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1篇文章
< 1 2 2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解氧变化对菲律宾蛤仔鳃组织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周丽青 葛广玉 +6 位作者 井浩 吴宙 孙秀俊 李家乐 吴彪 刘志鸿 杨金龙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1-59,共9页
为探讨溶解氧变化对菲律宾蛤仔鳃组织结构的影响,实验设计3种溶解氧变动模式,分别为一直维持正常溶解氧C处理、正常溶解氧-快速低氧24 h-快速复氧4 h AHR处理、正常溶解氧-缓慢低氧48 h-缓慢复氧8 h CHR处理,然后采用组织切片和免疫组... 为探讨溶解氧变化对菲律宾蛤仔鳃组织结构的影响,实验设计3种溶解氧变动模式,分别为一直维持正常溶解氧C处理、正常溶解氧-快速低氧24 h-快速复氧4 h AHR处理、正常溶解氧-缓慢低氧48 h-缓慢复氧8 h CHR处理,然后采用组织切片和免疫组化方法分析了溶解氧变化对鳃组织结构的影响。组织切片结果显示,溶解氧变化会影响到菲律宾蛤仔鳃组织的形态结构,低氧使鳃丝变宽,表层上皮细胞破损,纤毛脱落,海绵状血腔组织变得松散,鳃小腔空隙变大,内有细胞残片;低氧再复氧明显改变鳃叶鳃小瓣的形态,外鳃叶鳃小瓣组织细胞受损程度比内鳃叶鳃小瓣严重;缓慢低氧48 h和缓慢复氧8 h对鳃组织结构损伤较快速低氧24 h和快速复氧4 h严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快速低氧24 h和缓慢低氧48 h均使鳃组织ROS水平提高,复氧仅降低鳃组织的ROS水平,短时间内对低氧造成的损伤无明显修复作用,缓慢低氧48 h和复氧8 h破损的鳃组织细胞多且弥散,细胞核质边界不清晰,鳃组织细胞受损程度高于快速低氧24 h和复氧4 h。研究表明,无论缓慢低氧48 h还是快速低氧24 h均会对鳃组织的细胞结构造成损伤,短时间内复氧,组织细胞损伤得不到修复,缓慢低氧48 h对鳃组织结构损伤较快速低氧24 h严重,且组织细胞损伤在缓慢复氧8 h时还持续加重。本研究可为双壳贝类养殖模式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形态结构 低氧 活性氧
下载PDF
东北大黑鳃金龟幼虫高毒力球孢白僵菌菌株的筛选及应用
2
作者 张强 张云月 +6 位作者 朱晓敏 路杨 常雪 高悦 赫思聪 李茂海 田志来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1-298,共8页
为了筛选到针对靶标害虫东北大黑鳃金龟幼虫高毒力球孢白僵菌菌株,通过室内生物测定,明确球孢白僵菌Bb QCGZL-1对东北大黑鳃金龟幼虫的致病力,并与其他药剂进行防效对比;同时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了球孢白僵菌BbQCGZL-1在不同农作物上对东... 为了筛选到针对靶标害虫东北大黑鳃金龟幼虫高毒力球孢白僵菌菌株,通过室内生物测定,明确球孢白僵菌Bb QCGZL-1对东北大黑鳃金龟幼虫的致病力,并与其他药剂进行防效对比;同时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了球孢白僵菌BbQCGZL-1在不同农作物上对东北大黑鳃金龟幼虫的防治效果。球孢白僵菌BbQCGZL-1在施药14d时校正死亡率达到75%以上,高于其他供试菌株;施药7d时LC50为1.21×10^(7)cfu/mL,当菌悬液浓度为1.0×10^(8)cfu/mL时,LT_(50)为8.82 d;室内生测试验和室外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东北地区利用球孢白僵菌防治东北大黑鳃金龟幼虫时,球孢白僵菌Bb QCGZL-1与商品化的微生物源药剂在防治效果上无显著差异。球孢白僵菌BbQCGZL-1可作为防治东北大黑鳃金龟幼虫的有效微生物源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大黑金龟 蛴螬 球孢白僵菌
下载PDF
双侧第三鳃裂瘘1例
3
作者 张敏 张祖平 +2 位作者 宫丽丽 葛文胜 刘付星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5期340-340,共1页
1临床资料患儿,男,7岁,因“发现双侧颈部瘘口伴间断性白色分泌物流出7年”于2018-08-10入院。患者家属自诉发现患儿自幼双侧下颈部各一小瘘口,约为针眼大小,自瘘口内间断性的流出白色分泌物,无明显疼痛不适。专科查体:双侧下颈部胸锁乳... 1临床资料患儿,男,7岁,因“发现双侧颈部瘘口伴间断性白色分泌物流出7年”于2018-08-10入院。患者家属自诉发现患儿自幼双侧下颈部各一小瘘口,约为针眼大小,自瘘口内间断性的流出白色分泌物,无明显疼痛不适。专科查体:双侧下颈部胸锁乳突肌前环状软骨下缘水平各一小瘘口,瘘口周围无红肿,无异常分泌物流出。于当地医院行超声检查示:颈部管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肿
下载PDF
辽宁地区东北大黑鳃金龟再度猖獗发生原因的分析
4
作者 赵彤华 洪玲 许国庆 《辽宁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74-75,共2页
文中从生态环境变化、作物结构改变及防治方法等3个方面,详细论述了近几年以东北大黑鳃金龟为主的地下害虫再度猖獗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在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区积极有效的防控地下害虫的策略,强调不能仅仅依靠种衣剂包衣种子,来达到防... 文中从生态环境变化、作物结构改变及防治方法等3个方面,详细论述了近几年以东北大黑鳃金龟为主的地下害虫再度猖獗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在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区积极有效的防控地下害虫的策略,强调不能仅仅依靠种衣剂包衣种子,来达到防治东北大黑鳃金龟等地下害虫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大黑金龟 猖獗 分析
下载PDF
MS-222和丁香酚胁迫对四指马鲅幼鱼鳃及肝脏组织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谢希尧 区又君 +3 位作者 徐淑玉 林欣 李加儿 肖裕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44-154,共11页
【目的】探究不同质量浓度的MS-222和丁香酚胁迫对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幼鱼鳃和肝脏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设置7个浓度的MS-222(20、30、35、40、45、50、60 mg/L)和7个浓度的丁香酚(5、10、20、25、30、40、50 mg... 【目的】探究不同质量浓度的MS-222和丁香酚胁迫对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幼鱼鳃和肝脏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设置7个浓度的MS-222(20、30、35、40、45、50、60 mg/L)和7个浓度的丁香酚(5、10、20、25、30、40、50 mg/L),分析不同处理对平均全长4.5(±0.5)cm、平均体质量1.5(±0.5)g的四指马鲅幼鱼的静水麻醉效应。【结果】当MS-222浓度不小于35 mg/L时,麻醉467 s后幼鱼开始出现应激反应;浓度为50 mg/L时可将部分幼鱼诱导进入麻醉期,浓度为60 mg/L时可在293 s后将全部幼鱼诱导进入麻醉期。丁香酚浓度不小于25 mg/L时,麻醉291 s后幼鱼开始出现应激反应;浓度为30 mg/L时可将部分幼鱼诱导进入麻醉期;浓度为40、50 mg/L时,分别可以在194 s和102 s将全部幼鱼诱导进入麻醉期。随着MS-222和丁香酚浓度的升高,幼鱼进入同一麻醉时期的时间显著缩短(P<0.05),高浓度下四指马鲅幼鱼进入麻醉时期的时间过快,超过耐受值可能对鱼体产生一定毒害作用,导致鱼体死亡。观察幼鱼组织病理切片发现,随着MS-222和丁香酚浓度的升高,幼鱼肝细胞出现空泡,排列紊乱,核内可见核溶解,肝板结构不清;鳃小片弯曲,末端肿大,严重者可胀破、脱落。【结论】适度的麻醉剂量可以降低鱼体对外界环境的应激反应,减少耗氧,不同浓度的MS-222和丁香酚(5 mg/L除外)均可在3 min内对四指马鲅幼鱼产生镇静作用,当2种麻醉剂浓度过高、麻醉时间过长以及幼鱼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时,会出现死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指马鲅 MS-222 丁香酚 麻醉 组织 肝脏组织
下载PDF
糖醋酒液诱捕核桃园小黄鳃金龟的效果
6
作者 宁硕瀛 瞿佳 +5 位作者 丁昌萍 朱光平 赵玲侠 杨美霞 申健 陈川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1-349,共9页
为研究核桃园中小黄鳃金龟Pseudosymmachia flavescens(Brenske)成虫的发生规律,探讨糖醋酒液对小黄鳃金龟的诱捕效果,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筛选糖醋酒液最佳配方,并于2020年-2022年在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核桃园开展不同配方糖醋酒液及诱... 为研究核桃园中小黄鳃金龟Pseudosymmachia flavescens(Brenske)成虫的发生规律,探讨糖醋酒液对小黄鳃金龟的诱捕效果,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筛选糖醋酒液最佳配方,并于2020年-2022年在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核桃园开展不同配方糖醋酒液及诱捕器悬挂不同高度诱捕小黄鳃金龟成虫试验。结果表明,糖∶乙酸∶乙醇∶水为3 g∶4 mL∶3 mL∶20 mL的配方对小黄鳃金龟成虫诱捕效果最佳。商洛市镇安县核桃园小黄鳃金龟成虫的发生期为5月上旬至9月中旬,盛发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中旬。糖醋酒液诱捕器在距地面0.5~1.5 m范围内诱捕量随高度升高增加,当高度升至2.0 m时诱捕量明显下降,悬挂高度1.5 m时诱捕量570头/年、占比50.04%,显著高于其他高度处理。糖醋酒液3∶4∶3∶20配方(m∶V∶V∶V)既可准确监测核桃园小黄鳃金龟成虫种群发生动态,亦可高效诱杀用于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醋酒液 小黄金龟 配方 发生动态 悬挂高度
下载PDF
低浓度氨氮预适应后高氨氮暴露对黄颡鱼鳃组织结构、免疫指标及相关基因的影响
7
作者 聂丽玲 杨占虎 +6 位作者 张卿 鲍瑞峰 朱传坤 李礼 朱晓鸣 辛未 张磊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12-1821,共10页
研究旨在研究低浓度氨氮预适应后高浓度氨氮暴露对黄颡鱼(Tachysurus fulvidraco)鳃组织结构、免疫指标及相关基因的影响。将黄颡鱼[体重:(3.13±0.49)g]分别暴露于低浓度氨氮(4.7 mg/L,10%96h LC50)中预先适应3d、7d、14d后,在高... 研究旨在研究低浓度氨氮预适应后高浓度氨氮暴露对黄颡鱼(Tachysurus fulvidraco)鳃组织结构、免疫指标及相关基因的影响。将黄颡鱼[体重:(3.13±0.49)g]分别暴露于低浓度氨氮(4.7 mg/L,10%96h LC50)中预先适应3d、7d、14d后,在高浓度氨氮(23.7 mg/L,50%96h LC50)暴露12h和48h。结果显示:(1)在高浓度氨氮胁迫48h后,不同时长低浓度氨氮预适应组(3d、7d、14d)和对照组(未经过低浓度氨氮预适应)鳃组织细胞出现空泡化,鳃小片变短、卷曲、合并等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但低浓度氨氮预适应组的鳃组织在高浓度氨氮暴露12h和48h时损伤程度均低于对照组,且预适应14d组在高浓度氨氮暴露12h和48h时鱼的鳃组织损伤程度最小。(2)在高浓度氨氮胁迫48h后,预适应组和对照组的黄颡鱼体内LZM活性和IgM、C3、C4含量呈现一定的升高;所有预适应组的LZM活性和IgM、C3含量显著升高,C4含量则只有预适应7d和14d显著升高。高浓度氨氮胁迫12h时,预适应14d组的LZM活性和C3、C4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3)在高浓度氨氮胁迫12h时,tnf-α和c3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il-1β基因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仅预适应7d组igm基因表达水平的显著上调。上述结果表明,经过低浓度氨氮预适应后高浓度氨氮暴露,黄颡鱼鳃组织损伤程度降低,LZM活性和IgM、C3、C4含量升高,黄颡鱼在低浓度氨氮预适应后对高浓度氨氮环境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胁迫 预适应 免疫 黄颡鱼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对暗黑鳃金龟的致病力
8
作者 张彩铃 王志敏 +6 位作者 王思雨 Ibrahim Osman 李克斌 张帅 曹雅忠 王森山 尹姣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9-1014,共6页
为了筛选防治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的优良昆虫病原线虫品系,本文通过室内生测,比较了7个昆虫病原线虫品系对暗黑鳃金龟1龄末幼虫的致病力,并明确了其最佳侵染条件。生测结果表明,不同昆虫病原线虫品系对暗黑鳃金龟1龄末幼虫... 为了筛选防治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的优良昆虫病原线虫品系,本文通过室内生测,比较了7个昆虫病原线虫品系对暗黑鳃金龟1龄末幼虫的致病力,并明确了其最佳侵染条件。生测结果表明,不同昆虫病原线虫品系对暗黑鳃金龟1龄末幼虫均有一定的致病力,其中樱桃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D26-6)对暗黑鳃金龟幼虫致病力最强,在处理9 d后,暗黑鳃金龟幼虫的校正死亡率达到了100%。此外,温度、土壤湿度以及线虫施用剂量对D26-6线虫的致病力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侵染暗黑鳃金龟幼虫的适宜温度为25℃、适宜土壤含水量为18%;当暗黑鳃金龟幼虫与D26-6线虫比为1:100时,处理11 d后暗黑鳃金龟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可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 樱桃异小杆线虫 暗黑金龟 致病力
下载PDF
三丁酸甘油酯提高凡纳滨对虾鳃组织抗周期性高温胁迫能力的研究
9
作者 朱轩仪 郑晓婷 +3 位作者 邢逸夫 黄建华 董宏标 张家松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5,共10页
在水产养殖中,周期性高温(Periodic high temperature,PHT)对虾类的生物学功能会产生显著影响。鳃作为虾类的呼吸和代谢器官,在维持体内渗透平衡方面具有关键作用,但其功能易受高温等环境变化的干扰。为了探究有效的对虾PHT应对策略,研... 在水产养殖中,周期性高温(Periodic high temperature,PHT)对虾类的生物学功能会产生显著影响。鳃作为虾类的呼吸和代谢器官,在维持体内渗透平衡方面具有关键作用,但其功能易受高温等环境变化的干扰。为了探究有效的对虾PHT应对策略,研究了三丁酸甘油酯(Tributyrin,TB)对PHT[(34±1)℃,7 d]胁迫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鳃组织形态和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T胁迫导致了显著的鳃组织损伤,诱导了氧化应激反应,进而造成内质网应激、细胞凋亡以及渗透调节功能障碍。不同饲喂策略下(胁迫前饲喂三丁酸甘油酯7 d;每天饲喂三丁酸甘油酯;胁迫后饲喂三丁酸甘油酯7 d),鳃组织损伤程度均显著减轻,同时氧化应激水平降低。此外,三丁酸甘油酯还正向调节了PHT诱导的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细胞凋亡以及渗透调节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尤其是每天饲喂三丁酸甘油酯能够有效保持鳃组织形态完整和生理功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三丁酸甘油酯 周期性高温 组织学变化 生理功能
下载PDF
急性低盐胁迫对绿鳍马面鲀幼鱼存活、鳃组织结构及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10
作者 陈莹 李凤辉 +5 位作者 张广明 边力 陈四清 张子阳 张宇傲 严俊丽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0-258,共9页
为揭示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幼鱼在低盐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响应机制,试验设置3个盐度处理组(盐度15、20、25)和1个空白对照组(盐度30),对体质量为(20±5)g的绿鳍马面鲀幼鱼进行为期96 h的低盐胁迫试验,分别于胁迫... 为揭示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幼鱼在低盐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响应机制,试验设置3个盐度处理组(盐度15、20、25)和1个空白对照组(盐度30),对体质量为(20±5)g的绿鳍马面鲀幼鱼进行为期96 h的低盐胁迫试验,分别于胁迫试验后的24、48、72、96 h对幼鱼进行相关组织采样,分析急性低盐胁迫对绿鳍马面鲀幼鱼存活、鳃组织结构、鳃丝Na^(+)/K^(+)-ATP酶活性和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30盐度下,绿鳍马面鲀幼鱼的存活不受盐度影响,盐度小于20时对幼鱼存活有显著性影响(P<0.05),幼鱼在胁迫时间为24、48、72、96 h时所对应的低盐半致死盐度(LC 50)分别为5.649、7.058、10.041和10.260;与对照组(盐度30)相比,25盐度组幼鱼鳃组织出现轻微鳃小片弯曲、末端膨大和细胞空泡化等现象,20、15盐度组鳃组织则出现不同程度的鳃小片弯曲粗大、不规则排列、基部增生与融合、线粒体丰富细胞增多、细胞空泡化和上皮细胞破裂等现象;20、15盐度组幼鱼鳃丝Na^(+)/K^(+)-ATP酶活性和肝脏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酶活生化指标大多在72 h时达到最高,在96 h时降低,除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抗超氧阴离子能力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外,25盐度组的其他抗氧化酶活性在96 h时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盐度为25~30时适宜绿鳍马面鲀幼鱼生活,盐度小于25时,幼鱼机体会发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幼鱼鳃组织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性变化,在低盐胁迫下幼鱼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盐胁迫 绿鳍马面鲀 组织结构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豹纹鳃棘鲈抗哈维氏弧菌遗传参数分析
11
作者 瞿诗雨 卢昇 +5 位作者 陈松林 刘洋 周茜 王磊 徐文腾 宋煜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3,共9页
哈维氏弧菌(Vibrioharveyi)是引起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leopardus)患“烂身病”的主要致病菌,每年6―8月发病率极高,严重影响了该品种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培育抗病良种是豹纹鳃棘鲈养殖业的迫切需求。为评估豹纹鳃棘鲈抗哈维... 哈维氏弧菌(Vibrioharveyi)是引起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leopardus)患“烂身病”的主要致病菌,每年6―8月发病率极高,严重影响了该品种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培育抗病良种是豹纹鳃棘鲈养殖业的迫切需求。为评估豹纹鳃棘鲈抗哈维氏弧菌遗传参数,本研究基于高密度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构建的基因组亲缘关系矩阵,使用4种模型(BLM、BTM、LLM和LTM)拟合了2种抗病表型(测试日性状,TDS;二元死亡存活性状,TS),并用约束最大似然法(REML)估算方差组分。经分析,豹纹鳃棘鲈抗哈维氏弧菌遗传力为0.182~0.486,属中高遗传力性状,加性遗传方差为0.071~0.262。其中,利用线性模型(BLM和LLM)估算的遗传力分别为0.382和0.476,利用阈值模型(BTM和LTM)估算的遗传力分别为0.182和0.207。表明可以通过遗传选育提高豹纹鳃棘鲈抗弧菌能力。对不同模型估算的基因组估算育种值(GEBV)进行相关性分析,不同模型拟合同种抗病表型时,GEBV之间相关系数> 0.9,属于高强度正相关关系,表明使用同种表型定义时,阈值或线性模型对GEBV排名影响很小。对不同模型估算的GEBV与不同表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纵向模型(LLM和LTM)估算的GEBV与表型TS之间的相关系数高于横截面模型(BLM和BTM),说明表型TDS可能比表型TS更适合作为抗病表型。此外,在线性模型中,使用表型TDS和表型TS估算的GEBV之间的相关系数<0.85,说明采用2种表型定义下估计的豹纹鳃棘鲈抗哈维弧菌GEBV排名不一致。但基于表型TDS估算的GEBV与表型TS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强(0.824),表明使用表型TDS和纵向模型(LLM)估算豹纹鳃棘鲈抗哈维氏弧菌遗传参数更有优势。本研究补充了豹纹鳃棘鲈抗哈维氏弧菌遗传参数研究,为豹纹鳃棘鲈抗哈维氏弧菌良种选育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参数 遗传力 豹纹棘鲈 哈维氏弧菌
下载PDF
急性高盐胁迫对绿鳍马面鲀幼鱼存活、鳃组织及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12
作者 陈莹 张广明 +6 位作者 李凤辉 边力 陈四清 张子阳 张宇傲 朱金超 严俊丽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216,共11页
为探究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在高盐胁迫下的适应能力和生理生化调控机能,设置不同盐度条件,对绿鳍马面鲀幼鱼进行96 h的胁迫实验,比较研究绿鳍马面鲀幼鱼在不同盐度下的存活率、鳃组织结构、Na^(+)/K^(+)-ATP酶活性... 为探究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在高盐胁迫下的适应能力和生理生化调控机能,设置不同盐度条件,对绿鳍马面鲀幼鱼进行96 h的胁迫实验,比较研究绿鳍马面鲀幼鱼在不同盐度下的存活率、鳃组织结构、Na^(+)/K^(+)-ATP酶活性以及肝脏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在盐度30~35范围内,绿鳍马面鲀幼鱼的存活没有受到盐度变化影响,而盐度40以上对幼鱼存活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幼鱼在胁迫24、48、72、96 h所对应的高盐半致死盐度LC50分别为47.062、46.279、45.886和45.736。高盐胁迫下,与对照组相比,盐度35组中绿鳍马面鲀幼鱼的鳃组织结构无显著变化,而盐度40和45组中幼鱼的鳃组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鳃小片弯曲变粗、萎缩变短、排列紊乱、基部增生、融合以及细胞空泡化等现象。除了丙二醛含量指标,3个盐度组的Na^(+)/K^(+)-ATP酶活性和肝脏抗氧化能力在各胁迫时间的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大多在胁迫时间48 h时达最大值,72 h降低。研究表明,在高盐胁迫下,绿鳍马面鲀幼鱼机体会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其鳃组织结构会做出不同程度的适应性变化,且幼鱼存活率、鳃丝Na^(+)/K^(+)-ATP酶活性及肝脏抗氧化能力均有明显变化,绿鳍马面鲀幼鱼可适应的盐度为35,盐度40以上环境会对绿鳍马面鲀幼鱼的存活和生长产生负面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绿鳍马面鲀的人工海水养殖和耐盐品系的选育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鳍马面鲀 高盐胁迫 死亡率 组织结构 Na^(+)/K^(+)-ATP酶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溶解氧对四指马鲅幼鱼鳃组织的影响
13
作者 林欣 谢希尧 +1 位作者 区又君 李加儿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0-669,共10页
【目的】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溶解氧对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幼鱼鳃组织的影响,探究四指马鲅应对低氧胁迫的适应机制,为四指马鲅的抗逆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四指马鲅幼鱼为试验材料,设3种溶解氧含量处理,常氧... 【目的】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溶解氧对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幼鱼鳃组织的影响,探究四指马鲅应对低氧胁迫的适应机制,为四指马鲅的抗逆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四指马鲅幼鱼为试验材料,设3种溶解氧含量处理,常氧组(CG)6.33±0.15mg/L、中度低氧组(OC4)3.99±0.18mg/L和重度低氧组(OC2)2.05±0.15mg/L,处理29 h,采集鳃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利用DEGseq筛选不同比较组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使用GOseq进行GO功能注释分析,利用KOBAS进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采用STEM对DEGs进行表达趋势分析。【结果】OC4 vs CG比较组有86个DEGs,其中28个上调表达,58个下调表达;OC2 vs CG比较组有2018个DEGs,其中740个上调表达,1278个下调表达;OC4vsOC2比较组有171个DEGs,其中68个上调表达,103个下调表达。GO功能注释分析结果显示,DEGs主要涉及代谢过程、有机物生物合成、细胞氧化还原平衡、细胞内、染色质、核糖体结构成分和催化活性等功能条目。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DEGs主要富集在蛋白酶体、DNA复制、脂肪酸降解、磷酸戊糖途径、氧化磷酸化、谷胱甘肽代谢、赖氨酸降解和核糖体生物发生等信号通路;其中pac1、lsm7、mcm6、mcm2和mdm2等基因富集在蛋白酶体、剪接体、DNA复制和细胞周期等信号通路,与四指马鲅幼鱼鳃组织蛋白合成有关,随着溶解氧含量下降,其表达量呈下降趋势;shmt2、hsd17b10、sucla2和glo1等基因富集在磷酸戊糖途径信号通路,与四指马鲅幼鱼鳃组织能量代谢有关。【结论】四指马鲅幼鱼鳃组织蛋白质合成能力和能量代谢活动均随着溶解氧含量下降而下降,溶解氧含量下降显著影响细胞周期、DNA复制、脂肪酸降解和糖代谢等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指马鲅 幼鱼 溶解氧 转录组
下载PDF
两个鳃耳综合征家系的临床表型及致病变异分析
14
作者 何万里 许红恩 +3 位作者 刘梦丽 张腾 孙淑萍 卢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6-211,共6页
目的探寻两个鳃耳综合征家系的致病原因。方法收集2个家系临床资料,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和Sanger测序技术检测和验证鳃耳综合征致病基因和变异。结果2个家系中,先证者1为先天性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伴耳前瘘管及颈前瘘管;先证者2在5... 目的探寻两个鳃耳综合征家系的致病原因。方法收集2个家系临床资料,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和Sanger测序技术检测和验证鳃耳综合征致病基因和变异。结果2个家系中,先证者1为先天性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伴耳前瘘管及颈前瘘管;先证者2在5岁时发现双耳听力下降并渐进性加重,伴耳前瘘管及颈前囊肿,现双耳为重度混合性听力损失;两例先证者均被诊断为鳃耳综合征。基因检测结果示,先证者1携带EYA1基因的无义变异:NM_000503.6:c.1408G>T(p.Glu470Ter),先证者2携带EYA1基因的无义变异:NM_000503.6:c.889C>T(p.Arg297Ter),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会(ACMG)指南上述变异均评级为致病变异。c.1408G>T基因变异既往未见报道,c.889C>T基因变异为已知变异。结论EYA1基因的c.1408G>T(p.Glu470Ter)变异和c.889C>T(p.Arg297Ter)变异是本研究两个家系鳃耳综合征的致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肾)综合征 EYA1基因 基因变异
下载PDF
精氨酸对豹纹鳃棘鲈肠道发育和饲料蛋白质利用效率的影响
15
作者 邓红进 梁伟兴 +2 位作者 张佳程 迟淑艳 谭北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90-96,共7页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精氨酸对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幼鱼[初始体重(9.30±0.02)g]生长性能、体成分、肠道和肝脏组织发育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制作精氨酸水平为2.4%(Arg2.4,对照组),2.9%(Arg2.9组),3.4%(Arg...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精氨酸对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幼鱼[初始体重(9.30±0.02)g]生长性能、体成分、肠道和肝脏组织发育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制作精氨酸水平为2.4%(Arg2.4,对照组),2.9%(Arg2.9组),3.4%(Arg3.4组),3.9%(Arg3.9组)和4.4%(Arg4.4组)5组等氮等脂(54%粗蛋白质,9%粗脂肪)饲料。投喂豹纹鳃棘鲈幼鱼试验饲料56 d后,Arg3.4、Arg3.9和Arg4.4组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分别较Arg2.4组提高9.88%、7.41%、5.56%和17.33%、12.68%、11.99%(P<0.05)。Arg3.4、Arg3.9和Arg4.4组增重率分别较Arg2.4组提高32.03%、20.26%、17.48%(P<0.05)。相较于Arg2.4组,Arg2.9和Arg3.4组粗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1.62%、1.87%(P<0.05)。饲料精氨酸水平对各组鱼体水分含量、肌肉中风味氨基酸的总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相较于Arg2.4组,Arg3.4和Arg3.9组肥满度分别提高8.70%、8.21%(P<0.05)。精氨酸对各组间肝体比、脏体比、肝脏空泡化面积、肠道绒毛宽度和肠壁厚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Arg2.9、Arg3.4和Arg3.9组肠道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分别较Arg2.4组提高16.33%、20.13%、17.66%和124.36%、138.09%、110.43%(P<0.05)。基于蛋白质效率进行二元拟合后获得豹纹鳃棘鲈幼鱼饲料精氨酸适宜水平为3.52%。综上所述,精氨酸可以改善肠道组织发育,有效地促进鱼体对饲料蛋白质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 豹纹棘鲈 蛋白质利用 肠道发育 体成分
下载PDF
cdh1基因在花鲈鳃盐度驯化中的表达特征分析
16
作者 李昀 陈志辉 +4 位作者 王灵钰 齐鑫 李金库 陈通 温海深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0-200,共11页
盐度是影响鱼类生理活动的重要环境因子。硬骨鱼类的鳃组织在应对环境盐度改变时会发生适应性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涉及细胞极性的改变。E-钙黏蛋白(E-cadherin,Cdh1)属于钙黏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在维持上皮细胞极性和细胞间连接方面起着关... 盐度是影响鱼类生理活动的重要环境因子。硬骨鱼类的鳃组织在应对环境盐度改变时会发生适应性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涉及细胞极性的改变。E-钙黏蛋白(E-cadherin,Cdh1)属于钙黏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在维持上皮细胞极性和细胞间连接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通过组织学观察发现,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鳃组织在盐度驯化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形态重塑,且这种形态学变化是可逆的。为探究Cdh1在花鲈鳃形态重塑中的潜在作用,本研究对花鲈cdh1基因进行了克隆及序列分析,并对其在海淡水适应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分布特征进行了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海水驯化过程中cdh1基因在鳃中的表达量呈逐渐下调的趋势,而在淡水驯化过程中cdh1基因的表达量呈逐渐上调的趋势,淡水环境下花鲈鳃组织中cdh1基因的表达量约为海水环境的2.88倍。原位杂交结果表明,在海水环境下,cdh1基因主要分布于鳃小片底部及相邻鳃小片之间的鳃丝上皮;在淡水环境下,cdh1基因均匀分布于整个鳃小片及相邻鳃小片之间的鳃丝上皮。免疫荧光结果表明,在海水驯化过程中,Cdh1蛋白在鳃小片上的分布逐渐减少直至信号集中在相邻鳃小片之间的鳃丝上皮,且Cdh1蛋白与钠钾ATP酶(Na,K-ATPase,NKA)不存在明显的共定位现象。研究结果表明,Cdh1介导的鳃上皮细胞极性改变与花鲈盐度驯化过程中鳃形态重塑密切相关,但与NKA无直接调控关系。本研究为揭示花鲈及其他广盐性鱼类在盐度驯化中的生理适应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 盐度驯化 渗透调节 重塑 CDH1
下载PDF
淡水驯化对松江鲈幼鱼鳃组织结构的影响
17
作者 徐建 胡望娇 +2 位作者 冯广朋 季强 郑跃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115-124,共10页
【目的】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于广盐性的洄游性鱼类。研究松江鲈增殖放流前适宜的淡化模式。【方法】采用组织切片技术对急性淡水胁迫、不同淡化速度(每次降低5个盐度,并每12、24、48 h降低1次,记为A、... 【目的】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于广盐性的洄游性鱼类。研究松江鲈增殖放流前适宜的淡化模式。【方法】采用组织切片技术对急性淡水胁迫、不同淡化速度(每次降低5个盐度,并每12、24、48 h降低1次,记为A、B、C组),以及不同淡化幅度(每24 h降低1次,并每次降低2、3、5个盐度,记为D、E、B组)下松江鲈幼鱼鳃的显微结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将处于盐度25的松江鲈幼鱼直接放入淡水中进行急性淡水胁迫,1 h时,鳃组织结构形态正常;12 h时,鳃丝出现表皮轻微脱落;24 h时,血细胞出现吸水胀破现象;3 d时,鳃丝和鳃小片的空泡数量显著增多;7 d时,鳃丝和鳃小片表皮脱落最为严重,鳃小片长度增加而宽度减少、末端弯曲,出现细胞溶解现象,形状不规则,空泡除在鳃小片基部出现外、位置也有所上升,血细胞数量减少,线粒体丰富细胞数量增多。盐度25时,A~C组鳃组织结构无明显变化。盐度降至15时,A组鳃丝结构破损现象较其他两组明显。盐度达淡水时,A组鳃组织结构破损严重,鳃小片长度增加但宽度减少,结构不完整,线粒体丰富细胞数量增多,血细胞数量较盐度15时减少;A组鳃丝和鳃小片结构较B、C组有明显差异,不完整程度更严重,B组和C组之间差异不明显,鳃组织结构破损程度相近。起始盐度25,淡水驯化1 h时,D、E组和B组之间的鳃组织结构差异不明显;12 h时,3组鳃组织中空泡数量增多;24 h时,B组和D组鳃中的空泡数量比E组多;3 d时,B组鳃组织较其他两组脱落区域更多;7 d时,E组线粒体丰富细胞及血细胞数量比B、D组多;B组鳃组织结构的不完整程度比D、E组更严重。【结论】随淡水驯化时间增加,松江鲈通过增加鳃小片长度,控制血细胞、线粒体丰富细胞数量等提高自身渗透能力,减少胁迫对鳃的危害。此外,降低淡化速度和幅度有助于松江鲈更好地适应盐度变化,建议选择每日降低2个盐度的淡化模式,以减轻淡水驯化对松江鲈鳃组织结构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江鲈 淡水驯化 盐度 组织结构 淡化速度 淡化幅度
下载PDF
千岛湖外来物种蓝鳃太阳鱼的生活史特征及适应性
18
作者 马玉兴 梁智策 +6 位作者 文峰 廖传松 盘家永 邵建强 何光喜 刘家寿 郭传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41-1552,共12页
为研究蓝鳃太阳鱼(Lepomis macrochirus)种群生活史特征及适应性,以千岛湖蓝鳃太阳鱼种群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逐月采集样本共3484尾,系统研究了蓝鳃太阳鱼年龄、生长、繁殖和死亡等生活史特征及适应性。结果表明:千岛湖... 为研究蓝鳃太阳鱼(Lepomis macrochirus)种群生活史特征及适应性,以千岛湖蓝鳃太阳鱼种群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逐月采集样本共3484尾,系统研究了蓝鳃太阳鱼年龄、生长、繁殖和死亡等生活史特征及适应性。结果表明:千岛湖蓝鳃太阳鱼的种群平均体长为(88±0.6)mm,平均体重为(30.42±0.53)g。其种群年龄结构简单,1—2龄的低龄个体占优势(83.97%)。通过拟合幂函数方程得到体长与体重关系式为BW=1×10^(–5)SL^(3.1543)(N=3484,R^(2)=0.97)。另外,千岛湖蓝鳃太阳鱼具有明显的雌雄异形现象,其繁殖季节为4—9月,绝对繁殖力为(11405±921)粒/尾,相对繁殖力为(282±14)粒/g,平均卵径为(0.74±0.003)mm。最后,利用Pauly经验公式和长度变换渔获曲线法分别估算出:自然死亡系数(M)为1.05,总死亡系数(Z)为3.58,捕捞死亡系数(F)为2.53,种群开发率(E)为0.71。综上,千岛湖蓝鳃太阳鱼的种群呈现出典型的r生活史对策,整体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种群规模具有进一步扩张的潜在风险,亟需相应的管理和控制。与原产地北美及其他入侵地的种群相比,蓝鳃太阳鱼在繁殖时间及早期生长速度等的改变是其成功入侵千岛湖的关键适应性特征。研究结果补充了国内有关蓝鳃太阳鱼的种群生长特性、年龄结构和繁殖特征等基础资料,揭示了其在千岛湖入侵成功的适应性机制,为我国蓝鳃太阳鱼的入侵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岛湖 太阳鱼 生物入侵 生活史策略 适应性特征
下载PDF
急性低温和复温对青田田鱼鳃组织代谢的影响
19
作者 廖嘉仪 熊梓彤 +2 位作者 李志力 刘其根 孙佳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13-2823,共11页
【目的】青田田鱼在浅水环境中经常面临急性低温胁迫,探究青田田鱼在急性低温和复温环境下的生理响应机制,为青田田鱼科学越冬和耐低温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液相色谱—质谱(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提取9.0℃胁迫6 h(CO... 【目的】青田田鱼在浅水环境中经常面临急性低温胁迫,探究青田田鱼在急性低温和复温环境下的生理响应机制,为青田田鱼科学越冬和耐低温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液相色谱—质谱(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提取9.0℃胁迫6 h(CO组)、升温至28.0℃复温恢复6 h(RE组)和28.0℃对照组(Con组)青田田鱼鳃组织样本代谢峰。预处理后的代谢组数据与数据库匹配鉴定代谢物种类。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最小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鉴定代谢组学数据的可靠性。根据Student’s test检验的P值(P<0.05)和OPLS-DA模型得到的变量权重值(VIP>1)筛选组间差异代谢物。对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用Fisher精确检验分析筛选与急性低温和复温最相关的代谢通路。对重要代谢通路制作聚类热图,显示组间差异和代谢物水平变化趋势。【结果】PCA和OPLS-DA分析结果显示,组内样本聚集,组间样本分离,组间的代谢物水平存在显著差异。OPLS-DA得分图显示各组Q2累计值均在0.5以上,R2Y累积值均接近1.0,模型具有较高的解释度和可靠性;共鉴定到1222个代谢物,其中CO vs Con,RE vs CO和RE vs Con分别筛选鉴定出232、238和300种显著差异代谢物(P<0.05)。各组间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花生四烯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和嘌呤代谢等代谢途径;急性低温胁迫下,皮质醇水平上调,而花生四烯酸及其代谢物和甘油磷脂代谢物下调。复温后花生四烯酸、甘油磷脂代谢物和嘌呤代谢物相对Con组下调,皮质醇含量下调,牛磺酸含量上调。【结论】急性低温可导致青田田鱼免疫、物质转运和信号传递等功能异常。皮质醇的合成和代谢可能是青田田鱼抵抗急性低温胁迫的重要机制。复温后青田田鱼鳃组织损伤在短期内无法得到完全恢复。牛磺酸合成可能是青田田鱼在复温过程中的重要恢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田田鱼 急性低温 复温恢复 代谢组学 组织
下载PDF
氨氮对幼鲫鳃组织及其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20
作者 胡雅菲 贾欣 +4 位作者 耿志远 陈晨 张月 刘少贞 宋晶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68,共10页
为探究氨氮对鲫(Carassius auratus)幼鱼的慢性毒性效应,以及对鳃组织结构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本实验选用健康幼鲫,随机分为8组,分别饲养于自来水(对照组)与NH 4Cl质量浓度为160~720 mg/L的水环境中,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得出96 h半... 为探究氨氮对鲫(Carassius auratus)幼鱼的慢性毒性效应,以及对鳃组织结构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本实验选用健康幼鲫,随机分为8组,分别饲养于自来水(对照组)与NH 4Cl质量浓度为160~720 mg/L的水环境中,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得出96 h半致死浓度(LC 50)和安全浓度(SC),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慢性毒性实验,NH 4Cl质量浓度分别为0、6、15、24 mg/L,实验期为60 d。结果显示:(1)氨氮对幼鲫96 h的LC 50为289.29 mg/L(95%置信区间264.08~316.90 mg/L),SC为28.90 mg/L。(2)鳃组织的病理变化主要为鳃丝充血,鳃小片变短变粗、卷曲,泌氯细胞增生,柱状细胞变形,氨氮对鳃组织的损伤程度具有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3)各氨氮组的鳃组织酸性磷酸酶(ACP)活性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氨氮组的碱性磷酸酶(AK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暴露时间延长,相同浓度组ACP、AKP酶活性呈升高趋势,ALT、AST、SOD、CAT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综上结果表明,氨氮胁迫会抑制幼鲫生长,损伤鳃组织,并伤害抗氧化系统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鲫(Carassius auratus) 组织结构 非特异性免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