革胡子鲶体表黏液中的抗菌肽进行诱导和分离,通过抑菌试验分析抗菌肽粗提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大肠杆菌浓度诱导的抗菌肽粗提物的抑菌效果不同,尾部注射浓度为0.6×10^(9) cfu/mL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强于0.3×10^(9)cfu/mL大肠杆菌和无菌蒸馏水的诱导效果。在0.6×10^(9) cfu/mL大肠杆菌诱导的抗菌肽粗提物含量为25 mg条件下,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抑菌圈直径为(7.58±0.05)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作用次之,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6.95±0.05)mm、(6.94±0.05)mm;而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弱,其抑菌圈直径为(5.68±0.05)mm。在抗菌肽粗提物含量为50 mg条件下,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抑菌圈直径为(9.47±0.05)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次之,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7.89±0.05)mm、(6.95±0.05)mm,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作用最弱,其抑菌圈直径为(4.11±0.05)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胡子 体表黏液 抗菌肽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巴沙鱼低眼巨鲶胚胎和仔稚鱼发育观察及其生长模型的确定
3
作者 倪未 陈海港 +5 位作者 刘晓莉 于凌云 李伟 洪孝友 刘毅辉 朱新平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84-592,共9页
为研究巴沙鱼低眼巨鲶(Pangasianodon hypophthalmus)(亲鱼体质量为4.0~8.0 kg)胚胎发育和仔稚鱼发育特点,采用干法授精获得受精卵,观察其胚胎发育和仔稚鱼发育时序特征,并在生化培养箱(SPM-50)进行了不同盐度、温度对其胚胎发育的影响... 为研究巴沙鱼低眼巨鲶(Pangasianodon hypophthalmus)(亲鱼体质量为4.0~8.0 kg)胚胎发育和仔稚鱼发育特点,采用干法授精获得受精卵,观察其胚胎发育和仔稚鱼发育时序特征,并在生化培养箱(SPM-50)进行了不同盐度、温度对其胚胎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眼巨鲶卵为黏性卵、透明,卵径为(1.60±0.23)mm;在水温为(30±0.5)℃时,其胚胎历经受精卵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孵出期7个阶段(共23个发育时期),22 h开始孵出仔鱼,28 h后全部孵出,初孵仔鱼全长为(4.38±0.23)mm;在不同温度和盐度下的孵化试验显示,最佳孵化水温为27~30℃,在此温度下的孵化率最高(49.35%~44.33%),最适盐度为0,在此盐度下的孵化率最高(54.33%),随着盐度的升高,孵化率逐渐降低;在水温为(30±0.5)℃条件下,初孵仔鱼的生长发育历经前期仔鱼(0~2 d)、后期仔鱼(3~16 d)、稚鱼期(17~29 d)和幼鱼期(30 d);初孵仔鱼出膜后第3天卵黄囊完全消失。研究表明,低眼巨鲶孵化期短,最佳孵化温度为27~30℃,最适盐度为0,是典型的热水性淡水鱼类;仔鱼前期生长较慢,20 d后开始增速,属于快速生长的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眼巨 胚胎发育 仔稚鱼 温度 生长
下载PDF
东北地区稻田养殖土鲶技术试验及效益分析
4
作者 庞朔 郭贵良 +1 位作者 赵莹 赵宁 《渔业致富指南》 2023年第7期37-40,共4页
稻田养殖土鲶是根据稻鱼共生的理论,在不占有新的水域空间的前提下,利用稻田的有效水体空间养殖土鲶,最终达到稻鱼双收的目的。本试验就是利用新建的稻鱼共生系统,在稻田正常栽植水稻的前提下,兼顾养殖广大人民群众非常喜爱的本地的土鲶... 稻田养殖土鲶是根据稻鱼共生的理论,在不占有新的水域空间的前提下,利用稻田的有效水体空间养殖土鲶,最终达到稻鱼双收的目的。本试验就是利用新建的稻鱼共生系统,在稻田正常栽植水稻的前提下,兼顾养殖广大人民群众非常喜爱的本地的土鲶鱼,在水稻不减少产量并且稻谷品质提高而增收的情况下,还能增加土鲶的养殖收入,从而达到稻鱼双增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养殖 稻鱼共生系统 稻谷品质 水域空间 养殖收入 效益分析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叶黄素对胡子鲶体色的影响 被引量:46
5
作者 冷向军 李小勤 +4 位作者 韦友传 吴世林 陆地 麻艳群 苏小英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8-42,共5页
进行了3个试验以考察饲料添加叶黄素对本地胡子鲶体色的影响。试验A比较了野生、半人工养殖、全人工养殖胡子鲶体色的差异,其皮肤叶黄素含量分别为8.01、4.64和1.61mg·kg-1鲜组织,肌肉叶黄素分别为2.06、1.83、0.96mg·kg-1鲜... 进行了3个试验以考察饲料添加叶黄素对本地胡子鲶体色的影响。试验A比较了野生、半人工养殖、全人工养殖胡子鲶体色的差异,其皮肤叶黄素含量分别为8.01、4.64和1.61mg·kg-1鲜组织,肌肉叶黄素分别为2.06、1.83、0.96mg·kg-1鲜组织;试验B采用平均体重为52g的本地胡子鲶成鱼,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0、150、200mg·kg-1叶黄素,饲养6周后,成鱼皮肤叶黄素含量分别为1.07、5.88、7.02、7.81mg·kg-1鲜组织,肌肉叶黄素含量分别为0.64、1.35、1.81、1.86mg·kg-1鲜组织;试验C采用平均体重为3.2g的本地胡子鲶鱼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0、100、150mg·kg-1叶黄素,饲养6周后,鱼种皮肤叶黄素含量分别为3.2、8.73、11.49、12.51mg·kg-1鲜组织,肌肉叶黄素含量分别为0.87、1.71、1.97、2.03mg·kg-1鲜组织。上述结果表明,养殖与野生胡子鲶体色的差异主要来源于食物中叶黄素含量的不同,在饲料中添加叶黄素类产品可有效改善养殖胡子鲶体色,叶黄素适宜添加量建议为100mg·kg-1饲料(成鱼)或50mg·kg-1饲料(鱼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子 饲料 叶黄素 体色
下载PDF
黑龙江鲶形目鱼类的肌肉营养组成分析 被引量:37
6
作者 尹洪滨 姚道霞 +3 位作者 孙中武 孙德志 潘伟志 郭树倩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8-441,共4页
目的:分析测定鲶、六须鲶、黄颡、乌苏里拟鳞的肌肉主要营养成分,对它们的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常规的生化分析方法。结果:鲶、六须鲶、黄颡、乌苏里拟鳞四种鱼肌肉中粗蛋白含量为67.11%-82.11%;粗脂肪含量为8.91... 目的:分析测定鲶、六须鲶、黄颡、乌苏里拟鳞的肌肉主要营养成分,对它们的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常规的生化分析方法。结果:鲶、六须鲶、黄颡、乌苏里拟鳞四种鱼肌肉中粗蛋白含量为67.11%-82.11%;粗脂肪含量为8.91%-23.74%;灰分含量为4.95%~6.24%;18种氨基酸总量为52.54%-73.52%,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含量为22.04%-30.37%,4种呈味氨基酸13.23%-29.40%。结论:这四种鲶形目鱼类肌肉中蛋白质含量较高,所含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与鲜味氨基酸含量较高,是营养价值与经济价值都较高的优质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目 肌肉 营养组成 评价
下载PDF
3种鲶鱼肌肉主要营养成分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甄润英 陶秉春 +2 位作者 马俪珍 陈成勋 闫师杰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8-110,142,共4页
通过对斑点叉尾鮰、六须鲶、革胡子鲶肌肉的水分、总灰分、钙含量、粗蛋白和氨基酸构成、粗脂肪和脂肪酸构成等进行对比分析,为科学评估3种鲶鱼肌肉的营养品质提供基础数据。分析用样品取自鲶鱼背部肌肉,每种各测定25尾。结果显示,斑点... 通过对斑点叉尾鮰、六须鲶、革胡子鲶肌肉的水分、总灰分、钙含量、粗蛋白和氨基酸构成、粗脂肪和脂肪酸构成等进行对比分析,为科学评估3种鲶鱼肌肉的营养品质提供基础数据。分析用样品取自鲶鱼背部肌肉,每种各测定25尾。结果显示,斑点叉尾鮰、六须鲶、革胡子鲶的水分含量分别为:75.5%,78.63%,71.86%,其中六须鲶水分含量显著高于斑点叉尾鮰和革胡子鲶,肉质较为细嫩;它们的肌肉总灰分含量分别为:1.16%,1.17%,1.10%,钙含量分别为:1.30,1.24,0.92 mg/100 g,六须鲶与斑点叉尾鮰的总灰分与钙含量均显著高于革胡子鲶;3种鲶鱼肌肉粗脂肪含量分别是6.78%,4.95%,11.88%,均有极显著差异,革胡子鲶最高,六须鲶最低,且以革胡子鲶所含有的脂肪酸种类最多,脂肪酸总量和必需脂肪酸含量最高;粗蛋白含量分别是:18.29%,17.06%,17.02%,其中斑点叉尾鮰极显著高于六须鲶和革胡子鲶;3种鲶鱼蛋白的氨基酸构成均为18种,其中斑点叉尾鮰的必需氨基酸及风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评分最高。3种鲶鱼均是膳食中蛋白质、脂肪及无机盐的良好来源,与其他两种鲶鱼相比,斑点叉尾鮰更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学优点,其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须 斑点叉尾鮰 革胡子 氨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用RAPD技术对鲶和褐首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赵文学 孙玉华 +4 位作者 邵雪玲 成竹 蒋超 殷文莉 刘思阳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82-784,共3页
用 RAPD技术对鲶天然群体和褐首鲶养殖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 .结果表明 ,鲶的遗传相似度S=0 .6 192 ,褐首鲶 S=0 .92 6 9.作为天然群体的鲶在 RAPD图谱具有比作为养殖群体的褐首鲶更为丰富的 DNA多态 ,同时也表明 ,长期的人工养殖... 用 RAPD技术对鲶天然群体和褐首鲶养殖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 .结果表明 ,鲶的遗传相似度S=0 .6 192 ,褐首鲶 S=0 .92 6 9.作为天然群体的鲶在 RAPD图谱具有比作为养殖群体的褐首鲶更为丰富的 DNA多态 ,同时也表明 ,长期的人工养殖导致遗传多样性的下降 ,自然种群个体间基因的随机交流会使遗传多样性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首 RAPD技术 遗传多样性 形目 遗传相似度 DNA多态 遗传距离
下载PDF
杂交鲶精子入卵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军 刘伟 +2 位作者 赵春刚 王丙乾 潘伟志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3-346,共4页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杂交鲶(索氏六须鲶♀×鲶♂)精、卵形态及精子入卵过程。结果证实:异源的鲶鱼精子能够按照正常的受精细胞学程序进入到索氏六须鲶的卵内并与之受精。精卵相遇3s时,精子就能迅速到达精孔区,15s时受精孔打开,1min内...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杂交鲶(索氏六须鲶♀×鲶♂)精、卵形态及精子入卵过程。结果证实:异源的鲶鱼精子能够按照正常的受精细胞学程序进入到索氏六须鲶的卵内并与之受精。精卵相遇3s时,精子就能迅速到达精孔区,15s时受精孔打开,1min内完成精子入卵,15min受精孔封闭,20min精子全部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氏六须 精子 扫描电镜
下载PDF
维生素C对胡子鲶血清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2
10
作者 李桂峰 钱沛锋 +1 位作者 孙际佳 郭云贵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1-305,共5页
在胡子鲶Clarisbatrachus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00、1000、1500、2000mg/kg的维生素C(VC),于第12、24、36、52d分别测定胡子鲶血清中免疫相关酶的活性,以研究VC对胡子鲶的免疫增强作用。结果表明,VC可显著提高胡子鲶血清中碱性磷酸酶... 在胡子鲶Clarisbatrachus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00、1000、1500、2000mg/kg的维生素C(VC),于第12、24、36、52d分别测定胡子鲶血清中免疫相关酶的活性,以研究VC对胡子鲶的免疫增强作用。结果表明,VC可显著提高胡子鲶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但对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溶菌酶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提高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子 维生素C 免疫活性
下载PDF
鲶鱼和胡子鲶的两性异形与雌性个体生育力 被引量:23
11
作者 樊晓丽 林植华 +1 位作者 丁先龙 朱吉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55-563,共9页
检测了鲶鱼(Silurus asotus)和胡子鲶(Clarias fuscus)繁殖期18个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以及雌性个体生育力。结果表明,鲶鱼和胡子鲶雌雄性别比例均符合1∶1。One-way ANOVA显示,鲶鱼雌雄个体体长差异不显著,胡子鲶雌性个体体长显著小于雄... 检测了鲶鱼(Silurus asotus)和胡子鲶(Clarias fuscus)繁殖期18个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以及雌性个体生育力。结果表明,鲶鱼和胡子鲶雌雄性别比例均符合1∶1。One-way ANOVA显示,鲶鱼雌雄个体体长差异不显著,胡子鲶雌性个体体长显著小于雄性个体(P<0.05)。以体长为协变量的One-way ANCOVA显示,特定体长的鲶鱼雌性个体的眼间距和体高显著大于雄性个体(P<0.05),两性间其它局部特征不存在显著的两性差异;特定体长的胡子鲶雌性个体的体高、腹鳍基前距和腹鳍臀鳍间距显著大于雄性个体,雌性个体的臀鳍基长、尾柄高和尾鳍长显著小于雄性个体(P<0.05),两性间其它局部特征不存在显著的两性差异。Two-way ANOVA显示,胡子鲶体长显著大于鲶鱼(P<0.05),性别及物种与性别两因素的相互作用对体长影响不显著。以体长为协变量的Two-way ANCOVA显示,胡子鲶的头长、头宽、吻长、眼间距、尾柄高、尾鳍长、背鳍基前距、背鳍基长、腹鳍基前距、腹鳍臀鳍间距、体重和去内脏体重显著大于鲶鱼,头高、体高、臀鳍基长显著小于鲶鱼(P<0.05),物种间的其他形态特征变量差异不显著;雌性个体的体高、背鳍基前距、腹鳍基前距、腹鳍臀鳍间距显著大于雄性个体,臀鳍基长、尾柄高、尾鳍长、背鳍基长显著小于雄性个体(P<0.05),两性间的其他形态特征变量差异不显著;物种与性别两因素的相互作用对体高、臀鳍基长、尾柄高、尾鳍长、背鳍基长和腹鳍臀鳍间距影响显著,对其余的形态特征变量影响不显著。15个形态特征变量的主成分分析(Eigenvalue≥1)发现,前2个主成分共解释68.4%的变异。头宽、眼间距、尾柄高、尾鳍长、背鳍基前距、背鳍基长、腹鳍基前距和腹鳍臀鳍间距在第一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臀鳍基长在第一主成分有较高的负负载系数(解释51.2%变异);眼后头长在第二主成分有较高的负负载系数(解释17.2%变异)。胡子鲶在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的分值均显著大于鲶鱼,雌雄两性的差异以及两因素的相互作用对分值的影响均不显著。实验检测的鲶鱼、胡子鲶的怀卵数量与体长和体重回归关系显著。One-way ANCOVA及矫正平均值Tukey's检验显示,特定体长的胡子鲶的产卵数量显著大于鲶鱼。性选择是胡子鲶大个体雄性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时影响与运动相关的尾部特征。生育力选择更多的影响与雌性胡子鲶较大腹腔容积相关的形态特征变异。环境因子、食物可得性和营养状况同时影响了个体大小两性异形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子 两性异形 性选择 生育力
下载PDF
胡子鲶鱼皮酸溶性胶原蛋白的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八方 郭鸣 +1 位作者 侯虎 王珊珊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580-2585,共6页
为提高水产加工副产品的高值化利用,本文以资源丰富且相对集中的一种淡水产品加工下脚料-胡子鲶鱼皮为原料,在4℃条件下,利用酸提法从鲶鱼皮中提取酸溶性胶原蛋白(ASC),并对其进行相应的理化性质研究。通过测定羟脯氨酸含量得出了该鱼... 为提高水产加工副产品的高值化利用,本文以资源丰富且相对集中的一种淡水产品加工下脚料-胡子鲶鱼皮为原料,在4℃条件下,利用酸提法从鲶鱼皮中提取酸溶性胶原蛋白(ASC),并对其进行相应的理化性质研究。通过测定羟脯氨酸含量得出了该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率(20.32%),氨基酸组成分析得到含量最丰富的氨基酸是甘氨酸(32.59%)表明样品符合Ⅰ型胶原蛋白的氨基酸特点。SDS-PAGE电泳和紫外分析图谱表明样品为Ⅰ型胶原蛋白,且样品提取纯度较好。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明该酸溶性胶原蛋白保留了天然的三螺旋结构。热变性温度(Td,26℃)和热收缩温度(Ts,53.01℃)的测定结果均显示,这种鲶鱼皮酸溶性胶原蛋白的热稳定性低于哺乳动物。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了胶原蛋白分子的内部结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皮 胡子 胶原蛋白 提取 性质
下载PDF
胡子鲶粘液细胞类型及其在消化道中的分布 被引量:32
13
作者 尹苗 杨桂文 安利国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16-119,共4页
利用阿新兰过碘酸雪夫试剂染色方法 ,对胡子鲶粘液细胞类型以及在消化道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根据AB PAS染色结果 ,将粘液细胞分为四型 :Ⅰ型 ,AB PAS染色呈红色 ,含有PAS阳性的中性粘多糖 ;Ⅱ型 ,AB PAS染色呈蓝色 ,含有AB阳性的酸性... 利用阿新兰过碘酸雪夫试剂染色方法 ,对胡子鲶粘液细胞类型以及在消化道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根据AB PAS染色结果 ,将粘液细胞分为四型 :Ⅰ型 ,AB PAS染色呈红色 ,含有PAS阳性的中性粘多糖 ;Ⅱ型 ,AB PAS染色呈蓝色 ,含有AB阳性的酸性粘多糖 ;Ⅲ型 ,AB PAS染色呈紫红色 ,主要含有PAS阳性的中性粘多糖 ,同时含有少量AB阳性的酸性粘多糖 ;Ⅳ型 ,AB PAS染色呈蓝紫色 ,主要含有AB阳性的酸性粘多糖 ,同时含有少量PAS阳性的中性粘多糖。同时发现粘液细胞在消化道的各段均有分布 ,但是不同部位的粘液细胞数和类型均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子 粘液细胞 ABPAS染色
下载PDF
胡子鲶(Claris fuscus Lacepede)雄性泌尿系统组织学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栾雅文 郭砺 +3 位作者 刘立特 陈路 金海英 张广忠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40-542,T001,共4页
对胡子鲶 ( Claris fuscus Lacepede)泌尿系统 ,即肾脏、输尿管、膀胱以及尿道的组织学特征进行了初步观察和研究 .结果表明 ,胡子鲶沁尿系统组织学特征与鲤科 ( Cyprinider)鱼类泌尿系统组织学特征大致相同 ,但也有一定区别 .为今后鲶... 对胡子鲶 ( Claris fuscus Lacepede)泌尿系统 ,即肾脏、输尿管、膀胱以及尿道的组织学特征进行了初步观察和研究 .结果表明 ,胡子鲶沁尿系统组织学特征与鲤科 ( Cyprinider)鱼类泌尿系统组织学特征大致相同 ,但也有一定区别 .为今后鲶亚目 ( Siluroidei)鱼类的研究和养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子 泌尿系统 组织学 亚目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下载PDF
南方鲶性腺分化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21
15
作者 张修月 焦保卫 +2 位作者 吴天利 金灿彪 王德寿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48,共8页
用芳香化酶抑制剂 (Fadrozole)、雌激素受体拮抗剂 (Tamoxifen)对人工孵化的南方鲶 (Silurusmeridionalis)幼鱼进行雄性化诱导处理 (口服 ) ,获得雄鱼。对孵化后第 5~ 1 3 0d的南方鲶幼鱼性腺进行组织学观察 ,结果表明 ,在实验条件下 ... 用芳香化酶抑制剂 (Fadrozole)、雌激素受体拮抗剂 (Tamoxifen)对人工孵化的南方鲶 (Silurusmeridionalis)幼鱼进行雄性化诱导处理 (口服 ) ,获得雄鱼。对孵化后第 5~ 1 3 0d的南方鲶幼鱼性腺进行组织学观察 ,结果表明 ,在实验条件下 ,南方鲶性腺分化发生在孵化后 7d左右 ,雌雄性分化过程差异明显。雌鱼卵巢腔在孵化后 1 2d左右形成 ,生殖细胞在孵化后 3 5d左右快速增殖 ,成熟分裂最早发生在孵化后 5 5d左右 ;雄鱼生殖细胞在孵化后 1 3 0d左右快速增殖 ,成熟分裂最早发生在孵化后 1 3 0d左右。雌性性腺分化早于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 性腺分化 组织学观察
下载PDF
维生素C对胡子鲶Claris fuscus细胞活性和血清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桂峰 钱沛锋 +2 位作者 孙际佳 郭云贵 赵典惠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5-78,83,共5页
在饲料中分别添加w/10-3为0,0.5,1.0,1.5,2.0维生素C(VC)。在饲喂胡子鲶Claris fuscus的第12、24、36和52天后,分别测定血液中自细胞吞噬活性、血清蛋白质质量浓度;在第24天,测定血液中淋巴细胞活性;在第12天和第52天,测定血清抗蛋白酶... 在饲料中分别添加w/10-3为0,0.5,1.0,1.5,2.0维生素C(VC)。在饲喂胡子鲶Claris fuscus的第12、24、36和52天后,分别测定血液中自细胞吞噬活性、血清蛋白质质量浓度;在第24天,测定血液中淋巴细胞活性;在第12天和第52天,测定血清抗蛋白酶物质比活性;在第24天和第52天,测定血清VC质量浓度。结果表明,在饲料添加VC不能提高胡子鲶白细胞的吞噬指数(PI);对吞噬能力(PC)有影响;对淋巴细胞活性有明显的增强功能;血清抗蛋白酶物质比活性基本不受VC的影响;对血清蛋白质质量浓度有明显的提高作用;而对血清中VC质量浓度却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 胡子 细胞活性 血清因子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不同形式叶黄素对杂交鲶体色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史少奕 李小勤 +2 位作者 冷向军 朱瑞俊 吴世林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6-200,共5页
通过在饲料中添加4种不同形式叶黄素考察其对杂交鲶(Silurus meridionalisChen×Silurus asotusLinnaeus)体色的影响。实验共分5个处理组,分别为基础饲料组(对照组)、添加普通叶黄素(以黄体素为主)200 mg/kg组、转化叶黄素(以玉米... 通过在饲料中添加4种不同形式叶黄素考察其对杂交鲶(Silurus meridionalisChen×Silurus asotusLinnaeus)体色的影响。实验共分5个处理组,分别为基础饲料组(对照组)、添加普通叶黄素(以黄体素为主)200 mg/kg组、转化叶黄素(以玉米黄质为主)200 mg/kg组、包被普通叶黄素100 mg/kg组、包被转化叶黄素100 mg/kg组。以上述5种饲料分别饲喂平均体重为61 g的杂交鲶20 d。结果表明,各组生长指标无显著差异;各叶黄素添加组鱼体背部皮肤、腹部皮肤黄度值及皮肤、肌肉叶黄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普通叶黄素组背部皮肤、腹部皮肤叶黄素含量较转化叶黄素组显著提高20.3%、11.3%(P<0.05);添加100 mg/kg包被普通叶黄素对杂交鲶的着色效果与200 mg/kg普通叶黄素几乎相当;添加100 mg/kg包被转化叶黄素对杂交鲶的着色效果不及200 mg/kg转化叶黄素。上述研究表明,普通叶黄素对杂交鲶的着色效果优于转化叶黄素;普通叶黄素经包被处理后,在饲料中的添加量降低50%便能达到相同的着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体色 叶黄素
下载PDF
索氏六须鲶精子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22
18
作者 尹洪滨 孙中武 +1 位作者 刘玉堂 潘伟志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2-305,共4页
索氏六须鲶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部组成。头部呈球形或椭圆球形。核前端无顶体 ,后端有植入窝 ,核中染色质致密 ,有核泡。中段包括中心粒和袖套。近端中心粒由两个半圆形中心粒单体相对组成一个空心球体 ,空心处有一核样致密物质 ;远端... 索氏六须鲶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部组成。头部呈球形或椭圆球形。核前端无顶体 ,后端有植入窝 ,核中染色质致密 ,有核泡。中段包括中心粒和袖套。近端中心粒由两个半圆形中心粒单体相对组成一个空心球体 ,空心处有一核样致密物质 ;远端中心粒呈钟罩形 ,顶端与近端中心粒相连 ,底部开口处与精子尾部轴丝端相连。袖套与细胞核后端相连 ,含有丰富的线粒体和囊泡。尾部主要结构是轴丝 ,为典型的“9+ 2”结构。尾部内没有囊泡及其它细胞器 ,尾部外表面光滑 ,没有鳍样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氏六须 精子 超微结构
下载PDF
胡子鲶鳃扫描电镜的观察 被引量:17
19
作者 邢维贤 安利国 +1 位作者 杨桂文 尹苗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1-103,共3页
本文应用扫描电镜对胡子鲶鳃表面形态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观察 ,对其丝状鳃、片状鳃与枝状鳃的表面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 。
关键词 胡子 扫描电镜 表面结构 生理作用
下载PDF
杂交鲶(怀头鲶♀×鲶鱼♂)胚胎发育进程 被引量:8
20
作者 潘伟志 陈军 +2 位作者 赵春刚 王鹏 王丙乾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68,共3页
以低温催产药物进行人工催产、授精 ,获得的杂交鲶受精卵平均卵径 1.6 4mm ,卵粒质量 3.5~ 3.6mg。利用 0 .3%胰蛋白酶对受精卵脱膜 ,解剖镜下连续观察 ,并将其分为胚盘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出膜期七个... 以低温催产药物进行人工催产、授精 ,获得的杂交鲶受精卵平均卵径 1.6 4mm ,卵粒质量 3.5~ 3.6mg。利用 0 .3%胰蛋白酶对受精卵脱膜 ,解剖镜下连续观察 ,并将其分为胚盘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出膜期七个阶段 ,对所需时间和发育各时期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在 18.2~ 19.7℃水温条件下 ,孵化积温为 10 35℃·h ,经 5 1h2 6min孵化出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头 杂交 受精卵 胚胎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